搜索
首页 其他

咏甲秀楼古诗词欣赏

1.甲秀楼赞美甲秀楼的诗词

许芳晓 《芳杜洲》

芳杜洲前春水生,

碧潭相映数峰青。

盈盈细草裙腰色,

随着游人绿进城。

刘春霖 甲秀楼长联

上联: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茫茫眼界拓开。看东枕衡湘,西襟滇诏,南屏粤峤,北带巴衢;迢速关河,喜雄跨两游,支持那中原半壁。却好把猪拱箐扫,乌撒碉隳,鸡讲营编,龙番险扼,劳劳缔造,装构成笙歌闾,锦绣山川。漫云竹壤偏荒,难与神州争胜概。

下联:数千仞高凌牛渡,永镇边隅,问谁双柱重镌,滚滚惊涛挽住。忆秦通棘道,汉置戕河,唐靖且兰,宋封罗甸;凄迷风雨,叹名流几辈,销磨了旧迹千秋。到不如成月唤狮冈,霞餐象岭,岗披凤峪,雾袭螺峰,款款登临,领略这金碧亭台,画图烟景。恍觉蓬州咫尺,频呼仙侣话游踪。

2.古诗欣赏

送友人 唐 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 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 离梦杳如关塞长。 昔人曾称道这位“万里桥边女校书”“工绝句,无雌声”。

她这首《送友人》就是向来为人传诵,可与“唐才子”们竞雄的名篇。初读此诗,似清空一气;讽咏久之,便觉短幅中有无限蕴藉,藏无数曲折。

前两句写别浦晚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可知是秋季。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这时节相送,当是格外难堪。诗人登山临水,一则见“水国蒹葭夜有霜”,一则见月照山前明如霜,这一派蒹葭与山色“共苍苍”的景象,令人凛然生寒。

值得注意的是,此处不尽是写景,句中暗暗兼用了《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两句以下的诗意:“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以表达一种友人远去、思而不见的怀恋情绪。

节用《诗经》而兼包全篇之意,王昌龄“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巴陵送李十二》)与此诗机杼相同。运用这种引用的修辞手法,就使诗句的内涵大为深厚了。

人隔千里,自今夕始。“千里自今夕”一语,使人联想到李益“千里佳期一夕休”的名句,从而体会到诗人无限深情和遗憾。

这里却加“谁言”二字,似乎要一反那遗憾之意,不欲作“从此无心爱良夜”的苦语。似乎意味着“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可以“隔千里兮共明月”,是一种慰勉的语调。

这与前两句的隐含离伤构成一个曲折,表现出相思情意的执着。 诗中提到“关塞”,大约友人是赴边去吧,那再见自然很不易了,除非相遇梦中。

不过美梦也不易求得,行人又远在塞北。“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李白《长相思》)。

“关塞长”使梦魂难以度越,已自不堪,更何况“离梦杳如”,连梦也新来不做。一句之中含层层曲折,将难堪之情推向高潮。

此句的苦语,相对于第三句的慰勉,又是一大曲折。此句音调也很美,“杳如”的“如”不但表状态,而且兼有语助词“兮”字的功用,读来有唱叹之音,配合曲折的诗情,其味尤长。

而全诗的诗情发展,是“先紧后宽”(先作苦语,继而宽解),宽而复紧,“首尾相衔,开阖尽变”(《艺概·诗概》)。 “绝句于六艺多取风兴,故视它体尤以委曲、含蓄、自然为高。”

(《艺概·诗概》)此诗化用了前人一些名篇成语,使读者感受更丰富;诗意又层层推进,处处曲折,愈转愈深,可谓兼有委曲、含蓄的特点。诗人用语既能翻新又不着痕迹,娓娓道来,不事藻绘,便显得“清”。

又善“短语长事”,得吞吐之法,又显得“空”。清空与质实相对立,却与充实无矛盾,故耐人玩味。

参考资料:昔人曾称道这位“万里桥边女校书”“工绝句,无雌声”。她这首《送友人》就是向来为人传诵,可与“唐才子”们竞雄的名篇。

初读此诗,似清空一气;讽咏久之,便觉短幅中有无限蕴藉,藏无数曲折。 前两句写别浦晚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可知是秋季。“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这时节相送,当是格外难堪。

诗人登山临水,一则见“水国蒹葭夜有霜”,一则见月照山前明如霜,这一派蒹葭与山色“共苍苍”的景象,令人凛然生寒。值得注意的是,此处不尽是写景,句中暗暗兼用了《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两句以下的诗意:“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以表达一种友人远去、思而不见的怀恋情绪。节用《诗经》而兼包全篇之意,王昌龄“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巴陵送李十二》)与此诗机杼相同。

