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终南山的诗句1、前对终南山(唐·王维·《答张五弟》) 2、终南山正绿(唐·白居易·《送王处士》) 3、墙上终南山(唐·白居易·《朝归书寄元八》) 4、君问终南山(唐·王维·《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 5、尚怜终南山(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6、君看终南山(唐·孟郊·《劝酒》) 7、养老终南山(唐·张光朝·《荻塘西庄赠房元垂》) 8、失却终南山(唐·贾岛·《携新文诣张籍韩愈途中成》) 9、终南山北数人知(唐·贾岛·《题青龙寺》) 10、终南山是枕前云(唐·李频·《寄曹邺》) 11、终南山欲春(唐·于武陵·《长安逢隐者》) 12、终南山欲春(唐·于邺·《长安逢隐者》) 13、幸见终南山(唐·吴筠·《翰林院望终南山》) 14、犹恋终南山(宋·陈与义·《杂书示陈国佐胡元茂四首》) 15、求我莫傍终南山(宋·晁补之·《复用前韵遣怀呈鲁直唐公成季明略》) 16、缅怀终南山(宋·韩维·《答梁大夫断求息缘以跻高跖兼简清臣大夫》) 17、所以终南山(宋·胡仲弓·《感古十首》) 18、犹有终南山(宋·梅尧臣·《送永兴书寄王申》) 19、惟有终南山(宋·强至·《送章传道东归三十八韵》) 20、借与终南山(宋·文同·《宿李同年荫碧亭》) 2.写终南山的诗句《终南山》 作者: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copy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bai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我觉得颈联不错,提问者可自行参考下列赏析:诗歌的艺术创作,贵在以个别显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刘勰所谓“du以少总多”,古代画论家所谓“意余于 象”zhi,都是这个意思.。作为诗人兼画家的王维,很懂得此中奥秘,因而能用只有四十个字的一首五言律诗,为偌大一座终南山dao传神写照。 3.有关终南山的诗词1、[宋] 贺铸《题毗陵僧舍二首之二》 原文选段: 古寺不挂寰瀛图,终南山翁何处bai至。 释义: 古老的寺庙没有悬挂着全国的地图,终南山的那个老翁哪儿来的呢?du 2、[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原文选段: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释义: 我留恋巍峨的终南山,还要回首仰望清澈的渭水之滨。 3、[唐] 吴筠zhi 《翰林院望终南山》 原文选段: 幸见终南山,岧峣凌太虚。 释义: 有幸能dao够见到终南山,山高的快要逼近天空了。 4、[宋] 王中立《杂诗四首》 原文选段: 贪看终南山色好,不知红日下前峰版。 释义: 我贪恋这终南山的风光,不知不觉太阳就要落山了。 5、[唐] 齐己《题终南山隐者室》 原文选段: 终南山北面,直下是长安。 释义: 终南山的向北方向,直接权下去就是长安城。 4.关于终南山的句子1、前对终南山 唐 王维 《答张五弟》 2、终南山正绿 唐 白居易 《送王处士》 3、墙上终南山 唐 白居易 《朝归书寄元八》 4、君问终南山 唐 王维 《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 5、阶下终南山 唐 王缙 《同王昌龄裴迪游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和兄维》 6、尚怜终南山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7、君看终南山 唐 孟郊 《劝酒》 8、养老终南山 唐 张光朝 《荻塘西庄赠房元垂》 9、失却终南山 唐 贾岛 《携新文诣张籍韩愈途中成》 10、终南山北数人知 唐 贾岛 《题青龙寺》 11、终南山是枕前云 唐 李频 《寄曹邺》 12、终南山欲春 唐 于武陵 《长安逢隐者》 13、终南山欲春 唐 于邺 《长安逢隐者》 14、终南山北面 唐 齐己 《题终南山隐者室》 15、幸见终南山 唐 吴筠 《翰林院望终南山》 16、犹恋终南山 宋 陈与义 《杂书示陈国佐胡元茂四首》 17、求我莫傍终南山 宋 晁补之 《复用前韵遣怀呈鲁直唐公成季明略》 18、缅怀终南山 宋 韩维 《答梁大夫断求息缘以跻高跖兼简清臣大夫》 19、终南山翁何处至 宋 贺铸 《题毗陵僧舍二首之二》 20、所以终南山 宋 胡仲弓 《感古十首》 21、犹有终南山 宋 梅尧臣 《送永兴书寄王申》 22、惟有终南山 宋 强至 《送章传道东归三十八韵》 23、终南山 宋 释智愚 《文宗问终南山蛤蜊瑞相图赞》 24、借与终南山 宋 文同 《宿李同年荫碧亭》 25、崔嵬终南山 明 王祎 《长安杂诗(十首)》 26、瞻彼终南山 明 谢榛 《杂感寄都门旧知(此诗为李于鳞隙末而作)》 5.描写“终南山”的诗词有哪些1、《终南山》 唐代: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2、《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代: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3、《游终南山》 唐代:孟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4、《望终南山》 唐代:李世民 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出红扶岭日,入翠贮岩烟。 