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朋友擦肩而过”的伤感诗句有哪些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五代)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辛弃疾(宋代) -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唐代) -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 ——王磐(明代) - 《朝天子·咏喇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宋代) - 《山园小梅·其一》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项羽(两汉) - 《垓下歌》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元好问(金朝) - 《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王维(唐代) - 《送别》作者介绍: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天祚三年七月初七,李煜出生在金陵。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在汴京卧疾而卒(宋代笔记上说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 出生时山东已为金人所占,二十一岁时即参加抗金义军。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 追赠少师,谥忠敏。与苏轼合称“苏辛”。 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弃疾逝世,年68岁。 辛弃疾是南宋词人、将领。作为南宋词坛一代大家,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 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主要著作有《青玉案·元夕》《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念奴娇·赋雨岩》《一剪梅·中秋元月》《稼轩词》等。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王磐(约1470年~1530年),字鸿渐,江苏高邮人,明代散曲作家、画家,亦通医学,被称为南曲之冠。少时薄科举,不应试,一生没有作过官,尽情放纵于山水诗画之间,筑楼于城西,终日与文人雅士歌吹吟咏,因自号“西楼”。 王磐散曲存小令65首,套曲 9首,全属南曲。著有《王西楼乐府》、《清江引·清明日出游》、《王西楼先生乐府》、《野菜谱》、《西楼律诗》等。 林逋(967年或968年─1028年),汉族,北宋诗人。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钱塘人(今浙江杭州)。 林逋出生于儒学世家,恬淡好古,早年曾游历于江淮等地,隐居于西湖孤山,终身不仕,未娶妻,与梅花、仙鹤作伴,称为“梅妻鹤子”。宋真宗闻其名,赐粟帛,诏长吏岁时劳问。 其性孤高自好,喜恬淡,不趋名利,自谓:“然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盛唐诗人的代表,创造了水墨出水画派,有“诗佛”之称。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今存诗400余首。 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王维擅书画,亦通音律,多才多艺。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有《王摩诘文集》等行世。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故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与“谋战派”孙武等人齐名。 身死东城载于史书。《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 《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更为明确:“汉五年……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 后与刘邦争夺天下,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 202 年兵败,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南)乌江边自刎。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霸王”一词源自项羽。 元好问(1190年—1257。 2.形容两人擦肩而过的诗《题都城南庄》崔护(唐代) 原文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译文 去年春天,在这户人家里,我看见那美丽的脸庞和桃花互相衬托,显得分外红润。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扩展资料: 整首诗是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对比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 因为是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 从故事情节来看,这是一首即兴的诗,它给人看到的似乎只是两个简单的画面——桃花相映着的人面,人面去后的桃花。 但是,由于人物的活动贯串其间,由于画面与画面、画面里(桃花)与画面外(诗人)的对比、映衬,便巧妙地显示了人物感情的发生、发展和起伏跌宕的变化,诸如初遇的脉脉含情,别后的相思,深情的重访,未遇的失望等等,都或隐或现地表达出来了。 全诗自然浑成,犹如从心底一涌而出的清泉,清澈醇美,令人回味不尽。“寻春遇艳”和“重寻不遇”是可以写成叙事诗的。作者没有这样写,正说明唐人更习惯于以抒情诗人的眼光、感情来感受生活中的情事。 3.形容两人擦肩而过的诗《题都城南庄》崔护(唐代)原文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译文去年春天,在这户人家里,我看见那美丽的脸庞和桃花互相衬托,显得分外红润。 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扩展资料:整首诗是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对比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因为是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 从故事情节来看,这是一首即兴的诗,它给人看到的似乎只是两个简单的画面——桃花相映着的人面,人面去后的桃花。但是,由于人物的活动贯串其间,由于画面与画面、画面里(桃花)与画面外(诗人)的对比、映衬,便巧妙地显示了人物感情的发生、发展和起伏跌宕的变化,诸如初遇的脉脉含情,别后的相思,深情的重访,未遇的失望等等,都或隐或现地表达出来了。 全诗自然浑成,犹如从心底一涌而出的清泉,清澈醇美,令人回味不尽。“寻春遇艳”和“重寻不遇”是可以写成叙事诗的。 作者没有这样写,正说明唐人更习惯于以抒情诗人的眼光、感情来感受生活中的情事。 4.形容多金的诗句1、多钱善贾:贾:做生意。谓钱多好作买卖。比喻具备充分条件,则事容易办成。 2、财大气粗:有钱的人说话的底气就足,就连喘气都比别人粗。 3、百万富翁:拥有上百万的资产,相当的有钱啊。 4、富甲一方:在某个地方是首富,这个富甲一方和富可敌国相比可能不如富可敌国牛,富可敌国指的是整个国家,富甲一方指的某个地方地区。 5、日食万钱:特别的有钱,一天能吃一万钱的东西,生活非常的奢侈。 6、富甲天下:基本等同于富可敌国,不过还是差一点。 7、黄金万两:黄金,贵重金属,一般代指富贵和财富;万两,数目,一般指很多和无穷尽。 8、腰缠万贯:腰缠:指随身携带的财物;贯:旧时用绳索穿钱,每一千文为一贯。比喻钱财极多。 9、挥金如土:把金子看作土一样,绝对的土豪金啊。 10、富可敌国:富的可以和国家朝廷相比,这是多么的有钱啊。 11、钱可通神:有了钱连鬼神也可以买通。比喻金钱的魔力极大。 12、富贵逼人:无心富贵,被迫出仕。也指因有财势,人来靠拢。 13、腰缠万贯yāo chán wàn guàn 5.形容容颜老去的诗句1、《采桑子·十年前是尊前客》 年代: 宋 作者: 欧阳修 十年前是尊前客, 月白风清, 忧患凋零, 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 试把金觥, 旧曲重听, 犹似当年醉里声。 2、《蝶恋花·尝爱西湖春色早》 年代: 宋 作者: 欧阳修 尝爱西湖春色早。腊雪方销,已见桃开小。顷刻光阴都过了。如今绿暗红英少。且趁馀花谋一笑。况有笙歌,艳态相萦绕。老去风情应不到。凭君剩把芳尊倒。 3、《玉楼春》 年代: 宋 作者: 欧阳修 两翁相遇逢佳节。正值柳绵飞似雪。便须豪饮敌青春,莫对新花羞白发。人生聚散如弦筈。老去风情尤惜别。大家金盏倒垂莲,一任西楼低晓月。 4、《南乡子·何处倚阑干》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何处倚阑干。弦管高楼月正圆。胡蝶梦中家万里,依然。老去愁来强自宽。明镜借红颜。须著人间比梦间。蜡烛半笼金翡翠,更阑。绣被焚香独自眠。 5、《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向子諲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瞳瞳晓色上林庐。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青春不染白髭须。 6.形容谗言的诗句《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 年代: 唐 作者: 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道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作品赏析 【注释】 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也做词牌名。刘禹锡有《浪淘沙九首》,本篇是第八首。 迁客:指谪降外调的官。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比喻清白正直的人虽然一时被小人陷害,历尽辛苦之后,他的价值还是会被发现的。淘、漉:过滤。 【古诗今译】 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也不要说被贬谪的人好像泥沙一样永远颓废沉迷。淘金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要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