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赞美羊肉汤的诗句1、”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这句话出自苏轼的《次韵子由除日见寄》。 释义:陇地(甘肃)有熊肉干,秦地(陕西)最喜欢羊羹(据说是羊肉泡馍)。 2、”煨羊肥嫩数京中,酱用清汤色煮红,日午烧来焦且烂,喜无膻味腻喉咙“。出自杨静亭的《都门杂说》。 释义:浓汤煨的羊肉又肥又嫩在整个京城都数得上,酱汁用清汤把肉色煮红了。中午开始烧到现在肉又焦又烂,更好的是吃起来还没有膻味来腻人的喉咙。 3、“修之尝为羊羹,荐魏尚书,尚书以为绝味,献之大武,大悦,以为大官令。”出自《南史·毛修之之传》。 释义:毛修之尝了一口是羊羹,就将它推荐给魏尚书,魏尚书认为这羊羹很美味,就将它献给大武,大武品尝之后,十分开心,就将他封为大官令。 扩展资料: 羊肉的营养价值 羊肉鲜嫩,营养价值高,凡肾阳不足、腰膝酸软、腹中冷痛、虚劳不足者皆可用它作食疗品。羊肉营养丰富,对肺结核、气管炎、哮喘、贫血、产后气血两虚、腹部冷痛、体虚畏寒、营养不良、腰膝酸软,阳痿早泄以及一切虚寒病症均有很大裨益;具有补肾壮阳、补虚温中等作用,男士适合经常食用。 羊肉的使用和保存 羊肉一般以现购现烹为宜,如暂时吃不了的,可用少许盐腌制2天,即可保存10天左右。 羊肉性温热,常吃容易上火。因此,吃羊肉时可以搭配一些凉性蔬菜。既能起到清凉、解毒、去火的作用,又能达到羊肉的补益功效。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羊肉 搜狗百科-次韵子由除日见寄 2.有谁知道赞美羊肉的诗句啊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曾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赞美诗句。羊肉泡馍肉烂汤浓、香醇味美、粘绵韧滑,一年四季皆可食用,冬季吃了最好。清晨凛冽的西北风里,吃一碗冒着热气的羊肉泡馍,驱除了冬天的严寒,浑身增添了热情和干劲。从公元前11世纪到如今,羊肉泡馍的魅力欲久弥香,大大小小的羊肉泡馍馆在西安随处可见,尤以老孙家的最为有名,到西安的游客,不吃羊肉泡馍就好像到了北京没有上长城、没有逛天安门广场一样, 羊肉泡馍就是西安的招牌,和兵马俑拥有同等的文化品位和内涵。 只有羊肉泡沫的。 3.形容羊肉好吃的诗句有哪些沙晴草软羔羊肥,玉肪与酒还相宜。 原文如下饮兵厨羔羊酒宋·晁公溯沙晴草软羔羊肥,玉肪与酒还相宜。鸾刀荐味下曲糵,酿久骨醉凝浮脂。 朝来清香发瓮面,起视绿涨微生漪。入杯无声泻重碧,仅得一醉夫何为。 君不见先王作诰已刺讥,后来为此尤可悲。参考资料搜狗:/web/searchList.jsp?noires=true&pid=sogou-clse-ddcbe25988981920-0001&w=1580&uID=2044865578039262398&mid=2044865578039262398&xid=f8a43297e1a43221f52ac2f38f954b8b222c&keyword=%E9%A5%AE%E5%85%B5%E5%8E%A8%E7%BE%94%E7%BE%8A%E9%85%92&cchn=3039&achn=3039。 4.形容羊的古诗词有哪些形容羊的古诗词有:《渭川田家》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秋思》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桑竹成阴不见门,牛羊分路各归村。前山雨过云无迹,别浦潮回岸有痕。 《君子于役》年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1]?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日暮》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苏武庙》年代: 唐 作者: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日暮》译文 群群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各自关上了柴门。风清月朗自是一个迷人的夜晚,可这优美的山川不是自己的家园。 泉水从石壁上潺潺流过,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花白的头发与明亮的灯光辉映,灯花何必溅着斑斓的火花报什么喜讯。 注释:大历二年(767)秋,杜甫在流寓夔州瀼西东屯期间,写下了这首诗。瀼西一带,地势平坦,清溪萦绕,山壁峭立,林寒涧肃,草木繁茂。 黄昏时分,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片山村寂静的景色:“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夕阳的淡淡余晖洒满偏僻的山村,一群群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深闭柴扉,各自团聚。 