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抗战名将余程万的诗句

1.描写余程万将军的美文,急

“虎贲”将军余程万---我的老长官1939年我刚满16岁,我参加了在南岳举办的游击干部训练班的活动,在这活动中我被一位将军看上了,因为我懂得书写、勤奋和老实,他希望收编我做他的随身小厮。

在这年我叩别了父母亲,拜别了兄弟和姐妹,怀里只带着数张父母亲和家人的照片,便离开从少生活了十多年在湖南衡山的老家。之后,父亲将我托付了给这位将军,看着父亲渐渐远去的背影,我记住了父亲离开前的叮嘱:要侍候和听这位将军叔叔的教导。

我开始了军人的生活,以后的11年里我一直跟随着这位将军,出生入死,寸步不离! 甚至我28岁成家后,仍住在他的寓所附近,尊敬他尤如父执,而他也由始至终待我如同家人。在那动荡流离的年代,我是幸运的,因为在我由少年至青年的成长期间,我跟随了余程万将军。

<< 将军简介 > >余程万,1902~1955,祖籍广东台山,他出生于广东台山一个富商家庭,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早年毕业于番禺师范学校。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一期第一队,时年23岁,成为军校中为数极少的有大专文凭的学生,於同年11月底毕业。

其后还毕业于中山大学政治系,后又进入陆军大学一期研究系深造,文武全才。余程万於1936年2月5日晋升少将衔, 时年33岁,他和俞济时都是黄埔一期毕业生(俞济时属第二队),他们是同期不同队的黄埔同学,虽然在74军他们是上下级关系,但余比俞年纪大一点点,所以私底下俞称余为学长, 而王耀武是黄埔三期,张灵甫是四期,他们更尊称余为老学长了。

1936年的余程万将军<<"虎贲"之首> >1939年,第49师副师长余程万少将,调职至74军57师,任职副师长(师长是施中诚)。第57师原来是安徽实力派军人陈调元的旧部,在中原大战后由第55师扩编,之后在施中诚师长率领下颇立战功,被编入俞济时第74军后,更成为这支中央精锐部队的主要角色。

1940年余程万升任57师师长。在凇沪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高安会战、上高会战、长沙第三、四次会战、浙东衢州会战中,他一次次地显示出自己的才华,得到了原57师师长施中诚、74军军长俞济时和继任军长王耀武的赏识。

特别是上高会战中,他指挥57师坚守下陂桥阵地,冒着炽烈的炮火与日军第34师团浴血奋战,为上高战役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他顽强坚韧的意志和出色的指挥才能,为57师赢得了“虎贲”的荣誉称号。1942年9月浙赣会战后,鉴於日军已熟识我军番号,能破解我军各部活动情报,74军因此改变其部队番号。

军部及其直属番号改为"辉煌",51师为"文昌",58师为"榆林",57师则由"徐闻"改为"虎贲"。“虎贲”一词来源于《书经》中的《牧誓上》篇,篇中记载:“武王有戎车三百辆,虎贲三百人。”

以后,“虎贲”称号成为历代英勇无敌的军队的最高荣誉。1943年初我20岁摄此照於常德城内摄像馆,戎装左胸前有虎贲标记。

<< 常德突围 > >1943年,日本为策应太平洋战场,牵制中国军队转移到滇缅,制定了新的作战大纲,要求日本第11军在鄂西会战(发生於1943年5月下旬)之后发动常德会战。常德地处湘西北,历来是水陆交通的枢纽,可北扼长江,进逼宜昌,东指粤汉铁路,西协黔川,战略地位重要。

所以,1943年5月鄂西会战之时,“虎贲”师就到此布防,抓紧修筑工事,积极备战。常德会战时,第57师的主要干部为师长余程万中将(军校1期),副师长李琰少将,参谋长陈嘘云上校(军校4期),第169团团长柴意新少将(陆大特别班第1期),第170团团长孙进贤上校(军校5期),第171团团长杜鼎上校(军校6期),师步兵指挥官周义重少将及第74军炮兵团团长金定洲少将(军校6期)。

余师长向全军官兵动员,发出了“城存与存,城亡与亡”的作战号令。各路“虎贲”勇士同仇敌忾,誓与常德共存亡,余师长有序的部署守城,分作三个阶段御敌:城郊防御时期,城墙防御时期和城市街道防御阶段。

1943年11月18日战争开始,日军先头部队在飞机的掩护下进攻。接着日军68师团主力十余万人全线进攻常德。

而常德的守城军队只有八千多人的57师,除力量对比悬殊外,枪炮弹药和物资也很缺乏,装备更不及日军精良。经过日军14天的飞机轰炸、炮轰、毒气弹、燃烧弹,无数次的攻防战和白刃冲锋,战斗已进入非常接近位於中央银行师部的街道防御战,可点算的官兵已不足百人,而散失的官兵则未能点算。

