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牌名及韵仄

1.宋词的词牌名及其韵脚

念奴娇 【念奴娇、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壶中天、湘月】 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壶中天》、《湘月》。

元稹《连昌宫词》自注:“念奴,天宝中名倡,善歌。每岁楼下酺宴,累日之后,万众喧隘,严安之、韦黄裳辈辟易不能禁,众乐为之罢奏。

玄宗遣高力士大呼于楼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邠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听否?’未尝不悄然奉诏。”(见《元氏长庆集》卷二十四)王灼《碧鸡漫志》卷五又引《开元天宝遗事》:“念奴每执板当席,声出朝霞之上。”

曲名本此。宋曲入“大石调”,复转入“道调宫”,又转入“高宫大石调”。

此调音节高抗,英雄豪杰之士多喜用之。俞文豹《吹剑录》称:“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亦其音节有然也。兹以《东坡乐府》为准,“凭高远眺”一阕为定格,“大江东去”为变格。

一百字,前后片各四仄韵。其用以抒写豪壮感情者,宜用入声韵部。

另有平韵一格,附著于后。 中平中仄,仄平中中仄,中平平仄。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平仄。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

中平中仄,仄平平仄中仄。 中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平仄。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

中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变格一】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中平仄平仄。 中仄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仄平平仄。

中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变格二(平韵格)】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清平乐【清平乐、忆萝月、醉东风】 又名《忆萝月》、《醉东风》。

《宋史·乐志》入“大石调”,《金奁集》、《乐章集》并入“越调”。《尊前集》载有李白词四首,恐不可信。

兹以李煜词为准。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中仄。

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 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

如梦令 ⊙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句) ⊙仄⊙平平仄(韵) 平仄(韵)平仄(叠) ⊙仄⊙平平仄(韵) 【浣溪沙、摊破浣溪沙、山花子】 唐教坊曲,《金奁集》入“黄钟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四十二字,上片三平韵,下片两平韵。

过片二句多用对偶。别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全同。

【格一】 中仄中平中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 【格二(摊破浣溪沙)】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菩萨蛮【菩萨蛮、子夜歌、重叠金】 又名《子夜歌》、《重叠金》。

唐教坊曲。《宋史·乐志》、《尊前集》、《金奁集》并入“中吕宫”,《张子野词》作“中吕调”。

唐苏鹗《杜阳杂编》:“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见《词谱》卷五引)据此,知其调原出外来舞曲,输入在公元八四七年以后。但开元时人崔令钦所著《教坊记》中已有此曲名,可能这种舞队前后不止一次输入中国。

小令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平仄递转,情调由紧促转低沉,历来名作最多。 【定格】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平。 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仄。

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平。 【渔家傲】 北宋流行歌曲。

有用以作“十二月鼓子词”者。《清真集》入“般涉调”。

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仄韵。 【定格】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中平平仄仄。 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中平平仄仄。

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沁园春(平仄格式) 平/可平可仄/平/平 平/可平可仄/可平可仄/可平可仄 可平可仄/仄/可平可仄/平 可平可仄/可平可仄/平/可平可仄/仄 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 仄/可平可仄/平/平 平/可平可仄/平/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仄 仄/平/平/仄/仄 可平可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 仄/可平可仄/可平可仄/平/平/仄/可平可仄/平 可平可仄/平/平/仄/可平可仄 可平可仄/平/可平可仄/仄 平/平/仄/仄 可平可仄/仄/平/平 可平可仄/仄/平/平 平/平/平/可平可仄 仄/可平可仄/平/平/可平可仄/仄/平 可平可仄/仄/可平可仄 仄/平/平/平/仄 可平可仄/仄/平/平 【虞美人】 唐教坊曲。

《碧鸡漫志》卷四:“《脞说》称起于项籍‘虞兮’之歌。予谓后世以此命名可也,曲起于当时,非也。”

