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书的诗句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渊明《移居二首》 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清.黎志远《汉阳舟次》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清.赵翼《论诗五绝》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宋之问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夏读书,日正长,打开书,喜洋洋。田野勤耕桑麻秀,灯下苦读声朗朗。荷花池畔风光好,芭蕉树下气候凉。农村四月闲人少,勤学苦攻把名扬。 夏读书,日正长,打开书,喜洋洋。田野勤耕桑麻秀,灯下苦读声朗朗。荷花池畔风光好,芭蕉树下气候凉。农村四月闲人少,勤学苦攻把名扬。 秋读书,玉露凉,钻科研,学文章。晨钟暮鼓催人急,燕去雁来促我忙。菊灿疏篱情寂寞,枫红曲岸事彷徨。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无成空自伤。 冬读书,年去忙,翻古典,细思量。挂角负薪称李密,囊萤映雪有孙康。围炉向火好勤读,踏雪寻梅莫乱逛。丈夫欲遂平生志,一载寒窗一举汤。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 2.关于书的古诗观书 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香。 诗的首联用拟人手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 颔联用夸张、比喻手法写诗人读书的情态。一眼扫过三千字,非确数,而是极言读书之多之快,更表现诗人读书如饥似渴的心情。 胸无一点尘,是比喻他胸无杂念。这两句诗使诗人专心致志,读书入迷的情态跃然纸上,也道出了一种读书方法。 颈联用典故和自然景象作比,说明勤读书的好处,表现诗人持之以恒的精神。活水句,化用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句,是说坚持经常读书,就象池塘不断有活水注入,不断得到新的营养,永远清澈。 “东风”句是说勤奋攻读,不断增长新知,就象东风催开百花,染绿柳枝一样,依次而来,其乐趣令人心旷神怡 。尾联以贵公子反衬,显示读书人书房四季如春的胜景。 读书可以明理,可以赏景,可以观史,可以鉴人,真可谓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美好之情之境,岂是玩物丧志的游手好闲者流所有以领略的。 3.形容看书的诗句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4.描写书的古诗一)、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唐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二)、描写夏的古诗词 宋•陆游《初夏绝句》 纷纷红紫已成尘, 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 始知身是太平人。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三)、描写秋天的古诗词 杜牧的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 卧看牛郎织女星” 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时红于二月花。 (四)、描写冬天的古诗词 唐张谓的《早梅》 千树万树白玉条, 过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消。 唐•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5.描写书籍的诗句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冰心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宋皇帝赵恒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6.关于书的古诗观书 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香。 诗的首联用拟人手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颔联用夸张、比喻手法写诗人读书的情态。一眼扫过三千字,非确数,而是极言读书之多之快,更表现诗人读书如饥似渴的心情。胸无一点尘,是比喻他胸无杂念。这两句诗使诗人专心致志,读书入迷的情态跃然纸上,也道出了一种读书方法。颈联用典故和自然景象作比,说明勤读书的好处,表现诗人持之以恒的精神。活水句,化用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句,是说坚持经常读书,就象池塘不断有活水注入,不断得到新的营养,永远清澈。“东风”句是说勤奋攻读,不断增长新知,就象东风催开百花,染绿柳枝一样,依次而来,其乐趣令人心旷神怡 。尾联以贵公子反衬,显示读书人书房四季如春的胜景。读书可以明理,可以赏景,可以观史,可以鉴人,真可谓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美好之情之境,岂是玩物丧志的游手好闲者流所有以领略的! 7.形容书籍的诗句有哪些宋代:赵恒《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唐代:张籍《寄菖蒲》 石上生菖蒲,一寸十二节。仙人劝我食,令我头青面如雪。 逢人寄君一绛囊,书中不得传此方。君能来作栖霞侣, 与君同入丹玄乡。 唐代:赵嘏《洞庭寄所思》 日断兰台空望归,锦衾香冷梦来稀。书中自报刀头约, 天上三看破镜飞。 孤浪谩疑红脸笑,轻云忽似舞罗衣。 遥知不语坐相忆,寂寞洞房寒烛微。 唐代:张谓《寄李侍御》 柱下闻周史,书中慰越吟。近看三岁字,遥见百年心。 价以吹嘘长,恩从顾盼深。不栽桃李树,何日得成阴。 唐代:方干《江南闻新曲》 席上新声花下杯,一声声被拍声摧。 乐工不识长安道,尽是书中寄曲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