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淄博有关的成语淄博历史悠久,齐文化博大精深。 在中国文化体系里,成语是很重要的一环。那么,作为一个淄博人,你知道自己所了解的成语里,有哪些是与淄博有关的吗?爱屋及乌 周武王灭商后,有一天他把大臣们召集在一起,商量怎样处置商朝留下来的大小官员。 姜尚说:“我听说,如果喜欢哪个人,连同他房顶上的乌鸦也喜欢;如果不喜欢,连他家的篱笆也会感到厌恶。纣王作恶多端,应该把他的部下全部杀了。” 但是,周武王没有采纳姜尚的建议,他听了周公的话,让那些人回家种田去了 出奇制胜 有一年,燕国攻打齐国即墨城。齐将田单让齐国商人拿着珠宝送给燕军将领:“城内的齐国兵要投降了,求您进城后千万别杀我们!”燕军听了,不知是计,就放松了警惕。 半夜时,田单命手下给一群牛披上五彩衣,尾巴绑上草后点燃,吓得牛拼命往前冲。燕军在睡梦中惊醒,当他们看到一大群五彩怪兽时,更是吓得到处乱窜。 田单乘胜追击,收复了七十多个城池。呆若木鸡 战国时,斗鸡是贵族们寻欢作乐的一项活动,齐王便是当时的一位斗鸡迷。 为了能在斗鸡场上取胜,齐王特地请专家纪子帮他训鸡。待到斗鸡时,对手的鸡又叫又跳,而纪子训好的鸡却像只木鸡,一点反应也没有,别的鸡看到它那副呆样竟然都被吓跑了。 因此,齐王用这只鸡和别人斗,自然场场获胜。高枕无忧 孟尝君有个食客叫冯谖(xuan)。 有一天,孟尝君让他去老家要账,他却烧掉债据,两手空空的回来了。不久,孟尝君被降官职,一到老家就收到了百姓的欢迎。 冯谖说:“这是我用之前那些债据给你买来的人心啊!”后来冯谖帮孟尝君恢复了官职,还帮他在老家建立宗庙。之后他对孟尝君说:“从今天起,您可以高枕无忧了!” 门庭若市 邹忌劝齐威王鼓励群臣进谏。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狡兔三窟 战国时期,齐国相国孟尝君叫门客冯谖去薛地收债并顺便买回家里缺的东西,冯谖假借孟尝君的命令把债契全部烧毁,借债的百姓对孟尝君感激涕零。 冯谖回来说:“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于是他出谋划策,为孟尝君办了三件大事,巩固了孟尝君的地位。 老马识途 管仲和大夫隰朋随齐桓公一同前往攻打孤竹, 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最后迷了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是可以利用的。” 于是放开老马,人跟随着它们,终于找到了回去的路。滥竽充数 齐宣王非常爱听用竽吹奏的音乐,而且喜欢听几百人一起吹奏并且给他们很多报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就混进乐队,每次都摇头晃脑的吹着,还真得到了许多赏赐。没有人发现他不会吹竽。 后来齐宣王去世,他的儿子继位后,喜欢听人独奏吹竽。南郭先生一看不妙,就偷偷溜走了。 明察秋毫 一天,齐宣王向孟子请教:“一个人有怎样的德行,才能一统天下?”孟子说:“我听说您看见一头牛被杀而伤心,就凭这种好心就能一统天下,就看您想不想去做了!有人说,他能看清鸟兽的毫毛,却看不见满车的木柴,这话您信吗?”齐宣王笑着说:“当然不信。” 螳臂当车 有一次,齐庄王乘马车去打猎。 突然,一只青色小虫子横在大路中间,高高举起两只前爪,气势汹汹向车队扑来。齐庄王奇怪的问车夫:“那是什么虫子?”车夫说:“这就是螳螂,您别看它个头不大,力气微小,可却只知前进,从不后退。” 齐庄王笑道:“好一个出色的勇士!我们绕道走吧,别伤害它。”自此,天下勇士纷纷来投靠。 专心致志 有一年,孟子游历到齐国。他看到齐宣王做事忽冷忽热,总喜欢听进谗言,便给齐宣王讲了个故事:栾秋是个下棋高手,他同时收了俩徒弟,一个学的很认真,另一个看上去眼睛盯着棋子,心里却总在想天上飞的天鹅。 虽然两人一起学下棋,成绩差别却很大。这不是智商的差别,而是专心程度不同。 齐宣王听后,恍然大悟。田忌赛马 田忌经常与齐国诸公子赛马,设重金赌注。 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可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孙膑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让您取胜。” 田忌相信并答应了他,与齐王和诸公子用千金来赌胜。比赛即将开始,孙膑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拿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拿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 三场比赛完后,田忌一场不胜而两场胜,最终赢得齐王的千金赌注。