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诗句

1.急

老一辈也说啊

新一辈也说

社会主义救了中国

社会主义救了中国

铁锤锻造了啊

民族的尊严

镰刀收获了复兴的欢乐

收获了复兴的欢乐

久经风雨

几经拼搏

征途上踏平了多少坎坷

一代又一代

继往开来

中国特色道路越走

越走越宽阔

乡里人也说啊

城里人也说

改革开放富了中国

改革开放富了中国

田野长满了啊

丰收的喜悦

都市飞扬着多彩的欢歌

飞扬着多彩的欢歌

几经跋涉

几经开拓

前进中验证了多少探索

一代又一代

继往开来

中国特色道路越走

越走越宽阔

中国人也说啊

外国人也说

科学发展强盛中国

科学发展强盛中国

神州处处是啊

和谐的家园

人民家家有美好的生活

家家有美好的生活

和平崛起

朝气蓬勃

旗帜下奔腾着长江黄河

一代又一代

继往开来

中国特色道路越走

越走越宽阔

一代又一代

继往开来

中国特色道路越走

越走越宽阔

2.形容继往开来的成语有哪些

1、继古开今。 同继往开来,指继承前人事业,开辟未来之路。出处: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先生如离开北平,亦大可惜,因北平究为文化旧都,继古开今之事,尚大有可为者在也。”

2、守先待后。犹继往开来;承先启后。清·陈确《答沈朗思书》:“夫以程朱之贤,即不表章《大学》,而循循焉惟孔孟之从,必可以守先待后,为一代大儒无疑也。”

3、继往开来。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4、承上启下。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多用在写文章方面。出自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

事业一词有多种含义,概括讲有以下四种:

1、指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

2、事业可以是特指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经费开支,不进行经济核算的文化、教育、卫生等单位。

3、有时事业一词也可以指个人的成就。

4、有时事业也可以是一个家庭幸福的意义。

3.形容“以前现在还有以后”的词是什么

形容“以前现在还有以后”的词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承前启后,拼音: chéng qián qǐ hòu

释义:承:承接;启:开创。承接前面的,开创后来的。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

出处: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曾有庵赠文》:“公承前草创,启后规模,此之功德,垂之永久”。

例句:

1. 她是京剧界一位承前启后的中年艺术表演家。

2. 做为青年知识分子,要敢于把承前启后的重任担当起来,不辜负前辈的期望。

3. 我们这一代人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4. 这段话在文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记得采纳啊!

5. 长辈给我们承前启后的说出实例,以免我们走弯路!

继往开来,拼音:jì wǎng kāi lái

释义: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出处:明·王守仁《传习录》上卷:“文公精神气魄大,是他早年合下便要继往开来,故一向只就考索著述上用功”。

例句:

1. 我们应继往开来把改革的伟大事业进行到底。

2. 真正的革命家应该具有继往开来的宏伟抱负,而不只是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功。

3. 条幅上那“继往开来”四个字,笔势活泼雄浑,犹如龙蛇飞动。

4. 在回顾中继往开来,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5. 我看到你们为了这个任务继往开来的奋斗了这么多年感到很欣慰。

4.为什么说杜甫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集大成的伟大诗人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兴盛急遽走向衰败的时代,他自己有过“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奢望,也经历过“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悲辛,由于仕途坎坷,兵荒马乱,饥饿流离的现实生活,逐渐使他对时代的苦难,社会的不平,人民的疾苦,家国的不幸,有了深切的体验。

安史之乱前夕到大历初的十几年间,在盛唐诗人普遍沉寂的情况下,杜甫中流砥柱,以自己的光辉照亮了整个诗坛。他的诗歌广阔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过程中的精神风貌,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写到诗里,大大拓展了诗歌的题材。

他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诗人。后人称杜甫为“集大成者”,称其诗为“诗史”,誉其为“诗圣”,他是当之无愧的。

5.启承前启后作用的句子叫什么句

这两个成语都有“承接前边的并启发后边的”的意思,有时可以相通。

1.它的每一句都须起承前启后的作用,以便发生前后呼应的效果。(老舍《小花朵集》)

例1的“承前启后”用来指语句的“承接上文引起下文”的衔接作用,换作“承上启下”也说得通。

但这两个成语是有区别的。

“承前启后”是“继承前代(过去)的,启发后代(未来)的”的意思。

2.这是粉碎“四人帮”后,文艺界召开的第一个全国性的会议,是我国文艺界承前启后,拨乱反正,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次盛会。

