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代形容大雁的诗句

1.关于描写大雁的诗句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霜月)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温庭筠(瑶瑟怨) 杠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 温庭筠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温庭筠《苏武庙》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胡雁度日边,风雪迷河洲。

-------------李白《千里思》苍壁孤亭立,凋年独上时。帆归空渚早,雁落信潮迟。

烟火连三郡,波澜动两眉。袁宏成绝响,李白厌谀辞。

--------李白 <登蛾眉亭>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炎海韶州牧,风流汉署郎。分符先令望,同舍有辉光。

白首多年疾,秋天昨夜凉。洞庭无过雁,出疏莫相忘。

------杜甫<潭州送韦员外迢牧韶州>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沈如筠(闺怨)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夜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 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 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 戴复古<月夜舟中>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 宋 蒋捷<虞美人·听雨> 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陆游《幽居》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陆游《夜归》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唐代高适《别董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

-----------唐代贺朝《从军行》十月边塞寒,四山江阴积。雨雪雁南飞,风尘景西迫。

----唐代崔湜《塞垣行》芦酒烧蓬媛,霜鸿捻箭看。黄河古城道,秋雪白漫漫。

----唐代李廓《送振武将军》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向北飞。------唐代李益《春夜闻笛》落叶寄秋菊,愁云低夜鸿。

-----唐代钱起《宿毕侍御宅》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唐代李颀《古从军行》秋雁多夜飞,前群后孤来。

-----宋代梅尧臣《秋雁》雁奴辛苦候寒更,梦破黄芦雪打声。-----金代元好问《惠崇芦雁》不识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唐太宗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王实甫。

2.形容大雁的诗句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②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③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⑤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忆秦娥娄山关》 ⑥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陆游《幽居》 ⑦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 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 ⑧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陆游在《夜归》 ⑨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的《塞下曲》 ⑩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高适《别董大》 胡雁度日边,风雪迷河洲—— 李白《千里思》 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贺朝《从军行》 芦酒烧蓬媛,霜鸿捻箭看。

黄河古城道,秋雪白漫漫。—— 李廓《送振武将军》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向北飞。

—— 李益《春夜闻笛》。

3.描写大雁的古诗词

1、孤雁 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2、解连环·孤雁张炎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

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

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

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

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3、摸鱼儿·雁丘词 元好问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4.关于大雁的古诗大全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高适《别董大二首》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王维《使至塞上》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王湾《次北固山下》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 杜甫《孤雁 》

鸿雁在云鱼在水。 —— 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 薛道衡《人日思归》

5.关于大雁的古诗大全

塞下秋来风景异复,衡阳雁去无留意。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高适《别董大二首》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王维《制使至塞上》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 卢纶《bai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王湾《次北du固山下》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 杜甫《孤雁 》鸿雁zhi在云鱼在水。 —— 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人归落雁dao后,思发在花前。 —— 薛道衡《人日思归》。

6.关于大雁的诗句

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

----陆游《幽居》 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陆游《夜归》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 白居易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唐代高适《别董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 ----唐代贺朝《从军行》 十月边塞寒,四山江阴积。

雨雪雁南飞,风尘景西迫。----唐代崔湜《塞垣行》 芦酒烧蓬媛,霜鸿捻箭看。

黄河古城道,秋雪白漫漫。----唐代李廓《送振武将军》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向北飞。

----唐代李益《春夜闻笛》 落叶寄秋菊,愁云低夜鸿。 ----唐代钱起《宿毕侍御宅》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唐代李颀《古从军行》。

7.形容 大雁 诗句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霜月)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 ---------李商隐<离思>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杠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 温庭筠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温庭筠《苏武庙》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胡雁度日边,风雪迷河洲。

-------------李白《千里思》 苍壁孤亭立,凋年独上时。帆归空渚早,雁落信潮迟。

烟火连三郡,波澜动两眉。袁宏成绝响,李白厌谀辞。

--------李白 <登蛾眉亭>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杜甫《天末怀李白》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8.有哪些描写大雁的诗句

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

陆游《幽居》

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陆游《夜归》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唐代高适《别董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

唐代贺朝《从军行》

十月边塞寒,四山江阴积.雨雪雁南飞,风尘景西迫.-唐代崔湜《塞垣行》

芦酒烧蓬媛,霜鸿捻箭看.黄河古城道,秋雪白漫漫.-唐代李廓《送振武将军》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向北飞.

-唐代李益《春夜闻笛》

落叶寄秋菊,愁云低夜鸿.