又称:“旧曲三,其一属‘中吕调’,其一属‘中吕宫’,近世又转入‘黄钟宫’。”兹取两格,一。

2.常见的古诗词牌名都有哪些

十六字令16字 捣练子27字 忆江南27字 忆王孙31字 调笑令32字 如梦令33字 相见欢36字 乌夜啼36字 长相思36字 生查子40字 点绛唇41字 浣溪沙42字 菩萨蛮44字 卜算子44字 采桑子44字 减字木兰花44字 谒金门45字 诉衷情45字 忆秦娥46字 清平乐46字 更漏子46字 阮郎归47字 画堂春 47字 桃源忆故人48字 摊破浣溪沙48字 贺圣朝49字 太常引49字 西江月50字 南歌子52字 醉花阴52字 浪淘沙54字 鹧鸪天55字 鹊桥仙56字 虞美人56字 南乡子56字 玉楼春56字 一斛珠57字 踏莎行58字 小重山58字 蝶恋花60字 一剪梅60字 临江仙60字 渔家傲62字 唐多令60字 河 传61字 苏幕遮62字 定风波62字 锦缠道 66字 谢池春66字 青玉案67字 天仙子68字 江城子70字 离亭燕72字 何满子74字 一丛花78字 御街行78字 蓦山溪82字 洞仙歌83字 满江红93字 水调歌头95字 满庭芳95字 八声甘州97字 昼夜乐98字 双双燕98字 念奴娇100字 桂枝香101字 翠楼吟101字 石州慢102字 水龙吟102字 雨霖铃103字 永遇乐104字 望海潮107字 沁园春114字 贺新郎116字 摸鱼儿116字 迈陂塘116字 六洲歌头143字 十六字令》,词牌名。

又被称作《苍梧谣》、《归字谣》,单调,十六字,三平韵。 词牌格式 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捣练子》,词牌名。又被称作《捣练子令》,单调,廿七字,三平韵。

词牌格式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词 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 忆江南,词牌名。

亦被称为: 《江南好》《望江南》《梦江南》《望江南》《梦江口》 《谢秋娘》《春去也》《归塞北》 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北宋起开始有双调,实际不过是将单片重复而已。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词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 忆王孙,词牌名。 单调三十一字,五平韵,句句用韵,亦有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 调笑令,词牌名。 本调个别处有破格,但均不失吟咏和谐,可谓是有格而不拘泥的典范。

词格本身是为了吟咏上的和谐,若有利于整体和谐,稍有破格,则也未尝不可。 词牌格式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 《如梦令》,词牌名。又被称作《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其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 --------------------------------------------------------------------------------------------------------- 乌夜啼,词牌名。

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 词牌格式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 长相思,词牌名。

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 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 生查子,词牌名。 亦称《楚云深》,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点绛唇,词牌名。 亦称《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

双调,上片四句,押三仄韵,二十字,下片五句,押四仄韵,二十一字,用仙吕调,共四十一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 浣溪沙,词牌名。

双调四十二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词。

3.诗歌十二韵仄哪十二个韵仄

所谓“诗歌十二韵仄”,是指在一首诗的十二个韵脚中都是仄韵,没有平韵。因此“诗歌十二韵仄”也可以写成“诗歌十二韵(仄)”。例如:《游大提顿国家公园赋得十二韵(仄)》:

去国无期别,来园聊自悦。

早秋天未凉,阳谷光如泄。

远眺长空穷,侧聆晓籁彻。

天垠一列山,湖底万年雪。

淸涧逐花飞,白云沾浪灭。

野牛争莽原,秃鹫警危穴。

路转钟声传,苔靑人迹绝。

畅游鳞忘忧,陶遂竹持节。

日落总伤情,林昏似喋血。

景无俗世喧,心有玉壶洁。

此志虽勤勤,他乡独孑孑。

最怜千里风,归路共呜咽。

在古代,汉字的调分为四声:平、上、去、入,仄声指的是除平声调之外的其它三声。

4.古诗词中平韵与仄韵怎么区分

古人发音也有四声,但与普通话四声不同。古四声为“平上去入”,平就是平声,上、去、入都是仄声。

普通话将平声分成了阴平、阳平两种,还都属于平声,而“入”声已经消失,古代读入声的字,在普通话中分别合并到其它声调中了。例如“阔”,普通话读去声;再如“索”,普通话读上声。等等。

现在生活在南方某些地域的人,还保留着古读音,他们分辨古诗词的平仄不难。生活在北方一直讲普通话的人,怎么区分古诗词中平韵与仄韵呢?这并不难,可以通过韵书查找。

古韵书使用最普遍的是《平水韵》,它将诗词中常用的汉字分了平仄,并分别将押韵的字排在一起,分成韵部。

现代人写近体诗可以依据《平水韵》的平仄和韵部。

5.古诗词词牌名各一首

柳永——《玉蝴蝶》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汀!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赏析:

此词写羁旅行役中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望处"二字统摄全篇。一起写雨收云断,暮色苍茫景象,自然逗起宋玉悲秋的联想。面对肃杀摇落的秋景,词人剪取其中最典型的"水风"、"苹花"、"月露"、"梧叶",而用"轻"、"老"、"冷"、"黄"四字加以形容,便见得秋光满纸。"遣情伤"三字转到怀念故人之思。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