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枫泾古镇美的诗句

1.描写枫泾古镇的句子

枫泾镇为典型的江南水乡集镇,周围水网遍布,区内河道纵横,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镇区多小圩,形似荷叶;境内林木荫翳,庐舍鳞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称“清风泾”,“枫溪”,别号“芙蓉镇”

古镇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众多,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沿河古街绿树成荫,古镇水巷幽静;39座古石桥横跨河上,其中元代建1座,明代建11座,清代建21座。

北大街是商业古街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大街。穿过街道石街坊,行走在平整的板路上,一眼望去,窄窄的街道两边都是两层楼房,身处其中,抬头望天,只能看见窄窄的一线天,一扇扇木格窗露出原木本色。楼房临街的一边清一色都呈平面结构,看不出每一栋建筑的特色和规模,而从后门的市河望去,家家房子都枝出河面,或重檐叠瓦,或骑楼高耸,或勾栏亭阁,或底层的近水楼台,层层石级通向河埠,或倚朱阁、小轩窗,组成一道多姿的水乡民居风光,间或有大大小小的江南游船穿行其中,人景辉映,夕阳夕照,真是中国的水乡,东方的威尼斯。

2.形容古镇的诗句

1、【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忆江南·江南好】唐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3、【送人游吴】唐 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水港 一作:水巷)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4、【龙门镇】唐 杜甫

细泉兼轻冰,沮洳栈道湿。不辞辛苦行,迫此短景急。

石门雪云隘,古镇峰峦集。旌竿暮惨澹,风水白刃涩。

胡马屯成皋,防虞此何及。嗟尔远戍人,山寒夜中泣。

5、【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唐 高适

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

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莫言关塞极,云雪尚漫漫。

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

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

登顿驱征骑,栖迟愧宝刀。远行今若此,微禄果徒劳。

绝坂水连下,群峰云共高。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

3.描写古镇的古诗词

请楼主注意,一楼的很多词句,并不是江南的风景。

如天街小雨,那首是说长安的。

好雨知时节,那首是说成都的。

忽如一夜春风来,那首是说塞风的……

关于江南的:

苏轼的: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白居易的:

忆江南①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②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③

能不忆江南。

【注释】

①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皆平韵。 ②谙(音安):熟悉。 ③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关于古镇的:

杜荀鹤的: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挢多。

夜市买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明月夜,相思在渔歌。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杜荀鹤描写苏州“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情。

你喜欢诗词,喜欢江南吗?

有空发消息联系吧!

或者我的 QQ:书剑怀茗:450842297

其实我个人也写过一些江南诗词的。

4.介绍下枫泾古镇

古镇枫泾,地处上海西南。历史上,她因地处吴越交汇之处,素有吴越名镇之称;如今,她与沪浙五区县(市) (金山、松江、青浦、嘉善、平湖)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门户”。

枫泾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古镇周围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有52座之多,现存最古的为元代致和桥,据今有近700年历史。镇区规模宏大,全镇有29处街、坊,84条巷、弄。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有和平街、生产街、北大街、友好街四处古建筑物,总面积达48750平方米(不包括其他街区保存的古建筑物)。是上海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

枫泾镇成市于宋,建镇于元,是一个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地跨吴越两界。枫泾镇为典型的江南水乡集镇,周围水网遍布,区内河道纵横,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镇区多小圩,形似荷叶;境内林木荫翳,庐舍鳞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称“清风泾”,“枫溪”,别号“芙蓉镇”。

枫泾文化发达,是蜚声中外的金山农民画的发源地。枫泾人民热爱生活,蓝印花布、家具雕刻、灶壁画、花灯、剪纸、绣花、编织等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浓郁的民间文化艺术,孕育了金山农民画。以枫泾农民画家为主的金山农民创作出了乡土气息浓郁、艺术风格独特的金山农民画,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镇内的画馆金额名画家祖居也多。和平街上程十发祖居已经修复开放。北大街的丁聪漫画陈列馆设在二层中西式建筑内,楼前一棵古银杏,一丛大芭。馆内陈列了丁聪生平和一百多幅漫画,幽默地画画常让人驻足留连。南大街圣堂弄的金山农民画展示中心就在清代状元蔡以台的读书楼内,尽得清雅,一副副画面却透露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农民画与丁聪的漫画、程十发的国画和顾水如的围棋,这些在国内外都具有相当地影响的“三画一棋”,集中于枫泾一镇,是国内罕见的一种地域文化现象。