于是田忌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 威王向他请教兵法后,就请他当作老师。覆水难收 西汉时,会稽人朱买臣家境贫寒,靠打柴糊口度日。 他很好学,利用打柴、卖柴的空隙读书。妻子崔氏嫌他是个书呆子,不会有出息之日,就离他改嫁了。 后来朱买臣经过同乡引荐得到汉武帝赏识,被任命为会稽太守。当他赴任时,崔氏拦住马车磕头请罪,希望能够复婚。 朱买臣让手下人取过一盆水泼到地上,对崔氏说:你若能把倒出的水收到盆里,我就和你破镜重圆。这个成语比喻事已成定局,无法改变。 千虑一得 春秋时,晏婴在齐国历任三朝的宰相。他为人正直,生活俭朴,在齐国很有威望。 有一天,齐景公派使者来看。 2.描写山东的精美文章 诗句(少一点)1.济南的冬天---老舍写的就是描写山东济南的美好风光的文章! 2.齐鲁大地好风光, 一山一水一圣人, 东傍日韩西靠京, 黄河入口数东营, 帆船之都看青岛, 葡萄酒之乡烟台, 风筝之都属潍坊, 物流名城在临沂, 人居城市属威海, 陶瓷之都是淄博, 江北水城看聊城, 太阳能之都德州, 新港之秀看日照. 钢城之都属莱芜, 牡丹之都是菏泽 五岳独尊赞泰山 七十二泉在济南 孔子之乡在曲阜 蔬菜之乡在寿光 肥桃之都属肥城 莱阳美梨誉天下 乐陵小枣美名扬 地下峡谷在沂水 建筑之乡属桓台 大蒜之乡在苍山。。. 3.淄博齐山简介,一句描写齐山的诗句,还有关于齐山作文的题目简介: 予淄博齐山:齐山风景区位于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政府南5公里。 是全国唯一一家以齐文化为主题的自然观光风景区。占地总面积3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868米;景区以齐文化为底蕴,以优美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人文景观珠联璧合,相互辉映,为世人描绘出一幅优美生动的写意山水画。 作文: 齐山游记 与父母同游齐山。齐山,险秀瑰丽,悬崖峭壁,蔚为壮观,吾怀敬仰之情与父母同游齐山。 沿途二三里,车水马龙,水泄不通。 从门入,步行道,道路两旁,樱花桃花分列。 清风拂过,花瓣漫天飞扬,吹落一地香气。游人百数,皆拍照留念。 顺道而行,到一中转站,有乘骑射箭打靶,有黄鹂百灵布谷等鸣禽。鸟语花香,山风徐徐,享乐绝佳。 顺路向前,渐闻小溪潺潺,石阶数百,两旁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繁花似锦。 沿阶而上,有一股清泉从石缝中奔涌而出,乃是一潭泉水,绿如翡翠。 从小潭步行百二十步,石阶渐渐陡峭,猛一抬头,见三面峭壁环绕,绝巘生怪柏。又见一碧水潭,游人常嬉水于此,此乃菩萨潭,潭上方是观音瀑,俗称流水洞,其洞口距峭壁地面十米有余,宛如玉净瓶,惟妙惟肖。 水从洞口溢出,缓缓而下,宛若龙须,似清泉怡意,因此又名龙须洞。水质清冽甘甜。 洞体幽深,外窄内宽,形成洞中天湖,水深可没人顶,船可通行,且钟乳石倒挂,琳琅满目。 随人流而行,渐渐石阶越陡,体力渐渐消散,余鼓足勇气,争先而上,到顶之时,心旷神怡,一览众山小,远处之山,出没不见,为氤氲环绕,甚是好看。 下山之时,速度渐慢,俗话曰:“上山容易,下山难”是也。 道路两旁,古木参天,倏尔见一长长古道,此乃齐国古栈道,仰望时峭石冲天,俯瞰是百丈峡谷,栈道随山势蜿蜒,时而扶壁慎行,时而弓腰险过,惊险刺激。 行走在栈道间,头上晴空万里,崖中苍松傲立,脚下草木丰茂,延绵数里,蔚为壮观。位于栈道后半段的回头望月石,是弯月状穿洞,回头而望,与不同角度下,呈现出圆缺不一的月牙,甚是奇特。 随古栈道而行,见一山洞,洞口高可八黍许,立于洞中,山风呼啸而过,一早一晚,在洞中可望曦月之光,抬头而看,其形状神似凤凰。过其洞,又一山洞伫立在眼前,洞里有左右两排过道,其意为,男左女右。 而洞底宛如一条腾龙,蓄势待发。 大自然奇特无比,变幻无穷;古栈道惊险绝伦,令我不虚此行。 诗句: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 携壶结客何处? 空翠渺烟霏。 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堪插满头归。 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 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 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4.描写山东的精美句子,少一点走进山东,您永远不会感到漠然乏味,17座独具特色的城市宛若17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深情的土 地上,济南的泉、枣庄的水、青岛的海、烟台的仙、威海的岛、泰安的山,都无不让人拍案称绝。 