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蓬勃向上的的古诗词

1.表示“积极向上”的诗句是什么

1、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3、从军行(其四)(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4、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5、竹石(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译义: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赏析: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2.译义: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赏析: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

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

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

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3.译义: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

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赏析: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此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

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此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4.译义: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

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

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5.译义: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3396335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赏析: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

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和它顽强的生命力;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才长就了一身英俊挺拔的身姿,而且从来不畏惧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的击打。

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在他笔下的竹子竹竿很细,竹叶着色不多,却青翠欲滴,兵权用水墨,更显得高标挺立,特立独行。所以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

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在石缝中的竹子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2.形容“向上”的诗词有哪些

1,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

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魏.曹操

6,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民歌.

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

8,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宋.鲍照

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

10,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

11,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

13,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唐.岑参

14,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唐.刘禹锡

15,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唐.李白

16,少年心事当拂云------唐.李贺

17,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

1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

1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

2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

2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2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

23,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唐.窦庠

2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

25,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

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

2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

28,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

2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

3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

3.形容向上的诗词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释义: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释义: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释义: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释义: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释义: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释义: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板桥《竹石》释义: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释义:(在追寻真理方面)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我将(不遗余力地)上上下下追求探索。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释义:年纪老迈而情怀更加豪壮,岂能因白发而改变人的心愿?境遇艰难而意志越发坚定,决不会坠掉直凌青云的志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释义: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4.以秋天的景色抒发出蓬勃向上的情感的诗句和赏析

原诗: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寒山”、“石径”、“白云”、“人家”、“霜叶”,由“上寒山”、

“停车”的主人公用惊喜的目光统摄起来,构成一幅秋山旅行图.当然,说这 是“图”, 并不确切, 因为“上寒山”、“白云生”、“停车”都是动态“爱”更是活泼泼的心态,都画不出来.

全诗的重点在第四句,前三句全是为突出第四句起烘托、铺垫作用.第一 句用“寒”字,是为了唤起第四句“霜叶”;每二句写“白云”,是为了用色 彩的强烈对比反衬第四句的“霜叶”异常“红”艳,给人以“红于二月花”的感受.更有力的铺垫还是由急于赶路而突然“停车”以及由此突出的那个“爱”字,前面已分析过了.还有“枫林晚”的那个“晚”字,意味着夕阳将落,火红的光芒斜射过来,更使满林枫叶红得快要燃烧.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兼之语言明畅,音韵和谐,宜其万口传诵,经久不衰.

[译诗]

驱车沿着遥远而又蜿蜒的山路向寒山行进,

远望山顶白云缭绕那里居住着几户人家.

我不时地停下车来欣赏,因为这枫林晚景太美——

这经霜变红的枫叶远远胜过二月盛开的红花.

[译诗赏析]

这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远”写出了山路的绵长和山之深,“斜”与“上”呼应,写出了高而陡的山势.顺着这条山路极目而望,在白云飘浮缭绕之处,几椽芭屋若隐若现,不禁让人顿生亲切之感.但这前两句其实只是陪衬,后二句之枫林红叶方为此诗描写之重点.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尽染,真是满山云绵,如烁彩霞,竟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而停车凝望、陶然忘归的诗人也成为画面的一部分.但诗人没有像一般文人那样悲秋伤时,而是通过一片红色展现出秋天山林热烈蓬勃的景象,体现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股英爽俊拔之气溢于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和见地.

在这首译诗中,原诗的格律形式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两小节散文,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山林图画呈现在读者面前:大路旁,一条窄窄的石径曲曲弯弯扶摇直上,渐渐隐入云雾缭绕的高处.就在那儿,耸立着几幢小小的农舍;诗中的我,停下马车,看得入迷,只因为见到暮色苍茫的山崖旁,枫林如火,正散发着熣灿的红光,哪怕是春天的花朵都不能与之斗艳争香.

这首诗译得很美.秋天的景色是静美的,我”——一个过客,之所以停下马车,连路都顾不上赶,是因为被枫林的红艳深深地吸引住了,有的是无限欣赏和眷恋.原作表达的是在无际的清秋这个大环境中,有一片给人带来暖意的枫林.蜿蜒于寒山的石径、白云深处的人家,这一切都很美,但难免过于幽寂,所以才带出其后枫林的热烈.这是一种烘云托月的高妙手法.

5.形容蓬勃发展的诗句有哪些

1、《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 【唐代】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登池上楼》

作者:谢灵运 【南北朝】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3、《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作者:苏轼 【北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阙题》

作者:刘昚虚 【唐代】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5、《望海潮·东南形胜》

作者:柳永 【宋代】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6、《登飞来峰》

作者:王安石 【宋代】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7、《七律二首 送瘟神》

作者:** 【现代】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

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微风拂晓,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8、《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作者:林则徐 【清代】 赏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9、《七律二首 送瘟神》

作者:** 【现代】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

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微风拂晓,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10、《南园十三首·其五》

作者:李贺 【唐代】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6.描写坚持向上的诗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刘禹锡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陆游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冯梦龙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郭沫若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李白

精神经百炼,锋锐坚不挫。——宋·刘过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

丈夫贵不挠,成败何足论。 ——陆游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

世人历险应如此,忍耐平夷在后头。 ——郑燮

玉经琢磨多成器,剑拔沉埋便倚天——王定保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一日一钱,十日十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班固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中国谚语

7.表达积极向上,充满朝气的古诗句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1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国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20、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

2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力主变法,反对因循保守,提出这一著名的“三不足”论断。

2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2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2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2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30、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

不知这些是否合乎你的要求?

8.形容朝气蓬勃的诗句有哪些

1、满园春色关不住 一直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2、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高鼎《村居》

4、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 ----贺知章《咏柳》

6、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孟浩然 《春中喜王九相寻 / 晚春全文》

全诗:

1、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4、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杜审言《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6、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当杯已入手,歌妓莫停声。----孟浩然 《春中喜王九相寻 / 晚春全文》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