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孟春的诗句

1.关于 孟春 的诗句有哪一句

状江南·孟春

【作者】鲍防 【朝代】唐代

江南孟春天,荇叶大如钱。

白雪装梅树,青袍似葑田。

作者介绍

鲍防(722--790),唐诗人。字子慎。襄阳(治今湖北襄樊)人。天宝十二载(753)登进士第,授太子正字。大历初为浙东节度使薛兼训从事,官尚书郎。五年(770)入朝为职方员外郎。累迁至河东节度使。德宗朝,历京畿、福建、江西观察使、礼部侍郎、京兆尹等职,以工部尚书致仕。在浙东时,为越州诗坛盟主,与严维等联唱,编为《大历年浙东联唱集》二卷,与谢良辅全称“鲍谢”

2.孟春是什么意思,描写孟春的诗句

释义:孟春,即是春季的首月。农历一年分十二个月,依次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唐代:杜甫

释义: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2.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唐代:张若虚

释义: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

释义: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4.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春晚》

宋代:李清照

释义: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吧。唉,我真担心啊,双溪那叶单薄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

5.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天净沙·春》

元代:白朴

释义:桃红柳绿的春山,煦暖的阳光照耀,和柔的东风吹拂,楼阁上高卷起帘拢,倚栏干远望。杨柳垂条,秋千轻晃,院长子里静悄悄。院长外黄莺啼鸣,春燕飞舞; 小桥之下流水飘满落红。

6.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唐代:杜牧

释义:辽阔的干里江南春景美如画,莺歌燕舞绿叶映衬鲜艳红花。

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宋代:苏轼

释义: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8.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玉楼春·春景》

宋代:宋祁

释义:信步东城感到春光越来越好,皱纱般的水波上船儿慢摇。条条绿柳在霞光晨雾中轻摆曼舞,粉红的杏花开满枝头春意妖娆。

9.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春思》唐代:李白

释义:春风啊你与我素不相识,为何吹进罗帐激我愁思?

10.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长安春望》唐代:卢纶

释义:故园就在梦中,可是何时才能归还;冬去春来,江上舟来舟往,又有几人得以还家。

3.关于孟春,仲春,暮春的诗句,成语,节气和农谚

箕卜 陆游

孟春百草灵,古俗迎紫姑。

厨中取竹箕,冒以妇裙襦,

竖子夹扶持,插笔祝其书,

俄若有物凭,对答不须臾。

岂必考中否,一笑聊相娱,

诗章亦间作,酒食随所须。

兴阑忽辞去,谁能执其袪。

持箕畀灶婢,弃笔卧墙隅。

几席亦已彻,狼藉果与蔬。

纷纷竟何益,人鬼均一愚!

仲春

仲春迟觉暖

吹面风觉寒

路旁杨柳干

依然呈残颜

暮春送别

绿暗红稀出凤城,

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官前水,

流尽年光是此声。

4.孟春仲春暮春的诗句谚语节气成语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唐·李白《春思》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唐僧志安《绝句》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春光明媚 春花秋月 春华秋实 春兰秋菊 春暖花开 春山如笑 春光灿烂 春风和气 春光漏泄 春光明媚 春花秋月 春华秋实 春晖寸草 春回大地 春兰秋菊 春暖花开 春色撩人 春色满园 春山如笑 春深似海 春生秋杀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笋怒发 春蛙秋蝉 春意盎然 春意阑珊 红情绿意 花红柳绿 花香鸟语 枯木逢春 柳暗花明 漏泄春光 满园春色 柳绿花红 鸟语花香 双柑斗酒 寻花问柳 雨丝风片 莺歌燕舞 雨后春笋 有脚阳春 暗香疏影 百花齐放 姹紫嫣红 倡条冶叶 尺树寸泓 出水芙蓉 摧兰折玉 繁花似锦 凡桃俗李 纷纷扬扬 纷红骇绿 风吹雨打 风花雪月 浮花浪蕊 孤标傲世 桂馥兰香 桂林一枝 桂子飘香 含苞待放 含苞欲放 红衰翠减 鸟语花香

