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首带“珏'字的古诗陈昌言 赋得玉水记方流 明媚如怀玉,奇姿自托幽。白虹深不见,绿水折空流。 方珏清沙遍,纵横气色浮。类圭才有角,写月让成钩。 久处沉潜贵,希当特达收。滔滔在何许,揭厉愿从游。 敖陶孙 龚立道家藏虢月石屏 桑田鉴一夺,周官寒如灰。 赐珏先沦奔,乃自垂棘胎。 劫火到咸阳,六国无珍材。 空馀虢山在,蚌水相萦回。 古潭月荒凉,孤光翳复开。 六丁所邀留,珪魄幻紫瑰。 必藏三千年,掘狱无张雷。 君先世闽南,家枕凤咮堆。 夜光有感触,渠伊人剸裁。 向来匪石心,不转误国魁, 皦发照万世,是君以闻来。 远孙极风流,乞语谫馀哀。 摩挲紫云姿,百感集我怀。 石汝亦不遇,无两欧苏梅。 2.描写玉石的诗词美玉。 《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02.琳 美玉。 青碧色的玉。《书·禹贡》:“厥贡惟球、琳、琅玕。” 03.球 美玉。《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04.瑜 美玉。《左传·宣公十五年》:“山薮藏疾,瑾瑜匿瑕。” 05.环 圆圈形的玉器。《左传·昭公十六年》:“ 宣子 有环,其一在郑商。” 06.璇 美玉。《集韵·平仙》:“璿,《说文》:美玉也。 引《春秋传》:璿弁玉缨……或作琁、璇。” 07.璧 扁平、圆形、中心有孔的玉器。 《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08.琪 美玉。 《玉篇·玉部》:“琪,玉属。” 09.璞 未雕琢的玉。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工理其璞而得宝焉。” 10.瑶 亦泛指美玉。 《书·禹贡》:“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筱、簜。” 11.碧 青绿色或青白色的玉。 《庄子·外物》:“ 苌弘 死於 蜀 ,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12.瑰 美玉,美石。 《诗·秦风·渭阳》:“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13.翠 硬玉。 宋吴自牧 《梦粱录·元宵》:“甚至饮酒醺醺,倩人扶着,堕翠遗簪,难以枚举。” 14.瑾 美玉名。 南朝宋慧琳 《龙光寺竺道生法师诔》:“如草之兰,如玉之瑾,匪曰薰雕,成此芳绚。” 15.瑱 古人垂在冠冕两侧用以塞耳的玉坠。 《诗·鄘风·君子偕老》:“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晳也。” 16.琮 瑞玉。方柱形,中有圆孔。 用为礼器、贽品、符节等。《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17.珂 白色似玉的美石。《玉篇·玉部》:“珂,石次玉,亦码碯白如雪者。 一云螺属。” 18.璎 似玉的美石。 《玉篇·玉部》:“璎,璎琅,石似玉也。”2.即璎珞。 玉饰。 唐 元稹 《估客乐》诗:“鍮石打臂钏,糯米吹项璎。” 19.瓒 质地不纯的玉。《周礼·考工记·玉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龙,侯用瓒,伯用将。” 20.琛 指玉。《宋史·乐志九》:“禕衣褒崇,琛册追荣。” 21.珰 玉制的耳饰。《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22.璠 美玉。 晋陆云《答顾秀才》诗之五:“有斐君子,如珪如璠。” 23.璜 状如半璧的玉。《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玄璜礼北方。” 24.珑 古人大旱求雨时所用的玉,上刻龙纹。《说文·玉部》:“珑,祷旱玉也。” 25.珉 似玉的美石。《荀子·法行》:“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 26.璆 美玉。可制磬。 亦借指磬。《书·禹贡》:“厥贡璆铁银镂砮磬。” 27.瑛 美玉。《魏书·阳尼传》:“ 采钟山 之玉瑛兮,收珠泽之珂珬。” 28.琯 玉管。《大戴礼记·少间》:“ 西王母来献其白琯。” 29.瓘 玉名。《左传·昭公十七年》:“若我用瓘斝玉瓒,郑必不火。” 30.珏 相合之二玉。双玉。 