叠松朝若夜,复岫阙疑全。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 5、《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唐代:李白 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 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 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 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 何当造幽人,灭迹栖绝巘。 6.关于终南山的句子1、前对终南山唐王维 《答张五弟》2、终南山正绿唐白居易 《送王处士》3、墙上终南山唐白居易 《朝归书寄元八》4、君问终南山唐王维 《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5、阶下终南山唐王缙 《同王昌龄裴迪游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和兄维》6、尚怜终南山唐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7、君看终南山唐孟郊 《劝酒》8、养老终南山唐张光朝 《荻塘西庄赠房元垂》9、失却终南山唐贾岛 《携新文诣张籍韩愈途中成》10、终南山北数人知唐贾岛 《题青龙寺》11、终南山是枕前云唐李频 《寄曹邺》12、终南山欲春唐于武陵 《长安逢隐者》13、终南山欲春唐于邺 《长安逢隐者》14、终南山北面唐齐己 《题终南山隐者室》15、幸见终南山唐吴筠 《翰林院望终南山》16、犹恋终南山宋陈与义 《杂书示陈国佐胡元茂四首》17、求我莫傍终南山宋晁补之 《复用前韵遣怀呈鲁直唐公成季明略》18、缅怀终南山宋韩维 《答梁大夫断求息缘以跻高跖兼简清臣大夫》19、终南山翁何处至宋贺铸 《题毗陵僧舍二首之二》20、所以终南山宋胡仲弓 《感古十首》21、犹有终南山宋梅尧臣 《送永兴书寄王申》22、惟有终南山宋强至 《送章传道东归三十八韵》23、终南山宋释智愚 《文宗问终南山蛤蜊瑞相图赞》24、借与终南山宋文同 《宿李同年荫碧亭》25、崔嵬终南山明王祎 《长安杂诗(十首)》26、瞻彼终南山明谢榛 《杂感寄都门旧知(此诗为李于鳞隙末而作)》。 7.学了王维的终南山这首诗的感悟这首诗写的是终南山的雄伟奇观,进入视野的,都是阔大、广远的景象.全诗突出主峰的巍峨宏伟、群山的连绵不断,白云的迅速变幻、山表的青霭多变,天气阴晴不定.全诗具有视野宏大,气势磅礴的特点,正如前人所评:“是诗在开辟之初,笔有鸿蒙之气,奇观大观也.”(《而庵说唐诗》)《唐诗观澜集》,《唐诗汇评》第318页).这种大蕴涵着无限的佛学理气并与“虚实结合,动静相生”与禅学思想相吻合.其中更能体现佛教禅字隐逸思想的是最后一句:“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此句是全诗的中心句,起点睛的作用,也是最能反映诗人内心世界的地方.于诗人思想层面来探究诗文与佛教禅字思想,单是这一句就足够了.“樵夫”与儒、道的出世思想有莫大的联系.它的哲学理念已经不能简单地用“打柴的人”来理解其中的韵味.它已经与“隐士”挂钩,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与隐士的概念等同,成为了隐士的化身. 《终南山》全诗上部分对终南山的描写并非仅仅因为对终南山的热爱而去尽情抒写,他的抒写实质上是对最后一句作情感的积淀.终南山是历代文人、隐士选择归隐的地方,诗人极言终南山的美.这种赞美与其说是对终南山景色的热爱,不如说是对隐士生活(出世)的向往.“欲投人处宿”很大程度上流露出诗人要在终南山归隐的意向(抑或说感受归隐生活的意向).而不是单单为了住上一宿.可是这对于诗人来说是困难的.一旦选择了入世也就意味着他要放弃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东西,可是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不可能脱离现实社会而存在,任何一个脱离现实而存在的人都是可怕的,而王维的生平也说明他并没有完全入世.他走的是一条亦官亦隐的道路. 王维的个人生活经历——“人生几许伤心事”,对于人生无常,难于把握是切肤体验的.这样的人生经历,自然使人走向究天人之际的思想轨道,而这样的情感辐射恰可在道家思想中找到精神的归依,在山水中留恋徘徊,排遣人生苦楚,从而培养起一种积极乐观的精神.忘情地在大自然中作“丧我”、“无待”的逍遥游,追求绝对自由,找回自我,珍视生命,而王维的《中南山》流露出来的却是另一种异质,它未能达到“与田地并道生……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刘《文心雕龙》)的心理境界.它所倾露出来的只是诗人对“出世”生活的一种向往,而其内心十分清楚其现实中所处的位置,尽管他的内心多么的苦闷,多么期待脱离世道的各种束缚去追求一种超凡脱俗.他清醒地认识到入世之于他是何其的遥远,尽管中南山——归隐(出世)的好去处就在眼前,(甚至已经置身其中)也只得隔着河流在岸的另一边探问对岸的樵夫——隐士. 从此诗可以看出王维未能真正从世俗中解脱.“得了天上道心,便虚御风.”“隔水问樵夫”不只道出山的宏大辽阔,也道出了诗人在“出世”与“入世”的选择上的迷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