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一些描写古代女子出嫁的诗词其实楼主想要的嫁和出阁二字,在故事中直指其意的倒是没有多少,倒是嫁与东风这样的句子比较多,但是另外一个词:于归,就显得很文雅,用的人很多了,也是嫁的意思。 《诗经·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fén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zhēn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是先秦时代女子出嫁时所唱的歌诗。是祝愿女子家庭和睦,早生贵子的赞歌。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 这个是出嫁女子洞房后和丈夫的笑语 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在我室兮,履我即兮。 东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闼兮。在我闼兮,履我发兮。 ——《诗经·齐·东方之日》 这个也是闺房情趣~~~~ 《水调歌头 贺人新娶,集曲名。》 紫陌风光好,绣阁绮罗香。相将人月圆夜,早庆贺新郎。先自少年心意,为惜殢人娇态,久俟愿成双。此夕于飞乐,共学燕归梁。索酒子,迎仙客,醉红妆。诉衷情处,些儿好语意难忘。但愿千秋岁里,结取万年欢会,恩爱应天长。行喜长春宅,兰玉满庭芳。 这个就是描述嫁人风光的 手里金鹦鹉, 胸前绣凤凰。 偷眼暗形相。 不如从嫁与,作鸳鸯。(南歌子,唐代温庭筠) 《思帝乡》唐·韦庄 春日游,妾拟将身嫁与, 杏花吹满头。一生休。 陌上谁家年少, 纵被无情弃, 足风流。 不能羞。 2.描写女子出嫁 诗句1 挽青丝,双环结; 百合鬓边巧装点。 白婚纱,如飘烟; 红颜新妆比花艳。 鞭炮响,彩带舞; 大红喜字窗前贴。 黑轿车,红玫瑰; 接奴直到郎身边。 醉婚宴,闹洞房; 语笑焉然化难点。 交杯酒,红烛焰; 含羞带怯君共眠。 2 那日无眠卧在床, 伊人出嫁喜车长。 头钗朱玉拥玫瑰, 身有红衣绣凤凰。 远梦徒增新梦泪, 此时妄忆旧时妆。 后来不解春风意, 只怕情深落雨塘。 3 欲作新娘喜欲狂, 浓施淡抹巧梳妆。 红衣一袭怜娇软, 梨靥双涡惜嫩香。 半喜半嗔呼不出, 如痴如醉拥难将。 天公酬得佳人意, 嫁个多才好婿郎。 4 玉环玉胭脂, 两眼宵金透, 行人停步。 仙女谁家, 怎生如此, 月飘渺、楼台束缚。 春茶醉意, 酒杯酒、曲弹无数。 偏偏误。 艳过是差错? 贵人帮助。 牵手一回, 终身无怨, 年复往、花开花露。 切把断肠歌去, 无法形容, 两难情为父。 3.女孩出嫁古诗词古今女子出嫁就是一件非常美好,让无数女子憧憬的事情,关于描述女子出嫁的美好诗句自古都不少有,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些古代女子出家诗句,一起来好好欣赏吧。 古代女子出嫁诗句 一 挽青丝,双环结; 百合鬓边巧装点。 白婚纱,如飘烟; 红颜新妆比花艳。 鞭炮响,彩带舞; 大红喜字窗前贴。 黑轿车,红玫瑰; 接奴直到郎身边。 醉婚宴,闹洞房; 语笑焉然化难点。 交杯酒,红烛焰; 含羞带怯君共眠。 4.描写女子出嫁 诗句1、《长命女》唐 :冯延巳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2、《诗经 周南 桃夭》先秦:佚名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3、《近试上张水部》唐代: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4、《南歌子·凤髻金泥带》宋代:欧阳修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 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5、《斗百花·满搦宫腰纤细》宋代:柳永满搦宫腰纤细,年纪方当笄岁。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 初学严妆,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举措多娇媚。 争奈心性,未会先怜佳婿。长是夜深,不肯便入鸳被。 与解罗裳,盈盈背立银釭,却道你但先睡。参考资料古诗文网.古诗文网[引用时间2018-1-15]。 5.描写古代女子嫁衣的句子《国风·周南·桃夭》 周代 无名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译文: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甜。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随风展。这位姑娘要出嫁,夫家康乐又平安。 