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没有诗句或者很经典的句子形容一个不适合接触的人宋玉《对楚王问》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译:《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都是楚地民歌,前者极俗,后者极雅,后来《下里巴人》用来指代非常俗的、很一般的东西,而《阳春白雪》则用来指代极雅的、很高明的东西。 孔子《论语》敬而远之。译文: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 孔子《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 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文: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颜之推《慕贤》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译文:和品德高尚的人交往,就像进入摆放着芳香兰花的房间,时间久了,自然会散发出芳香;和品德恶劣的人交往,就像进入卖腌鱼的店铺,时间久了,自身便会散发出恶臭。 隋·王通《中说·魏相》: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交而后择,故君子寡尤,小人多怨。译文:有修养的人先看准然后结交朋友,没有修养的人交了朋友再从中选择;所以前者少烦恼,后者多怨仇。说明交友要慎重。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友。———— (宋)欧阳修译文: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友 与一个不诚实的人作朋友是一件极危险的事。 不知其人,则不为其友。 亲戚是不可选择的,而朋友却可以。 道不同不相为谋,意指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出自 孔子《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2.形容接触的词语挨肩擦脸 挨:靠近。擦,接触。形容狎昵之状。 出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六五回:“贾珍便和三姐挨肩擦脸,百般轻薄起来。” 闭关自守 关闭关口,不和外人来往。比喻因循保守,不愿接触外界事物。 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上》:“无事则民勤于耕稼,以广军储;有事则民习于弓矢,以莅武事。此真霸王之资也。闭关自守,又何忧乎?” 兵不接刃 作战时兵器没接触。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出处:《吕氏春秋·怀宠》:“兵不接刃,而民服若化。” 不着边际 着:接触;边际:边界,边缘。挨不着边儿。多指说话空泛,不接触实际。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九回:“何涛思想:在此不着边际,怎生奈何!我须用自去一遭。” 触类旁通 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相互贯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 出处:《周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触目皆是 触目:接触到视线。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到处都是。 出处:唐·朱敬则《五等论》:“故魏太祖曰:‘若使无孤,天下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明窃号议者触目皆是。” 触手可及 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 3.形容第一次见面就相信彼此的人用一个成语形容一见如故yī jiàn rú gù [释义] 故:故人;老朋友。初次相见就像老朋友一样。形容彼此一接触就情投意合。 [语出] 宋·张洎《贾氏谭录》:“李邺侯为相日;吴人顾况西游长安;邺侯一见如故。” [正音] 故;不能读作“ɡǔ”。 [辨形] 故;不能写作“做”。 [近义] 一见钟情 一见倾心 一拍即和 视为知已 [反义] 行同路人 视同路人 [用法] 形容初次见面的热情、融洽或谈得十分投机。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结构] 主谓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