《说文·珏部》:“珏,二玉相合为一珏。” 31.璋 玉器名,状如半圭。 《书·顾命》:“秉璋以酢。” 32.瑷 美玉。 《玉篇·玉部》:“瑷,美玉也。” 33.圭 古代帝王诸侯朝聘、祭祀、丧葬等举行隆重仪式时所用的玉制礼器。 《易·益》:“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34.琀 古代放在死者口里的玉。 《说文·玉部》:“琀,送死口中玉也。” 35.玦 古时佩带的玉器。 环形,有缺口。《左传·闵公二年》:“公与 石祁子 玦,与 甯庄子 矢,使守。” 36.琦 美玉。晋葛洪《抱朴子·博喻》:“是以蟭螟之巢,无乘风之羽;沟浍之中,无宵朗之琦。” 37.琬 美玉。《书·顾命》:“弘璧、琬琰在西序。” 38.瑒 玉名。《广韵·平阳》:“瑒,玉名。” 39.玢 玉名。《玉篇·玉部》:“玢,玉名。” 40.琥 瑞玉。《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白琥礼西方。” 41.珲 美玉。《集韵·平魂》:“珲,美玉。” 42.琚 佩玉。《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43.珺 美玉。《改并四声篇海》:“珺,美玉也。” 44.琨 玉石。《书·禹贡》:“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筱簜。” 45.璐 美玉。《楚辞·九章·涉江》:“被明月兮佩寳璐。” 46.玫 美玉。一说火齐珠。 《尸子》卷下:“ 楚 人卖珠於 郑 者。为木兰之椟,薰以桂椒,缀以玫瑰。” 47.璊 赤色的玉。《诗·王风·大车》:“大车啍啍,毳衣如璊。” 48.珅 玉名。《集韵》:“珅,玉名。” 49.瑭 玉名。多用于人名。 五代有史建瑭 、石敬瑭。 50.玮 玉名。 《广韵·上尾》:“玮,玉名。” 51.琰 美玉。 南朝梁简文帝 《谢敕赉善胜威胜刀启》:“冰锷含彩,雕琰表饰。” 52.玙 美玉。 《左传·定公五年》:“ 季平子 行 东野 ,还未至,丙申,卒於 房 , 阳虎 将以璵璠敛。”。 3.都有哪些形容玉的诗词01.琼 美玉.《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02.琳 美玉.青碧色的玉.《书·禹贡》:“厥贡惟球、琳、琅玕.” 03.球 美玉.《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04.瑜 美玉.《左传·宣公十五年》:“山薮藏疾,瑾瑜匿瑕.” 05.环 圆圈形的玉器.《左传·昭公十六年》:“ 宣子 有环,其一在郑商.” 06.璇 美玉.《集韵·平仙》:“璿,《说文》:美玉也.引《春秋传》:璿弁玉缨……或作琁、璇.” 07.璧 扁平、圆形、中心有孔的玉器.《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08.琪 美玉.《玉篇·玉部》:“琪,玉属.” 09.璞 未雕琢的玉.《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工理其璞而得宝焉.” 10.瑶 亦泛指美玉.《书·禹贡》:“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筱、簜.” 11.碧 青绿色或青白色的玉.《庄子·外物》:“ 苌弘 死於 蜀 ,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12.瑰 美玉,美石.《诗·秦风·渭阳》:“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13.翠 硬玉.宋吴自牧 《梦粱录·元宵》:“甚至饮酒醺醺,倩人扶着,堕翠遗簪,难以枚举.” 14.瑾 美玉名.南朝宋慧琳 《龙光寺竺道生法师诔》:“如草之兰,如玉之瑾,匪曰薰雕,成此芳绚.” 15.瑱 古人垂在冠冕两侧用以塞耳的玉坠.《诗·鄘风·君子偕老》:“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晳也.” 16.琮 瑞玉.方柱形,中有圆孔.用为礼器、贽品、符节等.《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17.珂 白色似玉的美石.《玉篇·玉部》:“珂,石次玉,亦码碯白如雪者.一云螺属.” 18.璎 似玉的美石.《玉篇·玉部》:“璎,璎琅,石似玉也.”2.即璎珞.玉饰. 