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北海道风光的诗句

1.形容剡溪景色的诗句

李白 秋下荆门江树空,布帆无羌挂秋风。

此行不为魲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剡中即剡溪。

诗人来自名山大川,却特意前往旲越剡中赏山水,可见此山水之丽。李白在《梦游天姥山留别》诗曾写下,“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神往梦至之意跃然纸上。

此行不为魲鱼脍,是典故,西晋吴人张翰在秋风中想到家乡的鲈鱼莼菜味美,便弃官而归,李白用此典,更强调自已对越中山色的喜爱,是为了峻山丽水而赴剡溪。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桋,半壁见诲曰日,空中闻天鸡,等等。

《梦游天姥山留别》诗中大多写剡溪景色,不累举。

2.描写山水风光的诗句

描写山水风光的诗句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应是水仙梳洗罢,一螺青黛镜中心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高层中。

满川风雨独凭栏,缩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云山堆里看青山。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远看成岭侧成风,远近高低各不同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西通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描写太白山风景的诗

《水经注》有太白山“于诸山最为秀杰,冬夏积雪,望之皓然。”之记载;

唐代诗人杜甫有“犹瞻太白雪,喜遇武功天”之诗句;

柳宗元的《太白山祠记》一开头就写到:“雍州西南界于梁,其山日太白,其地恒寒,冰雪之积未尚已也。”

宋代苏轼在《太白山祷雨记》中就有春季发生大旱,天气干热,麦苗枯萎,而山上却依然是“岩崖已奇绝,冰雪戛琱锼”的描述。

元代朱铎《太白山》一诗中有“雪花点翠屏,秋风吹不起”之句,极言降雪、积雪之早;

元《一统志》中载:“山(太白山)极高,上恒积雪,望之皓然”;

明代王圻《三才图会》中,对太白山终年积雪的描绘是:“山巅常有雪不消,盛夏视之犹烂然”,

何景明在《太白山歌》中也有“阴崖皑皑积古雪,绝壑长松几摧折”的诗句

4.描写海岛景色的诗句

《观沧海》

两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周围树木葱茏,花草丰茂。萧瑟的风声传来,草木动摇,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啊,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扩展资料:

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

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

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

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观沧海

5.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宋.秦观《踏莎行.郴州旅社》: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花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场。

宋.贺铸《踏莎行》: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东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唐.张志和《渔夫》: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唐.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6.形容江边美景的诗句

美睡宜人胜按摩,江南十月气犹和。 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 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箬。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沈魄。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

水秀山清眉远长,归来闲倚小阁窗。春风不解江南雨,笑看雨巷寻客尝。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闻听江南是酒乡,路上行人欲断肠。谁知江南无醉意,笑看春风十里香。

殷勤待写,书中长恨,蓝霞辽海沈过雁,漫相思、弹入哀筝柱。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