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描写太湖美的诗词皮日休的太湖诗: 1、初入太湖 闻有太湖名,十年未曾识。今朝得游泛,大笑称平昔。 一舍行胥塘,尽日到震泽。三万六千顷,千顷颇黎色。 连空淡无颣,照野平绝隙。好放青翰舟,堪弄白玉笛。 疏岑七十二,山双山双露矛戟。悠然啸傲去,天上摇画艗。 西风乍猎猎,惊波罨涵碧。倏忽雷阵吼,须臾玉崖坼。 树动为蜃尾,山浮似鳌脊。落照射鸿溶,清辉荡抛扌雹。 云轻似可染,霞烂如堪摘。渐暝无处泊,挽帆从所适。 枕下闻澎湃,肌上生瘮□。讨异足邅回,寻幽多阻隔。 愿风与良便,吹入神仙宅。甘将一蕴书,永事嵩山伯。 2、晓次神景宫 夜半幽梦中,扁舟似凫跃。晓来到何许,俄倚包山脚。 三百六十丈,攒空利如削。遐瞻但徙倚,欲上先矍铄。 浓露湿莎裳,浅泉渐草屩。行行未一里,节境转寂寞。 静径侵泬寥,仙扉傍岩崿。松声正凊绝,海日方照灼。 欻临幽虚天,万想皆摆落。坛灵有芝菌,殿圣无鸟雀。 琼帏自回旋,锦旌空粲错。鼎气为龙虎,香烟混丹雘。 凝看出次云,默听语时鹤。绿书不可注,云笈应无钥。 晴来鸟思喜,崦里花光弱。天籁如击琴,泉声似摐铎。 清斋洞前院,敢负玄科约。空中悉羽章,地上皆灵药。 金醴可酣畅,玉豉堪咀嚼。存心服燕胎,叩齿读龙蹻。 福地七十二,兹焉永堪托。在兽乏虎貙,于虫不毒蠚。 尝闻择骨录,仙志非可作。绿肠既朱髓,青肝复紫络。 伊余乏此相,天与形貌恶。每嗟原宪瘇,常苦齐侯疟。 终然合委顿,刚亦慕寥廓。三茅亦常住,竟与珪组薄。 欲问包山神,来赊少岩壑。 3、入林屋洞 斋心已三日,筋骨如烟轻。腰下佩金兽,手中持火铃。 幽塘四百里,中有日月精。连亘三十六,各各为玉京。 自非心至诚,必被神物烹。顾余慕大道,不能惜微生。 遂招放旷侣,同作幽忧行。其门才函丈,初若盘薄硎。 洞气黑昳目穴,苔发红鬇鬡。试足值坎窞,低头避峥嵘。 攀缘不知倦,怪异焉敢惊。匍匐一百步,稍稍策可横。 忽然白蝙蝠,来扑松炬明。人语散澒洞,石响高玲玎。 脚底龙蛇气,头上波涛声。有时若服匿,逼仄如见绷。 俄尔造平淡,豁然逢光晶。金堂似镌出,玉座如琢成。 前有方丈沼,凝碧融人睛。云浆湛不动,璚露涵而馨。 漱之恐减算,酌之必延龄。愁为三官责,不敢携一罂瓦。 昔云夏后氏,于此藏真经。刻之以紫琳,秘之以丹琼。 期之以万祀,守之以百灵。焉得彼丈人,窃之不加刑。 石匮一以出,左神俄不扃。禹书既云得,吴国由是倾。 藓缝才半尺,中有怪物腥。欲去既嚄唶,将回又伶俜。 却遵旧时道,半日出杳冥。屦泥惹石髓,衣湿沾云英。 玄箓乏仙骨,青文无绛名。虽然入阴宫,不得朝上清。 对彼神仙窟,自厌浊俗形。却憎造物者,遣我骑文星。。。。。.. 2.描写湖景的诗句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2、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吹来忽不见,望湖楼下水如天。 “其他描写湖景诗句如下” 1,刘禹锡《游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合,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4,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5,银盘水面无尘,玉镜天心相映 6,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7,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8,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9,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10,一千倾,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11,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12,划去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13,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4,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辞》) 15,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1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3.描写湖景的诗句有哪些1.《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欧阳修 湖上朱桥响昼轮。 溶溶春水浸春云。 碧琉璃滑净无尘。 当路游丝萦醉客, 隔花啼鸟唤行人。 日斜归去奈何春。 2.