走进曲阜,领略孔孟文化的博大精深;留步枣庄,“江北水乡·运河古城”让你流连忘返;入住淄博,感受齐国的泱泱大风;在潍坊,放飞梦想的风筝;去日照,领略“水上运动之都”和“东方太阳城”的风情浪漫;在菏泽,细赏国色天香的牡丹;在东营,看那滚滚黄河东入海,浪花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谱写了怎样一个风起云涌、山河壮丽的山东。 5.山东山水古诗词请问谁知道古代的一些描写山东山水的诗词到03年8月为止,山东省共有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5处,分别是泰山风景区、崂山风景区、胶东半岛海滨风景区、博山风景区和青州风景区。 这些地方都有古人歌咏山水的遗迹。实在不胜枚举。 其中博山风景区范围 73平方公里,包括原山、鲁山、金牛山、五阳山、樵岭前、泉河头、白石洞、石门八大景点。 淄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淄博还是齐文化的发祥地。 淄博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一处发祥地,经历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三个阶段。西周建立后,姜尚封齐,开创"泱泱大风"的齐国文化。 淄博地区作为齐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数百年,被誉为"海内名都",至西汉前期仍"钜于长安"。 淄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临淄作为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冠"的齐国都城长达800年之久。在此期间,风云变幻,波澜壮阔,姜太公、齐桓公、齐威王、管仲、孙武、晏婴、田单、司马穰苴等名君贤相、英帅良将,不仅创建了"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如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的这个海内外闻名的东方名都,也创建了一部雄壮曲折的齐国史。 在先秦的历史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悠久的历史,为淄博遗留了大量的文物古迹,临淄故城及其周围地带文物古迹浩繁,被誉为"地下博物馆"。 临淄的后李文化在我国北方属首次发现,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殷商文化在淄博皆有迹可寻。清代文坛大家蒲松龄和他的巨著《聊斋志异》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淄川区蒲家庄,也成为一个风光优美、宛若仙居的聊斋文化旅游区。 清代文坛领袖王渔洋、赵执信和蒲松龄被后人并称为孝妇河畔三名人,蕴藏深厚的齐文化,使淄博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积淀深厚的文化旅游之都。 临淄为周代齐国故都,汉代齐王首府,三国为青州治所,隋、唐为大郡驻地,此后为县。 临淄原名营丘,因东临淄河,被齐献公更名为临淄。 1970年改称临淄区。 淄川之地,夏商为青州之域,秦属齐郡。西汉初建般阳县,南北朝·元嘉五年(公元428 年)为贝丘县。 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为淄川县, 唐初置淄川郡。宋置淄川郡属京东东路。 元设般阳路,治所在淄川城。明初设般阳府,洪武九年(1376年)升淄川县为淄川州,洪武十年(1377年)又改为淄川县,属济南府。 清沿明制。辛亥革命后,废府设道,淄川县属济南道。 民国17年(1928年)撤道,民国20年(1931年)县辖十路改为九区。历史悠久。 淄川蒲松龄先生的故居。 济南自不必说。 把临近淄博的章丘介绍给您。 章丘与淄博连接。 境内有百脉泉、白云湖、七星台、锦屏山等自然景区和城子崖遗址、东平陵故城、齐长城等历史遗迹,近年发现的洛庄汉墓、危山兵马俑名扬海内外。 历代名人辈出,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邹衍、唐代名相房玄龄、宋代词人李清照、近代著名商业资本家孟洛川的故乡。 章丘八大景诗(近代) 高耸危山圣井澄,绣江春涨流水声。百脉寒泉珍珠滚,黉堂夜雪粉妆城。 锦川烟雨时时润,龙洞熏风日日清。白云棹罢归来晚,卧看东岭晓月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