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诗句里面有婵字春宫怨 【唐】杜荀鹤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咏槿 【唐】李白 园花笑芳年,池草艳春色。 犹不如槿花,婵娟玉阶侧。 芬荣何夭促,零落在瞬息。 岂若琼树枝,终岁长翕赩。 书灵筵手巾 【唐】李煜 浮生共憔悴,壮岁失婵娟。 汗手遗香渍,痕眉染黛烟。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塞下曲 【唐】高适 君不见芳树枝,春花落尽蜂不窥。 君不见梁上泥,秋风始高燕不栖。 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婵娟守空闺。独宿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鸟夜啼。 七夕 【唐】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和友人伤歌姬 【唐】温庭筠 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更能何事销芳念,亦有浓华委逝川。 一曲艳歌留婉转,九原春草妒婵娟。王孙莫学多情客,自古多情损少年。 再游西郊渡 【唐】韦应物 水曲一追游,游人重怀恋。婵娟昨夜月,还向波中见。 惊禽栖不定,流芳寒未遍。 携手更何时,伫看花似霰。 法镜寺 【唐】杜甫 身危适他州,勉强终劳苦。神伤山行深,愁破崖寺古。 婵娟碧鲜净,萧摵寒箨聚。回回山根水,冉冉松上雨。 泄云蒙清晨,初日翳复吐。朱甍半光炯,户牖粲可数。 拄策忘前期,出萝已亭午。冥冥子规叫,微径不复取。 汉宫春 【宋】陆游 浪迹人间。喜闻猿楚峡,学剑秦川。虚舟泛然不系,万里江天。 朱颜绿鬓,作红尘、无事神仙。何妨在,莺花海里,行歌闲送流年。 休笑放慵狂眼,看闲坊深院,多少婵娟。燕宫海棠夜宴,花覆金船。 如椽画烛,酒阑时、百炬吹烟。凭寄语,京华旧侣,幅巾莫换貂蝉。 乌夜啼 【宋】陆游 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渺轻烟。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馀天。 弄笔斜行小草,钩帘浅醉闲眠。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 好女儿 【宋】黄庭坚 春去几时还。问桃李无言。燕子归栖风劲,梨雪乱西园。 唯有月婵娟。似人人、难近如天。愿教清影常相见,更乞取团圆。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江城子 【宋】苏轼 前瞻马耳九仙山。碧连天。晚云闲。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 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小溪鸥鹭静联拳。去翩翩。 点轻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莫忘使君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 菩萨蛮 【宋】姜特立 镜天良月皆佳节,休恨今宵妨皎洁。玉锁闷蟾宫,姮娥意自通。 终有开时节,莫放笙歌歇。来夕尚婵娟,何妨把酒看。 采桑子 【宋】晏殊 古罗衣上金针样,绣出芳妍。玉砌朱阑。紫艳红英照日鲜。 佳人画阁新妆了,对立丛边。试摘婵娟。贴向眉心学翠钿。 蓦山溪 【宋】周邦彦 楼前疏柳,柳外无穷路。翠色四天垂,数峰青、高城阔处。 江湖病眼,偏向此山明,愁无语。空凝伫。两两昏鸦去。 平康巷陌,往事如花雨。十载却归来,倦追寻、酒旗戏鼓。 今宵幸有,人似月婵娟,霞袖举。杯深注。一曲黄金缕 2.谁能帮我用~~吾,爱,义,婵,做成以这四字开头的诗句,表达爱意的五言诗: 其一 吾生本薄祜 爱此暂踟蹰 义无弃礼法 婵娟为雨妒 其二 吾心亦如此 爱客不知疲 义木吾弟兄 婵娟越机里 其三 吾翁破天荒 爱此朝气爽 义激忠贞没 婵娟得神艳 其四 吾非拾翠侣 爱兹清俗虑 义取无虚岁 婵娟消欲虑 七言诗: 其一 吾土信美小人哉 爱酒邻张不可奈 义方题榜贴亭楣 婵娟不失筠粉态 其二 吾君好学古未有 爱我平生呼畏友 义概莫如生死际 婵娟春尽暮心秋 其三 吾尝同僚情可胜 爱君忧国去未能 义乌此夜一何啼 婵娟似恨襄王梦 其四 吾曹趣了痴儿计 爱莲有说闻濂溪 义无可去缘同姓 婵娟躞蹀春风里 3.谁能帮我用~~吾,爱,义,婵,做成以这四字开头的诗句,表达爱意的五言诗: 其一 吾生本薄祜 爱此暂踟蹰 义无弃礼法 婵娟为雨妒 其二 吾心亦如此 爱客不知疲 义木吾弟兄 婵娟越机里 其三 吾翁破天荒 爱此朝气爽 义激忠贞没 婵娟得神艳 其四 吾非拾翠侣 爱兹清俗虑 义取无虚岁 婵娟消欲虑 七言诗: 其一 吾土信美小人哉 爱酒邻张不可奈 义方题榜贴亭楣 婵娟不失筠粉态 其二 吾君好学古未有 爱我平生呼畏友 义概莫如生死际 婵娟春尽暮心秋 其三 吾尝同僚情可胜 爱君忧国去未能 义乌此夜一何啼 婵娟似恨襄王梦 其四 吾曹趣了痴儿计 爱莲有说闻濂溪 义无可去缘同姓 婵娟躞蹀春风里 4.“婵”字的含义婵是一个汉字词语,读作chán,本意是“女力士”,其中“单”意为“大力的”。婵娟的“娟”意为“身材小巧的女性”。