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雪后安静的诗句

1.古代描写雪安静祥和的诗句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村雪夜坐 》 【唐】白居易 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

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子夜四时歌》 【南北朝】南朝民歌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喜祖三至留宿》唐.王维 门前洛阳客,下马拂征衣。不枉故人驾,平生多掩扉。

行人返深巷,积雪带馀晖。早岁同袍者,高车何处归。

洪升《雪望》: 寒色孤村暮,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李花二首》唐·韩愈 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南秦雪》唐·元稹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晋·陶渊明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对雪二首》唐·李商隐 Ο寒气先侵玉女扉,清光旋透省郎闱。

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 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湿谢庄衣。

龙山万里无多远,留待行人二月归。 Ο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已随江令夸琼树,又入卢家妒玉堂。 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妆。

关河冻合东西路,肠断斑骓送陆郎。《雪》元·黄庚 片片随风整复斜,飘来老鬓觉添华。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远岸未春飞柳絮,前村破晓压梅花。

羔羊金帐应粗俗,自掬冰泉煮石茶。

2.描写“雪安静祥和”的诗句有哪些

《终南望余雪》

唐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村雪夜坐 》

唐 白居易

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

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

《子夜四时歌》

南北朝 南朝民歌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李花二首》

唐 韩愈

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南秦雪》

唐 元稹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晋 陶渊明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3.形容大雪后的诗句

1、《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宋代: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群山雪不到新晴,多作泥融少作冰。

最爱东山晴后雪,却愁宜看不宜登。

释义:

只知道寻觅胜景而忘了天寒,偶立在春风中夕阳晚照之间。

我最喜欢那东山晴后的雪景,软红的光芒里涌来座座银山。

东山的积雪留不到天放新晴,多成了湿润的泥土少许成冰。

我最喜欢那东山晴后的雪景,发愁适合观赏而不适合攀登。

2、《望雪》唐代:李世民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

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

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释义:

冷的天气里山林上空的云都好像被冻住了,洁白的冰雪凝聚了江山。

看似美丽的风景却是一碰即碎的画卷,好像被风吹斜了一半。

天空到处飘散着雪花仿佛不需要化妆的大地也画上了浓妆,满山遍野的树都在尽情的用花瓣展现自己的美丽。

望着天空上快落下的太阳自己有一丝愧疚,没有早上美丽的晨霞,也不会有黄昏邂逅的七彩。

3、《霁雪 / 韩舍人书窗残雪》唐代:戎昱

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释义:

大风卷走寒冷的云朵,昨晚虽然下了雪但今天天气晴朗了。江边的烟雾一扫而空,于是柳树的枝条显得更加轻盈。

(诗人目光所及处)屋檐下几片空地的积雪没有人打扫,(诗人挑灯夜读)不经意间,又是一个晚上过去。

4、《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唐代:王维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释义:

寒冷的更声已经传报拂晓时刻,明镜中先看到自己的衰老容颜。

隔窗听风声乱撼着窗前的丛竹,推门见大雪盖满了对面的群山。

飘洒空中使那深长的小巷宁静,皑皑的积雪更觉庭院宽广清闲。

试问胡居士您在家里会怎么样,想必是坦然高卧柴门依旧紧关。

5、《雪晴晚望》唐代:贾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释义:

独倚竹杖眺望雪霁天晴,只见溪水上的白云叠叠重重。

樵夫正走回那白雪覆盖的茅舍,闪着冷光的夕日步下危峰。

野火烧燃着山上的蔓草,烟烽断续地缭绕着山石中的古松。

我走向返回山寺的道路,远远地,听见了悠扬的暮钟。

6、《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唐代:岑参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

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

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释义:

天山上的云雪终年不开,巍巍千山万岭白雪皑皑。

夜来北风卷过赤亭路口,天山一夜之间大雪更厚。

雪光和着月光照映银山,雪花追着北风飞过铁关。

交河城边飞鸟早已断绝,轮台路上战马难以走过。

寒云昏暗凝结万里天空,山崖陡峭悬挂千丈坚冰。

将军皮袍久卧不觉温暖,都护宝刀冻得像要折断。

天山正是大雪纷飞之时,送别为友走马归还京师。

冰雪之中怎将心意表示,只有赠您青青松柏树枝!

4.形容安静的诗句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5.描写雪后的诗句

1.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

3.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雪,

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5.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6.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2.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3.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14.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祖咏《终南望余雪》)

15.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6.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纳兰性德《长相思》)

17.草枯鹰眼急,

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18.雪花似掌难遮眼,

风力如刀不断愁.

(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19.燕山雪花大如席,

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20.乱云低薄暮,

急雪舞回风.

(杜甫《对雪》)

21.独出门前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白居易《村夜》)

22.坐对韦编灯动壁,

高歌夜半雪压庐.

(翁森《四时读书乐》)

6.描写雪后天晴的诗句

1、罢磬风枝动,悬灯雪屋明。

《冬夕寄青龙寺源公》唐代:郎士元

敛屦入寒竹,安禅过漏声。

高松残子落,深井冻痕生。

罢磬风枝动,悬灯雪屋明。

何当招我宿,乘月上方行。

释义:

放轻脚步缓缓的踏过寒竹林,打坐修禅只能听到那铜壶水滴滴落的声音。

高高的松树上落下颗颗松果,那深井的水面也慢慢凝结成冰。

磬声停罢屋外的树枝仍在随风而动,悬挂的烛灯将那被皑皑白雪覆盖的屋舍映照的格外温暖明亮。

候邀请我于你那里留宿,让我也好沐浴着月色感受万物静寂与内心的平静。

2、雪晴天气,松腰玉瘦,泉眼冰寒。

《人月圆·雪中游虎丘》元代:张可久

梅花浑似真真面,留我倚阑杆。雪晴天气,松腰玉瘦,泉眼冰寒。兴亡遗恨,一丘黄土,千古青山。老僧同醉,残碑休打,宝剑羞看。

释义:

雪后的梅花红润娇艳仿佛仙女真真姣好的脸面,吸引我凭依着栏杆久久流连,雪后初晴的天气,松树的腰显得细瘦而泉眼的冰面特别清寒。

历史兴盛衰亡留下了深深的遗憾,闺闾当年曾经是纵横天下的荚雄,如今只留下一个大大的黄土坟丘。而千古不变的是苍翠的青山,为我导游的老和尚也被美景所陶醉,就不要再去观赏拍打残破的古碑,去欣赏那一湾绿水的剑池的景观。

3、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唐代:王维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释义:

寒冷的更声已经传报拂晓时刻,明镜中先看到自己的衰老容颜。

隔窗听风声乱撼着窗前的丛竹,推门见大雪盖满了对面的群山。

飘洒空中使那深长的小巷宁静,皑皑的积雪更觉庭院宽广清闲。

试问胡居士您在家里会怎么样,想必是坦然高卧柴门依旧紧关。

4、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苑中遇雪应制》唐代:宋之问

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旗遥倚望春台。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释义:

清晨的朝阳破云而出,就像皇家的銮驾从天边驶来。高楼上谁穿着青袍眺望,就像望春台边随风飘扬的青旗。

我不知道今天庭院中竟然落下了雪花,还以为是昨夜院中的树枝上开出的花

5、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终南望余雪》唐代: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释义:

遥望终南,北山秀丽,皑皑白雪,若浮云间。

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晚时分,长安城内又添了几分积寒。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