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雪后景色的古诗词

1.描写雪后景色的诗词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代: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释义: 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 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2、《春雪》唐代: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释义: 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3、《除夜雪》宋代: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释义: 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

盛了半盏屠苏酒的杯子还没有来得及举起庆贺,我依旧在灯下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4、《终南望余雪》唐代: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释义: 遥望终南,北山秀丽,皑皑白雪,若浮云间。

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晚时分,长安城内又添了几分积寒。 5、《山中雪后》清代: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释义: 清晨起来刚一开门,看到山头已被一场大雪覆盖。

此时,天 空已放晴,初升太阳的光芒,透过淡淡的白云,也变得寒冷了。房檐的积雪尚未开始融化,院落的梅花枝条仍被冰雪凝冻。

这样一种清冷、孤寂的气氛,是多么不寻常啊! 6、《望雪》唐代:李世民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

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 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释义: 冷的天气里山林上空的云都好像被冻住了,洁白的冰雪凝聚了江山。看似美丽的风景却是一碰即碎的画卷,好像被风吹斜了一半。

天空到处飘散着雪花仿佛不需要化妆的大地也画上了浓妆,满山遍野的树都在尽情的用花瓣展现自己的美丽。望着天空上快落下的太阳自己有一丝愧疚,没有早上美丽的晨霞,也不会有黄昏邂逅的七彩。

2.描写雪景美的诗句

一、描写雪景的诗句:1、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雪梅·其二》卢梅坡(宋)2、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清平乐·年年雪里》李清照(宋)4、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雪梅·其二》卢梅坡(宋)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 7、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雪, 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8、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9、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

3.描写雪景的诗句

1.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 3.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雪, 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5.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6.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2.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3.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14.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祖咏《终南望余雪》) 15.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6.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纳兰性德《长相思》) 17. 草枯鹰眼急, 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18.雪花似掌难遮眼, 风力如刀不断愁。 (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19.燕山雪花大如席, 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20.乱云低薄暮, 急雪舞回风。 (杜甫《对雪》) 21.独出门前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白居易《村夜》) 22. 坐对韦编灯动壁, 高歌夜半雪压庐。 (翁森《四时读书乐》)。

4.形容雪景的诗句

形容雪景的诗句:01《诗经·小雅·角弓》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02《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03观雪 杨万里(宋) 坐看深来尺许强,偏於薄暮发寒光。

半空舞倦居然嬾,一点风来特地忙。04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05汉·乐府古辞《古诗抄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06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zhidao费评章。

07雪梅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08雪望 洪升(清) 寒色孤村暮,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09元·黄庚《雪》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10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5.关于雪景色的诗句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冬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放船闲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

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冬》

【明】康海

云冻欲雪未雪,梅瘦将花未花。

流水小桥山寺,竹篱茅舍人家。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6.描写雪后景色的诗词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代: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释义:

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

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2、《春雪》唐代: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释义:

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3、《除夜雪》宋代: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释义:

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盛了半盏屠苏酒的杯子还没有来得及举起庆贺,我依旧在灯下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4、《终南望余雪》唐代: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释义:

遥望终南,北山秀丽,皑皑白雪,若浮云间。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晚时分,长安城内又添了几分积寒。

5、《山中雪后》清代: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释义:

清晨起来刚一开门,看到山头已被一场大雪覆盖。此时,天 空已放晴,初升太阳的光芒,透过淡淡的白云,也变得寒冷了。房檐的积雪尚未开始融化,院落的梅花枝条仍被冰雪凝冻。这样一种清冷、孤寂的气氛,是多么不寻常啊!

6、《望雪》唐代:李世民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

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

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释义:

冷的天气里山林上空的云都好像被冻住了,洁白的冰雪凝聚了江山。看似美丽的风景却是一碰即碎的画卷,好像被风吹斜了一半。天空到处飘散着雪花仿佛不需要化妆的大地也画上了浓妆,满山遍野的树都在尽情的用花瓣展现自己的美丽。望着天空上快落下的太阳自己有一丝愧疚,没有早上美丽的晨霞,也不会有黄昏邂逅的七彩。

