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人规规矩矩,慬慎胆小的样子的成语谨小慎微 [jǐn xiǎo shèn wēi] 释义 谨、慎:小心,慎重;小、微:细小。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 贬义 出 处 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例 句 赵明做什么事都~,一点魄力都没有。 近义词 胆小如鼠 小心谨慎 战战兢兢 兢兢业业 小心翼翼 一笔不苟敬小慎微 敬终慎始 望而却步 谨言慎行 反义词 轻举妄动 粗枝大叶 大刀阔斧 胆大妄为 粗心大意 不拘小节不拘细节 不拘细行 不矜细行 丢三落四 优哉游哉 恣意妄为敢作敢为 敢想敢为 洛希界面 言多必失 马不停蹄 2.经谨小慎微的经营 成语防微杜渐 fáng wēi dù jiàn [释义] 防:提防;防止;微:微小;指事物的苗头;杜:杜绝;堵塞;渐:事物的起始、发展。在错误、坏事、不良风气等刚刚露苗头时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 [语出] 《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辨形] 微;不能写作“徽”。 [近义] 防患未然 [反义] 养痈遗患 [用法] 含褒义;作宾语时;多用在表示目的的动词或介词之后。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 [结构] 联合式。 [辨析] ~与“防患未然”有别:~是讲在事物刚有苗头时采取措施制止其发展;但也可用于一般事物现象上:“防患未然”指在事前采取措施预防灾祸的发生;只用在有严重恶果 3.形容小的四字成语小巧玲珑,娇小玲珑,微不足道,渺不足道,微乎其微,涓埃之微,沧海一粟,眇乎小哉,九牛一毛,太仓一粟,立锥之地,秋毫之末, 细如丝发, 锥刀之末, 1、慎小事微:谨慎对待微小的事情。 2、寸利必得:寸利:微小的利益。微小的利益也必须得到,不能放弃。形容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 3、半丝半缕:缕:线。半根丝,半缕线。形容数量少,价值极其微小的东西。 4、不失毫厘:失:差。毫厘:很小的重量或长度的单位。不差一毫一厘米。 5、凤毛麟角:凤;麟:凤凰、麒麟;是传说中珍禽异兽。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犄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6、锱铢较量:指对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 7、尺土之封:尺:比喻数量小。极小的封地。 8、半臂之力:半臂:半只臂膀。指很小的一点力量。多为谦辞。 9、尘埃落定:尘埃:细小的灰尘。尘埃全部落下。比喻事情已经结束。 10、搬斤播两:专从细小的斤两上动脑筋。 11、区区之众:区区:形容少。很少的几个人。 大呼小叫 后生小子 家道小康 男女老小 本小利微 不拘小节 不无小补 褚小杯大 大材小用 大醇小疵 大法小廉 大计小用 大街小巷 大惊小怪 大题小作 大同小异 大头小尾 胆小怕事 胆小如鼠 登山小鲁 雕虫小技 短小精悍 非同小可 伏低做小 官卑职小 好行小惠 黄口小儿 娇小玲珑 谨小慎微 两小无猜 少小无猜 贪小失大 跳梁小丑 小廉大法 小本经营 无名小卒 小己得失 小小不言 小恩小惠 小鸟依人 小康之家 小心谨慎 小题大作 心小志大 小受大走 小巧玲珑 小肚鸡肠 小家子气 小手小脚 小廉曲谨 小国寡民 羊肠小道 幺麽小丑 蝇头小利 量小力微 牛刀小试 欺大压小 妻儿老小 雀小脏全 小试锋芒 小时了了 小惩大诫 因小失大 鱼大水小 知小谋大 造化小儿 做小伏低 小心翼翼 火烛小心 翼翼小心 自用则小 不修小节 长材小试 嗫嚅小儿 旁门小道 匹夫小谅 七大八小 器小易盈 慎小谨微 慎小事微 市井小人 为小失大 无大无小 无名小辈 小大由之 小道消息 小姑独处 小家碧玉 小脚女人 小器易盈 小屈大申 小屈大伸 小人得志 小题大做 小枉大直 小黠大痴 小异大同 鞋弓袜小 新学小生 幺幺小丑 幺么小丑 一家老小 以小见大 章句小儒 智小谋大 智小言大 柱小倾大 作小服低 稗官小说 大呼小喝 大题小做 打小算盘 大吆小喝 胆大心小 胆小如豆 胆小如鼷 雕虫小巧 雕虫小事 雕虫小艺 服低做小 顾小失大 好行小慧 积小成大 即小见大 见小闇大 敬小慎微 窥牖小儿 力小任重 小眼薄皮 小往大来 小丑跳梁 雕虫小技 见小暗大 若烹小鲜 事无大小 小德出入 小户人家 小隙沉舟 小子后生 鞋弓袜小 蝇头小楷 矮小精悍 没大没小 褚小怀大 区区小事 小打小闹 小心眼儿 以大欺小 4.形容人拘谨的词形容人拘谨的词: 谨小慎微——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 斤斤自守——斤斤:拘谨的样子。谨小慎微,自求无过。 羞手羞脚——形容拘谨、畏缩,不敢上前的样子。 诚惶诚恐——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忸怩不安——忸怩:羞惭的样子。不好意思。心里慌乱。 怯声怯气——形容说话的语气胆小而拘谨。 碍口识羞——碍口:说不出口。指怕羞而不说话。 羞人答答——答答:害羞的样子。形容自己感觉难为情。 正襟危坐——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整襟危坐——整衣端坐。形容严肃拘谨。 业业矜矜——小心谨慎的样子。 不越雷池一步——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不敢越过界限,形容拘谨。 5.关于谨的名言和成语谨字成语:奉命惟谨 形容严格遵照命令行事,不敢稍有违背 奉命唯谨 奉命:接受命令;唯:只有;谨:小心谨慎。 