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书法墨香的句子1、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2、无声之音,无形之相。3、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 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4、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 5、书肇于自然。6、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 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7、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 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8、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 9、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 10、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11、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12、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 13、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14、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 15、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16、体象卓然,殊今异古。 落落珠玉,飘飘缨组。 2.形容墨香的词语有哪些1、骚人洒墨香浓。 宋 赵以夫 《芰荷香·倚晴空》 2、叹飘零、墨香千古。 宋 詹玉 《桂枝香·紫薇花露》 3、墨香横壁长苍苔。 元 虞集 《法驾导引 庐山寻真观题》 4、两本新图宝墨香。 宋 苏轼 《书林次中所得李伯时归去来阳关二图后二首》 5、犹带唐人翰墨香。 宋 文天祥 《题滕王阁》 6、岩壑常沾翰墨香。 清 毛德琦 《读书堂》 7、风云宝墨香。 宋 曹勋 《杨和王挽章五首》 8、北禁诏墨香。 宋 陈起 《寿大丞相安晚先生》 9、紫石磨来滃墨香。 宋 陈著 《试墨三首》 10、留意当年翰墨香宋仇远 《题赵仲穆山水二首》 3.【赞美墨的古诗词墨香,墨痕,书卷气】【标题】:示添丁【年代】:唐【作者】:卢仝【体裁】:杂言【内容】:--------------------春风苦不仁,呼逐马蹄行人家.惭愧瘴气却怜我,入我憔悴骨中为生涯.数日不食强强行,何忍索我抱看满树花.不知四体正困惫,泥人啼哭声呀呀.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父怜母惜掴不得,却生痴笑令人嗟.宿舂连晓不成米,日高始进一碗茶.气力龙钟头欲白,凭仗添丁莫恼爷.【标题】:新年七十有九【年代】:南宋【作者】:陆游【内容】:--------------------中岁抱沉绵,讵敢望七十;造物偶脱遗,俯仰耄已及.宁知辱弓旌,扶惫去乡邑.受恩不知报,怀抱空怏悒.天门邈难窥,地芥亦嬾拾.随身一诗囊,副以两药笈.何当复得谢,浩荡脱维絷.擘浪画楫飞,穿云青鞋湿.余年尚有几,登览当汲汲.狂吟题寺廊,大笔蘸墨汁.。 4.赞美墨的古诗词墨香,墨痕,书卷气墨 墨滴无声入水惊.如烟袅袅幻形生.似君身影轻纱隔,终是朦胧看未清. 玄圭 “急磨玄圭染霜纸,撼落花须浮砚水。” (宋·杨万里《春兴》) 玄玉 “玄玉初成敢轻用,万里豹囊曾入贡。” (明·高启《赠卖墨陶叟》) 玄珠 “万灶玄珠一唾轻,客卿新以玉泉名。” (金·元好问《赋南中杨生玉泉墨》) 陈玄 “赖石陈玄典籍传,肯教边腹擅便便。” (宋·庄季裕《鸡肋篇》) 乌丸 “秦郎百好居第一,乌丸如漆姿如石。” (宋·陈师道《古墨行》) 乌玉玦 “近者唐夫子,速致乌玉玦。” (宋·苏轼《孙莘老寄墨》) 松烟 “往逢醉许在长安,蛮溪大砚磨松烟。” (宋·黄庭坚《答王道济寺正观许道宁山水图》 松液 “要与陶泓作佳传,老磨松液写《黄庭》” (元·宋无《端石砚》) 松煤 “山中老僧忧石泐,印之以纸磨松煤” (宋·欧阳修《石篆》) 松腴 “苍鼠奋须饮松腴,剡藤玉版开雪肌。” (宋·苏轼《六观堂老人草书》) 麝煤 “蜀纸麝煤添笔媚,越瓯犀液发茶香。” (唐·韩偓《横塘》) 珍煤 “贵价市珍煤,风前试寒泓。” (宋·文同《谢杨侍读惠端溪紫石砚》) 灶煤 “瓦池研灶煤,苇管书柿叶。” (宋·苏轼《孙莘老寄墨》) 书煤 “引书煤而黯黯,入文亩而休休。” (唐·薛涛《四友赞》) 黑蛟 “绿蚁滟樽芳酝热,黑蛟落纸草书颠。” (宋·陆游《醉书山亭壁》) 翠饼 “何以墨潘穿破褐,琅琅翠饼敲云笏。” (宋·苏轼《赠潘谷》 龙宾 “龙宾十二吾何用,不意龙文入吾手。” (元·泰不华《桐花烟为吴国良赋》)希望帮到你,不懂再追问哦。 5.赞美墨的古诗词墨香,墨痕,书卷气墨滴无声入水惊.如烟袅袅幻形生.似君身影轻纱隔,终是朦胧看未清. 