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西湖景物的诗句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西湖(夏)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钱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西湖(春)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西湖(夏)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春)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明代王瀛《苏公堤》中“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的诗句。诗句集中描写了苏堤醉人的景色。“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每到阳春三月,柳丝轻扬,翠浪翻空,碧桃吐艳,红霞满地,十里长堤,弥漫着绿烟彩雾,馨香馥郁,令人陶醉。明代张宁《苏堤春晓》诗道:“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南宋吴唯信《苏堤清明即事》诗云:“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陆游也有 “花满苏堤柳满烟”的诗句。可见,写苏堤都离不开烟柳、红桃、歌莺。 题临安邸 【宋】林升 (春)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宋郑清之有诗 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句“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西湖”,足可见其对西湖的眷恋之情。 唐朝诗人张á的《孤山诗》,由于诗中有“断桥荒藓涩,空 院落花深”等诗句 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 [正邪自古同冰炭;毁淮于今判伪真];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处处回头尽堪恋, 就中难别是湖边”。公元825年,大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三年任期满后,离 别杭州时在西湖边写下这样的诗句。 2.描写西湖风景的诗词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柳永)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苏东坡)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吹来忽不见,望湖楼下水如天。 (王瀛)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 (张宁)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 (林洪)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潘阆)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 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 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孙锐)平湖秋月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明] 钟禧万顷西湖水贴天,芙蓉杨柳乱秋烟。 湖边为问山多少?每个峰头住一年。 夜泛西湖[明] 董斯张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 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清] 田庶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院风荷[清]许承祖绿盖红妆锦绣乡,虚亭面面纳湖光。白云一片忽酿雨,泻入波心水亦香。 和友人招游西湖[明] 杨周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 何处黄鹤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 夜泛西湖[明]史鉴西湖湖上水初生,重叠春山接郡城。记得扁舟载春酒,满身花影听啼莺。 西湖柳枝词[明] 董斯张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湖心亭[清] 田庶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饮龙井[清] 许承祖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南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西湖留别 【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唐】白居易 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 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 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 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唐】刘禹锡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 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 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 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唐】许浑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 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 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题?溪垂钓图 【唐】罗隐 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 重别西湖 【唐】李绅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晓出净慈寺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3.杨万里赞西湖景色的诗句南宋诗人杨万里赞西湖景色的诗句就是那首著名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这首名诗无比生动的描绘出了杭州西湖夏季时的不胜美景,是歌咏该景致的经典作品.全诗如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首诗表达了南宋诗人杨万里对西湖六月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从“别样红”之中,透出作者是在以欢快的心态送友.读者可以体会出:作者一边陪着朋友走在路上,一边和朋友谈笑风生.因为只有具有如此“谈笑风生”的心态,才能体会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情画意.。 4.【1.请写出两句描写西湖景色的诗句:2.请写出两句描写江南春景的诗请写出两句描写西湖景色的句子:苏东坡《湖上初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人汤促友——山色湖光步步随,古今难画亦难诗.请写出两句描写江南春景的古诗: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请写出两句描写水的句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请写出两句描写“草”的诗句:白居易 《赋得古草原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请写出两句描写“雨”的诗句: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孟浩然《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请写出两句描写“月”的诗句:李白《月下独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苏轼《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5.和西湖有关的诗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作者: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出:太阳刚刚升起。 2、净慈寺:杭州西湖畔着名佛寺。 3、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4、毕竟:到底。 5、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6、别样:格外。 7、接天:与天空相接。 8、无穷碧:无边无际的碧绿色。 9、同:相同。 10、六月中:六月中旬。 诗意: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 此时的风光与四季不同。 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好像与天相接, 在太阳的映照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6.谁可以告诉我两句关于描写西湖景色的诗句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苏轼《夜泛西湖五绝》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春题湖上(唐)白居易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明代王瀛《苏公堤》中“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的诗句。诗句集中描写了苏堤醉人的景色。 “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每到阳春三月,柳丝轻扬,翠浪翻空,碧桃吐艳,红霞满地,十里长堤,弥漫着绿烟彩雾,馨香馥郁,令人陶醉。 明代张宁《苏堤春晓》诗道:“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 南宋吴唯信《苏堤清明即事》诗云:“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陆游也有 “花满苏堤柳满烟”的诗句。 可见,写苏堤都离不开烟柳、红桃、歌莺。参考资料:教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