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春雷的诗句春雷: 外家新赐苍龙璧,北焙风烟天上来。 明日蓬山破寒月,先甘和梦听春雷。 九月山村已骤寒,看云殊怯倚阑干。 一杯浊酒栽培睡,不觉春雷起鼻端。 学道无多事,消阴服众魔。 春雷惊蛰户,海日浴鲸波。 大勇收全胜,灵襟袭太和。 何妨会稽市,取酒独酣歌。 九天清跸响春雷,百万貔貅扈驾回。 不独雨师先洒道,汴流袬袬入淮来。 好雨疏疏压暮埃,断云漠漠带春雷。 离黄穿树语断续,翠碧衔鱼飞去来。 连峰出云云半开,奔渠卷雪响春雷。 云中屈曲明如玉,都是天池顶泻来。 明珠照地三千乘,一片春雷入未央。 春雷近作解,空谷半芳菲。云栋彩虹宿,药圃蝴蝶飞。 春雷醉别镜湖边,官显才狂正少年。 红烛满汀歌舞散,美人迎上木兰船。 云水淹门阃,春雷在树枝。平生无限事,不独白云知。 大志终难起,西峰卧翠堆。床前倒秋壑,枕上过春雷。 2.描写惊蛰的诗词原发布者:**亚 关于惊蛰诗词 【篇一:《古诗词中的24节气:惊蛰》讲义】 古诗中的24节气:惊蛰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6日左右。惊是惊动,蛰是藏。此时气温上升,土地解冻,春雷始鸣,蛰伏冬眠的动物惊起活动,故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意思是说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当然,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是因为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翻页】 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节气,在农忙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惊蛰时节,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有些地区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春耕季节。因此,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在我们后边学习的唐代韦应物《观田家》诗中便讲到:“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有谚语云:“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这是说惊蛰日或惊蛰日后听到雷声是正常的,证明今年风调雨顺会有一个好收成。 【翻页】 那么,同学们都知道惊蛰节气里有哪些习俗吗?接下来,我们在一块了解一下惊蛰节气里的习俗。【惊蛰习俗】“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首诗歌,陶渊明的《拟古九首4有被作曲所限,而是扣紧 3.描述惊蛰的诗句描述惊蛰的诗句有: 1、几年官军破郡邑,远客孤村谁脱急。卧听邻鸡三鼓鸣,流言敌骑一宵及。抱衾携幼强趋走,复岭重山且深入。为闻北人畏和暖,安得如今便惊蛰。长秋南奔苦岚瘴,翠华连巡犯卑湿。顾我飘零岂足念,注目寒江忘久立。《夜闻警》(宋代)吴可 2、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义雀行和朱评事》(唐)贾岛 3、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拟古·其三》(魏晋)陶渊明 4、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观田家》(唐)韦应物 5、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鳞鳞江色涨石黛,袅袅柳丝摇曲尘。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春晴泛舟》(宋)陆游 4.描写惊蛰的诗句1韦应物《观田家》: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2范成大《秦娥月/忆秦娥》: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3陆游《春晴泛舟》: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5.描写春雷的诗句1、《春居杂兴·一夜春雷百蛰空》宋朝·王禹偁一夜春雷百蛰空,山家篱落起蛇虫。 无端蚯蚓争头角,触破莓苔气似虹。2、《春雷》近现代·郭沫若春雷动地布昭苏,沧海群龙竞吐珠。 肯定秦皇功百代,判宣孔二有余辜。十批大错明如火,柳论高瞻灿若朱。 愿与工农齐步伐,涤除污浊绘新图。3、《题春雷出蛰图》明朝·王世贞一夜春雷发,群蛰自相语。 神龙岂不劳,人间要霖雨。4、《闻春雷》唐朝·司空曙水国春雷早,阗阗若众车。 自怜迁逐者,犹滞蛰藏馀。5、《游高园用前韵·尽渠弦索辊春雷》宋朝·牟巘五尽渠弦索辊春雷,丁对清风君子哉。 凉观主人归未得,不妨却许蜀人来。6、《田家四时·昨夜春雷作》宋朝·梅尧臣昨夜春雷作,荷锄理南陂。 杏花将及候,农事不可迟。