鉴於来救援军迟迟未到,派出去接引援军的人都失败而回或音讯全无,於12月2日晚上,余师长召集所属将校官,宣布决定突围,以图与增援友军会合。12日3日凌晨天空一片漆黑,余师长率领着我和数名卫士共八人,用木梯翻过南门西面城墙,分乘三条日军遗下的小木船,横渡沅江向南突围,我是余师长的上尉副官,共乘一艇时护卫在他身边。

但木船上无桨无舵,刚巧一阵北风夹着微雨,把木船吹往南岸,靠岸时被南岸上日军的手榴弹和机枪轰击,其他各人在分散躲避时都跑失了,我们两人一直被逼向西北方逃跑,直至天亮到达一小村落停下休息。后来有57师的官兵也跑到来这村落集结,原来在余师长突围后,只有柴意新团长死守在常德,所有将校都分别突围了。

12月4日余师长命我把。

2.有哪些描写抗日志士的诗句或诗

沁园春《长沙》 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物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04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菩萨蛮 黄鹤楼 1927 春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七律二首 送瘟神 1958.07.01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忆秦娥 娄山关 1935.02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蝶恋花 答李淑一 1957.05.11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卜算子 咏梅 1961.12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菩萨蛮《大柏地》

一九三三年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十六字令三首》

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

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

离天三尺三。خ*

其二

山,

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

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

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坠,

赖以拄其间。

七律《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巨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3.关于抗日战争的诗句

1、《赞陈纳德将军和他的飞虎队》 现代 诗 作者:艾国斌

远渡重洋匡正义,长天飞虎斗倭狼。

昆明空战奇勋树,重庆鏖兵浩气扬。

穿越驼峰连国脉,奔袭日阵卫滇疆。

将军事迹传千古,日月同辉姓字香。

译文:远渡大海显示正义,飞虎与日本狼作战。昆明空战奇勋树,重庆战役失去了气势。士兵们通过驼峰保卫国家,进攻突袭日军保卫云南。一般的事迹传遍了各个时代,日月同辉姓字香。

2、《和**同志七绝其一》现代诗 作者: **

敌后常撑亦壮图,

三师能解国家忧。

神州尚有英雄在,

堪笑法西意气浮。

译文:计划打击敌人的宏图壮志,海陆空三军能为国解忧。神州大地英雄咋,笑话法西斯敌人的浮躁。

3、《和**同志七绝其三》 现代诗 作者: **

朋辈志同意自投,

团成砥柱止中流。

肃清日寇吾侪事,

鹬蚌相争笑列侯。

译文: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意气相投,团结起来形成抗战的中流砥柱,肃清日寇是我们共同的事业。

4、《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译文: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雁已望着飞到了天边。不登临目的地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里的路途。

六盘山上高峰挺拔,烈烈的西风吹卷着红旗。现在革命的武装正在**的领导之下,哪一天才能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5、《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译文: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4.形容“将军带兵打仗”的诗有哪些

1、《从军行》唐代: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译文:烽火照耀京都长安,不平之气油然而生。

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夹杂咚咚战鼓。

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2、《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唐代:陈子昂忽闻天上将,关塞重横行。

始返楼兰国,还向朔方城。黄金装战马,白羽集神兵。

星月开天阵,山川列地营。晚风吹画角,春色耀飞旌。

宁知班定远,犹是一书生。译文:忽听得天上降下将军,在边塞再次纵横驰骋。

刚刚从楼兰之国归来,马上又奔向朔方边城。战马披挂上黄金铠甲,白羽旗下召集了神兵。

按星月分布摆开天阵,据山川形势排列地营。晚风吹来军中的号角,春光耀眼军旗在飞动。

哪里知道定远侯班超,他原来还是一介书生。3、《送浑将军出塞》唐代:高适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

子孙相承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

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

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

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判作一年行。黄云白草无前后,朝建旌旄夕刁斗。

塞下应多侠少年,关西不见春杨柳。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

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译文:将军您出身尊贵,而且麾下兵力强盛,您的祖上汉朝时已经是浑邪王。

您家世代在朝中都蒙受皇恩,现在您的部属在燕支山一带。您的士兵都是阴山一带的健儿,出战时常坐骑好马。

您的战马佩着银饰的马鞍,勒着镶玉的肚带,军中飘拂着精美的蝥弧旗。屡次追随哥舒翰将军击溃突厥军队。

您在战场上像李广那样身先士卒,在谋划方略上和霍去病一样,虽不学孙子、吴起的兵法,也能措置得宜,曲尽其妙。据说边境又有千万敌人的骑兵入侵,昨天边塞上告急文书已经到了。