首联从《诗经》“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句点化而来。“牛羊下来久”句中仅著一“久”字,便另创新的境界,使人自然联想起山村傍晚时的闲静;而“各已闭柴门”,则使人从阒寂而冷漠的村落想象到户内人们享受天伦之乐的景况。 这就隐隐透出一种思乡恋亲的情绪。皓月悄悄升起,诗人凝望着这宁静的山村,禁不住触动思念故乡的愁怀:“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秋夜,晚风清凉,明月皎洁,瀼西的山川在月光覆照下明丽如画,无奈并非自己的故乡风物!淡淡二句,有着多少悲郁之感。杜甫在这一联中采用拗句。 “自”字本当用平声,却用了去声,“非”字应用仄声而用了平声。“自”与“非”是句中关键有字眼,一拗一救,显得波澜有致,正是为了服从内容的需要,深曲委婉地表达了怀念故园的深情。 江山美丽,却非故园。这一“自”一“非”,隐含着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和浓重的思乡愁怀。 夜愈深,人更静,诗人带着乡愁的眼光观看山村秋景,仿佛蒙上一层清冷的色彩:“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这两句词序有意错置,原句顺序应为:“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意思是,清冷的月色照满山川,幽深的泉水在石壁上潺潺而流,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晶莹欲滴。 意境是多么凄清而洁净!给人以悲凉、抑郁之感。词序的错置,不仅使声调更为铿锵和谐,而且突出了“石泉”与“草露”,使“流暗壁”和“滴秋根”所表现的诗意更加奇逸、浓郁。 从凄寂幽邃的夜景中,隐隐地流露出一种迟暮之感。景象如此冷漠,诗人不禁默默走回屋里,挑灯独坐,更觉悲凉凄怆:“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杜甫居蜀近十载,晚年老弱多病,如今,花白的头发和明亮的灯光交相辉映,济世既渺茫,归乡又遥遥无期,因而尽管面前灯烬结花斑斓繁茂,似乎在预报喜兆,诗人不但不觉欢欣,反而倍感烦恼,“何须”一句,说得幽默而又凄惋,表面看来好象是宕开一层的自我安慰,其实却饱含辛酸的眼泪和痛苦的叹息。“情语能以转折为含蓄者,唯杜陵居胜。” (《姜斋诗话》)王夫之对杜诗的评语也恰好阐明本诗的艺术特色。诗人的衰老感,怀念故园的愁绪,诗中都没有正面表达,结句只委婉地说“何须花烬繁”,嗔怪灯花报喜,仿佛喜兆和自己根本无缘,沾不上边似的,这样写确实婉转曲折,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给人以更鲜明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艺术上可谓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 5.含有“羊肉”的诗词有哪些1、《失调名》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妙手庖人,搓得细如麻线。 面儿白、心下黑,身长行短。蓦地下来后,吓出一身冷汗。 这一场欢会,早危如累卵。便做羊肉燥子,勃推飣碗。 终不似、引盘美满。舞万遍。 无心看。愁听弦管。 收盘盏。寸肠暗断。 2、《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七十四》年代: 宋 作者: 汪元量第五华筵正大宫,辘轳引酒吸长虹。金盘堆起胡羊肉,御指三千响碧空。 3、《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八十三》年代: 宋 作者: 汪元量每月支粮万石钧,日支羊肉六千斤。御厨请给葡萄酒,别赐天鹅与野麕。 4、《和林养正龟符惠诗》年代: 宋 作者: 王迈殿陛程文被十行,要搜鲠论献朝堂。点头只欠饶三好,强项须教受一章。 耿耿古心憎肮脏。茫茫俗眼笑荒唐。 大官羊肉非吾羡,一筹藜羹劣可尝。5、《冬日放言二十一首》年代: 宋 作者: 张耒寒羊肉如膏,江鱼如切玉。 肥兔与奔鹑,日夕悬庖屋。嬉嬉顾妻孥,滋味喉可欲。 谪官但强名,比者何不足。 6.形容羊的古诗词有啊,送你几首。 形容羊的诗词: 咏羊 (唐)李峤 绝饮惩浇浴,行驱梦逸材。 仙人拥石去,童子驭车来。 夜玉含星动,展毡映雪开。 莫言鸿渐力,长牧上林隈。 绵羊 (宋)岳珂 褥毛吹朔雪。细肋卧晴沙。 晓牧尾摇扇,春游项引车。 湮流便逐草,酪腻正需茶。 曰夕归栖处,因风想塞笳。 秋羊 (元)许有壬 塞上寒风起,庖人急尚供。 戎盐春玉碎,肥狞压花重。 肉净燕支透,膏凝琥珀浓。 年年神御殿,颁俊每沾馂。 羬羊赞 (晋)郭璞 月氏之羊,其类在野。 厥高六尺,尾亦如马。 何以审之.事见《尔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