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诗马诗(一)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马诗(二)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马诗(三)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马诗(四)此马非凡马,房星是本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注:一说“房星本是精”。 马诗(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马诗(六)饥卧古查牙,粗毛刺破花。鬣焦朱色落,发断锯长麻。 马诗(七)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袁?马诗(八)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马诗(九)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 夜来霜压栈, 骏骨折西风。马诗(十)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马诗(十一)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马诗(十二)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马诗(十三)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 马诗(十四)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马诗(十五)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马诗(十六)唐剑斩隋公,拳毛给太宗。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 马诗(十七)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 马诗(十八)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只今掊白草,何日慕青山?马诗(十九)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马诗(二十)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马诗(二十一)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马诗(二十二)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马诗(二十三)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2.李贺的23首《马诗》第八首: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译文:骏马赤兔没人用,只有吕布能乘骑。 听说矮小果下马,蛮儿都可任驾驭。《马诗》是中唐诗人李贺所作的一组五言绝句,共二十三首。 诗歌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其中,马诗的第五首已选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以及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一、马诗一1、原文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2、译文 龙马脊毛图案像连接着的铜钱,银蹄奔驰白色一片如踏着云烟。可是没有人为它编织锦绣障泥,又有谁肯为它铸就饰金的马鞭。 二、马诗二1、原文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2、译文 寒冬腊月里草根也发甜,京城道路上,白雪撒如盐。不知自己嘴是硬还是软,就是碰蒺藜,也要去吞衔。 三、马诗三1、原文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2、译文 忽然想起天子周穆王,浩浩荡荡驾车上玉山。跟随驺从离开游乐苑,赤骥终能驰骋至天边。 四、马诗四1、原文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2、译文 这匹马不像是人间的凡马,似乎是天上的房星下凡。它看上去瘦骨磷峋,可你如果上前去敲一敲它的瘦骨,好像还能听见铮铮的铜声。 五、马诗五1、原文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译文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六、马诗六 饥卧古查牙,粗毛刺破花。鬣焦朱色落,发断锯长麻。 七、马诗七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袁?八、马诗八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九、马诗九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 夜来霜压栈, 骏骨折西风。十、马诗十 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十一、马诗十一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十二、马诗十二 批竹初攒耳,桃花末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十三、马诗十三 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十四、马诗十四 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十五、马诗十五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十六、马诗十六 唐剑斩隋公,拳毛给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十七、马诗十七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十八、马诗十八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慕青山?十九、马诗十九 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二十、马诗二十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二十一、马诗二十一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二十二、马诗二十二 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二十三、马诗二十三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二十四、作者介绍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 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3.马诗 唐 李贺 全文原文 李贺 马诗 (其一)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其二)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其三)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其四)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⑴。 何当金络脑⑵,快走踏清秋。 (其六)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其七)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 (其八)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其九)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 夜来霜压栈, 骏骨折西风。 (其十) 催榜渡乌江⑶,神骓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⑷,何处逐英雄? (其十一)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其十二)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其十三) 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 (其十四) 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 (其十五)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其十六) 唐剑斩隋公,拳毛属太宗⑸。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 (其十七) 白铁锉青禾⑹,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⑺。 (其十八)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⑻,何日蓦青山? (其十九) 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其二十)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其二十一)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其二十二) 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其二十三)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4.马诗(唐)李贺(其一)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其二)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其三)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其四)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其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其六)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其七)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其八)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其九)催榜渡乌江[1],神骓泣向风。君王[2]今解剑,何处逐英雄?(其十)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其十一)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其十二)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其十三)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其十四)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其十五)唐剑斩隋公,□[3]毛属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其十六)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其十七)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其十八)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其十九)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其二十)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其二一)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其二二)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 注家一般认为作于开元二十八年(740)或二十九年,正值诗人漫游齐赵,飞鹰走狗,裘马清狂的一段时期。诗的风格超迈遒劲,凛凛有生气,反映了青年杜甫锐于进取的精神。 诗分前后两部分。前面四句正面写马,是实写。 诗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它来自大宛(汉代西域的国名,素以产“汗血马”著称),自然非凡马可比。 接着,对马作了形象的刻画。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提出“六法”,第一为“气韵生动”,第二即是“骨法用笔”,这是作为气韵生动的首要条件提出来的。 所谓“骨法”,就是要写出对象的风度、气格。杜甫写马的骨相:嶙峋耸峙,状如锋棱,勾勒出神峻的轮廓。 接着写马耳如刀削斧劈一般锐利劲挺,这也是良马的一个特征。至此,骏马的昂藏不凡已跃然纸上了,我们似见其咴咴喷气、跃跃欲试的情状,下面顺势写其四蹄腾空、凌厉奔驰的雄姿就十分自然。 “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前者写双耳直竖,有一种挺拔的力度;后者不写四蹄生风,而写风入四蹄,别具神韵。 从骑者的感受说,当其风驰电掣之时,好象马是不动的,两旁的景物飞速后闪,风也向蹄间呼啸而入。诗人刻画细致,维妙逼真。 颔联两句以“二二一”的节奏,突出每句的最后一字:“峻”写马的气概,“轻”写它的疾驰,都显示出诗人的匠心。这一部分写马的风骨,用的是大笔勾勒的方法,不必要的细节一概略去,只写其骨相、双耳和奔驰之态,因为这三者最能体现马的特色。 正如张彦远评画所云:“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历代名画记》)这就是所谓“写意传神”。 诗的前四句写马的外形动态,后四句转写马的品格,用虚写手法,由咏物转入了抒情。颈联承上奔马而来,写它纵横驰骋,历块过都,有着无穷广阔的活动天地;它能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就足以使人信赖。 这里看似写马,实是写人,这难道不是一个忠实的朋友、勇敢的将士、侠义的豪杰的形象吗?尾联先用“骁腾有如此”总挽上文,对马作概括,最后宕开一句:“万里可横行”,包含着无尽的期望和抱负,将意境开拓得非常深远。这一联收得拢,也放得开,它既是写马驰骋万里,也是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更是诗人自己志向的写照。 盛唐时代国力的强盛,疆土的开拓,激发了民众的豪情,书生寒士都渴望建功立业,封侯万里。这种蓬勃向上的精神用骏马来表现确是最合适不过了。 这和后期杜甫通过对病马的悲悯来表现忧国之情,真不可同日而语。南朝宋人宗炳的《画山水序》认为通过写形传神而达于“畅神”的道理。 如果一个艺术形象不能“畅神”,即传达作者的情志,那么再酷肖也是无生命的。杜甫此诗将状物和抒情结合得自然无间。 在写马中也写人,写人又离不开写马,这样一方面赋予马以活的灵魂,用人的精神进一步将马写活;另一方面写人有马的品格,人的情志也有了形象的表现。前人讲“咏物诗最难工,太切题则粘皮带骨,不切题则捕风捉影,须在不即不离之间”(钱泳《履园谈诗》),这个要求杜甫是做到了。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马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乍看是运用赋法: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象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 5.李贺的马诗一共24首马诗(唐)李贺(其一)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其二)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其三)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其四)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其六)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其七)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 (其八)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其九) 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其十)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其十一)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其十二) 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 (其十三) 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 (其十四)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其十五) 唐剑斩隋公,拳毛属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 (其十六)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 (其十七)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 (其十八) 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其十九)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其二十)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其二一) 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其二二)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6.