城头上画角之声响起,匣中的宝刀日夜在鸣叫。浑将军意气风发,决定出征万里以外;努力作战,准备了出行一年的计划。

军队前进,扬起的尘土与白草相掩映;早上高举旌旗,夜里则击刁斗传令。边塞上有很多侠义少年,关外春天可见不到杨柳。

从军应该选谁呢?击响宝剑高声歌唱正在这个时候。您将远行,我和您分别,请别轻视我的送别之情,希望您早日平定侵略者,以便及早给朝廷献上获胜捷报的诗歌。

4、《出塞二首.其一》唐代: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5、《北风行》明代:刘基城外萧萧北风起,城上健儿吹落耳。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

译文:城外萧萧刮起了寒冷的的北风,城楼上守城的将士被寒风吹得连耳朵都要掉了一样。将军在帐篷里面身披貂鼠大衣,手持酒杯忧愁的看着帐外的飞雪。

5.描写抗战的诗句

** 《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清平乐 六盘山》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太行春感

作者:**

一九三九年春

远望春光镇日阴,

太行高耸气森森。

忠肝不洒中原泪,

壮志坚持北伐心。

百战新师惊贼胆,

三年苦斗献吾身。

从来燕赵多豪杰,

驱逐倭儿共一樽。

6.关于战争的诗句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倒海翻江腾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账下犹歌舞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千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切功成万骨枯.

7.描写战争的诗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千尺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战城南

去年战,桑干原.

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凶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为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备胡处,汗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熄征战无以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鸟鸠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谇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器是凶器,

圣人不得以而用之.

这是辛弃疾的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生

沙场秋点兵

马做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前出塞九首

戚戚去故里,

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

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士境,

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

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

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

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

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

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

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

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

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

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

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

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

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

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里馀,

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

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

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朴,

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

列(一作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

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

军行入高山。

迳危抱寒石,

指落曾冰间。

已去汉月远,

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

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

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

彼军为我奔。

虏其名王归,

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

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馀,

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

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

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

安可辞固穷?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 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8.描写战争的诗句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从 军 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下曲六首(选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燕歌行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9.抗日名将的名句

1.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 吉鸿昌

2. 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 —— 赵博生

3.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 巴金

4. 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 —— 大仲马

5. 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

6.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抗战名将宋哲元

7. 要想着收咱失地,别忘了还我河山-爱国将领 冯玉祥

8. 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东北抗联英雄赵尚志

9. 放胆白山驱日寇;忍悲黑水灭夷蛮-东北抗联英雄赵尚志

10. 南山峨峨,生者百岁;天风浪浪,饮之太和-**

11. 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但要结束战争却得到胜利者的同意(萨卢斯特)

12. 战争用伯也用黄金(奥维德)

13. 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昆体良)

14. 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肖伯纳)

15. 有国家就有战争(伯克)

16. 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史文明)

17. 一个国家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处于和睦状态(休·金斯米尔)

18. 战争是帝王的娱乐(英国)

19. 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李维)

20. 只有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才是正义的(伯克)

21. 一次正义的战争能在高尚的国度里唤起神圣的爱的力量,这已为无数感人的事例所证实(特赖奇克)

2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3. 没有正义的和平就是暴虐(英国)

24. 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塔西佗)

25. 战争是骄傲之子,骄傲是财富之女(乔·斯威夫特)

26. 这个时代的重大的问题不是演说和决议所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只有铁和血才能解决(俾斯麦)

27. 霍布斯明晰地证明,所有动物都生活在一种自然的战争状态中----(乔·斯威夫特)

28. 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奥特)

29. 战争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生物法则,它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起调作用的东西(伯恩哈迪)

30. 战争重要的是求取政治是的成果,而不是军事上的成功----(蒙森)

31. 战争是死神的盛宴(欧洲)

32. 所有的母亲都憎恨战争(贺拉斯)

33. 战争来临时,真理是第一个牺牲品(海·约翰逊)

34. 战争使多数人流血,却养肥了少数人(威·申斯通)

35. 战争也爱吃精美的食品,他带走好人,留下坏人----(达·汤普森)( 书村网 )

36.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

37.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唐·李白

38. 可怜万里关山道,年年战骨多秋草(唐·张藉)

39. 国外播雄威,万里尸归魂壮烈;军中草露布,千秋言在气清刚-国民党爱国将领张治中

40. 尽忠于民族国家,努力求团结进步,磊落奇才,一世如君有几;坚持在敌后抗战,英勇至杀身成仁,感怀将略,数年知己情深-八路军副总参谋长的左权将军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