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什么自己写的仿古式诗歌比较好的《中秋饮酒拾梦》月明明如寒玉月光光似秋水人落落心无绪人振振复举杯不知天上的神仙有没有人间的悲欢有没有在今夜也似我把酒无欢有没有自饮无绪月朦胧进入梦田月光照异乡飞落一池秋水把酒独赏孤月忽闻有谁叹息:“我本海蛟龙跌落江南池身陷淤泥里浑然动不得塘草缠我身鱼虾将我戏先生乃星宿奈何不得青云梯他日云起时望君助我出泥池”突有惊雷阵阵惊醒睡梦中人但见朵朵礼花在夜空中怒放、绽射光芒淹没了冷月清光更点燃无数的希望举杯绪饮,壮思飞扬恍恍中又入醉乡惚惚中饮者生梦:风雨大作,蛟龙飞腾重归大海青云徐升,大鹏展翅直上九天 2007-9-5定稿。 2.求描写中国古建筑的诗词,句子,越多越好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多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柳永) 墙 “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白居易)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驾)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苏轼) 廊 “密锁重关掩录苔,廊深阁回此徘徊。”(李商隐) “东风袅袅泛崇光,夜色空蒙月转廊。” (苏轼) “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陆游) 窗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 “开帘放入窥窗月,且尽新凉睡美休。” (党怀英) “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无名氏) 栏杆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杜枚) “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栏杆。”(崔橹)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李煜)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岳飞) 庭院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 “帝里春晚,重门深院,草绿阶前。” (李清照) “无言独上高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 “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元好问) “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桂花。” (陈亮) 楼阁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李白)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李益) “绿暗红稀出风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韩琮) “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辛弃疾)。 3.怎样仿写宋词唐诗诗雨绵绵 黄中通理,正位居体。 美在其中,畅于四肢。 ――《周易》 吟诵《诗词三百首》,能够使人获得最具东方特色的高雅艺术享受,对过去进行冷静地思考和全新地认识,对未来产生美好的向往并做出客观的把握,从而更加充满勇气和自信,坦然地面对一切,达到“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的人生最高境界。 多少年来,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从学龄儿童到百岁老人,越来越多的人们都已经把《诗词三百首》作为勾通心灵的渠道和加深感情的纽带、传承文明的载体和弘扬正气的媒介。“读最好的书,做高尚的人。”又一次成为不同时代人们的共识。 《诗词三百首》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和谐、高度统一;与天公直接对话,与大地时刻共语,并能永远抚慰人们的心灵。虽然曲高和寡,但并非高不可攀,而是来自社会大众的一种真情呼唤和至爱宣泄,是天意民心借作者手笔向我们传递的一种美好祝福 . ______ 甘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