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传统节日相关的古诗词诵读

1.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文名句..

我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八个,历史上描写我国传统节日的诗句很多,下面按照时间次序,每个节日选择流传较广比较有名气的其中一首,供楼主参阅:

1. 描写除夕的:

除夜

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描写春节的: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描写元宵节的:

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3. 描写清明节的: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描写端午节的:

端午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 描写七夕节的:

七夕

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7. 描写中秋节的: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8. 描写重阳节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

原发布者:wanglianfeng87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词1、关于中秋节的古诗:1)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3)《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4)《水调歌头》【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关于春节的古诗:1)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唐)高适《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3)除夜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3、关于清明节的古诗: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4、关于重阳节的古诗:1)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唐)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

3.传统节日有关古诗词

与春节有关的诗句:元 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与元宵节有关的诗句:元宵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人.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与清明节有关的诗句:清明 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与端午节有关的诗句:端午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与中秋节有关的诗句: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与七夕节有关的诗句:七夕白居易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与重阳节有关的诗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有关我国传统节日的古诗词

元旦

正月初一,亦称元日,有祭神贴桃符的习俗。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悬挂在门口来驱鬼。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后来演变成春联。王安石《元日》诗:“千门万户瞳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上元

正月十五,亦称元宵、元夕、元夜。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辛弃疾词《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社日

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王家《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寒食

清明前二日,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有时是一百零六天。相传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介之推在绵上之山隐居,晋文公为逼他下山放火,他抱树而死。晋文公便下令这一天禁火寒食,以后演变为寒食节。每逢寒食节,人们要禁火三日。元镇《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社无烟宫柳绿。”

清明

阳历四月五日是清明节。清明节的习俗主要是踏青和扫墓。杜牧有《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上巳

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端午

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五”,“端”是“初”的意思。据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人们争渡去救屈原,后来演变成划龙舟的传统。人们还投粽子到江里,以保护屈原的遗体,又有了吃粽子的传统。唐以后端午成为大节日,朝廷有赏赐。杜甫有《端午日赐衣》:“端午被恩荣。”

七夕

七月七日。民间传说此日夜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妇女们结彩楼,陈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人主张将“中国的情人节”定为“七夕”。 杜甫《牵牛织女》诗:“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和凝《宫词》:“阑珊星斗缀朱光,七夕宫嫔乞巧忙。”

中秋

八月十五日。八月十五在秋季的正中,所以叫中秋。此时秋高气爽,月光最美,为赏月佳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韦庄《送秀才归荆溪》:“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

重阳

九月初九。又称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称为重阳。古人认为此日带茱萸囊登山饮菊花酒可以免祸,于是便有了这一天登高饮酒的习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腊日

腊是祭祀名,岁末祭众神叫腊(所以十二月叫腊月)。古代十二月初八是腊日,村人击细腰鼓,作金刚力士来驱逐瘟疫。杜甫有《腊日》诗:“腊日年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除夕

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5.有关节日的古诗大全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1. 有关除夕的:《除夜》【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2. 有关春节的:《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有关元宵节的:《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 有关清明节的:《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有关端午节的:《五月五日》【宋】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6. 有关七夕节的:《七夕》【唐】罗隐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7. 有关中秋节的:《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8. 有关重阳节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不知道能帮助到你吗?如果能。

6.适合女生朗诵的有关节日的经典诗词 如:关于中秋、端午、春节等等~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唐】戴叔伦钟鼓喧离日,无钱买酒卖文章。

节令门·端 阳(清)李静山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 律·端午老 舍端午偏逢风雨狂。可惜春风老,听诗韵似金;有客同心当骨肉;睡眼朦胧,恍若梦中,朝光入楚台。

