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一个人画画好、口才好的诗句,要注明作者、出处,准确送从弟亚赴河西判官 年代:【唐】 作者:【杜甫】 南风作秋声,杀气薄炎炽。盛夏鹰隼击,时危异人至。 令弟草中来,苍然请论事。诏书引上殿,奋舌动天意。 兵法五十家,尔腹为箧笥。应对如转丸,疏通略文字。 经纶皆新语,足以正神器。宗庙尚为灰,君臣俱下泪。 崆峒地无轴,青海天轩轾。西极最疮痍,连山暗烽燧。 帝曰大布衣,藉卿佐元帅。坐看清流沙,所以子奉使。 归当再前席,适远非历试。须存武威郡,为画长久利。 孤峰石戴驿,快马金缠辔。黄羊饫不膻,芦酒多还醉。 踊跃常人情,惨澹苦士志。安边敌何有,反正计始遂。 吾闻驾鼓车,不合用骐骥。龙吟回其头,夹辅待所致。 2.关于“画”的诗句有哪些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唐·高蟾) 不向情田种爱根,画楼宁负美人恩 (民国·林纾)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唐·韦庄)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宋·苏轼)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唐·朱庆余) 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明·孙承宗) 画图省识春风面 (唐·杜甫) 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 (明·思宗) 相思欲寄无从寄,画个圈儿替 (清·梁绍壬) 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 (清·袁枚) 韩生画马真是马,苏子作诗如见画 (宋·苏轼)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唐·温庭筠) 一生依样画葫芦 (宋·陶谷) 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宋·欧阳修) 3.形容书画的诗句有哪些唐·景云《画松》,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唐·刘商《画石》苍藓千年粉绘传, 坚贞一片色犹全。那知忽遇非常用, 不把分铢补上天。 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诗经》到南北朝的 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 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4.形容画作的词语原发布者:**亚 形容书画作品的词语【篇一:形容书画作品的词语】气韵浑然天成妙趣匠心独具.其超绝才气便有如决堤之水,一泄千里而不可遏制.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笔法如春蚕吐丝,细密情致.泼墨而施重笔,作简单勾勒,益以拙且大.胸中藏丘壑,笔底气韵生.气韵生华彩龙墨舞新章.气韵生动落墨间姿美形生连画意.意境深远含蓄,气韵生动传神.【篇二:形容书画作品的词语】形容字的结构:奇险率意、变幻灵动、缩放有效、欹正相生。形容字的形态:清新飘逸、苍劲有力、力透纸背,秀丽颀长、风姿翩翩、随意布势,不衫不履、方圆兼备、一笔而下,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形容用笔:行云流水;纵横挥洒;洞达跳宕;刚柔相济;藏锋处微露锋芒,露锋处亦显含蓄,垂露收笔处戛然而止,似快刀斫削,悬针收笔处有正有侧,或曲或直;提按分明,牵丝劲挺;亦浓亦纤,无乖无戾,亦中亦侧,不燥不润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多形容书法、诗文酣畅浑厚。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也代指挥毫写字。初写黄庭:黄庭:道家经典《黄庭经》,晋人有《黄庭经》小楷书帖。旧时评论书法有初写黄庭,恰到好处的成语。后用来比喻作事恰到好处。春蚓秋蛇:比喻书法拙劣,像春天蚯蚓和秋天蛇的行迹那样弯曲。剑拔弩张:剑从鞘里拔出来了,弓也张开了。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也比喻书法雄健,有气势。举例发凡:左丘明为《春秋》作传,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