唐 元稹 《估客乐》诗:“鍮石打臂钏,糯米吹项璎.” 19.瓒 质地不纯的玉.《周礼·考工记·玉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龙,侯用瓒,伯用将.” 20.琛 指玉.《宋史·乐志九》:“禕衣褒崇,琛册追荣.” 21.珰 玉制的耳饰.《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22.璠 美玉. 晋陆云《答顾秀才》诗之五:“有斐君子,如珪如璠.” 23.璜 状如半璧的玉.《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玄璜礼北方.” 24.珑 古人大旱求雨时所用的玉,上刻龙纹.《说文·玉部》:“珑,祷旱玉也.” 25.珉 似玉的美石.《荀子·法行》:“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 26.璆 美玉.可制磬.亦借指磬.《书·禹贡》:“厥贡璆铁银镂砮磬.” 27.瑛 美玉.《魏书·阳尼传》:“ 采钟山 之玉瑛兮,收珠泽之珂珬.” 28.琯 玉管.《大戴礼记·少间》:“ 西王母来献其白琯.” 29.瓘 玉名.《左传·昭公十七年》:“若我用瓘斝玉瓒,郑必不火.” 30.珏 相合之二玉.双玉.《说文·珏部》:“珏,二玉相合为一珏.” 31.璋 玉器名,状如半圭.《书·顾命》:“秉璋以酢.” 32.瑷 美玉.《玉篇·玉部》:“瑷,美玉也.” 33.圭 古代帝王诸侯朝聘、祭祀、丧葬等举行隆重仪式时所用的玉制礼器.《易·益》:“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34.琀 古代放在死者口里的玉.《说文·玉部》:“琀,送死口中玉也.” 35.玦 古时佩带的玉器.环形,有缺口.《左传·闵公二年》:“公与 石祁子 玦,与 甯庄子 矢,使守.” 36.琦 美玉.晋葛洪《抱朴子·博喻》:“是以蟭螟之巢,无乘风之羽;沟浍之中,无宵朗之琦.” 37.琬 美玉.《书·顾命》:“弘璧、琬琰在西序.” 38.瑒 玉名.《广韵·平阳》:“瑒,玉名.” 39.玢 玉名.《玉篇·玉部》:“玢,玉名.” 40.琥 瑞玉.《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白琥礼西方.” 41.珲 美玉.《集韵·平魂》:“珲,美玉.” 42.琚 佩玉.《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43.珺 美玉.《改并四声篇海》:“珺,美玉也.” 44.琨 玉石.《书·禹贡》:“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筱簜.” 45.璐 美玉.《楚辞·九章·涉江》:“被明月兮佩寳璐.” 46.玫 美玉.一说火齐珠.《尸子》卷下:“ 楚 人卖珠於 郑 者.为木兰之椟,薰以桂椒,缀以玫瑰.” 47.璊 赤色的玉.《诗·王风·大车》:“大车啍啍,毳衣如璊.” 48.珅 玉名.《集韵》:“珅,玉名.” 49.瑭 玉名.多用于人名. 五代有史建瑭 、石敬瑭. 50.玮 玉名.《广韵·上尾》:“玮,玉名.” 51.琰 美玉.南朝梁简文帝 《谢敕赉善胜威胜刀启》:“冰锷含彩,雕琰表饰.” 52.玙 美玉.《左传·定公五年》:“ 季平子 行 东野 ,还未至,丙申,卒於 房 , 阳虎 将以璵璠敛.”------------1、玎.音丁,玉石或玉器撞击时发出的声音.玎珰或玎玲,形容玉石般悦耳的撞击声.2、玏.念快乐的乐,一种黑色、较硬的玉石.3、玕.音甘,形状象珠的美玉或美石.4、玙.音于,君子配带的一种美玉,称为玙璠或璠玙.5、玖.音久,一种质地比玉稍差的黑色美石.后武则天改此字用于“九”字的大写.6、玚.读音一念唱,古代宗庙祭祀时所用的玉器,一种带勺的玉圭,可用来盛酒灌酒;读音二念扬,一种用以祭祀天地的玉.7、玛.玛瑙,一种具有不同颜色、多呈带状或环状分层的玉髓,质地坚硬耐磨.可用于工业,也可入药,还可做贵重的装饰品.8、玤.音棒,一种质地一般的玉石.古时制成平圆形、中间有孔的小璧,系在腰带上,用以悬挂左右配带的饰物.9、玞.音夫。 4.求所有形容“玉”的字瑜:美玉。 瑕:玉上缺陷斑点。 璞:未经雕琢的玉。 琪:一种玉的名字。 琮:一种玉器,外八角,内圆,多祭祀用。 珙:形体大的玉璧。 珥:妇女的耳饰。 珩:玉佩名,形似磬而小。 琇:石中质地略次于玉者。 琛:宝玉。 玎:玉器撞击之声。 玖:黑色质次于玉的石头。 玠:玉圭大一尺二寸者谓之玠。 玢:形容玉石的纹理。 玦:玉佩的一种,状如环而缺。 