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摘抄整理古诗词中常用意象并阐述其意义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 一、草木类: 1、草木繁盛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榭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开满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点出了时代更替、物是人非的盛衰兴亡之感。 2、草(离别、荒凉、思乡怀人) 如《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黄叶、枫叶、落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时光飞逝,漂泊。) 如《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黄叶就是勾起游子思乡的东西,异旅他乡,仰望苍穹的碧蓝,只见黄叶飘飞,不由使游子联想自身漂泊异乡的怅惘,勾起寂寞乡愁。 4、松柏(正直,高洁、傲岸,常青、顽强的生命力)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傲正直耐寒的品格。 如:《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 , 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 , 待到雪化时。 5、竹(气节、正直、虚心、高洁、积极向上、顽强的生命力)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 《竹岩》(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本诗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言简意赅地赞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6、梅花(气节、高洁、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 如《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 ,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 , 散作乾坤万里春。 《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2.诗词中的意境有哪些原发布者:ywn8688 常见意境特点举隅雄浑壮丽清幽明净幽僻冷寂壮阔苍茫明丽清新高远深邃苍凉悲壮萧疏凄寂淡雅幽远闲适恬淡安谧美好清冷幽静意境分析要点一、绘景: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用自己的语绘景: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言描绘出诗中展现的画面。言描绘出诗中展现的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析境:准确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二、析境:准确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三、悟情:分析、体悟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悟情:分析、想感情。想感情。(提问方式)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方式)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提问变体】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了诗人怎样的情怀?(方法点拨)意境,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方法点拨)意境,它包括景、面。三方面缺一不可。三方面缺一不可。1、找出描写诗歌形象的词语;找出描写诗歌形象的词语;2、概括形象特点;概括形象特点;3、理解形象中寄予作者的情感。理解形象中寄予作者的情感。【答题步骤】答题步骤】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语言描摹诗歌营造的意 3.古诗中的意境有哪些黄鹤楼》催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 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 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 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 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 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 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颢所写的七言律诗,大意说: 「仙人已经乘着黄鹤离去,只徒然留下一栋黄鹤楼在此地。黄鹤离去之后再也没有回来过,而白云千年以来依然飘浮在空中,不因黄鹤离去而有所改变。 晴天里,汉阳一带川旁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也长满茂盛的芳草,傍晚时分在暮色中望向远处,看不清故乡在何,远方江上苍茫的江波真使人发愁。」 诗的主旨在描写登楼望远时,心中寂寞思乡的感慨,作者从仙人乘黄鹤来此游憩的美丽神话,点出黄鹤楼,接着由仙人已离去,永远不再回来,只留下黄鹤楼及晴川、芳草、汉阳树、鹦鹉洲,与白云共悠悠千载,寄托思家的情结。 建议你去找一守泰戈尔的诗,或者找草叶集里的颂歌集 你已经使我成为无限,这是你最愉快的事。这脆弱的生命容器,你使 它空了又空,而时时再赋予它新的生命。 这只小小的芦笛,你曾带它越过不少的山岭与溪谷,用它吹奏出许多 新鲜不朽的曲子。 在你神圣的双手抚触下,我小小的心灵,融合在无尽的欢乐中,产生 出难以形容的言词来。 你给我无穷的赐予,在我这双小小的手上,时光不断的流转中,你依 然在倾注,我仍有地方待充实。 当你命我唱歌时时,我的心似乎快活得要蹦出来;我瞻望你的脸,泪 水已充满了我的眼眶。 在我的生命中,所有难听的、不协调的、都融化成一片美妙的谐音— —我展开崇拜的两翼,有如一只飞渡海洋的欢乐之鸟。 我知道,你从我的歌唱里得到愉悦、我知道,唯有作为一个砍唱者, 我才能来到你的面前。 我唯有用我歌唱的翅翼,来抚触你的脚—那是我永远不敢仰望触到的 脚啊! 陶醉在歌唱的欢乐中,我忘记了自己。我的主啊!我竟唤你为朋友。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云破"一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妙在"破"'弄"两字生动传神,巧妙的将月.云.花三者联系起来。 4.收集诗歌中的意境冰雪比喻心志的忠贞 草木繁盛反衬荒凉 菊花象征隐逸品格的高洁 折柳表惜别 梅花松树象征坚贞不曲 竹子象征正直谦虚 梧桐象征凄凉 夕阳代表事情快要到尽头 西楼、白频(应该有草字头 找不到)洲暗含思念在远方的恋人 杜鹃啼血代表悲怆 小桥流水代表闲适 庄生梦蝶代表世事难以分清绝对的正反 鹧鸪代表客居他乡的清苦及思念故乡 梅子青暗表初夏时节 千千结象征心结难解 秋水比喻女子眸中水光潋艳 东风比喻及时的帮助 并禽即为成双的鸟儿比喻恋人 落红比喻物事人非青春逝去 画角比喻战争的凄历 红笺(古人写情书专用的红纸)比喻相思 秋云暗喻世事无常 长亭(古人送别处)指分别在即 轻裙、玉真代指美人,多用于回忆往事 远山表示离情别绪 迢迢意指绵长的思念 5.中国诗词的意境分析,举例说明“意境”定义:“意境是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一版,第207页) 对于“意”,可解为人的思想意识;“镜”则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分析中国诗词的意境,首先要知道诗词的意和境。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环境的相互映衬或者突显、虚与实的依存、动与静的结合等等,都要分析。具体如下: 1.孟郊《游子吟》前四句均为写景(人文环境),后两句寄情,抒发了游子炽烈的报恩之情。又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前两句写景(点明了送别时间,也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柳”音同“留”),后两句直叙离别之情。以上均是情景交融。 2.岑参《逢入京使》,诗人明说要请入京使代为家人“报平安”(明),但内容(虚)却只能由读者自行想象。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前两句实写(事件及事件发生时间),后两句虚写(明月陪伴王昌龄至夜郎)。这就是意境中的虚实结合,有“无声胜有声”之用。 3.诗词中动静结合的例子特别多,也很容易发现,就不列举了。 意境的分析着重抓住其意与镜即可,分析情境(情景)与情感,这是意境的内容本身;诗词的虚写与实写以及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这二者读者要体味也不难。 因原论作篇幅过长,论述较多,笔者根据自己理解简述如上,有不明或者需补述之处可追问笔者,笔者会尽快给予答复。 1)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3)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6.古诗中的意象有哪些 都有什么含义古诗中的意象,一般有相对固定的寓意,如“梅”是“孤独”、“寂寞”、“孤芳自赏”、“高洁伟岸”的代名词; “蝉”是“惜时光”、“痛别离”、“苦远游”、“感身世”的同义语。 