7.描写初冬雪后景色的诗词

更题

作者:杜甫

只应踏初雪,骑马发荆州。

直怕巫山雨,真伤白帝秋。

群公苍玉佩,天子翠云裘。

同舍晨趋侍,胡为淹此留。

《雪霁出郊》

京尘滚滚日眯眼,心豁郊原初雪晴。

幽禽忽傍粉树语,瘦马时踏琼田行。

高吟浩荡真吾事,薄宦飘飖愧此生。

却羡老农相顾喜,土膏乘润说春耕。

《细省》

细省浮生理,宜令寸地宽。

老兼无病少,闲欲不贪难。

远极山逾好,晴初雪更寒。

聚奎几卿相,谁解胜陈抟。

《雪》

初雪已覆地,晚风仍积威。

木鸣端自语,鸟起不成飞。

寒巷闻惊犬,邻家有夜归。

不无惭败絮,未易泣牛衣。

8.诗人描写雪景的诗句

千里涵空澄水魂,万枝破鼻飘香雪 —— 唐 · 温庭筠《春江花月夜词》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 唐 · 杜甫《古柏行》 冰塞长河,雪满群山 —— 南北朝 · 鲍照《舞鹤赋》 探梅踏雪几何时 —— 宋 · 辛弃疾《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 郢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莲 —— 唐 · 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 唐 ·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二》 卷起杨花似雪花 —— 宋 · 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 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 宋 · 范成大《秦楼月·楼阴缺》 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梅花发 —— 宋 · 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钓竿 —— 宋 · 姜夔《钓雪亭》 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 —— 宋 · 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冷艳孤光照眼明,只欠些儿雪 —— 宋 · 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 —— 唐 · 张志和《渔父》 胡马嘶风,汉旗翻雪,彤云又吐,一竿残照 —— 宋 · 时彦《青门饮·寄宠人》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 —— 宋 · 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 宋 · 陆游《落梅》 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 —— 唐 · 李白《紫骝马》 枉说健儿身在手,青灯夜雪阻山东 —— 清 · 龚自珍《远志》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 唐 · 白居易《村居苦寒》 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 宋 · 张炎《解连环·孤雁》 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 —— 唐 ·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鸥似雪,水如天,忆当年 —— 宋 · 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 —— 宋 · 李元膺《洞仙歌·雪云散尽》 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 —— 清 · 朱彝尊《出居庸关》 镜湖水如月,耶溪女似雪 —— 唐 · 李白《越女词五首》 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 —— 唐 · 雍裕之《芦花》 长安路远,何事风雪敝貂裘 —— 宋 · 辛弃疾《水调歌头·落日古城角》 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 清 · 曹雪芹《咏红梅花得花字》 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 唐 · 卢照邻《雨雪曲》 。

9.关于雪后美景的诗

雪望》:

寒色孤村暮,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这首冬雪诗,前四句首先交代时间:冬日的黄昏,地点:孤村;接着,从听觉方面写处处风声急;继而,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溪深”、“山冻”,紧扣一个“雪”字。后四句具体描绘雪景,以沙鸥与鹭鸶难以辨认,“汀”与“洲”不能区分来映衬大雪覆盖大地的景象,突出“望”之特点。“野桥”两句写几株梅树枝头上都是白梅与积雪,令人分不清哪是白梅哪是雪,与唐代诗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异曲同工之妙。此诗形象生动,清新别致,可谓咏雪诗中纯属描写雪景之代表作。唐代诗人高骈的《对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此诗前两句描写雪景,运用比喻传神地描绘了雪沾青枝、使青枝变白的状态,也暗写了诗人临窗观赏的经过。后两句抒情,以希冀大雪覆盖“人间恶路歧”来表达诗人铲平人间罪恶的心愿。这里,上文的描写雪景为下文的抒发情感作了铺垫,而下文的抒情则使上文的写景有了着落,可以说,情由景起,景为情染。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还有唐代诗人王维的《雪中忆李揖》、孟浩然的《赴京途中逢雪》等。

唐代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此诗便是景中有情,情景“互藏其宅”,水**融,“妙合无垠”的。从表面看,这首诗犹如一幅风雪寒江独钓图:大雪纷飞,天昏地暗,群山不见鸟飞,众路断绝行人,只有一位渔翁披蓑戴笠,驾着一叶扁舟,在寒江独钓。其实,它创造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②,风雪寒江独钓图中,分明蕴藉着诗人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的情绪。读之,令人回味无穷,领略到“韵外之致”③,“味外之旨”④。像这样情景交融的咏雪诗,我们还可以列出不少,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张孜的《雪诗》、陆游的《弋阳道中遇大雪》等。

白居易的《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首诗,以屋内衾枕不暖、屋外雪压竹枝来衬托雪之大、雪之寒。如此写法,较之直说雪大而寒要有韵致得多。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雪寒,也采用了这种衬托法,此诗脍炙人口,这里就略而不引了。

至于用比喻来写雪的诗数量更多,表现上也颇具特色。有用一物作比的,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与“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杨万里:《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分别用“梨花”、“银”比雪,异曲同工。有用两物作比的,如“萦空加雾转,凝阶似花积”(吴均:《咏雪》),以“雾转”比漫天飞舞的雪花,“似花积”喻石阶上的积雪,两个比喻,一个着眼于描绘飞雪的动态美,一个则致力于展现积雪的静态美,动静结合,贴切生动。也有用数物作比的,如庾信的《郊行值雪》诗:“……雪花开六出,冰珠映九光。还如驱玉马,暂似猎银獐……薛君一狐白,唐侯两骕骦……”前四句以六瓣花比雪花之形状,以“冰珠”比雪之光泽,以“驱玉马”、“猎银獐”比雪之色彩、雪之动态。后两句以孟尝君洁白的狐裘、唐成公洁白的良马比雪之色彩(严格说,这是用典)。这一连串的比喻,从不同角度描写雪,真个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⑤的。

咏雪诗用以作比的物,有银、雾、玉、马等,而更多的是花,这从上文诸例中可窥见一斑。虽然同是以花喻雪,但咏雪诗却千姿百态,各呈异彩。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