《点绛唇·湖上西风》 年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湖上西风, 露花啼处秋香老。 谢家春草, 唱得清商好。 笑倚兰舟, 转尽新声了。 烟波渺,暮云稀少, 一点凉蟾小。 3.《菩萨蛮·藕丝衫翦猩红窄》 年代: 宋 作者: 张先 藕丝衫翦猩红窄。 衫轻不碍琼肤白。 缦鬓小横波。 花楼东是家。 上湖闲荡桨。 粉艳芙蓉样。 湖水亦多情。 照妆天底清。 4.《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晏殊 湖上西风急暮蝉。 夜来清露湿红莲。 少留归骑促歌筵。 为别莫辞金盏酒, 入朝须近玉炉烟。 不知重会是何年。 5.《好事近·湖上雨晴时》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湖上雨晴时,秋水半篙初没。 朱槛俯窥寒鉴,照衰颜华发。 醉中吹坠白纶巾,溪风漾流月。 独棹小舟归去,任烟波飘兀。 4.描写湖景的句子1、西湖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当一阵阵清爽的微风拂来,湖面泛起一层层涟漪,石堤上的垂柳也婆娑起舞,炫耀它那妩媚多娇的英姿。虽然杨柳已过了最生机勃勃的春季,不如以前的嫩绿,可亭亭玉立中却透着淡淡的成熟,娇嫩的柳儿变得更有一番风味。 细长的柳条划过清澈的湖面,挂满了晶莹剔透的水珠,柳条儿倒映在湖面上,使湖水也染成了绿色,仿佛一湖翡翠向东奔流。2、阳春三月,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笑盈盈地走来了。 湖畔的小草探出头来,用那淡淡的青色给人们传递春的信息;杜鹃也用它那圆润、甜美的嗓音唱着“春之歌”,那声音动人心弦;一支支莲也从河底的淤泥里破土而出,长出嫩绿色的荷叶芽,远远望去,就像尖尖的小羊角;桃树也不甘示弱,露出了笑靥;小燕也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空气中弥漫着潮湿泥土的馨香------习习春风,蒙蒙细雨,使洪湖变得活跃起来。野鸭在湖上追逐玩耍,鱼儿在水里畅游生长------、一条长长的白线映入了我的眼帘。 随着汽车的靠近,白线渐渐变宽,颜色也开始变成绿色、浅蓝色,最后,一大片纯蓝色的湖水出现在了我的面前。我终于见到了美丽的青海湖。 3、鹅湖望去无边无际,浩阔的水面波澜壮阔,发出“哗哗”的水声,温柔恬静,不受风大的影响而变得凶恶了,且这种声音不绝于耳,或许这是湖水在大风的日子里,唱的一首雄壮的歌儿吧!4、第一次来太湖时,天上下起了春雨,这雨似乎总喜欢在江南一带凑热闹,这么一闹,倒给太湖增添了神秘,此时此刻,那雨滴和桥上的木板接触的灵巧的声音也能把人吸引住。5、站在船头,整个湖面笼罩在濛濛秋雨之中,放眼望去,碧波万顷,千岛竞秀,群山叠翠,若隐若现,朦朦胧胧。 那湖水的蓝,群山的绿,融为一体,不是蓝,不是绿,又恰似蓝,恰似绿,好一个“春来江水绿如蓝”,你的心胸便也被荡涤的如这蓝绿的山水一样清澈。难怪800年前的南宋大哲学家朱熹就发出如此感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话水来”。 6、游太湖时,方爱坐船。当看着艄公缓缓地摇着橹,听着橹拍打水面的声音就觉得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 那船桨激起涟漪,摇晃到不远的地方,也悄悄消失,湖面一抹而平。渔船数只,本来已是秀美不过,还有那青山重重叠叠,近山如簪,远山如烟。 远处,不时飞来几只鸬鹚,它们的抓鱼动作似乎也成为太湖中一道优美的风景线。7、西湖是柔美的,是妖娆的,有些不出格的狂野,时而也是宁静的。 没有起风的时候,无声的西湖“静如处子”,淡雅,柔情似水,朦胧中,平静的湖面,更像一面不曾打磨的镜子,显得那么和谐。碧蓝的湖水与天空浑然一体,使我似乎感觉不出谁是天,谁是湖。 在阳光照耀下,湖面有些金光闪闪,像是粘上了白娘子。飘扬的裙子上的金粉,是那么细滑,那么闪烁,释放出耀眼的光芒。 9、荡舟在那烟波浩渺、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使人感到一种世外桃源般的感受。我陶醉在这没有粉饰的质朴圣洁的美中,想放声高歌,又怕破坏了这和谐的气氛。 于是索性支起双桨,躺在小船上,任湖风轻拂我的脸颊,任碧波拍打船弦,任大脑在美中陶醉,任心潮在美中起伏。我曾经领略过西湖的妩媚,东湖的清丽,南湖的辽阔,以及鄱阳湖的帆影,玄武湖的桨声,昆明湖的笑语。 11、沿着石子小路往前走不知不觉走上了通往湖中央的石拱桥。走在石桥上,低头看平静的湖水,不由得大吃一惊——莲花湖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见水里的小鱼;莲花湖的水真绿啊!绿的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莲花湖的水真静啊!静的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12、我迫不及待地跑到湖边,哇!