珏:二玉相合为一。 玼:玉色鲜明 珂:质次于玉的石头,亦指白色玛瑙 琬:玉圭的一种 琰:玉石上的美丽光彩 琚:一种玉佩名 瑄:一种六寸大的玉璧 瑗:内孔大的玉璧 瑛:玉上的光彩 瑶:质地美好的玉 莹:珠玉颜色鲜明光彩夺目 瑲:玉撞击的声音 璀:玉的光泽 璇:质次于玉的美丽石头 璜:半块玉璧形的玉器,即类似玉玦 璐:美玉 璧:圆形中有孔的玉器 珰:一种首饰名 珑:一种祈祷用的玉器 璋:半块玉圭 5.都有哪些形容玉的诗词01.琼 美玉。 《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02.琳 美玉。 青碧色的玉。《书·禹贡》:“厥贡惟球、琳、琅玕。” 03.球 美玉。《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04.瑜 美玉。《左传·宣公十五年》:“山薮藏疾,瑾瑜匿瑕。” 05.环 圆圈形的玉器。《左传·昭公十六年》:“ 宣子 有环,其一在郑商。” 06.璇 美玉。《集韵·平仙》:“璿,《说文》:美玉也。 引《春秋传》:璿弁玉缨……或作琁、璇。” 07.璧 扁平、圆形、中心有孔的玉器。 《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08.琪 美玉。 《玉篇·玉部》:“琪,玉属。” 09.璞 未雕琢的玉。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工理其璞而得宝焉。” 10.瑶 亦泛指美玉。 《书·禹贡》:“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筱、簜。” 11.碧 青绿色或青白色的玉。 《庄子·外物》:“ 苌弘 死於 蜀 ,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12.瑰 美玉,美石。 《诗·秦风·渭阳》:“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13.翠 硬玉。 宋吴自牧 《梦粱录·元宵》:“甚至饮酒醺醺,倩人扶着,堕翠遗簪,难以枚举。” 14.瑾 美玉名。 南朝宋慧琳 《龙光寺竺道生法师诔》:“如草之兰,如玉之瑾,匪曰薰雕,成此芳绚。” 15.瑱 古人垂在冠冕两侧用以塞耳的玉坠。 《诗·鄘风·君子偕老》:“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晳也。” 16.琮 瑞玉。方柱形,中有圆孔。 用为礼器、贽品、符节等。《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17.珂 白色似玉的美石。《玉篇·玉部》:“珂,石次玉,亦码碯白如雪者。 一云螺属。” 18.璎 似玉的美石。 《玉篇·玉部》:“璎,璎琅,石似玉也。”2.即璎珞。 玉饰。 唐 元稹 《估客乐》诗:“鍮石打臂钏,糯米吹项璎。” 19.瓒 质地不纯的玉。《周礼·考工记·玉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龙,侯用瓒,伯用将。” 20.琛 指玉。《宋史·乐志九》:“禕衣褒崇,琛册追荣。” 21.珰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238646366 玉制的耳饰。《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22.璠 美玉。 晋陆云《答顾秀才》诗之五:“有斐君子,如珪如璠。” 23.璜 状如半璧的玉。《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玄璜礼北方。” 24.珑 古人大旱求雨时所用的玉,上刻龙纹。《说文·玉部》:“珑,祷旱玉也。” 25.珉 似玉的美石。《荀子·法行》:“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 26.璆 美玉。可制磬。 亦借指磬。《书·禹贡》:“厥贡璆铁银镂砮磬。” 27.瑛 美玉。《魏书·阳尼传》:“ 采钟山 之玉瑛兮,收珠泽之珂珬。” 28.琯 玉管。《大戴礼记·少间》:“ 西王母来献其白琯。” 29.瓘 玉名。《左传·昭公十七年》:“若我用瓘斝玉瓒,郑必不火。” 30.珏 相合之二玉。双玉。 《说文·珏部》:“珏,二玉相合为一珏。” 31.璋 玉器名,状如半圭。 《书·顾命》:“秉璋以酢。” 32.瑷 美玉。 《玉篇·玉部》:“瑷,美玉也。” 