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辛弃疾自强的诗句

1.有关辛弃疾的诗句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 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 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

一生坚决主张抗 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 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 士气,以恢复中原。

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tuo1)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 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 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 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

但部分作品 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

今人辑有《辛稼 轩诗文钞存》。(《辞海》1989年版) 生查子 游雨岩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生查子 漫天春雪来,才抵梅花半。

最爱雪边人,楚些裁成乱。雪儿偏解饮,只要金杯满。

谁道雪天寒?翠袖阑干暖。生查子 去年燕子来,帘幕深深处。

香径得泥归,都把琴书污。今年燕子来,谁听呢喃语?不见卷帘人,一阵黄昏雨。

浣溪纱 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殷勤谢却甑中尘。

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梨花也作白头新。

浣溪沙 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 花向今朝粉面匀,柳因何事翠眉颦?东风吹雨细于尘。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

闲愁闲恨一番新。露天晓角 旅兴 吴头楚尾,一棹人千里。

休说旧愁新恨,长亭树、今如此!宦游吾倦矣,玉人留我醉。明日万花寒食,得且住、为佳耳。

卜算子 修竹翠罗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知无数。

只共梅花语,懒逐游丝去。著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

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 烟迷露麦荒池柳,洗雨烘晴。

洗雨烘晴,一样春风几样青。提壶脱裤催归去,万恨千情。

万恨千情,各自无聊各自鸣。采桑子 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

独倚危楼,不信人间别有愁。君来正是眠时节,君且归休。

君且归休,说与西风一任秋。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菩萨蛮 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

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

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清平乐 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 检校山园书所见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阮郎归 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太常引 建康中秋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女亘〕娥:被白。

2.关于辛弃疾的诗词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创作时间:这首词为公元1176年(宋孝宗淳熙三年)

背景: 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途经造口时所作。当时辛弃疾南归十余年,在江西任刑法狱颂方面的官吏,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青玉案·元夕

词的上阙写在万家团圆的元宵佳节之夜,眼前所见的是许许多多的花灯,好像一夜东风吹开了千树万树的花,然踽踽独行的他却无心观灯,流露出的却是吹落满天星雨的感伤。下阙由状物转入到写人,将英雄豪情转化为儿女柔情。看似追寻梦中的“她”,其实则是追寻内心深处的政治理想。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创作时间:这首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间建康通判任上。

背景: 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作一个建康通判,不得一遂报国之愿。偶有登临周览之际,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一座亭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创作时间:开禧元年(1205)。

背景: 辛弃疾在京口任镇江知府时年六十六岁,登临北固亭,感叹对自己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之作。这首词用典精当,有怀古、忧世、抒志的多重主题。江山千古,欲觅当年英雄而不得,起调不凡。开篇即景抒情,由眼前所见而联想到两位著名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对他们的英雄业绩表示向往。接下来讽刺今日用事者(韩侂胄),又像刘义隆一样草率,欲挥师北伐,令人忧虑。老之将至而朝廷不会再用自己,不禁仰天叹息。其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写北方已非我有的感慨,最为沉痛。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创作时间:这首词约作于淳熙十五年(1188)。

背景: 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江西上饶带湖。布衣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辛、陈两人才气相若,抱负相同,都是力主抗金复国的志士,慷慨悲歌的词人。1188年,辛、陈鹅湖之会议论抗金大事,一时传为词坛佳话。这首词写于鹅湖之会分手之后。

3.关于辛弃疾的诗句

辛弃疾的诗句: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为赋新词强说愁。 ——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3、稻花香里说丰年。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5、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6、东风夜放花千树。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7、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8、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 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9、却道天凉好个秋。 ——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10、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2、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13、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 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14、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5、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4.关于自强的古诗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1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20、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

2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2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2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2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2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30、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5.关于辛弃疾写的古诗

幽径无人独自芳生查子·游雨岩溪边照影行、为佳耳,蝙蝠翻灯舞。

昨夜松边醉倒。青裙缟袂谁家女,此恨知无数,少年鞍马尘。

多情白。洗雨烘晴。

乃翁依旧管些儿、子似宿山寺戏作花向今朝粉面匀。七八个星天外,小桃无赖已撩人,百年蒲柳先衰,为赋新词强说愁。

平冈细草鸣黄犊,白酒床头初熟,一棹人千里,春在溪头荠菜花,两三点雨山前。拍手笑沙鸥,懒逐游丝去?翠袖阑干暖。

鹧鸪天·戏题村舍鸡鸭成群晚不收,新耕雨后落群鸦。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闲意态,旧沙洲,一阵黄昏雨,一样春风几样青,溪头卧剥莲蓬,汉殿秦宫。高歌谁和余!青山遮不住,歌舞匆匆。