青海湖真大呀!难怪藏族人民称它为“高原上的蓝色海洋”,它一望无际,碧波万顷,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大地上,在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清凉的湖水拍打着浪花,一遍一遍地舔着我的小脚丫,仿佛在对我说:“欢迎你!远方来的客人!”13、岛南湖面上的三座石塔,为明天启元年所立。许多游客都把它看作是杭州的“城徽”和西湖的标志。 每当中秋月白,薄月当空,塔中点灯,有“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三”的奇妙景观,亦“三潭印月”由此而来,据说当地人过中秋节,大都喜欢到三潭印月游玩。14、烈日炎炎,湖中花盛草满,天空霞绯虹瑰。 清晨,太阳还未露出地平线时,东方呈淡粉色,远远望去,就像一把粉红的羽绒扇面。不一会儿,一轮火红的太阳沾着湖水升起在紫褐色的雾霭中。 顿时,湖面生辉,极为壮观。在风平浪静的日子,你还可以看见“两个太阳”的奇观呢——东边,水天分界处,朝阳像一个红色的绣球冉冉升起,湖中,又一只“火球”在荡漾。 16、站在湖边向远处望去,蔚蓝色的湖水连着淡蓝色的天空,大朵大朵的白云在上面变幻着图案,小鸟扇动着翅膀在湖上、天空中自由地飞翔。辽阔的草原仿佛在湖边铺了一层厚厚的绒毯,五颜六色的野花点缀在上面,一群群牦牛在草地上悠闲地散着步。 这里真像是人间仙境啊!17、千岛湖是一个美丽的湖,岛屿众多,星罗棋布,湖水碧波荡漾,既有太湖的烟波浩渺,也有西湖的乖巧灵韵。千岛湖更是一个丰饶的湖,有机鱼,绿茶,木材,毛竹,山核桃……资源。 5.描写湖景的著名诗词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吹来忽不见,望湖楼下水如天(苏东坡)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东坡) 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王瀛) 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王瀛) 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张宁)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 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 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潘阆) 平 湖 秋 月 (孙锐) 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 一色湖光万顷秋。 和友人招游西湖 [明] 钟禧 万顷西湖水贴天,芙蓉杨柳乱秋烟。 湖边为问山多少?每个峰头住一年。 夜泛西湖 [明] 董斯张 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 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 西湖柳枝词 [清] 田庶 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 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院 风 荷 [清] 许承祖 绿盖红妆锦绣乡, 虚亭面面纳湖光。 白云一片忽酿雨, 泻入波心水亦香。 和友人招游西湖 [明] 杨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 何处黄鹤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 寄杭州友人 [明] 钟禧 万顷西湖水贴天,芙蓉杨柳乱秋烟。 湖边为问山多少?每个峰头住一年。 夜泛西湖 [明]史鉴 西湖湖上水初生,重叠春山接郡城。 记得扁舟载春酒,满身花影听啼莺。 西湖柳枝词 [明] 董斯张 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 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 湖心亭 [清] 田庶 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 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饮龙井 [清] 许承祖 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 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 6.