马诗 唐 李贺 第四首马诗 【马诗作者】 李贺(790~816) 注音:lǐ hè 中国唐代诗人。 字长吉。号诗鬼。 祖籍陇西,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后世称李昌谷。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但家已没落。 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父名晋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 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年奉礼郎,卒时仅27岁,后人称其为诗鬼。李贺一生以诗为业,其诗可分为4类。 ①讽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会现象。此类诗有的直陈时事,有的借古讽今。 名作有《雁门太守行》、《老夫采玉歌》等。这类诗中,五古、七古较少,多为乐府诗。 或借旧题,或创新题 ,大都凝练绚丽 。也有的含义隐晦,如《金铜仙人辞汉歌》。 ②个人发愤抒情。这类诗有个人失意困顿、疾病缠身的消沉和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悲叹,也有“天荒地老无人识”的不平和“世上英雄本无主”,“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情壮志。 ③神仙鬼魅题材。这类诗曲折表现他对现实的厌恶和否定。 后人因此称他为鬼才。④咏物等其他题材。 这类诗总的表现了李贺诗题材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李贺诗想象丰富奇特,幽深奇谲,句锻字炼,色彩瑰丽,富有浪漫气息 。 但也有少数明白易懂的诗 ,他擅长短篇,《天上谣》、《梦天》、《帝子歌》、《湘妃》等是其代表作,被称为长吉体。他多写古诗与乐府,近体很少,无七律。 他的诗借鉴了齐梁宫体诗的词采,也沾染了一些不健康的东西。由于太注意雕琢,有的诗往往词意晦涩,堆砌词藻。 李贺曾自编其集。有《李贺诗歌集注》。 生平见李商隐《李贺小传》,新、旧《唐书》本传,《宣室志》,《幽闲鼓吹》,《摭言》。 《马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 而此诗在比兴手法运用上却特有意味。李贺共写了23首马诗。 【诗文】 (其一)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其二)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其三)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其四)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其六)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其七)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 (其八)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其九) 催榜渡乌江[1],神骓泣向风。 君王[2]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其十)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其十一)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其十二) 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 (其十三) 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 (其十四)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其十五) 唐剑斩隋公,□[3]毛属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 (其十六)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 (其十七)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 (其十八) 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其十九)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其二十)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其二一) 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其二二)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注释】 [1]乌江:一作江东。 [2]君王:一作吾王。 [3]“卷”下换“毛”。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4]燕山:山名,在现在河北省的北部。 [5]钩:弯刀,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6]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马具的华贵。 马诗中的【其五】 注释: 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的借马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戴上华贵的马笼头,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飞快的奔驰呢?显然,这是诗人因热切期望为国建立功业,却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感叹。 这首诗写马的素质好,但遭遇不好。 用拟物的手法写人,写自己,是一种「借题发挥」的婉曲写法。 首句开门见山,直言本意,肯定并且强调诗歌所表现的是一匹非同寻常的好马。 起句平直,实在没有多少诗味。 次句「房星本是星」,乍看起来象是重复第一句的意思。 「房星」指马,句谓房星原是天上的星宿,也就是说这匹马本不是尘世间的凡物。如果这句的含义仅限于此,与首句几乎一模一样,那就犯了重沓的毛病。 诗只四句,首句平平,次句又作了一次重复,那么这首诗就有一半索然无味,没有价值。但如细细咀嚼,便会发现第二句别有新意,只是意在言外,比较隐晦曲折。 《晋书•天文志》中有这样一段话:「房四星,亦曰天驷,为天马,主车驾。房星明,则王者明。 」它把「房星」和「王者」直接联系起来,就是说马的处境如何与王者的明暗、国家的治乱息息相关。既然马的素质好遭遇不好,那么,王者不明,政事不理的状况就不言可喻了。 这是一种「渗透法」,通过曲折引申,使它所表达的实际意义远远超过字面的。 7.马诗 (李贺)全部马诗(唐)李贺(其一)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其二)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其三)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其四)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其六)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其七)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 (其八)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其九) 催榜渡乌江[1],神骓泣向风。 