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日出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李白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李欣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赵匡胤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白日一照,浮云自开(苏轼《贺端明启》) 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前赤壁赋》) 东西升日月,昼夜如转珠(元稹《苦雨》) 旭日衔青嶂,晴云洗绿潭(释寒山《诗》)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张宾《登单于台》)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欧阳修《醉翁亭记》) 我有送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致酒行》) 2.描写日出美的句子我却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然后在几条蓝色云霞的隙缝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 开始我很惊奇,不知这是什么?再一看,几个小片冲破云霞,密接起来,溶合起来,飞跃而出,原来是太阳出来了。它晶亮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所有暗立刻都被它照明了。 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机舱座里每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 3.描写日出的优美词句站在观景台上,眺望群山,武当七十二峰尽在脚下,金童峰、玉女峰、展旗峰正如一个个忠臣武士向自己朝拜。此时才真正领略到作家们用黛来描写山色的妙处,更能体味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情画意。 为了更进一步体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情画意。我又和一位同伴向位于天柱峰最高处的金殿冲刺。跨过九连蹬,到达金殿门前时已是六时二十分,东方的红日虽然还没有露面,但是太阳的光辉已经把鱼肚白染成了红色,为了饱览日出的全过程,我们全神贯注着东方红日的升起。她似火焰,如月牙,似镜子冉冉升起,然后放射出万丈光芒,从而一扫黑夜的阴霾和尘埃,给人们一个明亮的世界。为了记下这一连串的景色,我打开了相机,连续按动快门,留下了这美丽的时刻。观过日出,我站在天柱峰顶又吟诵了刻在九连蹬石壁上的诗文:万丈雄山势欲奔,峰高五岳接天门,秦皇汉武封禅日,不受虚荣亦自尊。 在下山的路上,回首望一望刚才还在脚下的天柱峰,想到,为了比别人早几分钟看到太阳,我们付出了几乎一个通宵的艰辛,尽管身体疲劳无比,但是,内心确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体会到了没有比脚高的山,没有比腿长的路这句明言的含意。也更使自己想到了人生的旅途,不也是如此吗?只要您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就没有干不成的事业。只有您付出辛勤的劳作,您才能饱偿到胜利的甘甜。 4.描写日出的诗句有哪些1,忆江南·江南好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 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2,击壤歌 先秦:佚名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译文: 太阳出来就去耕作田地,太阳落山就回家去休息。 凿一眼井就可以有水喝,种出庄稼就不会饿肚皮。 这样的日子有何不自在,谁还去羡慕帝王的权力。 3,渔翁 唐代: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译文: 渔翁晚上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 太阳出来云雾散尽不见人影,摇橹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 回头望去渔舟已在天边向下漂流,山上的白云正在随意飘浮,相互追逐。 4,望木瓜山 唐代:李白 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 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 译文: 早晨起来看见太阳升起,傍晚时分看见归鸟还巢。 身在异乡内心本已酸楚,何况还面对着木瓜山。 5,南池 唐代:李郢 小男供饵妇搓丝,溢榼香醪倒接罹。 日出两竿鱼正食,一家欢笑在南池。 译文: 小男孩准备鱼饵,妻子搓丝准备做钓鱼线, 丈夫倒裹头巾,身旁满满一壶浊酒飘出浓浓的香气。 太阳升起两竿高了,正是鱼儿觅食的时候,咬钩的鱼一条接着一条。 一家人欢欢喜喜在南池继续垂钓。 5.描写日出美丽景色的句子泰山日出 我们在泰山顶上看出太阳。在航过海的人,看太阳从地平线下爬上来,本不是奇事;而且我个人是曾饱饫过江海与印度洋无比的日彩的。但在高山顶上看日出,尤其在泰山顶上,我们无餍的好奇心,当然盼望一种特异的境界,与平原或海上不同的。果然,我们初起时,天还暗沉沉的,西方是一片的铁青,东方些微有些白意,宇宙只是———如用旧词形容———一体莽莽苍苍的。但这是我一面感觉劲烈的晓寒,一面睡眼不曾十分醒豁时约略的印象。