33.圭 古代帝王诸侯朝聘、祭祀、丧葬等举行隆重仪式时所用的玉制礼器。 《易·益》:“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34.琀 古代放在死者口里的玉。 《说文·玉部》:“琀,送死口中玉也。” 35.玦 古时佩带的玉器。 环形,有缺口。《左传·闵公二年》:“公与 石祁子 玦,与 甯庄子 矢,使守。” 36.琦 美玉。晋葛洪《抱朴子·博喻》:“是以蟭螟之巢,无乘风之羽;沟浍之中,无宵朗之琦。” 37.琬 美玉。《书·顾命》:“弘璧、琬琰在西序。” 38.瑒 玉名。《广韵·平阳》:“瑒,玉名。” 39.玢 玉名。《玉篇·玉部》:“玢,玉名。” 40.琥 瑞玉。《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白琥礼西方。” 41.珲 美玉。《集韵·平魂》:“珲,美玉。” 42.琚 佩玉。《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43.珺 美玉。《改并四声篇海》:“珺,美玉也。” 44.琨 玉石。《书·禹贡》:“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筱簜。” 45.璐 美玉。《楚辞·九章·涉江》:“被明月兮佩寳璐。” 46.玫 美玉。一说火齐珠。 《尸子》卷下:“ 楚 人卖珠於 郑 者。为木兰之椟,薰以桂椒,缀以玫瑰。” 47.璊 赤色的玉。《诗·王风·大车》:“大车啍啍,毳衣如璊。” 48.珅 玉名。《集韵》:“珅,玉名。” 49.瑭 玉名。多用于人名。 五代有史建瑭 、石敬瑭。 50.玮 玉名。 《广韵·上尾》:“玮,玉名。” 51.琰 美玉。 南朝梁简文帝 《谢敕赉善胜威胜刀启》:“冰锷含彩,雕琰表饰。” 52.玙 美玉。 《左传·定公五年》:“ 季平子 行 东野 ,还未至,丙申,卒於 房 , 阳虎 将以璵璠敛。”------------1、玎。 音丁,玉石或玉器撞击时发出的声音。玎珰或玎玲,形容玉石般悦耳的撞击声。 2、玏。念快乐的乐,一种黑色、较硬的玉石。 3、玕。音甘,形状象珠的美玉或美石。 4、玙。音于,君子配带的一种美玉,称为玙璠或璠玙。 5、玖。音久,一种质地比玉稍差的黑色美石。 后武则天改此字用于“九”字的大写。6、玚。 读音一念唱,古代宗庙祭祀时所用的玉器,一种带勺的玉圭,可用来盛酒。 6.玉代表什么意思基本字义 1.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玉石。 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 抛砖引玉。金玉良言。 玉不琢,不成器。 2. 美,尊贵的,敬辞:玉泉。 玉液(美酒)。玉言。 玉姿。玉照(敬称别人的照片)。 玉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玉立。 金科玉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3. 姓。 详细字义 〈名〉 1. (会意。 “玉”字从王从丶。“王”指王者,“丶”读音同“主”,用同“主”,意为“进驻”、“入住”。 “王”与“丶”联合起来表示“进驻王者腰部”。“玉”的发音同“域”,后者指王者领有的国土。 “玉”是远古王室享有的美石,用于制作规范社会关系的各种指示性、标志性、象征性的器物,作为古代社会人际关系的调整器。“玉器”就是雕刻有王室标记图案——饕餮纹——的美石器物。 本义:王者腰部佩挂的美石。引申义:用来制作王者佩挂物的美石。 说明:“丶”是一个独立汉字,也是古代姓氏,见《汉语大字典》袖珍本正文第17页) 汉族是个爱玉的民族,至少在古代是这样,玉代表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内涵。 “玉”字在古人心目中是一个美好、高尚的字眼,在古代诗文中,常用玉来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 如:以玉喻人的词有玉容、玉面、玉女、亭亭玉立等;以玉喻物的词有玉膳、玉食、玉泉等;以玉组成的成语有金玉良缘、金科玉律、珠圆玉润、抛砖引玉等,有关玉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如《和氏之壁》、《鸿门宴》、《弄玉吹箫》、《女祸补天》等,更有多少人把自己心爱的儿女以玉来起名,如贾宝玉、林黛玉,还有多少年读不厌一部感人至深的《红楼梦》,是曹雪芹把人生的理想寄托在这块玩石美玉里了,对玉的爱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扎下了深深的根。