运用这种引用的修辞手法,就使诗句的内涵大为深厚了。 人隔千里,自今夕始。

“千里自今夕”一语,使人联想到李益“千里佳期一夕休”的名句,从而体会到诗人无限深情和遗憾。这里却加“谁言”二字,似乎要一反那遗憾之意,不欲作“从此无心爱良夜”的苦语。

似乎意味着“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可以“隔千里兮共明月”,是一种慰勉的语调。这与前两句的隐含离伤构成一个曲折,表现出相思情意的执着。

诗中提到“关塞”,大约友人是赴边去吧,那再见自然很不易了,除非相遇梦中。不过美梦也不易求得,行人又远在塞北。

“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李白《长相思》)。“关塞长”使梦魂难以度越,已自不堪,更何况“离梦杳如”,连梦也新来不做。

一句之中含层层曲折,将难堪之情推向高潮。此句的苦语,相对于第三句的慰勉,又是一大曲折。

此句音调也很美,“杳如”的“如”不但表状态,而且兼有语助词“兮”字的功用,读来有唱叹之音,配合曲折的诗情,其味尤长。而全诗的诗情发展,是“先紧后宽”(先作苦语,继而宽解),宽而复紧,“首尾相衔,开阖尽变”(《艺概·诗概》)。

“绝句于六艺多取风兴,故视它体尤以委曲、含蓄、自然为高。”(《艺概·诗概》)此诗化用了前人一些名篇成语,使读者感受更丰富;诗意又层层推进,处处曲折,愈转愈深,可谓兼有委曲、含蓄的特点。

诗人用语既能翻新又不着痕。

3.赞咏景色的古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杭州春望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蹋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经杭州 顾非熊

郡郭绕江濆,人家近白云。

晚涛临槛看,夜橹隔城闻。

浦转山初尽,虹斜雨未分。

有谁知我意,心绪逐鸥群。

4.关于咏的古诗大全

咏柳

作者:贺知章 【唐代】 赏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

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卜算子·咏梅

宋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诗词鉴赏

①诗歌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娓娓诉说着自己满心的陶醉与依恋。

一个诗意世界随着作者的笔端缓缓展开,作者反复咏叹,一切“浑浊”和“热浪”都远去了,今天却迎来了清新和凉爽。一个生态的、和爽的城市让人醉倒,让人仿佛回到童年的时光。

作者对贵阳这座美丽城市的无限热爱及赞美之情,巧妙地渗透在字里行间,深深打动着读者的心,让读者也能亲切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清新与和爽。②作者的行踪及思想感情线索非常清晰。

第一节:渴望一一寻觅…一相遇一惊喜……醉倒第二节:向往——寻觅一一一相拥…·轻松…欣喜③诗歌分为两节,每一节各有侧重。第一节构筑了一个“绿绿的贵阳”,让作者感到这是“惬意”的避暑天堂;第二节营造了一个“和和的贵阳”,让人似乎“回到了童年的时光”。

第一节重点表现贵阳的自然之美,第二节侧重于贵阳的人文之美,二者相得益彰,让人产生无限遐思。④诗歌词语的感情色彩及对比手法运用很有特点。

过去:浑浊的天空、难熬的热浪、纷繁的琐事、奠名的惆怅(愁烦)今天:缕缕清新、阵阵荫凉、欢跳的星星、欢乐的月亮、绿绿、爽爽、和和、惬意(欣喜)⑤诗歌意境很美,结构对称,句式变化丰富,骈散句结合,一韵到底,叠词运用准确,具有很强的音律美。(任意选取其中的一至两点。

理解正确,赏析透彻,语言准确流畅即可)。

6.关于咏古诗词大全

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在狱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3、《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7.贵阳甲秀楼门口哪里有首诗

具体地点不太清楚,寻找中,诗歌如下许芳晓 《芳杜洲》芳杜洲前春水生,碧潭相映数峰青。

盈盈细草裙腰色,随着游人绿进城。刘春霖 甲秀楼长联上联: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茫茫眼界拓开。

看东枕衡湘,西襟滇诏,南屏粤峤,北带巴衢;迢速关河,喜雄跨两游,支持那中原半壁。却好把猪拱箐扫,乌撒碉隳,鸡讲营编,龙番险扼,劳劳缔造,装构成笙歌闾,锦绣山川。

漫云竹壤偏荒,难与神州争胜概。下联:数千仞高凌牛渡,永镇边隅,问谁双柱重镌,滚滚惊涛挽住。

忆秦通棘道,汉置戕河,唐靖且兰,宋封罗甸;凄迷风雨,叹名流几辈,销磨了旧迹千秋。到不如成月唤狮冈,霞餐象岭,岗披凤峪,雾袭螺峰,款款登临,领略这金碧亭台,画图烟景。

恍觉蓬州咫尺,频呼仙侣话游踪。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