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冰雪消融的古诗句

1.描写“春天来临,冰雪消融”的古诗有哪些

1、《早春》宋·张耒

辉辉暖日弄游丝,风软晴云缓缓飞。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可怜鬓发蹉跎老,每惜梅花取次稀。

何事都城轻薄子,买欢酤酒试春衣。

2、《画楼空》宋·贺铸

吴门春水雪初融。触处小桡通。

满城弄黄杨柳,著意恼春风。

弦管闹,绮罗丛。月明中。

不堪回首,双板桥东,罨画楼空。

3、《观猎》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4、《洞仙歌》宋·李元膺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

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

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

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

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

5、《朝中措》宋·王之道

江城春霁雪初融。楼观瑞烟中。

向晚金莲无数,一时开遍东风。

多情太守,行携红袖,坐引金钟。

时出阳春绝唱,才名不减诗翁。

2.描写冰雪的古诗词

1、《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唐代: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译文: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

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2、《塞下曲六首·其一》——唐代: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译文:五月的天山仍是满山飘雪,只有凛冽的寒气,根本看不见花草。只有在笛声《折杨柳》曲中才能想象到春光,而现实中从来就没有见过春天。

战士们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上却是抱着马鞍睡觉。愿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

3、《青松》——近现代: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译文:厚厚的一层雪压在松枝上,仔细看一看,这青松又高又直。

要想知道这青松有多么纯洁多么高大,那就要等到树上那层厚厚的雪化了之后才能看到。

4、《终南望余雪》——唐代: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译文:遥望终南,北山秀丽,皑皑白雪,若浮云间。

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晚时分,长安城内又添了几分积寒。

5、《山中雪后》——清代: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译文:清晨起来刚一开门,看到山头已被一场大雪覆盖。此时,天 空已放晴,初升太阳的光芒,透过淡淡的白云,也变得寒冷了。

房檐的积雪尚未开始融化,院落的梅花枝条仍被冰雪凝冻。这样一种清冷、孤寂的气氛,是多么不寻常啊!

3.关于雪落下的诗句,急~~急~~

词语: 大雪纷飞 瑞雪飞舞 白霜铺地 雪花飞舞 风雪交加 白雪飘扬 雪花飘飘 银霜遍地 银装素果 霜叶如火 白雪皑皑 雪飘如絮 寒霜逼人 霜花洁白 鹅毛大雪 大雪封山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弥天大雪 冰封雪飘 冰雪消融 飞雪迎春 冰冻三尺 雪窖冰天 冰天雪地 堆银彻玉 粉装玉砌 句子: 1、灯光下的雪最令人惊讶。

强烈的光线照射在雪上,雪就像小镜子一样,闪闪发亮;又好像有许多许多的小眼睛在看着这神奇的世界。 2、雪花像烟一样轻,像银一样白,飘飘摇摇,纷纷扬扬,从天空中洒下来。

3、看,那笔直的水泥路上已经盖上了一条长长的白地毯,那么纯洁,那么晶莹,看得真叫人不忍心把脚踩上去。 4、晶莹透明的雪花在天空飞舞,街道上洒满了雪,房屋上落满了雪,就连树枝上也挂满了雪,整个大地变成了银白的世界。

5、雪, 一团团像松软的鹅毛,把白日里被搅得一片混乱的沙滩,又铺成平展展的。 6、开始时,雪花依稀可数,隐约难觅,仿佛天上有位神人,漫不经心地撒落了几个细碎的花瓣。

7、世界,被厚重的雪包裹了。雪毯真重啊,把树枝压弯了腰,不时,一坨子一坨子的白雪散落下来,扬起一团雪雾……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这三句诗句,是巧妙地运用了雪与梅花在颜色、季节以及她们给人以春天来临的希望上,进行了相互村托的描写。我们也可以借鉴作者的手法,把自然界中很多相关的事物,通过自己的合理想象,利用映村的方法,把事物写具体逼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

(元稹)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 (这两句诗的前半部分,描写的是典型的北方雪天的情景,"是典型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足不出户的恶劣天气。但是,诗句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自然景色抒发的情感,却是积极向上的,作者通过'千株玉、万朵云、琼枝',把北国的冬天变得温情脉脉,不在因雪而凌厉肃杀。

作者把自己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表达的具体贴切。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必须与自己丰富的心理世界结合起来,才能真切感人。)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 这两句诗是作者运用雪去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这是典型的借景生情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是借助对自然景色渲染,让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 雪与春天,这是我们对诸多写雪的诗句最熟悉的。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饱满的热情和乐观的人生观。

作者利用诗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画卷,提示我们联想春天的美丽,正是文学作品对人思想的启迪。 燕上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 这是李白直接描写大片雪花的诗句,我们可以直接引用来描写雪。我们要学习诗人通过细致观察、进行形象刻画的创作品质。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张元作) 这是作者经过大胆的想象,把雪写成是天上一场激战而飘下的龙鳞,赋予雪以侠客的性格。在环境氛围和心理感觉与之相适应时,可引用这比较独特诗句。

柳絮因风起(谢道蕴) 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独坐夜寒人欲倦,迢迢,梦断更残倍寂寥。

(沈佩) 这是雪与人的静思之情的很好结合,是封建社会才女的寂寥,窗内窗外人与雪的情景交融,反映了一定的社会背景,这是文学作品与一定的社会背景有联系的典型例子。 年代:宋 作者:吴潜 作品:暗香 内容: 雪来比色。

对澹然一笑,休喧笙笛。莫怪广平,铁石心肠为伊折。

偏是三花两蕊,消万古、才人骚笔。尚记得,醉卧东园,天幕地为席。

回首,往事寂。正雨暗雾昏,万种愁积。

锦江路悄,媒聘音沈两空忆。终是茅檐竹户,难指望、凌烟金碧。

憔悴了、羌管里,怨谁始得。 --------------------- 年代:元 作者:元无名氏 作品:八声甘州 内容: 一团春雪,抛在玉炉中煎。

炎炎进火不住添。要晓得通红无焰烟。

须管莫亏折,斤两依然。如此三千。

锻炼待不摇不动,方可为禅。全真养命,只在恁么之间。

家园自有甘露泉。要浇灌黄芽长瑞莲。

------------------- 年代:唐 作者:朱湾 作品:长安喜雪 内容: 千门万户雪花浮,点点无声落瓦沟。全似玉尘消更积, 半成冰片结还流。

光含晓色清天苑,轻逐微风绕御楼。 平地已沾盈尺润,年丰须荷富人侯。

----------------------- 年代:唐 作者:卢纶 作品:出山逢耿湋 内容: 云雪离披山万里,别来曾住最高峰。 暂到人间归不得,长安陌上又相逢。

--------------- 年代:唐 作者:焦郁 作品:春雪 内容: 散漫天涯色,乘春四望平。不分残照影,何处断鸿声。

缭绕先经塞,霏微近过城。因风低未敛,带雨重还轻。

干吕知时泰,如膏候岁成。小儒同品物,无以答皇明。

春雪空蒙帘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长天远树山山白,不辨梅花与柳花。

冰天雪地 风雪交加 傲雪凌霜 寒风刺骨 寒风呼啸 滴水成冰 寒冬腊月 呵气成霜 雪满长空 漫天风雪 雪花飞扬。

4.形容雪天的古诗句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2.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3.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唐•孟郊《苦寒吟》

叫:风声如吼。

4.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3.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唐•高骈《对雪》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4.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5.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6.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7.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龙:形容飞雪。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