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海的颜色”的词语有哪些水天一色、碧波荡漾、一碧万顷 、白浪滔天、碧海蓝天 1、水天一色,读音shuǐ tiān yī sè,汉语成语,是指水面好像和天相接,同为一色。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 出处:王火《战争和人》:约摸一个多钟头,远处已经可以看到水天一色的太湖,近处已看到一些大片丰硕、辽阔、青碧如烟的湖田了。 2、碧波荡漾,拼音bì bō dàng yàng,意思是青绿色的波浪,起伏不定。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9章:“灿烂的阳光,美丽的野花,碧波荡漾的原西河,凹凸不平的石板街……” 3、一碧万顷,拼音 yí bì wàn qǐng,形容青绿无际。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翻译:春和景,湖面风平浪静。 4、白浪滔天,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ái lànɡ tāo tiān,形容波浪滚滚,无边无际。多形容大海海浪的气势磅礴。 出处:《三国演义》七四回:“却说-城周围,白浪滔天,水势益甚,城-渐渐浸塌,男女担土搬砖,填塞不住。” 5、碧海蓝天,拼音 bì hǎi lán tiān ,碧海蓝天本是一对,那人的意思应该是成全了你和某人是叹慨时光的流逝岁月的沉淀成就了如今的一片广阔天地或是思想上的开阔。 用法:龟山岛绝崖峭壁,碧海蓝天。尤其是旭日初升时,光芒万丈,气象万千,是兰阳八景之首。 2.描写大海的诗句有哪些描写大海的诗句有: 1.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4. 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 鳞介无小大,遂性各沉浮。 5. 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 1. 大海:即海洋。其实海与洋还是有些差别的。海和洋的区分:广阔的海洋,从蔚蓝到碧绿,美丽而又壮观。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4三千米。海临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 2. 上述诗句全文如下: (1)《送僧归日本》 钱起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2)《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望月怀古》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4)《题海图屏风》白居易 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 鳞介无小大,遂性各沉浮。 突兀海底鳌,首冠三神丘。 钓网不能制,其来非一秋。 或者不量力,谓兹鳌可求。 赑屃牵不动,纶绝沉其钩。 一鳌既顿颔,诸鳌齐掉头。 白涛与黑浪,呼吸绕咽喉。 喷风激飞廉,鼓波怒阳侯。 鲸鲵得其便,张口欲吞舟。 万里无活鳞,百川多倒流。 遂使江汉水,朝宗意亦休。 苍然屏风上,此画良有由。 (5)《太平洋遇雨》梁启超 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 3.描写海的诗句有哪些1.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渓.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11.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14.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故山下》) 15.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 16.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暮江吟》) 17.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 18.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9.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忆江南》) 20.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21.