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心如水的诗句

1.形容“心静如水”的诗句有哪些

石室人心静,冰潭月影残。

——贾岛《寄白阁默公》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柳宗元《晨诣班超师院读禅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宁静致远”的含义:意指平稳静谧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才能树立(实现)远大的目标。

上述诗文的出处:(1)《寄白阁墨公》贾岛已知归白阁,山远晚晴看。石室人心静,冰潭月影残。

微云分片灭,古木落薪干。后夜谁闻磬,西峰绝顶寒。

(2)《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3)《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4)《晨诣超师院读禅经》柳宗元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余,青松如膏沐。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3.赏析(1)在石屋里边待着,人的心很容易安静,结冰的水潭里边,月亮的倒影都残缺了。(2)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

(3)他之所以身居人境而尘杂不染,就因为能做到“心”。“心远”就是思想上绝弃富贵荣华之念。

一个人丢掉了物欲,断绝了尘想,精神就远远超出于尘世之外了。(4)这是一首抒写感想的抒情诗。

此诗写出晨读禅经的情景和感受,曲折地表达了埋藏在心底的抑郁之情,抒发了诗人的哲学见解。前半部写诗人到禅院读经,指责世人追逐的乃是那些荒诞的事情,而不去了解佛经的真正含义。

后半部写他认为佛家的精义与儒家之道有相通之处,但如何修养本性,却难以精熟。然而,他对禅院的清静幽雅却流连玩赏。

全诗描写了习禅的心境,以及深得禅趣那种轻松、愉悦、闲适的心态。(5)诗人采菊东篱,悠然自得,又逢山气特佳,飞鸟投林的黄昏,大自然的一切都显得和融淳净;此时的诗人,超然冥邈,神逸方外,他的心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

这是对宇宙人生之理、造化自然之趣的领悟;从庐山一带傍晚的自然环境说,一切都显得和融浑朴,充满生机,这正是大自然的本色。(6)刻画了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在漫天大雪,几乎没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条孤单的小船,船上有位渔翁,身披蓑衣,独自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

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7)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叮咚流淌。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

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王维的人生大志也隐藏在字里行间。

参考资料美说网:。

2.描写“心如止水”的诗句都有哪些

1、《点绛唇·寂寞深闺》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2、《瑶瑟怨》

年代: 唐 作者: 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3、《日射》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隐

日射纱窗风撼扉,

香罗拭手春事违。

回廊四合掩寂寞,

碧鹦鹉对红蔷薇。

4、《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年代: 唐 作者: 冯延巳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莫。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5、《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小院闲窗春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

倚楼无语理瑶琴,远岫出山催薄暮。

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3.征集形容“心如止水”的诗词(古典)

浩浩世途,是非同轨,齿牙相轧,波澜四起。公独何人,心如止水。

心如止水和在其中,高瞻远瞩洞若观火,鸡毛小事不挂心怀,心和体和统一平衡。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风起的日子笑看落花,雪舞的时节举杯望月。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放鹿青山白云间,埋头青灯黄卷里,了无庙堂之高忧,亦无江湖之远虑。

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土一如来,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心是莲花开。

4.表达心事的诗句

1.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2.物是心非事事非,抬眼低眉。抬眼低眉,指上无声泪先垂。

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4.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5.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7.张潮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妾梦不离江水上,人传郎在凤凰山。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8.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9.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10.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11.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

12.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3.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

14.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15.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16.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17.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1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19.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20.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21.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22.秋心一字捻作灰,是何滋味?是何滋味,卧读琴谱却为谁?

23.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24.微波有恨终归海,明月无情却上天。

5.形容人心善变的诗句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纳兰性德

两草犹一心,人心不如草。——李白

人心悬反覆,天道暂虚盈。——刘长卿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刘禹锡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刘禹锡

人心悬反覆,天道暂虚盈。——刘长卿

何况如今鸾镜中,妾颜未改君心改。——白居易

拓展资料:

人之初,性本善的解释

人心与道心(道之心)相对,成正比,道心越胜,人心越善,道业越深;反之,亦然。

引证详解

人的心地。

《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詖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

宋梅尧臣《送怀倅李太傅》诗:“朝骑快马暮可到,风物人心皆故乡。”

清姚鼐《仪郑堂记》:“自郑王异术,而风俗人心之厚簿以分。”

特指善良的心地、良心。

如:这个没有人心的家伙。

它指人们的意愿、感情等。

《易·咸》:“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人心有所去取,去取谓之好恶。”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所谓人心者,喜怒哀乐之已发者也。”

明《巡抚登莱右佥都御史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夫妇诰》:“而人心惊扰之后。尤宜坐镇仓皇。”

《东周列国志》第三回:“掘突奏曰:‘太子当以社稷为重,望早正大位,以安人心。’”

《红楼梦》第九十回:“这么看起来,人心天意,他们两个竟是天配的了。”

参考资料:

人心-百度百科

6.表达静心的诗句

1、“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船夜援琴》唐代:白居易 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释义:晴朗之夜,鸟与鱼都不动了,那轮皓月浸在幽深的江水里,入了它们的梦吧?此刻身心澄净,除了舟中的琴,没有任何事情的骚扰,且独坐,淡然一曲吧!琴上的七根银弦就是最知心的朋友,双耳就是他的知音。当那恬淡自然的声音溶入心海,整个世界永恒而美丽,谁知,哪里是古,哪里是今?2、“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万山潭作》唐代:孟浩然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释义:我坐在潭边的石上垂钓,水清澈心境因此而悠闲。鱼儿在树阴下游来游去,猿猴挂在枝上嬉戏打闹。

神女以玉佩相赠的故事,传说就发生在这座万山。我既然无缘有如此奇遇,乘月色唱着歌荡桨而归。

3、“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唐代:柳宗元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释义:汲来清凉井水漱口刷牙,心清了再拂去衣上尘土。悠闲地捧起佛门贝叶经,信步走出东斋吟咏朗读。

佛经真谛世人并无领悟,荒诞之事却为人们追逐。佛儒精义原也可望暗合,但修养本性我何以精熟。

道人禅院多么幽雅清静,绿色鲜苔连接竹林深处。太阳出来照着晨雾余露,苍翠松树宛若沐后涂脂。

清静使我恬淡难以言说,悟出佛理内心畅快满足。4、“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两汉: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释义: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5、“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饮酒·其五》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释义: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