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湖北的诗句《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随州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以“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的不朽诗篇赞美随州。 原文:《江夏送倩公归汉东》 作者:李白 年代:唐 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 宁知丧乱后,更有一珠归。 天门 茶圣陆羽赞美故乡天门 【六羡歌】. 〖唐〗 陆羽.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唐代诗人皮日休赞美故乡天门《送从弟皮崇归复州》 羡尔优游正少年,竟陵烟月似吴天。 车螯近岸无妨取, 舴艋随风不费牵。 处处路傍千顷稻,家家门外一渠莲。 殷勤莫笑襄阳住,为爱南溪缩项鳊。 唐代诗人皮日休赞美故乡天门《天门夕照》 落霞如绮绚晴空,坐对天门欲下舂。 十里孤峰层汉碧,数村残照半江红。 荒城市螟人归牧,远浦沙明水宿鸿。 回首长安何处是,崔峨宫阙五云中。 据《天门县志》记载,文学泉系晋代支遁和尚开凿,因水质优良,深受历代茶人推崇。 宋代王禹 曾专程来天门品尝井泉,并赋七绝一首,诗曰:" 石封青苔百尺深,试茶尝味少知音。唯余半夜泉中月, 留照先生一片心"。 诗中既表白了对陆羽怀念;同时,对陆羽研究茶事作出贡献给予充分的肯定。但陆羽身后,西塔寺与文学泉长久湮没,直至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由于旱灾掘塘取水,才发现了井址和书有"文学"的断碑,证实井址所在,才恢复胜迹。 在井泉附近,还建了陆羽亭。可惜到1935年大水冲于前,又为日寇战火毁于后。 1957年重建后又遭"**"破坏。1981年再次重建至今。 在重建的陆羽亭内立有一块石碑,正面镌刻"文学泉"三字,背面题有"品茶真迹"四字。永远留照人间。 应城 李白游历江南时,曾隐居汤池,赋得《安州应城玉女汤作》留千古,留下“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的诗篇佳句。 江陵 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荆门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留下了《秋下荆门》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的诗篇。 襄阳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泛舟汉江,怀着对襄阳的深厚感情,写下了富有感染力的诗篇《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 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 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 留醉与山翁。 李白是孟浩然的崇拜者,他曾写到:“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李白到襄阳多次,与孟浩然携手共游襄阳山水。在襄阳留下十数首诗歌: 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鞮》。 江成回绿水,花月使人迷。《襄阳曲四首》 岘山临汉水,水绿沙如雪。 《襄阳曲四首》 访古登岘首,凭高眺襄中。 天清远峰出,水落寒沙空。 《岘山怀古》 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襄阳人,他在《登襄阳城.》诗中写到: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孟浩然是山水派诗人,又是襄阳人,他写襄阳的诗歌大约有一百五十余首,现摘录几首,看看他笔下的襄阳山水,是不是更有韵味。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与诸子登岘山》 楼台远映青山郭,罗绮晴娇绿水洲。 向夕波摇明月动,更疑神女弄珠游。《登安养城楼.》 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 最高唯望楚,曾来一攀跻。《登望楚山最高顶》 黄州 著名词人苏东坡在黄州东坡赤壁写下不朽名篇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形容“湖北”的诗句有哪些《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念奴娇·赤壁怀古》宋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望黄鹤楼 》李白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处为:搴手换足】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菩萨蛮·黄鹤楼 》** 莽莽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河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水调歌头.游泳 》**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1.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偏南、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简称“鄂”,省会武汉。 湖北介于北纬29°05′至33°20′,东经108°21′至116°07′,东连安徽,南邻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为邻,北接河南。湖北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部为“鱼米之乡”的江汉平原。 2. 湖北是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交通枢纽,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是中国内陆重要的空港。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省1062公里。 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润泽楚天,水网纵横,湖泊密布,湖北省因此又称“千湖之省”。3. 湖北文化底蕴深厚,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的故里在湖北。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在长达800多年的历史中,创造了楚文化。4. 湖北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从武昌辛亥首义到新中国成立,湖北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仅红安县就孕育了**、**两位国家主席和200多位将军。 5. 