《国风·周南·桃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通篇以桃花起兴,以桃花喻美人,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 全诗语言精练优美,不仅巧妙地将“室家”变化为各种倒文和同义词,而且反复用一“宜”字,揭示了新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说:“《桃夭》,后妃之所致也。不妒忌,则男女以正,婚姻以时,国无鳏民也。”以为与后妃君王有关。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对这种观点进行了驳斥,认为“此皆迂论难通,不足以发诗意也”。 现代学者一般不取《毛诗序》的观点,而认为这是一首祝贺年青姑娘出嫁的诗。据《周礼》云:“仲春,令会男女。”周代一般在春光明媚桃花盛开的时候姑娘出嫁,故诗人以桃花起兴,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其性质就好像后世民俗婚礼上唱的“催妆词”。 也有人提出了新的说法,认为这首诗是先民进行驱鬼祭祀时的唱词,其内容是驱赶鬼神,使之回到归处,并祈求它赐福人间亲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风·周南·桃夭 6.古代表示女子出嫁的词古代表示女子出嫁的词有: 1、燕燕于归 解释:指女子出嫁。 读音:yàn yàn yú guī。 引证:先秦佚名《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翻译:燕子飞翔天上,参差舒展翅膀。妹子今日远嫁,相送郊野路旁。 例句:今天是她出嫁的日子,燕燕于归,也算是姻缘圆满了。 2、摽梅之年 解释: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 读音:biào méi zhī nián。 引证:先秦佚名《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翻译:梅子落地纷纷,树上还留七成。有心求我的小伙子,请不要耽误良辰。 例句:摽梅之年的她,暑假时,说媒的,踏破门。 3、施衿结褵 解释:本指古代女子出嫁,母亲将五彩丝绳和佩巾结于其身。后比喻父母对子女的教训。 读音:shī jīn jié lí。 引证:先秦佚名《诗经·豳风·东山》:“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 翻译:那人过门做新娘,迎亲骏马白透黄。娘为女儿结佩巾,婚仪繁缛多过场。 例句:女儿在出嫁前,母亲施衿结褵,一再地告诫不要议论别人的是非长短。 4、嫁鸡逐鸡 解释:比喻女子出嫁后只能顺从丈夫。 读音:jià jī zhú jī。 引证:宋代欧阳修《代鸠妇言》:“人言嫁鸡逐鸡飞,安知嫁鸠被鸠逐。” 翻译:人们说嫁鸡随鸡飞来飞去,可你是否知道嫁鸠会被鸠驱赶。 例句:虽然不好明说丈夫丑陋,只把嫁鸡逐鸡的常话劝诲他一番。 5、女大当嫁 解释:指女子成年后须及时出嫁。 读音:nǚ dà dāng jià。 引证:清代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九回:“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理之当然。” 翻译:男子成年后必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431353362须娶妻,女子成年后须及时出嫁,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例句:既然是女大当嫁,我认为你也阻止不了她。 7.描写“女子出嫁”的诗句有哪些1、《长命女》 唐 :冯延巳 -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2、《诗经 周南 桃夭》 先秦:佚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3、《近试上张水部》 唐代: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4、《南歌子·凤髻金泥带》 宋代:欧阳修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 5、《斗百花·满搦宫腰纤细》 宋代:柳永 满搦宫腰纤细,年纪方当笄岁。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初学严妆,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举措多娇媚。 争奈心性,未会先怜佳婿。长是夜深,不肯便入鸳被。与解罗裳,盈盈背立银釭,却道你但先睡。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古诗文网[引用时间2018-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