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示朋友间相互切磋的古诗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赏析:《诗经》中有许多人物的赞歌,称赞的对象也很广泛。 其中重要一类被称颂的对象,是各地的良臣名将。先秦时代,正是中华民族不断凝聚走向统一的时代,人们希望和平、富裕的生活。 在那样一个时代,人们自然把希望寄托在圣君贤相、能臣良将身上。赞美他们,实际上是表达一种生活的向往。 《淇奥》便是这样一首诗。据《毛诗序》说:“《淇奥》,美武公之德也。 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谏,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周,美而作是诗也。”这个武公,是卫国的武和,生于西周末年,曾经担任过周平王(前770—前720年)的卿士。 史传记载,武和晚年九十多岁了,还是谨慎廉洁从政,宽容别人的批评,接受别人的劝谏,因此很受人们的尊敬,人们作了这首《淇奥)来赞美他。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告诸往而知来者。译文: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 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相互切磋。 供参考。 2.表示相互学习切磋的古诗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论语‧述而》 释义: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我有)就去改正它。 善:好的,优点 其:代“他们”。 《论语》中有一段记载,一次卫国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子贡回答说,古代圣人讲的道,就留在人们中间,贤人认识了它的大处,不贤的人认识它的小处;他们身上都有古代圣人之道。“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 他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谁都可以是他的老师,所以说“何常师之有”,没有固定的老师。《论语》中不少记载,如孔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 扩展资料: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出自《论语·学而第一》 释义:孔子说: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也不会固守。做人重要的是诚实、守信用。不和自己志向不同的人做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李泽厚《论语今读》说,“无友不如己者”,作自己应看到朋友的长处解。即别人总有优于自己的地方,并非真正不去交结不如自己的朋友,或所交朋友都超过自己。如是后者,在现实上不可能,在逻辑上作为普遍原则,任何人将不可能有朋友。所以它只是一种劝勉之辞。 陈志岁《载敬堂集·读书体义·〈论语〉参解》:“〈论语·学而〉记子曰:‘ 无友不如己者。’ 谓没有朋友不有长处,定有逾己者。人各有其长,堪资取补,诲人谦虚砥益尔。〈述而〉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同旨别白也。”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我们需要交际,需要朋友。但交友需谨慎,交友的最基本原则就是志同道合,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便是孔子要告诫我们的。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择其善者 搜狗百科-无友不如己者 3.表示朋友间相互切磋的古诗诗经.卫风.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赏析: 《诗经》中有许多人物的赞歌,称赞的对象也很广泛。其中重要一类被称颂的对象,是各地的良臣名将。先秦时代,正是中华民族不断凝聚走向统一的时代,人们希望和平、富裕的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人们自然把希望寄托在圣君贤相、能臣良将身上。赞美他们,实际上是表达一种生活的向往。《淇奥》便是这样一首诗。据《毛诗序》说:“《淇奥》,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谏,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周,美而作是诗也。”这个武公,是卫国的武和,生于西周末年,曾经担任过周平王(前770—前720年)的卿士。史传记载,武和晚年九十多岁了,还是谨慎廉洁从政,宽容别人的批评,接受别人的劝谏,因此很受人们的尊敬,人们作了这首《淇奥)来赞美他。 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相互切磋。 供参考。 4.形容切磋的成语独学寡闻——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磨砻淬砺——磨砻:磨炼;淬砺:制造刀剑必须淬火和磨砺,比喻刻苦磨炼。指切磋琢磨,反复研讨。 磨砻浸灌——切磋浸染。形容勤学苦练,始终不懈。亦作“磨礲浸灌”。 磨砻镌切——指磨砺切磋。 磨砻隽切——砻:磨。相互切磋研讨。 磨礲淬励——切磋琢磨,反复研讨。 磨礲浸灌——切磋浸染。形容勤学苦练,始终不懈。同“磨砻浸灌”。 切瑳琢磨——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同“切磋琢磨”。 箴规磨切——箴规:规谏,劝戒;切:切磋。互相批评,互相帮助。 5.形容彼此之间联系紧密的诗句送别【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渭城曲【唐】王维 又名《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唐】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魏万之京【唐】李 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送陈章甫【唐】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沽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别董大【唐】岑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李端【唐】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赋得暮雨送李胄【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送人东游【唐】温庭筠 荒戌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雨霖铃【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摧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形容“同事之间相互帮助”的诗句有哪些形容“同事之间相互帮助”的诗句有以下: 1.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访记》 2.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鲁僖公五年》 3.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元.马致远《陈情高卧》 4.病人之病,忧人之忧。——白居易《策林》 5.每有患急,先人后己。——陈寿《三国志.蜀志》 6.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王梵志《全唐诗补逸》 7.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华罗庚 8.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高尔基 9.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狄更斯 10.最好的满足就是给别人以满足。——拉布吕耶尔 11.响必应之与同声,道固从至于同类。——骆宾王《萤火赋》 12.肉何必亲。汉乐府。——《箜篌谣》 13.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15.鼋鸣而鳖应,兔死则狐悲。明田艺蘅。——《玉笑零音》 7.描述“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的诗句有哪些1.《新竹》 清代: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2.《秦风·无衣》 先秦:佚名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3.《过故人庄》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渭城曲 》 唐代: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一作:客舍依依杨柳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代: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