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教育的古诗句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2.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3.十年磨一剑------唐.贾岛<<;剑客>> 4.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5.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1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杂诗>> 1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12.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劝学>> 1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14.逢事独为贵,历代非无才------唐.陈子昂<<;郭槐>> 15.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原老君家------宋.戴复古<<;寄兴二首>> 16.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议------唐.柳宗元<<;行路难>> 17.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8.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宋.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2.求大量有关赞美教育的古诗句,词丝尽春犹在 烛化意更稠 板上种桃李 硕果满神州 无题 风雨润桃李 黑白画春秋 谁知鬓上雪 日月渐入无1. 源远流长图 欲求贤才栋梁, 天空陆地海洋. 半世东奔西忙, 今又远航, 路遥山高水长. 2. 老师匡焕学 德高鸿儒博学, 望重英雄豪杰. 天时地利人和, 用笔如魔, 令人拍案叫绝. 3. 王本成 敢说敢作敢为, 无怨无恨无悔. 狂风暴雨惊雷, 吐气扬眉, 天下舍我其谁? 4. 回澜阁 为国为家为民, 风吹日晒雨淋. 碧海蓝天白云, 日月星辰, 相伴一生追寻. 5. 管仲图 为人堂堂正正, 做事磊落光明. 汇集四方英雄, 师出有名, 天下任我纵横. 6. 逸仙图 胸怀万里世界, 放眼无限未来. 挥洒旷世奇才, 重上瑶台, 天地为之惊骇. 绿野堂开占物华, 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 何用堂前一似梦瑶台,心知玉女来. 笙歌人杳渺,花影月徘徊. 笑我闲三径,思君赋七哀. 流觞与红叶,诗酒不胜杯. 更种花. 逸仙图 胸怀万里世界, 放眼无限未来. 挥洒旷世奇才, 重上瑶台, 天地为之惊骇. 回澜阁 为国为家为民, 风吹日晒雨淋. 碧海蓝天白云, 日月星辰, 相伴一生追寻 师蚕 教子教女, 辛勤半辈. 满头白发, 甘乳一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成语)桃李满天下。 3.形容教育的诗句无题 丝尽春犹在 烛化意更稠 板上种桃李 硕果满神州 无题 风雨润桃李 黑白画春秋 谁知鬓上雪 日月渐入无 1. 源远流长图 欲求贤才栋梁, 天空陆地海洋。 半世东奔西忙, 今又远航, 路遥山高水长。 2. 老师匡焕学 德高鸿儒博学, 望重英雄豪杰。 天时地利人和, 用笔如魔, 令人拍案叫绝。 3. 王本成 敢说敢作敢为, 无怨无恨无悔。 狂风暴雨惊雷, 吐气扬眉, 天下舍我其谁? 4. 回澜阁 为国为家为民, 风吹日晒雨淋。 碧海蓝天白云, 日月星辰, 相伴一生追寻。 5. 管仲图 为人堂堂正正, 做事磊落光明。 汇集四方英雄, 师出有名, 天下任我纵横。 6. 逸仙图 胸怀万里世界, 放眼无限未来。 挥洒旷世奇才, 重上瑶台, 天地为之惊骇。 绿野堂开占物华, 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 何用堂前一似梦瑶台,心知玉女来。 笙歌人杳渺,花影月徘徊。 笑我闲三径,思君赋七哀。 流觞与红叶,诗酒不胜杯。 更种花。 逸仙图 胸怀万里世界, 放眼无限未来。 挥洒旷世奇才, 重上瑶台, 天地为之惊骇。 回澜阁 为国为家为民, 风吹日晒雨淋。 碧海蓝天白云, 日月星辰, 相伴一生追寻 4.关于教育的古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劝人珍惜光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一寸光阴一寸金,存金难买存光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告戒人要诚信 1.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战国思想家 2.内外相应,言行相称。 --韩非,战国哲学家、教育家 3.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屈原,战国诗人 4.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周,战国哲学家 5.人背信则名不达。 --刘向,汉朝经学家 6.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韩婴,汉朝诗论家 7.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畅泉,晋朝隐士 8.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颐,宋朝哲学家 9.多虚不如少实。 5.关于“教育”的古诗有哪些1、《孟母三迁》 刘向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2、《曾子杀彘 / 曾子烹彘》 韩非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3、《墨子怒耕柱子》 墨子及弟子 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墨子曰:“我将上太行,以骥与牛驾,子将谁策?”耕柱子曰:“将策骥也。”墨子曰:“何故策骥也?”耕柱子曰 :“骥足以策。” 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策,故怒之。”耕柱子悟。 4、《陈万年教子》班固 陈万年乃朝中重臣也,尝病,召子咸教戒于床下。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 5、《田子方教育子击》 司马光 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去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去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贱,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子击乃谢之。 6.形容“教育”的诗句有哪些1,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2,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3,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4,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5,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6,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7,沙岸片帆开。寄书无雁来。 8,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9,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 10,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1,出处;《冬夜读书示子聿》年代: 宋 作者: 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出处;《柏学士茅屋》年代: 唐 作者: 杜甫,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身岩居。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馀。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3,出处;《劝学》年代: 唐 作者: 孟郊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4,出处;《劝学》年代: 唐 作者: 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5,《咏史》年代: 魏晋 作者: 左思,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7.关于养成教育的古诗有哪些1、《劝学》 唐代: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读书》 宋代: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3、《劝学诗 / 偶成》 宋代: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一作:少年易学老难成)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4、《柏学士茅屋》 唐代:杜甫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5、《读韩杜集》 唐代:杜牧 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 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 8.推荐一些关于教育的古诗1、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唐朝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译文:令公的学生遍布天下,何须在房前再种花呢。2、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唐朝韩愈《听颖师弹琴》译文:听了你这琴声忽柔忽刚,振人起强人坐令人低昂。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唐代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译文: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4、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唐朝白居易《远师》译文:在朝中做官的我和在南寺的自远禅师,什么时候能再相见呢?5、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清朝郑燮《新竹》译文: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9.形容“教学”的诗句有哪些《陈万年教子》 两汉:班固 撰 陈万年乃朝中重臣也,尝病,召子咸教戒于床下。 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 万年乃不复言。 《陈谏议教子》 宋代:朱熹、李幼武撰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 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 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 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学弈》 先秦:佚名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邴原泣学》 明代:礼赞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 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 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以下是部分作者的简介: 朱熹(农历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 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 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岁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博览群书,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不精通。 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过世,班固从京城迁回老家居住,开始在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大将军窦宪率军北伐匈奴,班固随军出征,任中护军,行中郎将,参议军机大事,大败北单于后撰下著名的《封燕然山铭》。 后窦宪因擅权被杀,班固受株连,死于狱中,时年六十一岁。 班固一生著述颇丰。 作为史学家,《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班固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同时,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他编辑撰成的《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