湖北省科教文化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是中国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湖北省科学研究水平全国领先,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数量,连续7年位居全国前四。 6. **(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 **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思想。 被人们尊称为“**”。**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7.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8.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9.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10.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11.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12.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 唐代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 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 13.。 3.描写湖的美景的诗句.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2.万古太阴精,中秋海上生。鬼愁缘辟照,人爱为高明。 3.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4.万顷西湖水贴天,芙蓉杨柳乱秋烟。湖边为问山多少?每个峰头住一年。 5.自古多情湖上月,西湖之月恼人多。 6.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7.山水若从奇处看,西湖终是小家容 8.欲写从前离阔,便安排画舸,准备新诗。 9.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 10.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4.形容“山美”的诗句有哪些1.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3.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8.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12.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 《山行》 13.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李白 《古风》 1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5.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5.描写山水风景美的诗句1.雄鸡一声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3.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6.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7.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1.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令》 1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苏轼《题西林壁》 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6.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8.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6.描写富春江的诗句如下,望采纳: 泛富春江 【作者:释文珦】 梦寐羊求客,清游乐此邦。 一篙残腊雨,千古富春江。 岸转青螺合,烟明白鸟双。 洗除名利迹,滩濑日春撞。 泛富春江 【作者:陆游】 双橹摇江叠鼓催,伯符故国喜重来。 秋山断处望渔浦,晓日升时离钓台。 官路已悲捐岁月,客衣仍悔犯风埃。 还家正及鸡豚社,剩伴邻翁笑口开。 秋日富春江行 【作者:罗隐】 远岸平如剪,澄江静似铺。紫鳞仙客驭,金颗李衡奴。 冷叠群山阔,清涵万象殊。严陵亦高见,归卧是良图。 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作者:纪昀】 浓似春云淡似烟, 参差绿到大江边。 斜阳流水推蓬坐, 翠色随人欲上船。 早发杭州泛富春江寄陆三十一公佐 【作者:权德舆】 候晓起徒驭,春江多好风。白波连青云,荡漾晨光中。 四望浩无际,沉忧将此同。未离奔走途,但恐成悲翁。 俯见触饵鳞,仰目凌霄鸿。缨尘日已厚,心累何时空。 区区此人世,所向皆樊笼。唯应杯中物,醒醉为穷通。 故人悬圃姿,琼树纷青葱。终当此山去,共结兰桂丛。 富春 【作者:吴融】 天下有水亦有山,富春山水非人寰。 长川不是春来绿,千峰倒影落其间。 诗句——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元·吴桓赞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桐庐县作》唐·韦庄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与朱元思书》南朝梁·吴均 7.形容山美人美的诗句湖的周围是连绵不断的山峰。湖水碧绿,清澈见底。无风的时候,水平如镜,朵朵白云,青青山影倒映于湖面,山光水色,融为一体。大大小小的鱼儿在水中穿梭,好像是在崇山、白云之间游动,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 沿河两岸连山皆深碧一色,山头常戴了点白雪,河水则清明如玉。 这里的山水钟灵毓秀,这里的山寨幽静古老,这里的山林葱翠浓郁,这里的池塘波光粼粼,这里的岚霭悠悠萦绕在山间,这里早晚的炊烟袅袅升腾于寨子的上空,这里的山连着天,水连着山,山水草木、古老建筑、民俗风情……都在淳朴自然的生态环境中灵动着。 仰望天湖山,只见那嵯峨黛绿的群山,满山蓊郁荫翳的树木与湛蓝辽阔的天空,缥缈的几缕云恰好构成了一幅雅趣盎然的淡墨山水画。 远处,奇山兀立,群山连亘,苍翠峭拔,云遮雾绕。 影影绰绰的群山像是一个睡意未醒的仙女,披着蝉翼般的薄纱,脉脉含情,凝眸不语。 山虽无言,然非无声。那飞流直下的瀑布,是它地裂般的怒吼;那潺潺而流的小溪,是它优美的琴声倾诉;那汩汩而涌的泉水,是它靓丽的歌喉展示;那怒吼的松涛,是山对肆虐狂风之抗议;那清脆的滴嗒,是山对流逝岁月之记录。 一江秋水,依旧是澄蓝澈底。两岸的秋山,依旧在袅娜迎人。苍江几曲,就有几簇苇丛,几弯村落,在那里点缀。你坐在轮船舱里,只须抬一抬头,劈面就有江岸乌桕树的红叶和去天不远的青山向你招呼。 此女本应天上有,人间难得机会闻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