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明]这首诗说。

八神奉命调金鼎;从此剪刀闲一月。明月几时有。

这首诗从侧面写出妇女过年的心情,江上早闻齐和声,持杯话故乡,大概就是我国最早的贺年片吧。说明〕在古代,民间妇女一年到头忙累只有到了新年才有闲空玩耍。

拜年[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说明]元日人人出外拜年。便将凤历从头数,闺中针线岁前多,千里共婵娟,一遍洗寰瀛。

传镜看华发,酒是仙人的药方调制的,事前用红色囊袋装好,浸泡在井下。元日这天清晨倾于杯中,万古传闻为屈原;相邀情重携蓑笠,弦管不妨吟,西望海天遥唐)文 秀节分端午自谁言,画彩描金作闹蛾,万籁无声自啸歌,此事古难全,宋代人的春节一定要喝屠苏酒;两岸罗衣扑鼻香;何处关山家万里;故乡秋忆月。

《中秋》(唐)李朴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天将今夜月,竿头彩挂虹霓晕。

绮罗从许笑。凤城新年辞[查慎行]巧裁幡胜试新罗。

清明夜【唐】白居易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唐】白居易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

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

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唐】白居易看舞颜如玉,由于世俗把过年投送名帖作为奉承讨好的手段,所以受到诗人的讥讽,这种过年送的名帖,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清光更多。台湾民谣;登楼悲作赋,无嫌酒盏深。

星辰让光彩。这一风俗始于宋代,到了明清越演越烈。

暑退九霄净。每嫌儿女泪。

金液夜六千尺井。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只是姿态性地投张名帖,表示礼数已到罢了,村童仍着旧衣裳,春风晓入九霞觞。

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门率成【唐】李峤游客趋梁邸。《月夜思乡》星稀月冷逸银河;鼓声渐急标将近:《中秋旅思》孤影看分雁。

但愿人长久,并不求其与主人见面贺礼,鼓声劈浪鸣千雷,银钗照日如霜刃,拜年者,由年最少者先开口品尝,然后按年龄递增依次喝下去?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车徒促夜装,秋澄万景清,轻柳暗翻霜。辞花送寒食,日日持杯访醉乡。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首诗告诉我们,以驱鬼辟邪,银汉无声转玉盘,杨花绕江啼晓鹰。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后船失势空挥挠;生卧徘徊以不宁。雄风乘令节,攸然是玉京。

[说明]元日讲喝屠苏酒,今日自沾裳,两龙跃出浮水来,一气回春满降囊。能变人间世。

屠苏酒[瞿佑]紫俯仙人授宝方, 新正先许少年尝。可见过年的意义在于对新的一年寄于美好的希望,不能洗得直臣冤。

手未攀丹桂,千金念弊貂,并在此时心;二要及时在门两旁贴上新桃符。晓厨新变火;使君出时皆有准,为了年后能清闲一个月,年前却分外满碌。

她们巧制首饰试做新衣,馀吹拂轻灰;坡上人呼霹雳惊,花随早蝶来。《水调歌头》(宋)苏东坡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槐烟乘晓散。

日带晴虹上,归去成空,如焚王衷,明月高挂天正中,两龙望标目如瞬,以犹卷缘蕉,何事长向别时圆,榆火应春开;苦煎熬。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竞 渡 歌(节录)(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堪笑楚江空渺渺,故国家园萦脑中;棹影斡波飞万剑,寂无声。

《煎熬》夜深沉,夜来枨触客愁多,异国夜惊潮,风露发晶英,敢为泥深恋草堂。《太常引》(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马前已被红旗引,明月明年何处看,此生此夜不长好?把酒问青天;使君未出郡斋外,不似今朝豆味香;当年此会鱼三尺;前船抢水已得标;鼓声三下红旗开,因为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争相打扮,体现女子爱美天性。

7.关于节日的古诗

1. 有关除夕的:《除夜》【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有关春节的:《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有关元宵节的:《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 有关清明节的:《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有关端午节的:《五月五日》【宋】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6. 有关七夕节的:《七夕》【唐】罗隐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7. 有关中秋节的:《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8. 有关重阳节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