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学问深的诗句

1.描写学问的诗句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一个爱读书的人,他毕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13.一本书象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14,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15,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1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1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唐)

1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时!---颜真卿(唐书画家)

1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荀子

20,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21,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威尔逊

22,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23,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知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24,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25,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26,阅读最大的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27,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28,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29,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3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3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2,路漫漫其道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34,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3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

3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7,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3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3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4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4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4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44,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2.形容学识的诗句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2.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3.十年磨一剑------唐.贾岛<<;剑客>>

4.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5.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3.描写人学问深的词语

○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见多识广:识:知道。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殚见洽闻:殚:尽,完全;洽:广博。该见的都见过了,该听的都听过了。形容见多识广,知识渊博。

○博古通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雄才大略:非常杰出的才智和谋略。

○多才多艺: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真才实学:真正的才能和学识。

○满腹经纶: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经明行修:旧指通晓经学,品行端正。

○德才兼备: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八斗之才: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才高八斗: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栋梁之材:栋:脊檩,正梁。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

○出将入相: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丞相。指兼有文武才能的人,也指文武职位都很高。○人杰地灵:杰:杰出;灵:好。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国士无双: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

○南州冠冕:南方人才中杰出的人。指才识出众的人。

○后起之秀:后来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

○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卓尔不群: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出类拔萃: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超群绝伦:伦:同辈。超出一般人,没有可以相比的。

○盖世无双:盖:压倒,超过。才能或武艺当代第一,没有人能比得上。

○陆海潘江:陆:晋朝陆机;潘:晋朝潘岳。陆机的文才如大海,潘岳的文才如长江。比喻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智勇双全:又有智谋,又很勇敢。

○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龙跃凤鸣:象龙在腾跃,凤凰在高鸣。比喻才华出众。

○腾蛟起凤:蛟:蛟龙;凤:凤凰。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锦心绣口:锦、绣:精美鲜艳的丝织品。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

○经天纬地:经、纬:织物的竖线叫“经”,横线叫“纬”,比喻规划。规划天地。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做非常伟大的事业。

○金玉满堂:堂:高大的厅堂。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

○铁中铮铮:铮铮:金属器皿相碰的声音。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无出其右: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为尊。没有能超过他的。

○一世之雄:雄:英雄豪杰。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

○一柱擎天:擎:托起。一根柱托住天。比喻人能担当天下重任。

○出口成章: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下笔成章: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写文思敏捷。

○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

○扫眉才子:扫眉:妇女画眉毛。旧指有才华的女子。

○不栉进士:栉:梳头。不绾髻插簪的进士。旧指有文采的女人。

○升堂入室:升:登上;堂:厅堂;室:内室。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大智若愚:某些才智出众的人,看来好像愚笨,不露锋芒。

○大巧若拙:拙:笨。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像笨拙。

4.形容知识的诗句

1、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大鹏一日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4、路漫漫其修远昔,吾将上下而求索。

5、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6、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7、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

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9、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0、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形容工作努力的古诗

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12、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13、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4、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

15、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5.形容有学问的成语大全,描写有学问的优美诗句,句子

1、载酒问字:指人有学问,常有人登门求教。也比喻勤学好问。

2、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3、满腹珠玑:玑:不圆的珠子;珠玑:比喻优美的文章。形容人很有文才。

4、文江学海: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

5、酒酸不售:酒已经变酸了,依然卖不出去。原比喻奸臣阻拦了有学问、有贤德的人为国家效力,使国君受到蒙蔽。后比喻经营无方或办事用人不当。

6、不学无识:指没有学问,缺乏见识。

7、敬贤礼士: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8、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9、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10、就正有道:向有学问和有道德的人请求指正。

11、经纶满腹:经纶:原指整理蚕线,理丝为经,编丝为纶,引申为规划治理。比喻人富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或指人很有学问

12、通文达礼:谓有学问懂礼仪。

13、通文达理:谓有学问懂道理。

14、出口成章: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15、满腹经纶: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16、才高八斗: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17、博古通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18、博学多闻: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19、学贯中西: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

6.形容才华高,学问深的成语

○ 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 见多识广:识:知道。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 殚见洽闻:殚:尽,完全;洽:广博。该见的都见过了,该听的都听过了。形容见多识广,知识渊博。

○ 博古通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 雄才大略:非常杰出的才智和谋略。

○ 多才多艺: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 真才实学:真正的才能和学识。

○ 满腹经纶: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 经明行修:旧指通晓经学,品行端正。

○ 德才兼备: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 八斗之才: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 才高八斗: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 栋梁之材:栋:脊檩,正梁。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

○ 出将入相: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丞相。指兼有文武才能的人,也指文武职位都很高。

○ 人杰地灵:杰:杰出;灵:好。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 国士无双: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

○ 南州冠冕:南方人才中杰出的人。指才识出众的人。

○ 后起之秀:后来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

○ 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 卓尔不群: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 出类拔萃: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 超群绝伦:伦:同辈。超出一般人,没有可以相比的。

○ 盖世无双:盖:压倒,超过。才能或武艺当代第一,没有人能比得上。

○ 陆海潘江:陆:晋朝陆机;潘:晋朝潘岳。陆机的文才如大海,潘岳的文才如长江。比喻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 智勇双全:又有智谋,又很勇敢。

○ 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 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龙跃凤鸣:象龙在腾跃,凤凰在高鸣。比喻才华出众。

○ 腾蛟起凤:蛟:蛟龙;凤:凤凰。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 锦心绣口:锦、绣:精美鲜艳的丝织品。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

○ 经天纬地:经、纬:织物的竖线叫“经”,横线叫“纬”,比喻规划。规划天地。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做非常伟大的事业。

○ 金玉满堂:堂:高大的厅堂。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

○ 铁中铮铮:铮铮:金属器皿相碰的声音。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 无出其右: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为尊。没有能超过他的。

○ 一世之雄:雄:英雄豪杰。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

○ 一柱擎天:擎:托起。一根柱托住天。比喻人能担当天下重任。

○ 出口成章: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 下笔成章: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写文思敏捷。

○ 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

○ 扫眉才子:扫眉:妇女画眉毛。旧指有才华的女子。

○ 不栉进士:栉:梳头。不绾髻插簪的进士。旧指有文采的女人。

○ 升堂入室:升:登上;堂:厅堂;室:内室。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 大智若愚:某些才智出众的人,看来好像愚笨,不露锋芒。

○ 大巧若拙:拙:笨。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像笨拙。

出口成章

7.形容有学问的古文,形容一个人满腹经纶很有才华的诗词

一、《国风·卫风·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二、《留诲曹师等诗》

万物有丑好,各一姿状分。

唯人即不尔,学与不学论。

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

孝友与诚实,而不忘尔言。

根本既深实,柯叶自滋繁。

念尔无忽此,期以庆吾门。

三、《剑客》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四、《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五、《寄兴》

长愿人人意,一生无别离。

妾当年少日,花似半开时。

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风·卫风·淇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留诲曹师等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剑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冬夜读书示子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寄兴

8.关于学问的诗词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2.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3.十年磨一剑——唐.贾岛《剑客》

4.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5.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1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杂诗》

1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12.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劝学》

1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14.逢事独为贵,历代非无才——唐.陈子昂《郭槐》

15.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原老君家——宋.戴复古《寄兴二首》

9.关于学问的古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蒲松龄《阿宝》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朱子语类大全》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训学斋规》

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