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4.描写海水颜色的句子海是蓝色的,说不上秀丽与迷人,却使人感到亲切与舒服。它不像漓江之水清可见底,却有着南海有风时的波澜壮阔和无风时的和蔼可亲。 海是那样美,那样静,可是,总能让人发现“她”不一样的美,让我们共同感受大自然的美!将来,海会更加蓝,草会更加绿,我们将生活在美的世界。 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子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海水那么蓝,使人感到翡翠的颜色太浅,蓝宝石的颜色又太深,纵是名师高手,也难以描摹。 就象险峻的高山,湛蓝、深邃而神秘的大海也是许多人梦想亲近的事物。浪花飞扬,海涛汹涌,也引发了无数诗人澎湃的诗情。从世界诗歌的小小窗口向外眺望,随时都能听到海潮的拍岸,看到海鸟的飞翔。 5.描写海的诗句有什么啊1、宋代:苏轼《望海楼晚景五绝》 原文选段: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释义: 海上波涛初来时像一条白线,转眼在望海楼前就变成雪堆一样了。 如今潮水翻涌向上你也要再上层楼,再来观看白浪形成的银山,看它二十回也不嫌多。 大风吹打雨水斜着飘进望海楼,壮丽的景观应该用华美的辞句来夸赞。 风雨过后潮水平静江海碧澄,时时闪过的电光形成紫金般的龙蛇。 2、清代:纳兰性德《浪淘沙·望海》 原文选段: 蜃阙半模糊,踏浪惊呼。任将蠡测笑江湖。沐日光华还浴月,我欲乘桴。 钓得六鳖无。竿拂珊瑚。桑田清浅问麻姑。水气浮天天接水,那是蓬壶。 释义: 站立在海边,远望那茫茫大海,那迷迷蒙蒙梦幻一般的境界,直令人不由得惊呼了。面对大海,我想起了古人所说的道理,故任那浅薄无知者去嘲笑吧。大海沐浴了光芒四射的太阳,又好像给月亮洗了澡。我要乘着木筏到海上去看个分明。 乘桴于海上垂钓,可曾钓得大鳌吗?其实那钓竿也只是轻拂珊瑚罢了。沧海桑田的巨变,只有麻姑知晓,要想知道这巨变,只有问麻姑了。白浪滔天,一片迷蒙中,哪得见蓬壶? 3、明代:王守仁《泛海》 原文选段: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释义: 一切艰难险阻,在我看起来,就如天上漂浮的一朵朵白云,不应停滞于心中,而天空的颜色,是洁净湛蓝的。 夜深人静时,我思考着国家的命运,思考着自己的人生经历,尽是大起大落,如海中波涛一般。我将乘天地之正气,秉光明的心地,去接受任何的人生艰难险阻的挑战。 4、唐代:白居易《浪淘沙·白浪茫茫与海连》 原文选段: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释义: 白浪一望无边,与海相连,岸边的沙子也是一望无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海浪从不停歇地淘着沙子,于是沧海桑田的演变就这样出现。 5、宋代:米芾《望海楼》 原文选段: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释义: 高耸入云的铁瓮城已近青天,凌云的缥缈高楼似与天相连。 三峡的江声似乎流入我笔底,六朝的帆影好像映落我杯前。 几番呜咽的画角催落着红日,远处幽静的沧洲袅起了白烟。 忽忆起赏心美景究竟在何处?往事如烟那春风秋月已茫然。 6.描写海的颜色的四字词语碧海蓝天,碧波荡漾,一碧万顷惊涛骇浪 波澜壮阔 波澜不惊 波涛汹涌 海沸江翻 海波不惊 翻江倒海 乘风破浪 大浪滔天 碧波汹涌 挨山塞海 百川朝海 百川赴海 百川归海 碧海青天 拔山超海 八仙过海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才大如海 醋海翻波 沧海横流 沧海桑田 沧海一鳞 沧海一粟 沧海遗珠 曾经沧海 辞金蹈海 持蠡测海 愁山闷海 春深似海 地负海涵 荡海拔山 倒海翻江 东海鲸波 大海捞针 东海捞针 东海逝波 东海扬尘 刀山火海 堆山积海 倒山倾海 道山学海 东洋大海 恩山义海 法海无边 覆海移山 翻江倒海 翻江搅海 放龙入海 福如东海 放鱼入海 放诸四海而皆准 放之四海而皆准 海不波溢 河奔海聚 海北天南 海不扬波 韩潮苏海 胡打海摔 海底捞月 海底捞针 海沸波翻 海沸河翻 海沸江翻 黑风孽海 海沸山崩 海沸山裂 海沸山摇 河海不择细流 海涵地负 火海刀山 宦海风波 宦海浮沉 河涸海干 恨海难填 河海清宴 韩海苏潮 海涸石烂 航海梯山 后海先河 海怀霞想 海角天涯 海角天隅 海枯见底 海枯石烂 海阔天高 海阔天空 河落海干 河溓海晏 河溓海夷 海立云垂 河目海口 河门海口 侯门如海 侯门似海 海盟山咒 海纳百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海内鼎沸 海内无双 河清海竭 河清海晏 河清海宴 浩如烟海 海水不可斗量 回山倒海 海桑陵谷 海水难量 海水群飞 海市蜃楼 汹涌澎湃 大浪滔天 源源不断 滔滔不绝 五湖四海 7.