指服从命令,小心谨慎。 谨言慎行 言语行动小心谨慎。 谨毛失貌 原指绘画时小心地画出了细微而无关紧要之处,却忽略了整体面貌。后用以比喻注意了小处而忽略了大处。 谨小慎微 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 谦虚谨慎 谦虚:虚心;谨慎:慎重小心。 虙待人,小心办事。 小心谨慎 形容言行慎重,不敢疏忽。 小廉曲谨 细微的廉洁谨慎。指注意小节而不识大体。 谨本详始 谓事情一开始就要谨慎严格。 谨身节用 修身饬行,节省其用。 谨始虑终 谓慎之于始并虑及其终。 谨谢不敏 犹言敬谢不敏。 用作自谦或推托之辞。不敏,不聪明,无能力。 谨行俭用 谨慎行事,节省费用。 谨终如始 谓谨慎小心、始终一致。 谨终慎始 见“谨终如始”。 慎小谨微 对细小的事也小心对待。 关于谨慎的名言:谨慎即良师。格罗汉功难成而易毁。 宋·欧阳修《尚书工部郎中充天章阁特制许公墓志铭》。本句大意是:任何事业都是成功难·毁坏易。 此句指出事业成毁的难易关系。为什么难成而易毁呢?比如一棵大树,要数十年或上百年才能长成,而一柄斧、一把火刚在几小时内就能使之毁灭;千里长堤,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筑成,而一个蚁穴则可“使之全部崩溃。 可“此句说明事业难成易败,劝人勤奋谨慎。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尚书工部郎中充天章阁特制许公墓志铭》信心来自谨慎。 古罗马哲学家 爱比克泰德君子慎始而无后忧。 关于谨慎的名言宋·苏洵《上文丞相书》。 慎始:一开始就小心谨慎。后忧:后来产生的忧虑。 本句大意是:有道德的人一开始就小心谨慎,因而以后就不会有什么忧虑。俗话说:“开了一个好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因此办事时应注意开好头。作者用一个“慎”字.强调了开始时应小心谨慎,认真细致,这样就会减少后来的忧虑。 此句对人们具有告诫意义。北宋散文家 苏洵 《上文丞相书》谨慎是智慧的长子。 法国作家 雨果图大者,当谨于微。明代教育家吕得胜,字近溪 吕近溪谨慎的人脑后有眼。 英国陆军元帅 威·罗伯逊附耳之语,流闻千里。 谨慎名言春秋·《文子·微明》。 附耳:靠近耳朵。这两句大意是:即使是靠近耳朵边上说的悄悄话,终究也会流传到千里之外。 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世上再大的机要、秘闻总会有泄露、曝光之日。 古今中外有多少绝密至要之事,后来都成了天下人人皆知的马路新闻,就是这个道理。~具有格言性质,启示人们言谈要谨慎。 春秋时期老子弟子 文子 《文子·微明》为而不矜,作而不恃。唐·皮日休骄矜自负。 做人不要骄傲、自夸,说大话;做事不应该有依赖思想和自负。它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谨慎;做事要自立、自信。 晚唐文学家 皮日休闻善而慕,知过而惧。宋·陆九渊《陆象山集·语录》。 慕:仰慕.敬仰思幕。这两句大意是:听到别人有美德,就对他仰幕;知道自己有过错,就感到害怕。 仰慕别人的美德,就会向他学习;害怕自己有过错,就会惊惧面悔改。这两句是化用了《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句意。 可引用以自勉或赞扬那些从善如流,知过而改的人。南宋哲学家 陆九渊 《陆象山集·语录》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春秋·老聃《老子》第六十四章。这两句大意是:谨慎地做到最终,就像开始时一样,就不会有失败和差错。 办任何事情,自始至终都应慎之又慎,这样才不会出现差错。大凡人们办事时,容易虎头蛇尾,开始时认真﹑细致、谨慎、严肃,久后则是敷衍、马虎、粗心、草率,这样,往往办不好事情。 故老子“慎终如始”的名言告诫人们办事应有始有终,始终如一,这样才不致把事情办糟,这是很有教育意义的。又称老聃、李耳,我国古代春秋后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 《老子》淑身涉世,谨行慎言。 关于谨慎的名言《女儿经》 《女儿经》慎而思之,勤而行之。唐代诗人 白居易尽小者大,慎微者著。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司马光 《资治通鉴》祸生不德,福有慎机。崔琦修身絜行,言必由绳墨。 谨慎名言宋·王安石《命解》。絜(Jié杰):同“洁”;絮行,使自己的行为清白无污。 绳墨:原义为木工用以取直线的工具,引申为准则、标准。这两句大意是:使自身的品德完美,行为清白,言谈话语必定遵循正确的准则。 这两句话原是作者赞美孔子的,现在可供论述应当谨慎言行,注意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王安石 《命解》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 宋·欧阳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序》。持重:谨慎,稳重。 急:急于追求。近功小利:眼前微小的功利。 这两句大意是:务必要保持谨慎稳重的态度,不要急于追求眼前微小的功利。功利有远近大小之分,两者相比,当然应追求长远的、宏大的功利。 而目光短浅者,性情急躁者,往往只看到眼前的小利,而不顾长远的大利。要取长远的大利,就应有稳重的处事态度,不急不躁,长远谋划,循序而求。 这两句可用于说明办事要有稳重的态度,要有长远的、全局的打算。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序》谨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