玄圭 “急磨玄圭染霜纸,撼落花须浮砚水。” (宋·杨万里《春兴》) 玄玉 “玄玉初成敢轻用,万里豹囊曾入贡。” (明·高启《赠卖墨陶叟》) 玄珠 “万灶玄珠一唾轻,客卿新以玉泉名。” (金·元好问《赋南中杨生玉泉墨》) 陈玄 “赖石陈玄典籍传,肯教边腹擅便便。” (宋·庄季裕《鸡肋篇》) 乌丸 “秦郎百好居第一,乌丸如漆姿如石。” (宋·陈师道《古墨行》) 乌玉玦 “近者唐夫子,速致乌玉玦。” (宋·苏轼《孙莘老寄墨》) 松烟 “往逢醉许在长安,蛮溪大砚磨松烟。” (宋·黄庭坚《答王道济寺正观许道宁山水图》 松液 “要与陶泓作佳传,老磨松液写《黄庭》” (元·宋无《端石砚》) 松煤 “山中老僧忧石泐,印之以纸磨松煤” (宋·欧阳修《石篆》) 松腴 “苍鼠奋须饮松腴,剡藤玉版开雪肌。” (宋·苏轼《六观堂老人草书》) 麝煤 “蜀纸麝煤添笔媚,越瓯犀液发茶香。” (唐·韩偓《横塘》) 珍煤 “贵价市珍煤,风前试寒泓。” (宋·文同《谢杨侍读惠端溪紫石砚》) 灶煤 “瓦池研灶煤,苇管书柿叶。” (宋·苏轼《孙莘老寄墨》) 书煤 “引书煤而黯黯,入文亩而休休。” (唐·薛涛《四友赞》) 黑蛟 “绿蚁滟樽芳酝热,黑蛟落纸草书颠。” (宋·陆游《醉书山亭壁》) 翠饼 “何以墨潘穿破褐,琅琅翠饼敲云笏。” (宋·苏轼《赠潘谷》 龙宾 “龙宾十二吾何用,不意龙文入吾手。” (元·泰不华《桐花烟为吴国良赋》) 希望帮到你,不懂再追问哦 6.赞美“墨,墨香,墨痕,书卷气”的古诗词有哪些1.《墨君堂》 年代: 宋 作者: 文同 嗜竹种复画,浑如王掾居。 高堂倚空岩,素壁交扶疏。 山影覆秋静,月色澄夜虚。 萧爽只自适,谁能爱吾庐。 2.《墨君十咏·迸石》 年代: 宋 作者: 王铚 渭水侯多失旧封,平原池馆乱来空。 青青石上何人赏,孤映暮山风雪中。 3.《江城子·墨云拖雨过西楼》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墨云拖雨过西楼。水东流。晚烟收。 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 美人微笑转星眸。月花羞。捧金瓯。 歌扇萦风,吹散一春愁。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 4.《满庭芳·大道无形》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大道无形,难言难说,世人不晓其根。不凭清净,数墨强寻文。 若是只凭经典,世间有、多少能人。都成道,九天之上,塞满玉皇庭。 何须开辩利,休穷周易,罢讲黄庭。真清真净,心上要无尘。 自有神仙提契,恁时节、得赴玄门。幽微处,逍遥快乐,终日罗哩*。 5.《墨歌寄林明叔》 年代: 宋 作者: 王迈 赠君古墨三寸许,君知此墨从来处。 溧阳石化几千年,钢铁臼经三万杵。 昔我得之於异人,使我拾袭藏为珍。 我今以半为君遗,物以妙贵君勿嗔。 来岁八月西风里,我曹慷慨办行李。 书囊无度半法骈,栓点笥中惟有此。 用时须留一匕余,丹墀大对要烦渠。 更有浯溪纪功石,待问君王乞墨书。 与墨有关的句子 1、我的墨池中,有落红点点。 ——徐志摩 2、无君子之才,少大人之量,当面有贪人之意,背后有害人之心。倾三江之水,难洗君心之墨。 ——郭德纲 3、墨写的谎,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鲁迅 7.赞美书画的诗词第一首 玉腕挥舞成新章,不似泽立与沙江。 潇洒毫端含英气,柔婉笔中显贞刚。 无意邀卷但赞许,有心求教羞搭腔。 雁过留声寻常事,买醉只宜在墨香。 第二首 美玉无瑕丹青秀,笔墨端庄功底优。 谁说女儿不如男,韩家靓妹显身手。 第三首 笔锋扫过删繁有韵,挺拔硬朗柔情不洇。 心绪不乱笔落有序,沉静流远古朴精神。 第四首 红妆一点墨坛生辉,近朱近墨皆在一人。 一瞥惊心回味销魂,击节赞叹 相见无悔。 第五首 结字清秀布局新,运笔流畅功力深。 书写杜牧清明句,气氛净鲜人爱真! 8.赞美“墨,墨香,墨痕,书卷气”的古诗词有哪些1.《墨君堂》 年代: 宋 作者: 文同 嗜竹种复画,浑如王掾居。 高堂倚空岩,素壁交扶疏。 山影覆秋静,月色澄夜虚。 萧爽只自适,谁能爱吾庐。 2.《墨君十咏·迸石》 年代: 宋 作者: 王铚 渭水侯多失旧封,平原池馆乱来空。 青青石上何人赏,孤映暮山风雪中。 3.《江城子·墨云拖雨过西楼》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墨云拖雨过西楼。 水东流。晚烟收。 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 美人微笑转星眸。月花羞。 捧金瓯。 歌扇萦风,吹散一春愁。 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 4.《满庭芳·大道无形》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大道无形,难言难说,世人不晓其根。 不凭清净,数墨强寻文。 若是只凭经典,世间有、多少能人。 都成道,九天之上,塞满玉皇庭。 何须开辩利,休穷周易,罢讲黄庭。 真清真净,心上要无尘。 自有神仙提契,恁时节、得赴玄门。 幽微处,逍遥快乐,终日罗哩*。 5.《墨歌寄林明叔》 年代: 宋 作者: 王迈 赠君古墨三寸许,君知此墨从来处。 溧阳石化几千年,钢铁臼经三万杵。 昔我得之於异人,使我拾袭藏为珍。 我今以半为君遗,物以妙贵君勿嗔。 来岁八月西风里,我曹慷慨办行李。 书囊无度半法骈,栓点笥中惟有此。 用时须留一匕余,丹墀大对要烦渠。 更有浯溪纪功石,待问君王乞墨书。 与墨有关的句子 1、我的墨池中,有落红点点。 ——徐志摩 2、无君子之才,少大人之量,当面有贪人之意,背后有害人之心。倾三江之水,难洗君心之墨。 ——郭德纲 3、墨写的谎,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鲁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