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环境恶劣的诗句【标题】: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年代】:唐 【作者】:岑参 【体裁】:七古 【内容】:--------------------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 车师西门伫献捷。 【评析】: 岑参之边塞诗意奇语奇,或清新隽逸,或雄浑壮美。此诗是写雄奇豪壮的。 开首极力渲染环境恶劣、风沙遮天蔽日。接着写匈奴借草黄马壮之机入侵,而封将军不畏天寒地冻、严阵以待。最后写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凯旋而归。 诗虽叙征战,却以叙寒冷为主,暗示冒雪征战之伟功。语句豪爽,如风发泉涌,真实动人。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壮,别具一格。 2.形容态度恶劣的成语【饱人不知饿人饥】:比喻处境顺利、优越或个人愿望得到满足的人,不理解处境困难、恶劣或个人愿望不得实现的人的苦衷。 【卑鄙龌龊】:龌龊:肮脏。形容品质恶劣,居心不正,言行肮脏。 【卑鄙无耻】:形容品质恶劣,不顾羞耻。【卑陋龌龊】:龌龊:肮脏。 形容品质恶劣。亦作“卑鄙龌龊”。 【采善贬恶】:采:选择;贬;贬斥。采取善良的行为,贬斥恶劣的行径。 【地棘天荆】:指到处布满荆棘。比喻环境恶劣。 【毒泷恶雾】:恶劣的云雨雾气。比喻暴虐凶残的黑暗势力。 【恶迹昭着】:昭著:显着,明显。恶劣的事迹十分明显,人所共见。 形容罪行严重。【恶迹昭著】:昭著:显著,明显。 恶劣的事迹十分明显,人所共见。形容罪行严重。 【风刀霜剑】:寒风象刀,严霜象剑。形容气候寒冷,刺人肌肤。 也比喻恶劣的环境。【风雨不改】:遇到风雨也不更改。 比喻处于恶劣环境中不变其节操。【风雨晦明】:晦明:阴晴,明暗。 风雨齐袭,阴晴不定。比喻环境的恶劣与顺利。 【狗猛酒酸】:因狗凶猛致使酒酸无人买。比喻环境恶劣,前进困难。 也比喻权臣当道,阻塞贤路。【狗彘不食】:连狗猪都不吃他的肉。 形容其人的品行极端恶劣。【瞽瞍不移】:瞽、瞍:眼睛瞎了的人;移:移动。 眼睛瞎了的人对事物没有反应。比喻恶劣成性的人不可能迁善改过。 【行如禽兽】:旧时指人无耻,行为象禽兽一样。形容人的行为卑鄙恶劣到了极点。 同“行同狗豨”。【行同狗豨】:豨:猪。 人的行为丑恶,如同猪狗一样。形容人的行为卑鄙恶劣到了极点。 亦作“行如禽兽”、“行若狗彘”、“行同犬彘”。【假天假地】:假天:指开天窗;假地:在室内架阁板。 开天窗为室内增添光线,架阁板为子女安顿住处。形容居住条件恶劣,生活窘迫。 【奸同鬼蜮,行若狐鼠】:奸诈象鬼蜮,狡猾象狐鼠。比喻人恶劣到极点。 【荆棘丛里】:荆棘:荆条蒺藜;丛:聚集成堆。比喻境遇恶劣,坏人很多的地方。 【撅竖小人】:撅竖:卑鄙,恶劣。对卑劣小人的蔑称。 【亏心短行】:亏损天良,行为恶劣。【乐嗟苦咄】:高兴时招唤,不高兴时责骂。 形容对人态度恶劣。【劣迹昭着】:劣:恶劣;昭著:明显。 恶劣的事迹非常明显。【劣迹昭著】:劣:恶劣;昭著:明显。 恶劣的事迹非常明显。【马毛猬磔】:形容狂风大作,气候恶劣。 【马毛蝟磔】:蝟,同“猬”。形容狂风大作,气候恶劣。 【逆来顺受】: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涅而不渝】:涅:黑泥;渝:改变。 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 【涅而不淄】: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同“涅而不缁”。 【涅而不缁】:涅:矿物名,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缁:黑色。用涅染也染不黑。 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飘风苦雨】:形容天气恶劣。 【凄风楚雨】:形容天气恶劣,或比喻境况的凄凉悲惨。同“凄风苦雨”。 【凄风寒雨】:形容天气恶劣,或比喻境况的凄凉悲惨。同“凄风苦雨”。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不;恶:恶劣。溺爱的人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 【人头畜鸣】:鸣:叫。这是骂人的话,指虽然是人,但象畜类一样愚蠢。 也比喻人的行为非常恶劣。【三至之谗】:谗:谗言,坏话。 形容经反复传播,影响恶劣的诽谤性言语。【山呼海啸】:山在呼叫,海在咆啸。 形容气势盛大。也形容极为恶劣的自然境况。 【神佛不佑】:佑:保佑。形容人作恶多端或行为恶劣,连神仙和佛祖都不保佑。 【生不如死】:活着还不如死去。指人的处境十分恶劣。 【盛暑祁寒】:祁:大。炎热的夏天,严寒的冬季。 形容气候条件恶劣的时节。【失身匪人】:失身:丧失自身应坚持的节操;匪人:指品行不正的人。 指丧失节操而依附于邪恶的人。也指女子失节于品质恶劣的人。 【始乱终弃】:乱:**,玩弄。先乱搞,后遗弃。 指玩弄女性的恶劣行径。【视如粪土】:粪土:秽土,脏土。 看得如同粪土那样恶劣、下贱。比喻极为蔑视。 【薮中荆曲】:比喻品质不好的人,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会变得更坏。【岁寒知松柏之后凋】:比喻只有经过艰苦恶劣环境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高尚精神品质。 【土豪劣绅】:土豪:乡里的豪强,即仗势欺人的地主。劣绅:地方上的恶霸或退职官僚中的恶劣者。 旧社会有钱有势、横行乡里的人。【下乔木入幽谷】:从高树上下来,钻进幽深的坑谷里。 比喻弃明从暗,或从良好的处境转入恶劣的处境。【下乔入幽】:从高树上下来,钻进幽深的坑谷里。 比喻弃明从暗,或从良好的处境转入恶劣的处境。【阳和启蛰】:启蛰:过冬的虫豸开始活动。 春天来了,过冬的虫豸都活动了。比喻恶劣的环境过去,顺利和美好的时光开始了。 【针针丛棘】:针针:形容荆棘的刺尖锐如针。在带着像针一样尖刺的一丛丛的荆棘下面,形容环境恶劣。 【自拔来归】:拔:摆脱,离开。自觉离开恶劣环境,归向光明。 指敌方人员投奔过来。 3.关于态度的诗句1. 机里藏机,变外生变,智巧何足恃哉.————洪应明《菜根谭》 2.