等到留心回览时,我不由得大声的狂叫——因为眼前只是一个见所末见的境界。原来昨夜整夜暴风的工程,却砌成一座普遍的云海。除了日观峰与我们所在的玉皇顶以外,东西南北只是平铺着弥漫的云气,在朝旭未露前,宛似无量数厚毛长绒的绵羊,交颈接背的眠着,卷耳与弯角都依稀辩认得出。那时候在这茫茫的云海中,我独自站在雾霭溟濛的小岛上,发生了奇异的幻想———— 我躯体无限的长大,脚下的山峦比例我的身量,只是一块拳石;这巨人披着散发,长发在风里像一面墨色的大旗,飒飒的在飘荡。着巨人竖立在大地的顶尖上,仰面向着东方,平拓着一双长臂,在盼望,在迎接,在催促,在默默的叫唤;在崇拜,在祈祷,在流泪——在流久慕未见而将悲喜交互的热泪、、、、 这泪不是空流的,这默祷不是不生显应的。 巨人的手,指向着东方——— 东方有的,在展露的,是什么? 东方有的是瑰丽荣华的色彩,东方有的是伟大普照的光明——出现了,到了,在这里了。。 玫瑰汁,葡萄浆,紫荆液,玛瑙精,霜枫叶——大量的染工,在层累的云底工作;无数蜿蜒的鱼龙,爬进了苍白色的云堆。 一方的异彩,揭去了满天的睡意,唤醒了四隅的明霞——光明的神驹,在热奋得驰骋。。 -云海也活了;眠熟了兽形的涛澜,又回复了伟大的呼啸,昂头摇尾的向着我们朝露染青馒形的小岛冲洗,激起了四岸的水沫浪花,震荡着这生命的浮礁,似在报告光明与欢欣之临在。。 再看东方——海句力士已经扫荡了他的阻碍,雀屏似的金霞,从无垠的肩上产生,展在大地的边沿。起。。起。。用力,用力,纯焰的圆颅,一探再探的跃出了地平,翻登了云背,临照在天空。。 歌唱呀,赞美呀,这是东方之复活,这是光明的胜利。。 散发祷祝的巨人,他的身彩横亘在无边的云海上,已经渐渐的消翳在普遍的欢欣里;现在他雄浑的颂美的歌声,也已在霞彩变幻中,普砌了四方八隅。。 听呀,这普砌的欢声;看呀,这普照的光明! 6.表示日出的诗句咏初日 宋·赵匡胤 太阳初出光赫赫, 千山万山如火发。 一轮顷刻上天衢, 逐退群星与残月。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怎不忆江南? 登单于台 唐·张槟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关于泰山的 泰山--张岱 正气苍茫在,敢为山水观? 阳明无洞壑,深厚去峰峦。 牛喘四十里,蟹行十八盘。 危襟坐舆笋,知怖不知欢。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咏初日 宋·赵匡胤 太阳初出光赫赫, 千山万山如火发。 一轮顷刻上天衢, 逐退群星与残月。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曾旧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怎不忆江南? 登单于台 唐·张槟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7.描写日落日出的诗句1、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出自唐代张蠙的《登单于台》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释义: 春日里无战事士兵都已返回,我独自一个人登上了单于台。白炽的太阳从大地内部升起,奔腾的黄河从远天之外涌来。黄沙翻滚纹痕好似大海波浪,狂风呼啸响声疑是平地生雷。很想跨越阴山关隘看个究竟,阴山关隘虽已天亮门户不开。 2、鸟飞千白点,日没半红轮。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彭蠡湖晚归》 彭蠡湖天晚,桃花水气春。鸟飞千白点,日没半红轮。 何必为迁客,无劳是病身。但来临此望,少有不愁人。 释义: 彭蠡湖的天色已晚,水边的桃花都透出春意。鸟儿渐渐飞远,变成很多的白色的点,红色的落日正好落到剩一半。为什么要做迁徙的客人呢,没有多少劳作,却落得一声病。如果来到这儿眺望,很少有不忧伤愁楚的人。 3、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出自宋代陈与义的《登岳阳楼二首》 其一: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其二: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释义: 其一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以东长江以西,落日缓缓下沉,无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一动不动。登临的地方是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徘徊在湖光山色中一直到暮色。跋涉万里来此还要登高望远,三年辗转历尽危难还要独登危楼。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其二: 晴空万里,湖面风平浪静,天空倒映在平湖中,行驶的帆船和大雁好似都漂浮在空中。晚秋后异乡旅人登楼望景,落日缓缓落在君山之中。向北看只见稀疏的白色枯草,向南望则看见枫叶红艳似火。一路只顾观赏风景很少留神思考,结果到了巴陵还未作出好的诗篇。 4、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丰乐亭游春·其三》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释义: 红花满树,青山隐隐,白日西沉。广漠的郊野,草色青青一望无垠。游春的人们哪管春天将去,脚踏落花在丰乐亭前来来往往。 5、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出自宋代雷震的《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释义: 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