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玉的解释是:“玉、石之美者。” 这一注解从物质上(石)和艺术上(美)两个方面科学地阐述了“玉”字的概念。 清平调(三首其一)(李白) 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采玉行 官府征白丁,言采蓝溪玉。 绝岭夜无家,深榛雨中宿。 独妇饷粮还,哀哀舍南哭。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鉴玉尚质,执玉尚谨,用玉尚慎。 家家抱荆山之玉,人人握灵蛇之珠。 藏玉显真情,佩玉升情操。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宁可玉碎,不愿瓦全。 无阳不看玉,月下美人多。 太平盛世玉生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丰年玉、荒年谷, 无瑕胜美玉,化干戈为玉吊,莱霞倚玉树, 玉关人老,玉后无当,玉斧修月, 玉石之美也,玉不琢不成器, 可可 (一) 王者腰间物, 凝脂玲珑透; 何言此石贵, 可遇不可求。 (二) 璞不磨,仍为石;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教,难成材; 知不足,学未迟。 2010-6-6 18:24 -------------------------------------------------------------------------------- 附楚子的《说玉》二篇(点击标题可链接原文) (一)“玉”字构造传奇 楚风史诗—先秦篇 2010-06-03 17:43:03 结绳记事创象形,仓颉当任付辛劳; 黄帝佩饰缀一点,玉字构造传奇妙。 楚风史诗—综合篇 2010-06-03 19:01:09 国人爱玉堪称绝,天下谁人不敬佩; 恋入骨子融血脉,玉石品性至纯美。 韩少尹赠砚诗 故人在遐远,留砚宠诗文。 白水浮香墨,清池满夏云。 念离心已永,感物思徒纷。 未有桂阳使,裁书一报君。 送泉州李使君之任(包何作品) 傍海皆荒服,分符重汗臣。 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 执玉来朝远,还珠入贡频。 连年不见雪,到处即行春。 早朝日寄所知(皇甫曾作品) 长安雪后见归鸿,紫禁朝天拜舞同。 曙色渐分双阙下,漏声遥在百花中。 炉烟乍起开仙仗,玉佩成行引上公。 共荷发生同雨露,不应黄叶久从风。 酬畅当寻嵩岳麻道士见寄(卢纶作品) 闻逐樵夫闲看棋,忽逢人世是秦时。 开云种玉嫌山浅,渡海传书怪鹤迟。 阴洞石憧徽有宇,古坛松树半无枝。 烦君远寄青囊箓,愿得相从一问师。 古兴(孟郊作品) 楚血未干衣,荆虹尚埋辉。 痛玉不痛身,抱璞求所归。 寒溪九首(孟郊作品) 洛阳岸边道,孟氏庄前溪。 舟行素冰拆,声作青瑶嘶。 绿水结绿玉,白波生白圭。 明明宝镜中,物物天照齐。 宇文秀才斋中海柳咏(孟郊作品) 玉缕青葳茹,结为芳树姿。 忽惊明月钩,钩出珊瑚枝。 灼灼不死花,蒙蒙长生丝。 饮柏况仙味,咏兰拟古词。 霜风清飕飕,与君长相思。 烂柯石(孟郊作品) 仙界一日内,人间千岁穷。 双墓未遍局,万物皆为空。 樵客返归路,斧柯烂从风。 唯馀石桥在,犹自凌丹虹。 吊国觞(孟郊作品) 徒言人最灵,白骨乱纵横。 如何当春死,不及群草生。 尧舜宰乾坤,器农不器兵。 秦汉盗山岳,铸杀不铸耕。 天地莫生金,生金人竞争。 送田三端公还鄂州(武元衡作品) 孤云迢递恋沧州,劝酒梨花对白头。 南陌送归车骑合,东城怨别管弦愁。 青油幕里人如玉,黄鹤楼中月并钩。 君去庚公应借问,驰心千里大江流。 酬严司空荆南见寄(武元衡作品) 金貂再入三公府,玉帐连封万户侯。 帘卷青山巫峡晓,烟开碧树渚宫秋。 7.帮我做一首诗,里面带有赛跟珏两个字(我们是最好的朋友,我希望赛 风隐隐鸣松涧 珏 胜溪桥立马看 敬 公太古明月服 贺 君有意事清简 赛 家出游乐忘归 珏 喜吾宗见白眉 奇 事人生能几见 才 俊如君士论推 赛 氏已自富才能 珏 顶高天明月生 安 得时时携美酒 康 定庆历披群英 赛 生骋奇观 和 风丽日天 珏 代佳人意 是 金玉良缘 最 多情犹有 好 景得天然 朋 友怀东道 友 于甚相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