写海的颜色的词语形容海水颜色的词语:湛蓝 解释:深蓝色。 出处:周而复 《白求恩大夫》九:“他们三个人嘴里吐出乳白色的烟……飘到窗外,消逝在湛蓝的天空下。” 冯德英 《苦菜花》第十章:“堤上长着一行行杨柳,堤下潺潺地流着澄清湛蓝的河水。” 峻青 《海啸》第四章:“天空是湛蓝湛蓝的,不见一丝云花。” 碧海蓝天 解释:看到眼前美丽的场景,犹如海水一样清澈,天空一样蔚蓝! 也常用来形容心情非常之美好,就如海水一样清澈,天空一样蔚蓝! 沧海 解释:1. 大海。 出处: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观德》:“故受命而海内顺之,犹众星之共北辰,流之宗沧海也。” 宋 苏轼 《清都谢道士真赞》:“一江春水东流,滔滔直入沧海。” 明 林鸿《金鸡岩僧室》诗:“夜来沧海寒,梦遶波上月。” 瞿秋白《赤都心史》九:“皓月落沧海,碎影摇万里。” 解释:2. 我国古代对 东海 的别称。 出处: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初学记》卷六引晋张华《博物志》:“ 东海之别有渤澥,故东海共称渤海,又通谓之沧海。”参见“东海”。 解释:3. 神话中的海岛名 出处:《海内十洲记·沧海岛》:“沧海岛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去岸二十一万里,海四面绕岛,各广二千里,水皆苍色仙人谓之沧海也。” 墨海 解释:指大砚;大墨盆。 出处:宋 苏易简 《文房四谱·砚谱一》:“昔 黄帝 得玉一纽,治为墨海焉。 其上篆文曰 帝鸿氏 之砚。” 宋 程俱 《谢人惠砚》诗:“ 帝鸿 墨海世不见,近爱 端溪 青紫砚。” 清 翟灏 《通俗编·器用》:“今书大字用墨多,则以瓦盆磨之,谓其盆曰墨海。” 施文心 田冰 《大匠之门》:“画室内,铺着深绿色毡子的画案上,放着待画的宣纸、墨海和墨。” 碧波 解释:清澄绿色的水波。 出处:唐 李白 《江夏送林公上人游衡岳序》:“欲将振 五楼 之金策,浮 三湘 之碧波。” 唐 许浑 《夜泊永乐有怀》诗:“莲渚愁红荡碧波, 吴 娃齐唱采莲歌。” 明 胡其毅 《杨柳枝词和刘宾客韵》:“望去碧波魂欲断,红装驮马过桥时。” 清 查慎行 《西湖棹歌词》之八:“也道城中粧束好,碧波回眼看梳头。” 碧野 《擎电放光的人们》:“阔水茫茫,金光灿烂的 天柱峰 就像沐浴在碧波万顷的人造海中。” 碧蓝 解释:深而澄的蓝色。 出处:叶圣陶 《游了三个湖》:“碧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若有若无的薄云。”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六:“最好是近两夜,醒时将近黎明,天色碧蓝。”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一章:“再往西不远就是碧蓝的大海了。” 幽碧 解释:深绿色。 出处:五代 齐己 《寄酬高辈推官》诗:“竹腻题幽碧,蕉乾裂脆声。” 碧莹莹 解释:形容碧绿而有光泽。 出处:《红楼梦》第六二回:“还有一碟四个奶油松瓤卷酥,并一大碗热腾腾碧莹莹绿畦香稻粳米饭。” 《人民日报》1961.9.10:“在这个天地里,那绿茸茸的细草,那碧莹莹的苔藓,似乎也都散发出清香。”《十月》1981年第4期:“你看,随风散落到碧莹莹河水里的落花,不是真的使这条穿城而过的河流变成了流花河了吗?” 碧澄澄 解释:形容湛蓝而明净。 出处: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二折:“他凭着恶哏哏威风纠纠,全不怕碧澄澄天网恢恢。”《水浒传》第一一四回:“且说 西湖 景物:有一万顷碧澄澄掩映琉璃,列三千面青娜娜参差翡翠。” 刘大白 《西湖秋泛》诗之二:“厚敦敦的软玻璃里,倒映着碧澄澄的一片晴空。” 解释:形容深蓝而阴森。 出处:《花月痕》第四八回:“只见四面灯光,忽然碧澄澄绿阴阴的,腥风起处,一女子赤身浴血,将一领衣衫,向二人头上蒙起来。” 泓碧 解释:指水色清澈碧绿。 亦指清澈碧绿的水。 出处:明 李东阳 《南溪赋》:“乘舟而泛,则泓碧长曳,汰痕圆晕。”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洞口水不绝如帘,旁一池泓碧,是曰 莲花之洞 。” 清 魏源 《重游盘山寺》诗之一:“山重水复中,放出一泓碧。” 一碧万顷 解释:形容青绿无际。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8.描写“海边”的诗句有哪些描写“海边”的诗句包括: 1、唐代李白《把酒问月》 原文: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译文: 青天上的明月你何时出现?我现在停下酒杯且探问之。人攀于明月之上自不可得,月亮行走却与人紧紧相随。 皎洁得如镜飞升照临宫阙,云霭散尽发出清冷的光辉。只能看见夜间从海上升起,谁能知道早晨在云间隐没? 月亮里白兔捣药自秋而春,嫦娥孤单地住着与谁为邻?