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亲人去世的悲伤的句子1、这个秋,日渐缺失温婉。我们在九月里,送走了一个至爱亲人。很突然的离去,突然到我们来不及很悲伤,便给了我们至深至死的悲痛。 2、茶碗里还温存着他在我儿时给我浸泡的生命,那透彻的心情还在为我倾诉他那段年久的沧桑,只是我已经遗忘,我已经遗忘,我来的地方和我将要去的地方,他也不在那书桌旁陪我倾谈,他带着不愿离开,去了我们都会去的天堂。 3、父亲去世一年了,他老人家走时,我不在身边。现在,第一个清明节来临,我也无法回去为他敬一杯洒,叩几个头。遥望家乡,感觉漂泊无依,身不由已伤。 4、他是到另一个地方完成自己的任务,我们应该祝福他。因为他在与大自然亲密的接触。天天开心是最好的。 5、去的已经去了,但他一定不希望我们活着的人过得痛苦。他一定希望我们在表达了适度的悲哀之后,应该照样会好好地活着。 6、他没有离开,他只是去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只不过这趟旅行,他喜欢上了那里选择定居下来。但是他能看到你,做一个坚强的人,他不希望你让他失去希望。 7、那个人在默默的注视着你,在你身边,保护你,他从未离开过。 2.表达“对于父亲逝世最悲痛”的诗句有哪些1、【宋】贺铸《遮鸪天·半死桐》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逝世清霜后,头白家父失伴飞。 白话翻译:再次来到苏州,只觉得万事皆非。曾与我同来的父亲为何不能与我同归呢?我好像是遭到霜打的梧桐,半生半死。 原野上,绿草上的露珠刚刚被晒干。我流连于旧日同栖的居室,又徘徊于垄上的新坟。躺在空荡荡的床上,听着窗外的凄风苦雨,平添几多愁绪。今后还有谁再为我深夜挑灯缝补衣衫! 2、【宋】苏轼《西江月》高情忆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白话翻译:高尚的情操已经追随向晓云的天空,就不会想到与梨花有同一种梦想。 词句出自《西江月·梅花》,是宋代文学家苏轼被贬岭南惠州时所作的一首词。此词当为悼念随作者贬谪惠州的父亲而作。 3、【清】周淑然《元日哭先大人》 一夜思亲泪,天明又复收。恐伤慈母意,暗向枕边流。 白话翻译:想起故去的父亲不自觉的流下眼泪,天亮前赶紧收回这悲伤的情绪。担心母亲看到了会难过,只能偷偷的在枕头上哭泣不让人看见。出处:《元日哭先大人》 4、【唐】元稹《遣悲怀三首》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本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白话翻译:平常家里只能用豆叶之类的野菜充饥,父亲却吃得很香甜;没有柴烧,他便靠老槐树飘落的枯叶以作薪炊。 5、【唐】杜甫《贻阮隐居》 陈留风俗衰,人物世不数。塞上得阮生,迥继先父祖。 白话翻译:今自己虽然享受厚俸,却再也不能与父亲一道共享荣华富贵,只能用祭奠与延请僧道超度亡灵的办法来寄托自己的情思。 6、【宋】方回《七十翁吟五言古体十首》 先父五十六,予甫三岁焉。厥今七十叟,万死偶获全。 白话翻译:祖八十四,卒予生之年。先父五十六,予甫三岁焉。厥今七十叟,万死偶获全。过父岂不愧,逮祖恐未然。 3.表达父亲去世的诗句1、《悼春》 当代 纪大良 春韵入园香,慈严却远航。 残红谁再护,把酒问夕阳。 译文: 春天的气息到来了,慈祥的父亲却离我远去。 春天去了,落花还有谁会呵护呢,只有拿起酒杯问问夕阳而已。 2、《为薛台悼亡》 唐代 白居易 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 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 译文: 一边是就要枯死的梧桐树一边是久病的身躯, 每当想到人死后要去九泉之下心里感到悲伤。 夜晚手拉着年幼的儿子回到了自己的故园中, 寒冷的月光下空空的房子里没有看见任何人。 3、《忆王孙·春词》 宋代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 柳外楼高空断魂。 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 雨打梨花深闭门。 译文: 茂密青草使我想起王孙,柳畔的高楼上凭栏凝望,杜鹃蹄声哀切令人神伤。眼看着又到了黄昏时分,雨打梨花深闭门。 扩展资料 《忆王孙·春词》赏析 词的首句“萋萋芳草忆王孙”是化用刘安《招隐士》赋中的“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之语,写出这是在芳草萋萋的暮春时节,点明了时间、季节。 “柳外楼高空断魂”谓登上高楼,凭窗远眺,盼望日夜思念的父亲能出现在眼前,只是仍不见丈夫身影,不觉悲从中来,益觉伤悲。“杜宇声声不忍闻”言杜鹃鸣声凄厉,更能引起思念亲人的悲凄之情。“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时将黄昏,天又降雨,拍打梨花落地,伤情离绪更进一层。少妇思夫的孤寂心情,伴随凄风厉雨,更加魂消肠断。不忍再看落地梨花,遂关掩门户,不再见人。给人以无穷遐思,悲苦难以尽言。 全诗一句一层渲染,层层推进,直至最后“深闭门”打住,大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感。读来令人为之心恸。 小令如绝句,易成而难工,最重神韵。此词利用传统意象,将芳草、烟柳、杜鹃、春雨、梨花诸物与所抒离恨别绪结合在一起,使之情景交融,所以意境深远而韵味悠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忆王孙·春词 4.形容父母告别子女的伤感诗句1、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出自元代张鸣善的《普天乐·咏世》 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 花倚栏干看烂熳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 译文 在洛阳赏花,到梁园赏月,好花应不惜钱去买,明月也应不惜钱去买。依着栏干观赏花开放得一片烂熳,举酒问明月为何如此团圆。月有圆有缺花有开有谢,想到人生最苦的事情莫过于离别。花谢了到了三春再开,月缺了到了中秋又圆,人去了什么时候能再来呢? 2、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鹧鸪天·代人赋》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译文 落日里寒鸦归巢勾起我一片思愁。只有池塘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显出温柔。如果不是眼下亲自遭遇离愁别恨的折磨,根本不会相信这世上真会有人伤心白头。离肠寸断,泪流难收。怀着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红楼。明明知道乱山无数,遮断了远方的天空,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一直凝望而不能罢休。 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出自唐代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 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 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 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 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4、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出自宋代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译文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出自唐代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5.形容人终有一死.不必为之难过的诗词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犹酣战。 先帝玉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偶逢佳士亦写真。 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