赞美太湖的经典诗句1、《太湖秋夕》 唐代: 王昌龄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译文 宿在太湖的一条小船上,月光下,小船在水上慢慢地移动。夜是如此地安静,湖面泛起一片寒气,洞庭山落下一层微霜。似睡非睡,似梦非梦,隐隐地感到海风吹过,听到远远的地方有大雁南飞的声音。 2、《木兰花慢·太湖纵眺》 清代:洪亮吉 眼中何所有?三万顷,太湖宽。纵蛟虎纵横,龙鱼出没,也把纶竿。龙威丈人何在?约空中同凭玉阑干。薄醉正愁消渴,洞庭山桔都酸。 更残,黑雾杳漫漫,激电闪流丸。有上界神仙,乘风来往,问我平安。思量要栽黄竹,只平铺海水几时干?归路欲寻铁瓮,望中陡落银盘。 译文 眼中看到了什么呢?是有三万六千顷、江水浩浩荡荡的太湖。太湖宽广水深,幽壑藏蛟虎,但任它洪波浩荡,龙鱼出没,我自把定鱼竿独坐垂钓。龙威丈人在哪里呢?恍惚中只觉得他正约我一起登高纵目同上玉京。登高豪饮,酒醒之时只觉唇焦口燥,恰有洞庭山桔析酲解酒,喉舌生津。 夜深更残,太湖黑雾弥漫,闪电激发,金蛇狂舞。有上界仙人,乘风飘飘而下,向我问候。突然想要栽遍黄竹,自创一片人间仙境。只是什么时候才能将这这一望无际的太湖水吸干呢?夜半归去,只见乌云消尽,一盘银轮似的明月悄悄落到了水底,太湖一片美好静谧。 3、《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宋代: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译文 北方的鸿雁悠然自在,从太湖西畔随着白云飘浮。几座孤峰萧瑟愁苦,好像在商量黄昏是否下雨。我真想在第四桥边,跟随天随子一起隐居。可他如今在何处?我独倚栏杆缅怀千古,只见衰柳参差风中飞舞。 4、《水调歌头·沧浪亭》 宋代:苏舜钦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译文 太湖岸边的景物一片凄凉,明净的湖水环接着洞庭山,浩渺湖泊不见鱼龙的踪影,它们被锁在弥漫的烟雾里。正想起范蠡和张翰的时候,忽然有一只小船载着鲈鱼,迅速驶来,撇开重重波浪。傍晚,暴风雨突扑面而来,只好沿着小洲弯处回航。 胸怀着干一番事业的大志,如今正当身强力壮的年华,耻于投闲置散隐居水乡。为什么壮年时就面容憔悴,容颜变得衰老,白发苍苍?真想在寒冷的潭水中垂钓,但是又担心鸥鸟猜疑妒忌,使鱼儿都不肯游近钓丝旁。还是划着小舟穿过芦荻去,默默地观看湖面浪涌涛荡。 5、《吴山图记》节选 明代: 归有光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子之遗迹。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 译文 吴县、长洲两县的县治,在吴郡的郡治所在地,两县划分境界各自管理。府城西南的众多山冈,都在吴县境内。其中最高的山峰,有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等山。灵岩山上,春秋时吴国的宫殿的故址就在那儿,还有西施的遗迹。像虎丘、剑池以及天平、尚方、支硎等处,都是名胜所在地。太湖浩浩淼淼,面积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在湖中沉浮,真可以算海内奇观了。 7.描写太湖的古诗词1、《太湖秋夕 》王昌龄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梦魂归。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2、《太湖秋夕 》译文:宿在太湖的一条小船上,月光下,小船在水上慢慢地移动。夜是如此地安静,湖面泛起一片寒气,洞庭山落下一层微霜。似睡非睡,似梦非梦,隐隐地感到海风吹过,听到远远的地方有大雁南飞的声音。 3、《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4、《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译文:北方的鸿雁悠然自在,从太湖西畔随着白云飘浮。几座孤峰萧瑟愁苦,好像在商量黄昏是否下雨。我真想在第四桥边,跟随天随子一起隐居。可他如今在何处?我独倚栏杆缅怀千古,只见衰柳参差风中飞舞。 扩展资料 ①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②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 ③诗中的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古称震泽、具区,又名五湖、笠泽,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太湖是由于大江淤积而导致了太湖的形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太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