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南山在古诗词中的意象

1.南山在诗词中通常表示什么意义

其一:指衡山。 在衡山六朝古刹福严寺,保存一幅“福严为南山第一古刹,般若是老祖不二法门”的唐代石刻楹联。

南宋学者胡宏,他在南衡山隐居数十年,潜心研究学问,他的《南山即事》多次将衡山称为南山,其中一诗云:“甘为稼圃南山下,长谢周公与孔丘”。 清代名僧智犁法师,在《重修广济寺记》一文中写道:“南岳乃天下五岳之一,世称为寿比南山者,即此岳也。” 其二:指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 《诗·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汉书·东方朔传》:“夫南山 ,天下之阻也。南有江、淮,北有河、渭,其地从汧陇以东,商雒以西,厥壤肥饶。” 《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绝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清·王士禛《凤翔府》诗:“ 西雍横当斜谷路,南山高接杜陵秋。”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于是拿出四只铜制镀银的字,一方寸那么大,是‘寿比南山’四字。” 其三:指祁连山。 《史记·大宛列传》:“(张骞)留岁馀,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 《汉书·西域传》:“(西域)南北有大山……其南山,东出金城,与汉南山属焉。” 其四:指南屏山 。 宋·苏轼《病中独游净慈谒本长老周长官以诗见寄因次韵答之》:“卧闻禅老入南山 ,浄扫清风五百间。” 其五:指荆南山,亦名君山、铜官山。 三国时吴后主孙皓封其为南岳,在今江苏宜兴县南,即所谓南山 白额虎、长桥蛟、并周处为三害者。 其六:泛指南面的山。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今越王放於南山之中,游於不可存之地。” 晋·陶潜《饮酒》诗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唐·李贺《江南弄》诗:“鲈鱼千头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绿。” 《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只要得个相貌端正,性情贤慧,持得家,吃得苦的孩子,那怕他是南山里,北邨里都使得。” 其七:《诗经》诗篇名。 诗经中与南山相关的诗篇有二, 一为《诗·齐风·南山》。 《诗·齐风·<;南山>;序》:“《南山》,刺襄公也,鸟兽之行,淫乎其妹,大夫遇其恶,作诗而去之。” 二为《诗·小雅·南山有台》,简称称为南山。 宋·苏轼《鹿鸣宴》诗:“他日曾陪探禹穴 ,白头重见赋《南山》。” 冯应榴合注:“《诗序》:‘《南山有台》,乐得贤也。得贤则能为邦家立太平之基矣。’” 《诗经·国风·召南》:“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殷其雷,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或遑处?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其八:佛学用语 南山即南山道宣,为四分律宗的祖师。他住在终南山的纻麻兰若,故号为南山大师。见道宣条。

2.南山在诗歌里面代表什么

陶渊明“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一实指某座山,二指南面的山,三指"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是秦末隐居商山的四位声名显赫的隐士, 即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里先生。陶渊明曾撰有一部《圣贤群辅录》, 四皓列名其间, 足见他对此四人的景仰之情, 诗中的南山为用典就更是可能了。

南山四皓后有出山辅政之举, 故陶渊明目其为圣为贤。"悠然见南山",悠然闲放的背后,当别有隐情, 身在草野而心存帝阙, 这才是诗人"赍志没地,长怀无已"伴随他一生而无从割舍、难以化解的情结。

3.古诗词中的意象

古诗词一般的意象荟萃如下,还给你举例,相信你受益匪浅。

月。望月怀人、思乡。

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菊。

象征着隐逸的风度、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东晋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唐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梅。

凌霜傲雪,品格高洁。宋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元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莲。

“莲”与“怜”同音,故常以“莲”表达爱情。南朝乐府《西州曲》:“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莲,出污泥而不染,更是超凡脱俗的象征。兰。

高洁的情操,隐士的象征。宋杨万里《兰花》:“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

松。傲霜斗雪,坚贞不屈。

三国魏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唐李白《赠书待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梧桐。凄凉悲伤。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宋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元徐再思《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杜鹃。

凄凉、哀伤的象征,也以此表达幽深的乡思。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宋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鹧鸪。象征着旅途的艰险和离愁别绪。

唐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寒蝉。悲凉的象征,既引发思乡之情,又触动离愁别绪。

唐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鸿雁。

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隋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唐欧阳修《戏答元珍》:“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另外,鸿雁传书也是一个特定的意象,唐杜甫《天末怀李白》:“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柳。送别,思念,惜别怀人。

唐王昌龄《闺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宋徐俯《卜算子》:“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

也可象征时世兴衰。唐韦庄《台城》:“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另外,柳絮的飘浮不定,也常作愁绪的象征。宋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燕。在古诗词中意象非常丰富。

(1)表现春光之美,表惜春之情。元张可久《暮春即事》:“乌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

(2)爱情的象征以及对情人的思念。《诗经•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宋晏殊《破阵子》:“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

(3)表现世道沧桑,抒发昔盛今衰、国破家亡的感慨和悲愤。唐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

宋文天样《金陵驿》:“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孤灯。

羁旅凄凉,思乡怀人。唐马戴《灞上秋居》:“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唐杜牧《旅宿》:“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唐韦庄《章台夜思》:“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船。往往是漂泊的代名词。

唐杜甫《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宋苏轼《临江仙》:“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闻风静榖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也表现为无拘无束,自由旷达。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夕阳。苍茫,衰暮,对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悲叹。

唐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宋柳永《玉蝴蝶》:“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猿。

孤寂、愁苦的象征。唐王昌龄《送魏二》:“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唐韩愈《湘中酬张十一功曹》:“今日岭猿兼越鸟,可怜同听不知愁。”韩愈此为反话正说,更有韵味。

唐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或是阑(栏)干。这一意象在宋词中很多,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

它往往象征着思念、寂寞、离愁,而且指向相对稳定明显。宋柳永《八声甘州》:“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宋晏几道《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

宋秦观《满庭芳》:“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宋辛弃疾《摸鱼儿》:“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以上全是我个人收藏的资料,今奉上共享。

4.南山在文言文象征

南山nán shān 1. 指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

例: 《诗•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2. 指祁连山。

例:《史记•大宛列传》:「﹝张骞﹞留岁馀,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 3. 指南屏山。

例:宋·苏轼《病中独游净慈谒本长老周长官以诗见寄因次韵答之》:「卧闻禅老入南山,净扫清风五百间。」 4. 指荆南山,亦名君山、铜官山。

例:三国·吴·孙皓封为南岳,在今江苏·宜兴县南,即所谓南山白额虎、长桥蛟、并周处为三害者。 5. 泛指南面的山。

例: 晋·陶潜《饮酒》诗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6. 《诗经》诗篇名。

例《诗•齐风•南山》、《诗•小雅•南山有台》。 7. 从终南山引申出长寿的意思。

典出《诗·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