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胶河的诗句

1.描述河道的诗句

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唐《浪淘沙》

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扬子江头杨柳春,扬花愁杀渡头人。

4、欲知别后思今夕,汉水东流是寸心。

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6、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7、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8、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9、功名富贵若常在,汉水应亦西北流。

10、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1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1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1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15、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6、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1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1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2.描写河的诗句

1.河

李白《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魏都接燕赵,美女夸芙蓉。

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

青楼夹两岸,万室喧歌钟。

天下称豪贵,游此每相逢。

杜甫《洗兵马(收京后作)》

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

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唐 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王之涣《 凉州词二首》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3.描写泗水河畔的诗句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1.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2. 寻芳:游春,踏青。

3.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4.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5. 东风:春风。

[评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作者介绍〕

朱熹(xī )(1130-1200年)中国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汉族。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后寓居福建。朱熹出生于福建尤溪,14岁丧父,随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里夫。19岁[绍兴十八年(1148)]时,以建阳籍参加乡试、贡试。荣登进士榜。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江西刑狱公事、秘阁修撰等职。后由赵汝愚推荐升任焕章阁侍制、侍讲。庆元三年(1197),韩侂胄擅权,排斥赵汝愚,朱熹也被革职回家,庆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是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诗作有《观书有感》《春日》《泛舟》等著名诗作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 、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4.描写渭河的诗句

昔日清清渭水河。

哀江头 作者:杜甫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景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5.关于桃胶的诗句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唐·陈陶)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当奈公何 (·古歌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唐·王之涣) 九曲黄河万里沙 (唐·刘禹锡)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唐·杜甫) 三峡星河影动摇 (唐·杜甫)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宋·文天祥)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汉·佚名)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汉·佚名)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宋·苏轼)。

6.形容“淇河”的诗句有哪些

1.《淇澳青青水一湾》

清代:郑燮

渭川千亩入秦关,淇澳青青水一湾。

两地高风来拱向,中间突兀太行山。

2.《淇上别赵仙舟》

唐代: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3.《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唐代:高适

川上常极目,世情今已闲。

去帆带落日,征路随长山。

亲友若云霄,可望不可攀。

于兹任所惬,浩荡风波间。

4.《秋晓风日偶忆淇上》

清代:王闿运

秋云洗晨光,庭树碧已散。

风期偶然照,水石若在眼。

清淇忆晓涉,尘虑得初盥。

日色马上明,波痕鹭边浅。

5.《淇上送韦司仓往滑台》

唐代:高适

饮酒莫辞醉,醉多适不愁。孰知非远别,终念对穷秋。

滑台门外见,淇水眼前流。君去应回首,风波满渡头。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