在镇政府对面西栅河沿河,有一片长达600米的古建大宅院,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古戏台往西,位于和平街92号的大清邮局旧址,灰墙黑瓦,结构坚实,两边的门框都是石头柱子,高高的门洞上方“邮电局”几个大字赫然在目,这是上海地区现存不多的一处大清邮局旧址。由于文化发达,经济繁荣,枫泾又是江南少有的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齐全的古镇。早在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枫泾南栅已建有道院,明清时,佛教盛行,街、巷、里、坊遍置寺庙,全镇共有3处寺院庙宇。清末,天主教、基督教也开始传入枫化资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前往性觉禅寺、施王庙、郁家祠堂等人文景观,可以寻觅到枫泾镇古代南北分治,半属吴地半属越境的历史陈迹。

枫泾民风淳厚,崇尚耕读,注重教育和取仕,孕育出3名状元、56名进士、125名举人、235名文化名人(其中:100名知县、3名六部大臣和2名宰相)人才辈出,自唐代以来有历史记载的名人639人。古有唐朝宰相陆贽;宋代屯田员外郎陈舜俞,状元许克昌;明代曾跟随郑和下西洋的太医院御医陈以诚;清代状元蔡以台及官至内阁学士兼吏部左侍郎的谢墉;民间词人沈蓉城等。近代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朱学范、围棋国手顾水如、著名漫画家丁聪、国画大师程十发,革命前辈袁世钊、陆龙飞等。他们为枫泾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迹和典故传说。

5.金山区枫泾古镇

还可以

古镇枫泾,地处上海西南。历史上,她因地处吴越交汇之处,素有吴越名镇之称;如今,她与沪浙五区县(市)(金山、松江、青浦、嘉善、平湖)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门户”。枫泾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古镇周围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有52座之多,现存最古的为元代致和桥,据今有近700年历史。镇区规模宏大,全镇有29处街、坊,84条巷、弄。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有和平街、生产街、北大街、友好街四处古建筑物,总面积达48750平方米(不包括其他街区保存的古建筑物)。是上海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枫泾文化发达,是蜚声中外的金山农民画发源地。

枫泾人民热爱生活,蓝印花布、家具雕刻、灶壁画、花灯、剪纸、绣花、编织等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浓郁的民间文化艺术,孕育了金山农民画。自上世纪70年代后,以枫泾农民画家为主体的金山农民创作出了乡土气息浓郁、艺术风格独特的金山农民画,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是中国最具盛名的中国民间绘画之乡。农民画、丁聪的漫画、程十发的国画和顾水如的围棋,这些在国内外都具有相当影响的“三画一棋”,集于枫泾一镇,是国内罕见的一种地域文化特色。枫泾也是上海唯一一个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6.上海金山枫泾古镇

上海枫泾古镇,小桥、流水、古镇、农民画,老宅林立、水声欸乃。枫泾古镇以优雅古朴、恬淡农家的气质继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景区”后,又成为上海新八景之一。“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枫泾古镇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历史上地处吴越交汇处,素有吴越名镇之称。石板桥、青苔和历史的印痕,散发出诱人的魅力,走进枫泾,犹如阅读一幅画卷,没有都市的浓墨重彩,淡淡的乡村的恬淡中徐徐展开。

枫泾古镇门市价50元,农民画村门市价30元,农民画村+枫泾古镇联票80元

以上3个票种在同程网上都有相应的优惠

团队客人的优惠还要多。同程网预订的游客,6人可获赠1张游船八折券,6~12人可获赠2张游船八折券,凭此券购买游船票享受八折优惠。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