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诸葛亮《舌战群儒》 3.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方圆并用.————洪应明《菜根谭》 4.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篇》 6.不因喜怒举兵,勿以思怨用人.————《孙子兵法》 7.无求备于一人.————《论语》 8.齿刚则折,舌柔则刚.柔必胜刚,弱必胜强.————子路《忍经》 9.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弱.————老子《道德经》 10.让礼一寸,得礼一尺.————曹操《礼让金》 11.处事让一步为高,退步即为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分则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洪应明《菜根谭》 12.不与人争者,常得多利,退一步者,常进百步.————吕本中《官箴》 13.处利让利,处名让名,淡然恬然,方不与世忤.————吕坤《呻吟语》 14.愚者喑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荫.————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15.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庄子《庄子.天地》 16.盖众川合流,务欲以成其大;土石并砌,务以实其坚.是故大愚若愚焉耳.————李哲《焚书.卷三》 17.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 18.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李白《相各歌辞.梁甫吟》 19.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貌若愚.————老子《道德经》 20.谋无常形,以诡诈为道,变化之妙,可谓万千.————曹操 21.圣智之谋,非揣情隐匿,无可索之,也谋之大本也,而说之法也.————《鬼谷子》 22.多算胜,少算不胜.————《孙子兵法》 23.益者三友.友直,友凉,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论语》 24.误交真小人,其害犹浅;误交伪君子,其祸为烈矣.————纪晓岚《训大儿》 25.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 2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 2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杜甫 2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恨读书迟.————颜真卿 30.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31.君子之所以取远者,则必有所持,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苏轼 32.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一切绪烦恼,皆从不忍生.莫之大祸,起于斯须之不忍.————王安石 33.愤欲忍与不忍,便见有德无德.————荀子 34.人无信不立.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孔子《论语》 35.信,国之宝矣,民之所凭也.————冯梦龙《东周列国传》 36.以德服人,天下欣戴;以力服人,天下怨望.————范仲淹《范正公文集》 37.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有才无德,如家无主而奴用事矣.————洪应明《菜根谭》 38.德者,事业之基.————洪应明《菜根谭》 39.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岳飞 40.公则无不明,正则无不达.————王阳明 41.公生明,偏生暗.————荀子 42.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43.心,是身体的主宰.天子以天受命于心,心不正则天下混乱;诸侯以国受命于心,心不正则国灭;平凡人 身体受命于心,心不正则受杀害.————孔子 4.形容工作态度严谨的诗句工作态度严谨的诗句 《冬夜读书示子聿》 (南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总是不遗余力的,即使这样,也是从年轻开始就下苦功夫且不断努力,直至老年方才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显的,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自己亲身的实践。 纸上得来的东西感受总不是很深刻。要真正弄明白其中的深意,往往来自与生活实践中自身的真实体验,很多东西都是自己碰过壁,吃过苦头,走过弯路,才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运用在教育小孩方面,教育不通的地方,只有放手让小孩自己去闯,让小孩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在吃苦受累中摸索成长。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由南宋诗人陆游晚年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一首哲理诗,饱含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理念,也寄托了诗人对子女的殷切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