【花草树木类】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 菊:隐逸高洁脱俗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 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绿叶:生命力希望 活力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 松柏:傲岸坚强生命力 竹:气节积极向上 梧桐:凄苦 柳:送别伤感春天的美好 【飞禽走兽类】子规:悲惨凄恻 猿猴:哀伤凄厉 鸿鸽:理想追求 鱼:自由惬意 (孤)雁:孤独思乡消息 鹰:刚劲自由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瘦)马:奔腾追求漂泊 乌鸦:小人俗客庸夫 沙鸥:飘零伤感 【风霜雨雪类】海:辽阔力量气势 海浪:人生的起伏 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江湖的诡谲 江水:时光的流逝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小雨:春景希望生机 暴雨:残酷热情 春风:旷达欢愉希望 东风:春天美好 西风:落寞,惆怅衰败 狂风:作乱 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恶劣 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 露:人生短促生命易逝 云:游子飘 天阴:压抑愁苦寂寞 天晴:欢愉光明 【颜色器物类】白:纯洁无瑕丧事 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 绿:希望活力和平 蓝:高雅忧郁 黄:温暖平和 紫:高贵神秘 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 玉 :高洁脱俗 珍珠:美丽无瑕 簪缨(冠):官位 名望【其它类】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 英雄:追慕自愧自叹 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 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衰败萧条 破晓:初现希望 深夜:愁思怀旧 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朴美好安逸宁静 草原:辽阔人的胸襟 城市(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 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 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思乡思亲 朝阳:希望 朝气活力 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正午:热烈热情奔放恶势力对社会、对人的摧残 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 1、月亮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就表现了李白思乡之情。 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 2、菊花 :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被赋予了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3、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被寄寓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4、松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所以松柏象征着坚贞和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5、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6、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7、杜鹃鸟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8、鹧鸪鸟 :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9、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10、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后来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 11、梅子: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 12、竹:生命力,节操,贞节,气节,谦虚,虚怀若谷,清高。 13、长亭:送别之意。如: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4、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15、鸳鸯:指恩爱的夫妻,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16、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牛峤《感恩多》)。 7.古诗词中的意象```古诗词中常见意象 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长城:《南史 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疆域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1)、具体分析, 为何说“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富于概括力? (2)、此诗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的胸怀有什么作用? 阅读李白的《塞下曲》回答后面的问题。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苗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注: 折柳: 即 “折杨柳”, 古乐曲名, 多为伤春悲离之辞。 本诗抒发了什么情感?请任选一联或一个角度, 谈谈本诗语言或表这技巧上的妙处。 4、折腰:《宋书 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6、鸿雁:《汉书 苏武传》,匈奴单于欺骗汉使,陈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红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如晏殊《清贫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红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7、尺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尺素”就用作书信的代称。如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索,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8、青鸾:《仙海经》载,西王母每次出行,都先让一只青鸾报信。后人便用“青鸾”“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如李商隐《无题》:“彭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9、双鲤: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双鲤”就用作书信的代称。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10、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阅读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回答问题: 8.帮我整理一下古诗中的意象:杜鹃-凄怨哀伤的象征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 古代神话中,蜀王让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扩杜鹃也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以寄情明月和杜鹃,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同情。 2。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3。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 4。宋人贺铸《忆秦娥》: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相思。 5。 宋 王令《送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换不回。 6。 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2。 3。5。 6。都表达了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