故“婵娟”一词,是指“身材小巧的女力士”或“体力超常而身形小巧的女子”。古代文学中的“婵娟”常指月亮。 现意思有姿态美好;美女,月亮;牵连,相连;眷恋;牵连,引申为亲族。其部首是女部,笔顺是撇点、撇、横、点、撇、竖、横折、横、横、横、竖,共11画。 相关组词有婵媛、婉婵、婵嫣、婵娟、婵联、婵婉、婵婵、婵连、婵娟子、斗婵娟等。 扩展资料: 词语解析: 一、婵媛 1、拼音:chán yuán 2、释义:姿态美好的样子。 二、婉婵 1、拼音:wǎn chán 2、释义:摇动貌。 三、婵嫣 1、拼音:chán yān 2、释义:相连貌。 四、婵娟 1、拼音:chán juān 2、释义:形容姿态曼妙优雅;美女、美人;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 五、婵联 1、拼音:chán lián 2、释义:连续。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婵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婵媛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婉婵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婵嫣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婵娟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婵联 5.《蝉》这首诗中表达诗人高洁清远的诗句是《蝉》这首诗中表达诗人高洁清远的诗句是:“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首托物寓意的诗。作者托物寓意,一、二句以蝉的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三、四句分别用一“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满张力,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全诗简练传神,比兴巧妙,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耐人寻味。 《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 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 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鉴赏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首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因古人常以“冠缨”指代达官贵人。显宦的身份和地位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和“清客”是有矛盾甚至是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蝉的形象中了。这“贵(人)”与“清(客)”的统一,正是为三、四句的“清”无须借“贵”做反铺垫,用笔巧妙。 次句描写蝉声之传播。梧桐是高树,用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清高挺拔,且与末句的“秋风”相呼应。“流响”二字状蝉声的抑扬顿挫和长鸣不已;“出”字则把蝉声远播的意态形象化了,让人感受到蝉鸣的响度与力度。全句虽只写蝉声,但却从中想象到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句对蝉声传播的生动描写,后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三、四两句是全诗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一、二两句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议论。蝉声远播,一般人往往认为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作者却别有慧心,强调这是出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一个真理:修身而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扬。它突出强调一种人格的美,强调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和“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作者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作者以蝉自许,雍容不迫的风度和气韵。 实际上,咏蝉这首诗包含着诗人虞世南的夫子自道。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