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山和雨的诗句1、空山新雨后(唐·王维·《山居秋暝》)2、两三点雨山前(宋·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3、积雨山栀病不花(宋·辛弃疾·《鹧鸪天》)4、雨后山家起较迟(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5、山北山南雨(宋·辛弃疾·《清平乐》)6、雨后山明(宋·范成大·《朝中措》)7、宿雨洗去山面尘(宋·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8、土木如山杵如雨(宋·宋太宗·《缘识》)9、云雨旧山来(宋·宋太宗·《缘识》)10、来叩空山夜雨门(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12》)11、雨过山如洗(宋·王之道·《南歌子》)。 2.描写山的诗句(10)句,描写雨的诗句10句,急,快快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苏秀道中》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有美堂暴雨》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春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秋思》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次北固山下》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渔家傲》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其一》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 3.描写雨伞的诗词《渔家傲·叶有清风花有露》 年代: 宋 作者: 欧阳修 叶有清风花有露。叶笼花罩鸳鸯侣。白锦顶丝红锦羽。莲女妒。惊飞不许长相聚。日脚沈红天色暮。青凉伞上微微雨。早是水寒无宿处。须回步。枉教雨里分飞去。 《戏妙德二偈》 年代: 宋 作者: 曹勋 稳得身心常坦坦,此事从来高着眼。 山河大地遍游行,只是雨下不借伞。 《宛陵道中》 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 溪缭双衣带,桥森百足虫。 伞声松径雨,巢影柳塘风。 犬误随行客,牛偏识牧童。 追程非要缓,路滑试匆匆。 4.描写“雨伞”的诗词描写“雨伞”的诗词如下: 1、宋代欧阳修的《渔家傲》 叶有清风花有露。叶笼花罩鸳鸯侣。白锦顶丝红锦羽。莲女妒。惊飞不许长相聚。 日脚沈红天色暮。青凉伞上微微雨。早是水寒无宿处。须回步。枉教雨里分飞去。 2、宋代杨万里的《宛陵道中》 溪缭双衣带,桥森百足虫。伞声松径雨,巢影柳塘风。 犬误随行客,牛偏识牧童。追程非要缓,路滑试匆匆。 3、宋代曹勋的《戏妙德二偈》 稳得身心常坦坦,此事从来高着眼。山河大地遍游行,只是雨下不借伞。 4、宋代杨万里的《脕归遇雨》 略略烟痕草许低,初初雨影伞先知。溪回谷转愁无路,忽有梅花一两枝。 5、宋代杨万里的《舟过安仁五首》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5.关于伞的诗句六把雨伞 作者: 余光中 遗忘伞 向日葵反面的形象 黑黝黝的背日葵啊 见证人类的健忘 雨里盛开 雨里枯萎 一朵一朵被遗忘 怎么也记不起来 在什么人家的门外 身世如谜 究竟谁是 头也不回的主人 音乐伞 裁一片小黑云去抵挡 顶上千叠的黑云 雨伞,是谁顿悟所发明? 那样纯净的几何美 用直线和曲线连成 浅弧的两端伸出檐牙 雨便从十二个檐角滴下 一串串断断续续的飞铃 你手中握着正是 一件天然的乐器 雨夫人即兴的手指 间歇地敲敲又打打 ——重时多壮烈 轻时多潇洒 记忆伞 雨天长,灰云厚 三十六根伞骨只一收 就收进一把记忆里去了 不知在那扇门背后 只要我还能够 找到小时候那一把 就能把四川的四月天撑开 春雨就从伞边滴下来 蛙声就从水田里 布谷鸟就从远山 都带着冷飕飕的湿意 来绕着伞柄打转 喔,雨气好新鲜 亲情伞 最难忘是江南 孩时的一阵大雷雨 下面是漫漫的水乡 上面是闪闪的迅电 和天地一咤的重雷 我瑟缩的肩膀,是谁 一手抱过来护卫 一手更挺着油纸伞 负担雨势和风声 多少江湖又多少海 一生已度过大半 惊雷和骇电早已惯了 只是台风的夜晚 却遥念母亲的孤坟 是怎样的雨势和风声 轮到该我送伞去 却不见油纸伞 更不见那孩子 友情伞 暴风雨里 一位朋友撑伞来接我 一手扶我的踉跄 一手把坚定的伞柄 举成一面大盾牌 抵挡猖狂的雨箭 后来才发现 逆风那一面他的衣衫 几乎湿透于骤雨 喔,所谓知己 不就是一把伞么? ——晴天收起 雨天才为你 豁然开放 伞盟 如果夜是一场青雨淋淋 幸而我还有一盏台灯 一把精致的小雨伞 撑开一圈柔和的气氛 而无论用什么做成 用绯色的氛围或橙色的光晕 愿你与我做共伞的人 伴我涉过湿冷的雨地 如果夜是青雨淋淋 如果死亡是黑雨凄凄 如果我站在雨地里 等你撑伞来迎接,等你 6.形容“雨伞”的诗句有哪些1.《伞 中 恋》喜雨霏霏恋意柔,青山绿水路通幽。 相依伞下鬓私语,半为遮雨半遮羞。转作清凉境界,物类举醒然。 稽首谢天赐,伸脚快宵眠。2.《渔家傲》欧阳修)叶有清风花有露,坏檐败壁风萧骚。 持伞上学怜儿曹,甑釜受蒸煎。3.《舍东追凉》陆游骄阳收火伞,驱屏翳,清露贮冰壼。 枉教雨里分飞去。 岂惟蛙黾矜得意,坐觉藜莠无由薅。 剥床供爨嗟婢子。悯苍生热。 早是水寒无宿处。惊飞不许长相聚。 白锦顶丝红锦羽。 人言愈细愈泽物,天公为此非徒劳。 泥深入市路欲绝。 海涌四更月,风生千顷蒲。 砍狂忘老境,意豁失穷途,敕下九龙渊。须回步。 命丰隆。日脚沈红天色暮,起蜚廉。 莲女妒。 所恨朋侪尽,无人为揽须。 4.《卜算子》刘克庄老圃献花来,异域移根至。相对炎官火伞中,便有清凉意。 淡薄古梳妆,娴雅仙标致。欲起涪翁再品花,压了山矾弟。 5.《水调歌头》李曾伯之子问行役,火伞正当天。酷哉几可炙手。 古代的雨伞为油纸伞。油纸伞是源于中国的一种纸制伞,亦传至亚洲其他地区如日本、朝鲜、越南、泰国、老挝等地,并在各地发展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油纸伞。 随着一些客家人迁到台湾定居,伞在中国诞生之后,随着对外开放和交流的日益扩大,也就逐渐传到了国外。日本在唐朝时先后向中国派出了 19 批“遣唐使”,多 500 余人,其中有医师、画师、音乐家及各方面的学者,他们到中国专门观摩和学习中国文化,不仅把中国的历法,天文、音乐、美术等文化带到了日本,也包括制伞工艺在内的多种生产技术、制造工艺带到了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