蚕女亦自念,牧童仍我随。 田中逢老父,荷杖独熙熙。 6.有什么描写春雷的诗句1、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年代: 近代 作者: 秋瑾 2、羯鼓噪春雷。鼍舞蛟回。 《浪淘沙·一线海门来》年代: 宋 作者: 曾觌 3、紫檀香暖转春雷,嘈嘈切切声相继。 《踏莎行·凤翼双双》年代: 宋 作者: 曾觌 4、土釜温温火,橐龠动春雷。 《水调歌头·土釜温温火》年代: 宋 作者: 葛长庚 5、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 《沁园春·梦孚若》约下廊》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6、明珠照地三千乘,一片春雷入未央。 《鹧鸪天·禁卫传呼 7、腰间累累六相印,不如高卧鼻息轰春雷。 《悲歌行》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8、惊雷奋兮震万里,威凌宇宙兮动四海,六合不维兮谁能理? 《惊雷歌》 9、九天清跸响春雷,百万貔貅扈驾回。 《书事》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10、看花终不似春雷,牵引诗情瞑目开。= 《缘识》年代: 宋 作者: 宋太宗 11、春雷起新萌 [宋] 苏辙 《次韵子瞻系御史狱赋狱中榆槐竹柏 竹》 12、一夜春雷百蛰空 [宋] 王禹偁 《春居杂兴》 13、应发春雷动地声 [宋] 释重显 《送僧》 14、春雷初过茗生芽 [宋] 王之道 《和徐季功舒蕲道中二十首》 15、春雷一声发 [唐] 元稹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芳树》 16、春雷晚始鸣 [宋] 戴表元 《山中》 17、欢动春雷 [宋] 李廷忠 《沁园春·幕府增辉》 18、宫中郤辘响春雷 [明] 杨基 《无题和唐李义山商隐》 19、春雷开众蛰 [宋] 释正觉 《禅人写真求赞》 20、殷春雷天外 [宋] 吴则礼 《红楼慢》 7.描写春雷的古诗名句闻春雷---司空曙水国春雷早,阗阗若众车。 自怜迁逐者,犹滞蛰藏馀。寄冯著---韦应物春雷起萌蛰,土壤日已疏。 胡能遭盛明,才俊伏里闾。偃仰遂真性,所求惟斗储。 披衣出茅屋,盥漱临清渠。吾道亦自适,退身保玄虚。 幸无职事牵,且览案上书。亲友各驰骛,谁当访敝庐。 思君在何夕,明月照广除。别郑仁表---张蠙春雷醉别镜湖边,官显才狂正少年。 红烛满汀歌舞散,美人迎上木兰船。赠张徐州莫辞酒---韩愈莫辞酒,此会固难同。 请看女工机上帛,半作军人旗上红。莫辞酒,谁为君王之爪牙?春雷三月不作响,战士岂得来还家。 李氏园---孟浩然我爱陶家趣,园林无俗情。春雷百卉坼,寒食四邻清。 伏枕嗟公干,归山羡子平。年年白社客,空滞洛阳城。 剑池---陈陶秦帝南巡厌火精,苍黄埋剑故丰城。霸图缭戾金龙蛰,坤道扶摇紫气生。 星斗卧来闲窟穴,雌雄飞去变澄泓。永怀惆怅中宵作,不见春雷发匣声。 义雀行和朱评事---贾岛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8.桃夭 关于惊蛰的诗句1、轻雷隐隐初惊蛰(宋·范成大·《秦楼月/忆秦娥》) 2、初惊蛰(宋·范成大·《秦楼月/忆秦娥》) 3、一雷惊蛰始(唐·韦应物·《观田家》) 4、深虑惊蛰虫(宋·彭龟年·《燕居十六首》) 5、早雷惊蛰户(南北朝·庾信·《奉和法筵应诏诗》) 6、恰似春雷未惊蛰(明·唐寅·《清溪松阴图》) 7、何得龙蛇已惊蛰(宋·黄庭坚·《李君贶借示其祖西台学士草圣并书帖一编二轴》) 8、春雷惊蛰余(唐·贾岛·《义雀行和朱评事》) 9、雷动风行惊蛰户(宋·陆游·《春晴泛舟》) 10、春雷惊蛰户(宋·陆游·《市饮》) 11、雨催惊蛰候(宋·陈棣·《春日杂兴五首》) 12、雷雨还惊蛰(宋·宋无·《蕃厘观感琼花》) 13、新春甫惊蛰(宋·苏辙·《游景仁东园》) 14、新雷惊蛰龙(宋·张栻·《寒食前三日野步乌龙山中石上往往多新芽手撷》) 15、苍龙惊蛰背磨空(宋·杜德源·《安济桥》) 9.关于惊蛰的诗句有哪些1、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游景仁东园》宋代:苏辙 译文:刚刚到了惊蛰时节,草木还没有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2、今朝蛰户初开,一声雷唤苍龙起。——《水龙吟 寿族父瑞堂是日惊蛰》元代:吴存 译文:今年刚刚才到惊蛰时节,蛰虫伏处的洞穴才开,一声雷响呼唤着苍龙醒来。 3、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惊蛰日雷》元代:仇远 译文:天上半夜突然响起一声雷鸣,到了早晨虫子的洞穴已经打开,花芽也探出了头。 4、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秦楼月·浮云集》宋代:范成大 译文:云彩聚集在一起,时届惊蛰,雷声隐隐。刚惊蛰时,水鹁鸪叫声愤怒焦急,杨柳也随狂风舞动。 5、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观田家》唐代:韦应物 译文:一场微细的春雨百草充满生机,一声隆隆的春雷惊蛰节令来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