君王[2]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其十)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其十一)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其十二) 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 (其十三) 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 (其十四)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其十五) 唐剑斩隋公,□[3]毛属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 (其十六)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 (其十七)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 (其十八) 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其十九)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其二十)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其二一) 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其二二)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8.马诗 唐 李贺 第四首马诗 【马诗作者】 李贺(790~816) 注音:lǐ hè 中国唐代诗人。 字长吉。号诗鬼。 祖籍陇西,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后世称李昌谷。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但家已没落。 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父名晋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 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年奉礼郎,卒时仅27岁,后人称其为诗鬼。李贺一生以诗为业,其诗可分为4类。 ①讽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会现象。此类诗有的直陈时事,有的借古讽今。 名作有《雁门太守行》、《老夫采玉歌》等。这类诗中,五古、七古较少,多为乐府诗。 或借旧题,或创新题 ,大都凝练绚丽 。也有的含义隐晦,如《金铜仙人辞汉歌》。 ②个人发愤抒情。这类诗有个人失意困顿、疾病缠身的消沉和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悲叹,也有“天荒地老无人识”的不平和“世上英雄本无主”,“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情壮志。 ③神仙鬼魅题材。这类诗曲折表现他对现实的厌恶和否定。 后人因此称他为鬼才。④咏物等其他题材。 这类诗总的表现了李贺诗题材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李贺诗想象丰富奇特,幽深奇谲,句锻字炼,色彩瑰丽,富有浪漫气息 。 但也有少数明白易懂的诗 ,他擅长短篇,《天上谣》、《梦天》、《帝子歌》、《湘妃》等是其代表作,被称为长吉体。他多写古诗与乐府,近体很少,无七律。 他的诗借鉴了齐梁宫体诗的词采,也沾染了一些不健康的东西。由于太注意雕琢,有的诗往往词意晦涩,堆砌词藻。 李贺曾自编其集。有《李贺诗歌集注》。 生平见李商隐《李贺小传》,新、旧《唐书》本传,《宣室志》,《幽闲鼓吹》,《摭言》。 《马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 而此诗在比兴手法运用上却特有意味。李贺共写了23首马诗。 【诗文】 (其一)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其二)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其三)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其四)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其六)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其七)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 (其八)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其九) 催榜渡乌江[1],神骓泣向风。 君王[2]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其十)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其十一)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其十二) 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 (其十三) 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 (其十四)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其十五) 唐剑斩隋公,□[3]毛属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 (其十六)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 (其十七)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 (其十八) 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其十九)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其二十)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其二一) 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其二二)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注释】 [1]乌江:一作江东。 [2]君王:一作吾王。 [3]“卷”下换“毛”。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4]燕山:山名,在现在河北省的北部。 [5]钩:弯刀,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6]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马具的华贵。 马诗中的【其五】 注释: 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的借马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戴上华贵的马笼头,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飞快的奔驰呢?显然,这是诗人因热切期望为国建立功业,却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感叹。 这首诗写马的素质好,但遭遇不好。 用拟物的手法写人,写自己,是一种「借题发挥」的婉曲写法。 首句开门见山,直言本意,肯定并且强调诗歌所表现的是一匹非同寻常的好马。 起句平直,实在没有多少诗味。 次句「房星本是星」,乍看起来象是重复第一句的意思。 「房星」指马,句谓房星原是天上的星宿,也就是说这匹马本不是尘世间的凡物。如果这句的含义仅限于此,与首句几乎一模一样,那就犯了重沓的毛病。 诗只四句,首句平平,次句又作了一次重复,那么这首诗就有一半索然无味,没有价值。但如细细咀嚼,便会发现第二句别有新意,只是意在言外,比较隐晦曲折。 《晋书•天文志》中有这样一段话:「房四星,亦曰天驷,为天马,主车驾。房星明,则王者明。 」它把「房星」和「王者」直接联系起来,就是说马的处境如何与王者的明暗、国家的治乱息息相关。既然马的素质好遭遇不好,那么,王者不明,政事不理的状况就不言可喻了。 这是一种「渗透法」,通过曲折引申,使它所表达的实际意义远远超过字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