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结果的诗句有哪些1.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 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 3.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5.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两万。 6. 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7. 一日一钱,十日十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8.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 9.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10.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11.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2.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13.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1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5.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形容努力不看结果的诗句有哪些形容努力不看结果的诗句有 1.长歌行 两汉:佚名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今日歌 明代:文嘉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3.留别妻 两汉:苏武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4.新婚别 唐代:杜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5.守岁 宋代: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3.三苏的诗有没有描写“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个不同的诗句”那就是苏轼的《题西林壁》了: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对后世影响很深。他的诗词,挥洒自如,明快豪放,善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描写山水景物,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提示深刻的哲理。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 2.横看——从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山横在眼前,所以说横看。庐山总的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3.侧——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 4.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 5.缘——因为。 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但两首诗的艺术构思却大不一样: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苏轼则没有描写具体景特,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面对雄伟壮丽的庐山,诗人不胜感叹地说: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形象。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自在此山中”,难道诗人所说的只是看山,所指的只是庐山一座山吗?普天下山山岭岭,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势互不一样?宇宙间事事物物,又何尝不是立脚之点有别,观察结果各殊呢!对于一切事情,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面,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这就是一句格言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诗写得巧妙别致,深入浅出,充满智慧,我们读过以后,仿佛自己也聪明了一些。 4.形容非常不一样的成语截然不同 【拼音】:jié rán bù tóng 【解释】: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出处】:宋·陆九渊《与王顺伯》:“从其教之所由起者观之,则儒释之辨,公私义利之别,判断截然,有不可民者矣。” 【示例】: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 ★鲁迅《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近义词】:天壤之别、迥然不同 【反义词】:半斤八两、一模一样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两件事物完全不同 迥然不同 【拼音】:jiǒng rán bù tóng 【解释】:迥然:相距很远或差别很大的样子。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 【出处】: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文章古今迥然不同,钟嵘《诗品》以古诗第一,子建次之,此论诚然。” 【示例】:那公子朔虽与寿一母所生,贤愚~。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二回 【近义词】:截然不同、大相径庭 【反义词】:毫无二致、不相上下、一模一样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两者之间比较 天壤之别 【拼音】:tiān rǎng zhī bié 【解释】:壤:地。天和地,一极在上,一级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出处】:《抱朴子·内篇·论仙》:“趋舍所尚,耳目之欲,其为不同,已有天壤之觉(较),冰炭之乖矣。” 【示例】:按照一般人的生理机能来说,聪明与不聪明虽有差别,但并不存在~。 【近义词】:天堂地狱、天差地别 【反义词】:相差无几 【歇后语】:地平线;骑马追飞机 【语法】:作宾语;指事物差别极大 大相径庭 【拼音】:dà xiāng jìng tíng 【解释】: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出处】:《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示例】:虽然结果一样,其“因”却~。 ★鲁迅《集外集拾遗·田园思想》 【近义词】:迥然不同、泾渭分明、截然不同 【反义词】:一模一样、如出一辙、大同小异 【语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事物区别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