-唐代钱起《宿毕侍御宅》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唐代李颀《古从军行》

9.形容“大雁”的诗句有哪些

1.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释义: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2.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唐·沈如筠《闺怨二首·其一》释义:大雁都已飞走了,书信再难寄出。愁绪多得让人难以入眠。

3.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唐·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释义:看见大雁南飞引起我忧愁之心,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

4.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唐·温庭筠《瑶瑟怨》释义:雁声凄厉远远地飞过潇湘去,十二楼中的明月空自放光明。

5.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先秦·《诗经》释义:鸿雁翩翩空中飞,扇动双翅嗖嗖响。

6.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先秦·《诗经》释义:鸿雁翩翩空中飞,聚在沼泽的中央。

7.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先秦·《诗经》释义:鸿雁翩翩空中飞,阵阵哀鸣声嗷嗷。

8. 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唐杜甫《归雁》释义:最让我悲伤的是,连那江城的大雁都可以自由自在地向北飞去,而我却挪不动步呢。

9.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唐·崔涂《孤雁》释义:几行归雁消失在遥远的塞外,不知你形单影只要往何处飞?

10.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唐·杜牧《早雁》释义:月明之夜孤雁掠过承露仙掌,哀鸣声传到昏暗的长门宫前。

10.有关大雁的诗句

古代咏雁诗集粹

卢贤生

每当萧飒的秋天季节,仰视寥廓的万里霜天,时常可以见到一群群自北向南飞行的鸿雁,它们组成整齐的行列,单行横空,宛如一个“一”字,双行相交形成一个“人”字,古人称之为雁阵、雁字、雁序,这也是古诗材料。如陆游《幽居》诗:“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古人云:“雁行有序”,雁的组织性很突出的,雁在飞行时,飞在队伍前头的一只雁,都是由体强识途的老雁担任,雁阵的线条整齐,两雁之间的距离保持匀称。据科学分析,这是雁充分利用气流进行飞行的一种奇妙的“节能术”。

我国常见的雁有鸿雁、豆雁、白额雁等。雁是候鸟,有着一年一度的迁徙,每年春分后,飞往北方,秋分后飞回南方。当年唐太宗在山西汾河赋诗云:“不识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可见古人早就知道雁有年年迁徙的习性。由于雁有季节准确的迁徙,古人把它视为音讯的“使者”,历史上还有“鸿雁传书”的故事。

雁一年两度的迁徙,说明它对于天气的冷暖变化的反应很敏锐。华北农村流传民谣有:“七九河开河不开,八九雁来雁总来。”如果大雁迁徙的提早或推迟,预示着当地天气有反常的现象。诗人陆游留心雁儿的活动并揭示它和气候的对应关系。如他在《夜归》诗云:“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此诗地点是浙江省绍兴,当年雁儿在中秋前提早南飞过浙江,结果天气早寒。近来对大雁观察记录也表明,大雁提前南飞,结果北方天气早寒,南方气温也比常年偏低。

虽说雁是候鸟,秋季霜降南旋,但古代诗词经常和雪联在一起,这似乎有悖事实。著名的有唐代卢纶的《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首诗引起一场现代对雁生活习性新研究,起因出自科学家华罗庚针对此诗在《中学语文教学》上写了一首质疑诗:“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此质疑诗一出,报刊、杂志争相刊载,大加赞赏,借此勉励后生,要善于独立思考,疑前人所未疑。但也有不少学者,指出华诗欠妥,说“雪中雁”和“月黑雁飞高”确是事实。

查阅古诗,很多诗人描写了雪和雁。例如唐代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宋代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唐代李白《千里思》:“胡雁度日边,风雪迷河洲。”唐代贺朝《从军行》:“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这情景跟卢纶的《塞下曲》很一致,作为候鸟的大雁,为什么还遭遇大雪呢?这主要与气候的多变和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塞外气温骤降,大雁刚刚南飞,白雪就覆盖大地。另外中国地理气候南北差异很大,塞外在农历八月就下雪,甚至更早,“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诗)“五月天山雪”(李白诗),所以大雁难逃“雪网”的。

大雁归迟遇雪之情,也见于古诗,如唐代崔湜《塞垣行》:“雨雪雁南飞,风尘景西迫。”唐代李廓《送振武将军》诗:“芦酒烧蓬媛,霜鸿捻箭看。黄河古城道,秋雪白漫漫。”虽说月黑看不见雁,但雁过有声,“月黑雁飞高”就不足奇了。古诗仍有这方面的佐证。如唐代李益《春夜闻笛》:“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向北飞。”宋代梅尧臣《秋雁》诗:“秋雁多夜飞,前群后孤来。”唐代钱起《宿毕侍御宅》:“落叶寄秋菊,愁云低夜鸿。”唐代李颀《古从军行》:“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金代元好问《惠崇芦雁》:“雁奴辛苦候寒更,梦破黄芦雪打声。”所谓“雁奴”就是晚上打更之雁,附近稍有响声,它们就立刻鸣叫报警,接着,群雁也随之惊起鸣叫,此起彼伏。这就是所谓惊起宿雁。一声不响,默默飞行的群雁是没有的,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月黑之夜,什么都难以看见,为什么还知道雁从空中飞过呢?其原因就是俗话说的“雁过留声”。

另外,卢纶是唐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山西的北部是长城,后来当过河中元帅府判官,所以他有边塞的生活基础,不会不亲眼目睹雪中雁、黑天雁,《塞下曲》关于雁的描写应该说是科学真实的。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网)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