现在的人见不到古时之月,现在的月却照过古时之人。 古人与今人如流水般流逝,共同看到的月亮都是如此。只希望对着酒杯放歌之时,月光能长久地照在金杯里。 2、北宋王安石《千秋岁引·秋景》 原文: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 译文: 传入旅舍的捣衣声,应和着孤城城头的画角,一片秋声在广阔的天地间回荡。归去的燕子向东从海上飞走,南来的大雁自空中落下,栖息在沙滩上。这儿有楚王携宋玉游兰台时感受到的惬意的凉风,有庾亮与殷浩辈在南楼吟咏戏谑时的大好月色,清风明月的景象,还都与当年一样。 3、北宋柳永《鬻海歌》 原文: 鬻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鬻就汝输征。 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 卤浓盐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豹踪虎迹不敢避,朝阳出去夕阳还。 译文: 海边的盐民靠什么谋生?女不养蚕织布,男不耕种田地。衣食来源又不足,靠的是用牢盆熬盐来交纳赋税。 每年的春季和夏季,海潮涨满海滨,潮水退了之后,搜刮含盐的泥土,堆积得大如岛屿。盐泥经过风吹日晒,增加了盐味,然后在上面灌上海水,淋出盐卤。 淋成的盐卤比海水含盐度大得多,但与盐相比,还淡得多。所以盐民不敢停闲,需入深山打柴。明知深山有虎豹也不敢回避。照样日出而去,日夕而还。 4、唐代王湾《次北固山下》 原文: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译文: 孤单漂泊青山之外,独自行舟绿水之间。潮水上涨,两岸之间更显宽阔;顺风吹来;一条白帆正好高悬。 夜色将尽,海上旭日东升;新年未至,江中春意已现。家书既已寄出,会被送往何处?希望北归大雁,送到洛阳之边。 5、东汉末年曹操《观沧海》 原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9.描写海的古诗有哪些1、《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宋代: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译文:参星横北斗转已经快到三更时分,雨绵绵风不停老天爷也应该放睛。云忽散月儿明用不着谁人来点缀,长空净沧海色本来就是澄澈清明。虽乘船渡大海空怀孔子救世之志,仿佛听到了黄帝咸池优美的乐声。被贬南荒虽然九死一生吾不悔恨,这次远游是我平生最奇绝的经历。 2、《望海楼晚景 / 望湖楼晚景》 宋代:苏轼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译文:大风吹打雨水斜着飘进望海楼,壮丽的景观应该用华美的辞句来夸赞。风雨过后潮水平静江海碧澄,时时闪过的电光形成紫金般的龙蛇。 3、《浪淘沙·白浪茫茫与海连》 唐代:白居易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译文:白浪一望无边,与海相连,岸边的沙子也是一望无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海浪从不停歇地淘着沙子,于是沧海桑田的演变就这样出现。 4、《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唐代:岑参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 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 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译文:我听阴山人们说过多回,西方热海之水好似煮沸。海上各种鸟儿不敢飞翔,水中鲤鱼却是大而肥美!岸边青草常年不见哀歇,空中雪花远远融化消灭,沙石炽热燃烧边地层云,波浪沸腾煎煮古时明月。 地下烈火暗中熊熊燃烧,为何偏把西方一角烘烤!气浪弥漫西方月窟太白,把那广大边塞地带笼罩。置酒送君在那天山城郭,热海之畔夕阳正要西落。君居柏台威严好似寒霜,热海炎气因而顿觉淡薄! 5、《浪淘沙·望海》 清代:纳兰性德 蜃阙半模糊,踏浪惊呼。任将蠡测笑江湖。 沐日光华还浴月,我欲乘桴。 钓得六鳖无。竿拂珊瑚。桑田清浅问麻姑。 水气浮天天接水,那是蓬壶。 译文:站立在海边,远望那茫茫大海,那迷迷蒙蒙梦幻一般的境界,直令人不由得惊呼了。面对大海,我想起了古人所说的道理,故任那浅薄无知者去嘲笑吧。大海沐浴了光芒四射的太阳,又好像给月亮洗了澡。我要乘着木筏到海上去看个分明。 乘桴于海上垂钓,可曾钓得大鳌吗?其实那钓竿也只是轻拂珊瑚罢了。沧海桑田的巨变,只有麻姑知晓,要想知道这巨变,只有问麻姑了。白浪滔天,一片迷蒙中,哪得见蓬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