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卷子一、填空: 1、“尺”字用音序查字,查( )字母,用部首查字查( )部。 2、“疑”用音序查字,查( )字母,用部首查字查( )部。除部首外还有( )画。 这个字的第一笔是( )。 二、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含:( )(1)放在嘴里不咽下去(2)包含,藏在里面(3)带着、怀着(4)像放在嘴里不咽下去 泊:( )(1)停船靠岸 (2)停留 (3)湖泽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直:( ) (1)成直线的,跟“曲”相对 (2)跟地面垂直的,跟“横”相对 (3)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跟“横” (4)挺直,使笔直 (5)公正的,正义的 (6)直爽,直截 (7)一个劲儿,不断地。疑:( )(1)不相信 (2)难于解难于断定的 (3)猜忌三、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诗句描述的景象。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四、填空: 1、《望庐山瀑布》是( )代诗人( )的作品。 诗中的首句,巧妙地运用( )的名字,将蒙蒙的( )形象地比喻为从香炉中升起的( )。整首诗采用( )的方法写出庐山瀑布的( ),表达了诗人( )。 2、《绝句》是( )代诗人( )写的。诗中描绘出诗人居住的( )附近明丽的景象。 整首诗有( )有( )。有( )有( )。 三、积累摘抄: 瀑布(叶圣陶)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山路忽然一转,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时时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2.小学一到六年级的古诗 只要题目人教课标版一到六年级古诗词集锦(精华)【一年级上册】画 唐朝•王维 静夜思 李白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年级下册】 春晓 唐•孟浩然 村居清•高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所见 清•袁枚 小池 宋•杨万里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背诵或默写情况 家长签名:【二年级上册】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山行 唐 杜牧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赠汪伦 唐 李白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二年级下册】 草 唐•白居易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绝句 唐 杜甫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背诵或默写情况家长签名:【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三年级下册】 咏柳 唐•贺知章 春日 宋•朱熹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乞巧 林杰 嫦娥 李商隐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背诵或默写情况 家长签名:【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游山西村 宋 陆游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四年级下册】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渔歌子 唐•张志和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乡村四月 宋•翁卷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背诵或默写情况 家长签名:【五年级上册】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秋思 张籍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3.1至6年级的古诗带题目年级 所含古诗 小学一年级 上册:《静夜思》 下册:《春晓》《村居》《所见》《小池》 小学二年级 上册:《赠刘景文》《山行》《回乡偶书》《赠汪伦》 下册:《草》《宿新市徐公店》《望庐山瀑布》《绝句》 小学三年级 上册:《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 下册:《咏柳》《春日》《乞巧》《嫦娥》 小学四年级 上册:《题西林壁》《游山西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 下册:《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渔歌子》 小学五年级 上册:《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下册:《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 小学六年级 上册:《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思》 下册:《七步诗》《鸟鸣涧》《芙蓉楼送辛渐》《江畔独步寻花》《石灰吟》《竹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己亥杂诗》《浣溪沙》《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示儿》《长歌行》《出塞》 古诗来源: 4.小学古诗考核三级上山 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小学一年级】 上册:《静夜思》李白 静夜思 李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春 晓 (孟 浩 然)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村居 (高鼎)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拂 堤 扬 柳 醉 青 烟。 儿 童 放 学 归 来 早,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所 见 (袁 枚) 牧 童 骑 黄 牛, 歌 声 振 林 樾。 意 欲 捕 鸣 蝉, 忽 然 闭 口 立。 小池 ( 杨万里) 泉 眼 无 声 惜 细 流, 树 阴 照 水 爱 晴 柔。 小 荷 才 露 尖 尖 角 , 早 有 蜻 蜓 立 上 头。 【小学二年级 】 上册: 赠刘景文 (苏 轼) 荷 尽 已 无 擎 雨 盖, 菊 残 犹 有 傲 霜 枝 。 一 年 好 景 君 须 记, 最 是 橙 黄 橘 绿 时。 山行 (杜 牧)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回乡偶书 (贺知章) 离 别 家 乡 岁 月 多, 近 来 人 事 半 消 磨。 唯 有 门 前 镜 湖 水, 春 风 不 改 旧 时 波。 赠汪伦 (李白) 李 白 乘 舟 将 欲 行, 忽 闻 岸 上 踏 歌 声。 桃 花 潭 水 深 千 尺 , 不 及 汪 伦 送 我 情 。 下册: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 离 原 上 草 , 一 岁 一 枯 荣 。 野 火 烧 不 尽, 春 风 吹 又 生。 远 芳 侵 古 道, 晴 翠 接 荒 城 又 送 王 孙 去, 萋 萋 满 别 情。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 落 疏 疏 一 径 深 , 树 头 花 落 未 成 阴。 儿 童 急 走 追 黄蝶 , 飞 入 菜 花 无 处 寻。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飞 流直 下 三 千 尺, 疑 是 银 河 落九 天。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小学三年级 】 上册:《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霜叶红于二月花。 5.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卷子一、填空: 1、“尺”字用音序查字,查( )字母,用部首查字查( )部。 2、“疑”用音序查字,查( )字母,用部首查字查( )部。除部首外还有( )画。这个字的第一笔是( )。 二、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含:( )(1)放在嘴里不咽下去(2)包含,藏在里面(3)带着、怀着(4)像放在嘴里不咽下去 泊:( )(1)停船靠岸 (2)停留 (3)湖泽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直:( ) (1)成直线的,跟“曲”相对 (2)跟地面垂直的,跟“横”相对 (3)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跟“横” (4)挺直,使笔直 (5)公正的,正义的 (6)直爽,直截 (7)一个劲儿,不断地。疑:( )(1)不相信 (2)难于解难于断定的 (3)猜忌三、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诗句描述的景象。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四、填空: 1、《望庐山瀑布》是( )代诗人( )的作品。诗中的首句,巧妙地运用( )的名字,将蒙蒙的( )形象地比喻为从香炉中升起的( )。整首诗采用( )的方法写出庐山瀑布的( ),表达了诗人( )。 2、《绝句》是( )代诗人( )写的。诗中描绘出诗人居住的( )附近明丽的景象。整首诗有( )有( )。有( )有( )。 三、积累摘抄: 瀑布(叶圣陶)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山路忽然一转,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时时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6.三年级必背课外古诗有几首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夜书所见》、《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咏柳》等。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2、《夜书所见》宋代: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3、《望天门山》唐代: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4、《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代: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5、《咏柳》唐代: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7.上海教育出版社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的所有古诗(毕业考了,要复习,【小学三年级 】 上册: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下册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乞巧 唐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 李商隐(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