闲愁闲恨一番新,听取蛙声一片?东风吹雨细于尘。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身世酒杯中,君且归休,要底都无饱便休。

而今何事最相宜。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

欲说还休,眉头不似去年颦,一曲桃花水,不嫁金家即聘周?空谷清音起?不见卷帘人。而今识尽愁滋味。

布被秋宵梦觉,以手推松曰去,桑麻长过屋山头,毕竟东流去。鸣禽破梦。

提壶脱裤催归去,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溪上青青草。啼鸟有时能劝客,斜日寒林点暮鸦!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万事云烟忽过。

把酒问〔女亘〕娥。鹧鸪声里数家村,儒冠多误身,要愁那得功夫。

燕兵夜〔女足〕银胡〔革录〕。生查子去年燕子来,总向愁中白,罗裙过半幅,各自无聊各自鸣。

却将万字平戎策。西风梨枣山园,香在无寻处。

最爱雪边人。携竹杖?山才好处行还倦。

非鬼亦非仙,迟日江山暮。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连云松竹。

追往事。君来正是眠时节,路横斜,整纶巾。

君且归休。明日万花寒食!宦游吾倦矣。

采桑子此生自断天休问。莫遣旁人惊去。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洗雨烘晴,锦〔衤詹〕突骑渡江初,潇湘逢故人,可怜无数山。万恨千情,联翩万马来无数,长空万里,牛栏西畔有桑麻。

屋上松风吹急雨。生查子漫天春雪来。

花时爱与愁相续。老僧夜半误鸣钟,因追念少年时事。

谁道雪天寒。最喜小儿无赖,才抵梅花半,条破惊新绿?只疑松动要来扶。

东坡引花梢红未足,楚些裁成乱,儿童偷把长竿。自笑好山如好色。

有何不可吾方羡。天上有行云,万恨千情。

古来三五个英雄,破纸窗间自语,说与西风一任秋。醉里吴音相媚好,云偏目蹙,一身都是愁,爱上层楼,山深闻鹧鸪,管竹管山管水。

江晚正愁余。爱上层楼,万事从今足,何如信步两三杯,万事皆空,汉箭朝飞金仆姑。

卜算子修竹翠罗寒。谁家寒食归宁女,只要金杯满。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山前灯火欲黄昏,却道天凉好个秋,白发谁家翁媪,朱朱粉粉野蒿开?春无奈。著意寻春不肯香。

自言此地生儿女、今如此,春风不染白髭须,诗未成时雨早催、欺人奈何。稻花香里说丰年。

只共梅花语,望来终不来,帘幕深深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柳因何事翠眉颦,清风半夜鸣蝉。

早趁催科了纳,老夫静处闲看。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春日平原荠菜花。

香径得泥归。鹧鸪天着意寻春懒便回!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谁听呢喃语。

平生塞北江南,直下山河。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信着全无是处,问松我醉如何。

雨打风吹何处是。罗裙过半幅,都把琴书污。

拄杖东家分社肉。浣溪沙偕叔高。

今年燕子来。烟雨却低回。

浣溪纱父老争言雨水匀。独倚危楼,人在行云里。

挥羽扇。旧时茅店社林边,人道是。

如今憔悴赋招魂,眼前万里江山,飞镜又重磨,青旗沽酒有人家。近来始觉古人书?去趁蚕生看外家,更芒鞋,叹今吾。

有人春睡熟,去年溪打那边流?宜醉宜游宜睡。梨花也作白头新,归来华发苍颜,只今怀树更怀人,独倚危楼。

人言头上发,有人春睡熟。城中桃李愁风雨,长亭树。

露天晓角旅兴吴头楚尾,中间多少行人泪?大儿锄豆溪东。休说旧愁新恨!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烟迷露麦荒池柳。

惊起西窗眠不得!乘风好去,晚日青帘酒易赊,玉人留我醉,起来香鳃褪红玉,更量出入收支,换得东家种树书、清光更多。新柳树,得且住。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卷地西风。梦入少年丛,欲说还休。

重帘下遍阑干曲,中儿正织鸡笼,天在清溪底!西北望长安。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绕床饥鼠。

菩萨蛮·赏心亭为叶丞相赋青山欲共高人语,山头来去云。斫去桂婆娑!太常引·建康中秋为吕叔潜赋一轮秋影转金波?笑语柔桑陌上来:被白,路转溪桥忽见。

雪儿偏解饮,不信人间别有愁,细生涯。山远近。

殷勤谢却甑中尘。

6.关于辛弃疾抗金爱国的古诗

社会人文 - 文学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水龙吟》

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

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

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

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

吾侪心事,古今长在,高山流水。

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

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二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7.辛弃疾具有励志性的诗句

诗名:送剑与傅岩叟

作者:辛弃疾

朝代:南宋

体裁:七绝

莫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

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 体裁:【词】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