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切夜不眠诗句

1.形容夜难眠的诗句有哪些

1、《关山月》

南北朝:徐陵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译文:十五的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431346362月亮映照在关山,征人思乡怀念秦川。(想必)妻子此时正站在高楼上,对着窗户遥望远在边关的我而没有睡觉。战争的旗帜飘扬在疏勒城头,密布的浓云笼罩在祁连山上。战争局势如此紧张,从军征战何时能够还乡。

2、《夕次盱眙县》

唐代: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译文:卸帆留宿淮水岸边的小镇,小舫停靠着孤零零的旅驿。大风突起江上的波浪浩荡,太阳沉落大地的夜色苍黑。山昏城暗人们都回家安憩,月照芦洲雁群也落下栖息。夜晚孤独我不禁想起长安,听到岸上钟声我怎能入睡?

3、《长相思·云一涡》

唐代:李煜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翻译:独自站在窗边,风声和雨声交杂在一起,窗外的芭蕉也是三三两两的,这漫漫的寂寥长夜叫人怎么办才好。

4、《生查子·侍女动妆奁》

唐代:韩偓

侍女动妆奁,故故惊人睡。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泪。

懒卸凤凰钗,羞入鸳鸯被。时复见残灯,和烟坠金穗。

译文:侍女翻动着梳妆匣,故意惊动她不要再睡。哪知她本就彻夜未眠,正背转身偷偷地落泪。懒得卸下发上的凤凰钗,又害羞钻进那鸳鸯锦被。不时看一眼将尽的灯烛,只见它随着烟落下灯花穗。

5、《秋夜寄邱员外 /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唐代: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译文:怀念你竟在这深秋的夜晚,散步咏叹多么寒凉的霜天。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还未安眠

2.描写深夜难眠的诗词

形容夜难眠的诗句有:

1.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长相思》 唐代 李白

2. 忧勤不遑宁,夙夜心忡忡。——《贺雨》唐代 白居易

3. 夜听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唐代 孟浩然

4.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长恨歌 》唐代 白居易

5.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蝶恋花》宋代 晏殊

6.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春江花月夜》唐代 张若虚

7.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除夜作》高适 唐代

8.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闻雁》唐代 韦应物

9.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唐代 李白

10.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 王维

3.描述“不眠之夜”的诗词有哪些

1.《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宋代:李清照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2.《子夜歌·夜长不得眠》

南北朝:佚名

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

想闻散唤声,虚应空中诺。

3.《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唐代: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4.《除夜作》

唐代: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5.《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代: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4.形容夜晚孤独难眠的诗句

1、《渔家傲·秋思》宋代:范仲淹

原文: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在重重叠叠的山峰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思绪万千,想起边患不平,功业未成,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里。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头发,只好默默地流泪。

2、《岁暮归南山》唐代:孟浩然

原文: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译文:不要再给北面朝廷上书,让我回到南山破旧茅屋。我本无才难怪明主见弃,年迈多病朋友也都生疏。白发频生催人日渐衰老,阳春来到逼得旧岁逝去。满怀忧愁辗转难以入睡,月照松林窗外一片空虚。

3、《明月何皎皎》两汉:佚名

原文: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原文:明月如此皎洁,照亮了我的床帏;我忧愁得无法入睡,披衣而起屋内徘徊;客居在外虽然有趣,但是还是不如早日回家;一个人出门忧愁彷徨,满心愁苦应该告诉谁呢?伸颈远望还是只能回到房间,眼泪沾湿了衣裳。

4、《塘上行》两汉:甄宓

原文: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译文:思念你常常令我痛哭满面,夜夜无法安睡。请你不要因为豪贤的缘故,丢弃以前自己的所爱;不要因为鱼肉而丢弃葱与薤;更不要因为麻枲卑贱而弃捐菅与蒯。

5、《七哀诗三首·其二》两汉:王粲

原文:

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

方舟泝大江,日暮愁我心。

山冈有余映,岩阿增重阴。

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

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

迅风拂裳袂,白露沾衣襟。

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

丝桐感人情,为我发悲音。

羁旅无终极,忧思壮难任。

译文:荆州不是我的家乡,却长久无奈地在这里滞留?极目望去,大船在江心正溯流而上,天色渐晚更勾起我思乡的情愁。山坡上映着太阳的余晖,沟岩下的阴影显得更加灰暗。

奔跑的狐狸忙着赶回自己的洞穴,飞翔的鸟儿在鸟巢上盘旋。大江上涌动的浪花轰然作响,猿猴在临岸的山林长吟,迅猛的江风掀起我的下衣和衣袖,秋天的露水打湿了我的衣襟。

夜深了我孤独难眠,便又披衣起床拿起了桐琴。桐琴象理解我的心思一样,为我发出悲凉的乡音。在外寄人篱下什么时候才是尽头,心中充满了难以排遣的忧愁。

5.夜夜不眠的经典诗句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译文: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

2、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

译文: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

3、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纳兰性德《采桑子》

译文:是谁在翻唱著凄切悲凉的乐府旧曲?风萧萧肃肃,雨潇潇洒洒,房里点燃的灯烛又短瘦了,一个凄苦孤独的一夜,在烛泪中逝去。

4、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纳兰性德《采桑子》

译文:不知道是什么事萦绕心怀,难以放下,醒时醉时都一样无聊难耐,就是梦里也没有到过谢桥。

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6、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经《关雎》

译文: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7、忧勤不遑宁,夙夜心忡忡。——白居易《贺雨》

译文:君王为政务忧愁,整夜难眠心内都是心事。

8、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白居易《长恨歌》

译文:晚上宫殿中流萤飞舞,孤灯油尽君王仍难以入睡。

9、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白居易《长恨歌》

译文:阴阳相隔已一年,为何你从未在我梦里来过?

10、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

译文:夜里想她魂欲断,孤灯伴我昏暗暗。卷起窗帘望明月,对月徒然独长叹;

6.用一首诗形容深夜无眠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一、出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继所著的《枫桥夜泊》。

二、原诗译文如下: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三、作者简介:

张继(生卒年不详):字懿孙,汉族,湖北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约公元753年前后在世,与刘长卿为同时代人。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约天宝十二年(约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四、作品赏析:

《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这首七绝,是大历诗歌中最著名之作。全诗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这二句既描写了秋夜江边之景,又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夜行无月,本难见物,而渔火醒目,霜寒可感;夜半乃阗寂之时,却闻乌啼钟鸣。如此明灭对照,无声与有声的衬托,使景皆为情中之景,声皆为意中之音,意境疏密错落,浑融幽远。一缕淡淡的客愁被点染得朦胧隽永,在姑苏城的夜空中摇曳飘忽,为那里的一桥一水,一寺一城平添了千古风情,吸引着古往今来的寻梦者。《唐诗三集合编》“全篇诗意自‘愁眠’上起,妙在不说出。”《碛砂唐诗》:“‘对愁眠’三字为全章关目。明逗一‘愁’字,虚写竟夕光景,辗转反侧之意自见。”《古唐诗合解》:“此诗装句法最妙,似连而断,似断而连。”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