俗语:春水温涨,坐船如在天上飘;老眼赏花,就像隔着一层雾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春的诗画:梅兰竹菊

5.“孟春”是什么意思,有哪些描写“孟春”的诗句

释义:孟春,即是春季的首月。

农历一年分十二个月,依次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春望》唐代:杜甫 释义: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2.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江花月夜》唐代:张若虚 释义: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 释义: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4.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春晚》 宋代:李清照 释义: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吧。

唉,我真担心啊,双溪那叶单薄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 5.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天净沙·春》 元代:白朴 释义:桃红柳绿的春山,煦暖的阳光照耀,和柔的东风吹拂,楼阁上高卷起帘拢,倚栏干远望。杨柳垂条,秋千轻晃,院长子里静悄悄。

院长外黄莺啼鸣,春燕飞舞; 小桥之下流水飘满落红。 6.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江南春》唐代:杜牧 释义:辽阔的干里江南春景美如画,莺歌燕舞绿叶映衬鲜艳红花。 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宋代:苏轼 释义: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8.东城渐觉风光好。

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玉楼春·春景》 宋代:宋祁 释义:信步东城感到春光越来越好,皱纱般的水波上船儿慢摇。条条绿柳在霞光晨雾中轻摆曼舞,粉红的杏花开满枝头春意妖娆。

9.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春思》唐代:李白 释义:春风啊你与我素不相识,为何吹进罗帐激我愁思? 10.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长安春望》唐代:卢纶 释义:故园就在梦中,可是何时才能归还;冬去春来,江上舟来舟往,又有几人得以还家。

6.孟春仲春暮春的诗句谚语节气成语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唐·李白《春思》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南唐僧志安《绝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春光明媚 春花秋月 春华秋实 春兰秋菊 春暖花开 春山如笑 春光灿烂 春风和气 春光漏泄 春光明媚 春花秋月 春华秋实 春晖寸草 春回大地 春兰秋菊 春暖花开 春色撩人 春色满园 春山如笑 春深似海 春生秋杀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笋怒发 春蛙秋蝉 春意盎然 春意阑珊 红情绿意 花红柳绿 花香鸟语 枯木逢春 柳暗花明 漏泄春光 满园春色 柳绿花红 鸟语花香 双柑斗酒 寻花问柳 雨丝风片 莺歌燕舞 雨后春笋 有脚阳春 暗香疏影 百花齐放 姹紫嫣红 倡条冶叶 尺树寸泓 出水芙蓉 摧兰折玉 繁花似锦 凡桃俗李 纷纷扬扬 纷红骇绿 风吹雨打 风花雪月 浮花浪蕊 孤标傲世 桂馥兰香 桂林一枝 桂子飘香 含苞待放 含苞欲放 红衰翠减 鸟语花香俗语:春水温涨,坐船如在天上飘;老眼赏花,就像隔着一层雾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春的诗画:梅兰竹菊。

7.《游子吟》的诗句

游子吟

唐乐府·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解】:

1、游子:出门远游的人。

2、意恐:担心。

3、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4、三春晖:喻指慈母之恩。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韵译】: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儿子像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评析】: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孟郊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诗人自然不把这样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於山水吟咏,公务则有所废弛,县令就只给他半俸。本篇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当是他居官溧阳时的作品。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颂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因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际上是两个词组,而不是两个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罢。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最后两句,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言”有些刊本作“谁知”和“谁将”,其实按诗意还是作“谁言”好。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真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意,感情是那样淳厚真挚。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此诗写在溧阳,到了清康熙年间,有两位溧阳人又吟出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尚萦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可见《游子吟》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是历久而不衰的。

参考资料:

相关
上一篇
南宋词家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