3.同志们为拨乱反正,承前启后,进一步搞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而下定决心。

4.五年、十年以后,他们之中很多人要成为生产上的骨干,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抓好他们的技术再学习、再训练十分必要。

例2例4用作定语,例3用作介词“为”的宾语。

“承前启后”也作“承先启后”。

5.我们正处在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7a64e58685e5aeb931333339663363历史时期。

6.这是一个在重要的历史时期举行的,担负着重大历史使命的大会,是一个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

例5例6用作定语。

“承上启下”是“承接上面的并引起下面的”的意思,一般多用于写文章。

7.垫话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启下。(《曲艺》)

8.不过“也”和“得”在性质上也不尽相同:“也”字是承上的,“得”字是承上启下的。(王力《中国语法理论》)

9.有些独立成分,如“总而言之”“总之”“可以断言”“总的说来”等等虽然在结构上不同其他句子成分发生关系,却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胡裕树《现代汉语》)

10.此外,古书上还有些“焉”字用于句中,似乎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王力主编《古代汉语》)

例7例8和“是”构成合成谓语,例9例10用作定语。

“承上启下”有进也指工作上的上下连接作用。

11.有人在地委办公室里,未能当好承上启下的参谋,那就是:如何当好参谋的工作规律,他尚未掌握。(《张弛集》)

12.你是车间主任,应该转达领导意图,反映群众意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汉语成语小词典》1959年版用例)

例11和例12用作定语,这两例的“承上启下”不能换作“承先启后”。

从以上用例的比较可以看出,这两个成语虽然都有“承接前边的启发后边的”的意思,但有区别:①“承前启后”多指继承前代(过去)的事业,开创后代(未来)的事业;“承上启下”多指文章中起上下衔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承前启后”着眼于“任务”,“承上启下”着眼于“作用”。②“承前启后”有时也指文章中某些词语、句子、段落的上下衔接作用,这样用的“承前启后”与“承上启下”相通(如例1)。“承上启下”有时用来指上下级之间的连接作用,“承前启后”没有这种用法和意义。③“承前启后”经常跟“继往开来”配合运用,相得益彰。“承上启下”不这么用。

6.形容一个人想忘记过去展望未来的句子成语有哪些

继往开来、继古开今、承上启下、承前启后、大展宏图

一、继往开来 [ jì wǎng kāi lái ]

【解释】:继:继承;开:开辟。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出自】:宋·朱熹《朱子全书·周子书》:“所以继往圣,开来学,而大有功于斯世也。”

【译文】:所以继承之前的圣人们,打开心胸来学习,是大有功于这个世界的。

二、继古开今 [ jì gǔ kāi jīn ]

【解释】:指继往开来。

【出自】:近代 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先生如离开北平,亦大可惜,因北平究为文化旧都,继古开今之事,尚大有可为者在也。”

【译文】:先生如果离开北平,也很可惜,因为北平研究为文化旧都城,怀念过去而打开今天的事,还是很有必要存在的。

三、承上启下 [ chéng shàng qǐ xià ]

【解释】: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多用在写文章方面。

【出自】:宋·张炎《词源·制曲》:“思量头如何起,尾如何结,方始选韵,而后述曲,最是过片不要断了曲意,须要承上启下。”

【译文】:考虑头怎么起,尾巴如何结,刚开始选韵,然后阐述曲,最是经过一片不要断了曲意,要承上启下。

四、承前启后 [ chéng qián qǐ hòu ]

【解释】:承:承接;启:开创。承接前面的,开创后来的。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

【出自】:明·朱国祯《涌幢小品·曾有庵赠文》:“公承前草创,启后规模,此之功德,垂之永久。”

【译文】:公承前人而开创现在的事业,打开后已具有一定的规模,这样的功德,能名垂青史。

五、大展宏图 [ dà zhǎn hóng tú ]

【解释】:展:把卷画打开,比喻实现;宏图:比喻宏伟远大的谋略与计划。大规模地实施宏伟远大的计划或抱负。

【出自】:唐·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启中兴之宏图,当太平之昌历。”

【译文】:打开中兴宏伟远大的谋略与计划,在太平的昌盛历史上。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