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馆阁凌空,气宇轩昂”的古诗词落驾有山,雄峙东湖之南,遥踞大江之阴。东临碧水,磨山依稀弄影;西起洪岳,宝塔巍然可登;南极通衢,达中南之枢纽;北览湖光,仰屈子之行吟。 登斯山也,远山含碧,近树扶疏。地尽屹楼,挽龟蛇成一体;数舸直下,逐江渚几欲飞。东湖浩渺,云水笼烟;长堤细波。湖鸥点点,喧声响遏行云。涛声约若,清风可饮,醉山水,叹古今,其乐也陶陶,其情也欣欣。陶令倘在,敢无厚羡之情。 树耸山间,草肥谷底,林荫蔽日,郁郁葱葱。千虫鸣唱,百鸟吟歌。山富芳草之鲜美,地耀落英之缤纷。四时溢香,樱花赛雪,梅朵胜缎,丹桂飘香,红枫欲燃。奇花一树,感彻肺腑。嗅清香几脉,沁透心脾。馆阁凌空,气宇轩昂,鳞次栉比,美仑美奂。 名师泰斗荟萃,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翩翩少年云集,穷世间知识而学之。学海遨游,书山揽胜,锲而不舍,桃李争芬!其意气何卓卓兮,彼神采何风流兮!斯人斯地,物宝天华,人杰地灵。 伟哉!有山美如斯,有水秀如斯,更兼有人风流如斯。落驾无仙亦名耳。 2.有哪些诗词可以形容男子磅礴大气、气宇轩昂、志向高远以及女子婉约男子磅礴大气、气宇轩昂、志向高远的诗词: 1、《满江红·写怀》 宋代: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宋代:岳飞 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北陬。 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 马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 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 3、《双声子·晚天萧索》 宋代:柳永 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验前经旧史,嗟漫载、当日风流。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 女子婉约秀气、贤良淑德、清丽无双的诗词 1、《采莲曲二首》 唐代:王昌龄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2、《浣溪沙》 宋代:陈克 浅画香膏拂紫绵。牡丹花重翠云偏。手挼梅子并郎肩。 病起心情终是怯,困来模样不禁怜。旋移针线小窗前。 3.形容英雄气概的成语,古语 诗词有那些大风歌 作 者:刘邦 作品出处:史记·高祖本纪》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白话译文: 大风劲吹啊浮云飞扬,我统一了天下啊衣锦还乡,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方! 《大风歌》是西汉皇帝刘邦创作的一首诗歌。此诗只有区区三句,前二句直抒胸臆,雄豪自放,亦显得踌躇满志,第三句却突然透露出前途未卜的焦灼,抒发了作者内心表现出对国家尚不安定的浓郁的惆怅。全诗浑然一体、语言质朴、大气磅礴,包含了双重的思想感情,别具一格。 扩展资料: 《大风歌》一诗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他对国事忧虑的复杂心情。 此诗每句中皆带有“兮”。刘邦故乡沛县原本虽为宋地,但已被楚国占有百年,文笔自然不免沾染了些许楚风。楚辞又由于其代表人物屈原的悲惨,而成为抒发愤懑的文体, 且因楚地民风彪悍,楚辞便多了大气磅礴。刘邦选取这种文体,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他对家国兴亡的担忧,又不失王者风范。 此诗全篇只有区区三句,却包含了双重的思想感情,且出现别具一格的转折。其诗用大风、飞云开篇,令人拍案叫绝。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他与他的麾下在恢宏的战场上是如何歼剿重创叛乱的敌军, 而是非常高明巧妙地运用大风和飞扬狂卷的乌云来暗喻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画面。“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只一个“威”字就是那样生动贴切地阐明了各诸侯臣服于大汉天子刘邦的脚下,一个“威”字也直抒了刘邦的威风凛凛、 所向披靡,天下无人能与之匹敌的那种巨无霸的冲天豪迈气概。但诗篇的着重点乃是后一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最后一句比照上一句,都是直抒胸臆,写他的心情与思想,但这最后一句, 刘邦没有继续沉浸在胜利后的巨大喜悦与光环之中,而且是笔峰一转,写出内心又将面临的另一种巨大的压力。这一句既是希冀,又是疑问。 它显露了刘邦的无奈不禁叩问天下,有谁能为他守住这片江山之感慨,昔日的功臣一个个谋反,独留他这个老朽在此老泪纵横。 4.气宇轩昂的四字成语气宇轩昂 [qì yǔ xuān áng] 生词本 基本释义 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 褒义 出 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生得丰姿潇洒;气宇轩昂;飘飘有出尘之表。” 例 句 1. 李大钊的塑像~地矗立在北京香山公墓。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大摇大摆 神采飞扬 精神抖擞 神采奕奕 高视阔步 趾高气扬 大模大样容光焕发 反义词 唯唯诺诺 委靡不振 萎靡不振 典 故 远在公元208年七月,刘备兵败当阳,奔往夏口。当时孙权光听说过诸葛亮的大名,却没见过他本人。虽说博望烧屯,火焚新野布置得十分出色,但诸葛亮毕竟只有二十七八岁,这么大的战争,刘备只派他一个人来“联合”抗曹,够份量么?东吴也是谋士如云,能不能比得上他呢?孙权听完了鲁肃的回报,不冷不热地说了一句:“叫他先见识见识我们东吴的才俊!”并事先知会了东吴的谋士们在外厅等候。诸葛亮泰然自若地跟着鲁肃进去了,一一做过介绍后,坐了下来。东吴的一班谋士开始仔细打量诸葛亮。张昭等人见诸葛亮丰神秀逸,气概非凡(这是气宇轩昂的意思,原文就是此成语了。原文为“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到此人必来游说。于是,便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舌战。结果,东吴的一班谋士在诸葛亮时而谈笑风生,时而义正辞严的回击下,一一败下阵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舌战群儒”的故事。从此以后孙刘联盟结成,共同对抗北方的曹操,是三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的事件。 5.类似于气宇轩昂形容人很有气势的成语来势汹汹[lái shì xiōng xiōng]: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很厉害。 雷厉风行[léi lì fēng xíng]:厉:猛烈。像雷那样猛烈,像风那样快。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顶天立地[dǐng tiān lì dì]:头顶云天,脚踏大地。 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理直气壮[lǐ zhí qì zhuàng]:理直:理由正确、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 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 rén]:咄咄:使人惊奇的声音。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盛气凌人[shèng qì líng rén]:盛气:骄横的气焰;凌:欺凌。 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