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中的古琴

1.描写古琴的诗词有哪些

白居易《琴》

置琴曲几上,慵坐但含情。

何烦故挥弄,风弦自有声。

适合刻在古琴上的诗句还有:

1、苏轼《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2、《竹里馆》作者: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3、白居易《履道春居》“微雨洒园林,新晴好一寻。低风洗池面,斜日拆花心。暝助岚阴重,春添水色深。不如陶省事,犹抱有弦琴。”

4、常建《江上琴兴》“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5、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6、李治《相思怨》“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7、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琴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8、窈窕涉女,琴瑟友之。——《诗·周南·关雎》

9、妻子好合,如鼓琴瑟。——《诗·小雅·常棣》

10、月色满轩白,琴声亦夜阑;冷冷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随自爱,今人多不弹;为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这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发出的感喟。

2.求形容古琴的诗词

《听蜀僧浚弹琴》·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李白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李白 昔在南阳城,唯餐独山蕨。

忆与崔宗之,白水弄素月。 时过菊潭上,纵酒无休歇。

泛此黄金花,颓然清歌发。 一朝摧玉树,生死殊飘忽。

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殁。 谁传《广陵散》,但哭邙山骨。

泉户何时明?长扫狐兔窟。 《废琴》·白居易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 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

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 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

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船夜援琴》·白居易 鸟栖鱼不动,夜月照江深。

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

心静声即淡,其间无古今。 《夜琴》·白居易 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

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 入耳澹无味,惬心潜有情。

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 《清夜琴兴》·白居易 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

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 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

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 响余群动息,曲罢秋夜深。

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沉沉。 《对琴待月》·白居易 竹院新晴夜,松窗未卧时。

共琴为老伴,与月有秋期。 玉轸临风久,金波出雾迟。

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 《琴酒》·白居易 耳根得听琴初畅,心地忘机酒半酣。

若使启期兼解醉,应言四乐不言三。 《听幽兰》·白居易 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

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 《弹秋思》·白居易 信意闲弹秋思时,调清声直韵疏迟。

近来渐喜无人听,琴格高低心自知。 《听弹湘妃怨》·白居易 玉轸朱弦瑟瑟徽,吴娃徵调奏湘妃。

分明曲里愁云雨,似道萧萧郎不归。 《听弹古渌水》·白居易 闻君古渌水,使我心和平。

欲识慢流意,为听疏泛声。 西窗竹阴下,竟日有馀清。

《听郑五愔弹琴》·孟浩然 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

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 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

《江上琴兴》·常建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听琴秋夜赠寇尊师》·常建 琴当秋夜听,况是洞中人。 一指指应法,一声声爽神。

寒虫临砌默,清吹袅灯频。 何必钟期耳,高闲自可亲。

《张山人弹琴》 ·常建 君去芳草绿,西峰弹玉琴。 岂推丘中赏,兼得清烦襟。

朝从山口还,出岭闻清音。 了然云霞气,照见天地心。

玄鹤下澄空,翩翩舞松林。 改弦扣商声,又听飞龙吟。

稍觉此身妄,渐知仙事深。 其将炼金鼎,永矣投吾管。

《咏琴》·刘允济 昔在龙门侧,谁想凤鸣时。 雕琢今为器,宫商不自持。

巴人缓疏节,楚客弄繁丝。 欲作高张引,翻成下调悲。

《琴歌》·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题僧房双桐》·李颀 青桐双拂日,傍带凌霄花。 绿叶传僧磬,清阴润井华。

谁能事音律,焦尾蔡邕家。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李颀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

先拂声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慽慽。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听岳州徐员外弹琴》·张祜 玉律潜符一古琴,哲人心见圣人心。

尽日南风似遗意,九疑猿鸟满山吟。 《琴》·王昌龄 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

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 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

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闻亡友王七嘉禾寺得素琴》·李益 故人惜此去,留琴明月前。

今来我访旧,泪洒白云天。 讵欲匣孤响,送君归夜泉。

抚琴犹可绝,况此故无弦。 何必雍门奏,然后泪潺湲。

《僧院听琴》·杨巨源 禅思何妨在玉琴,真僧不见听时心。 离声怨调秋堂夕,云向苍梧湘水深。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酬张少府》·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弹琴》·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听尹炼师弹琴》·吴筠 至乐本太一,幽琴和乾坤。 郑声久乱雅,此道稀能尊。

吾见尹仙翁,伯牙今复存。 众人乘其流,夫子达其源。

在山峻峰峙,在水洪涛奔。 都忘迩城阙,但觉清心魂。

代乏识微者,幽音谁与论。 《旅次江亭》·杨衡 扣舷不有寐,皓露清衣襟。

3.求形容古琴的诗词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

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

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

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

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朱丝弦底燕泉急,燕将云孙白日弹。

嬴氏归山陵已掘,声声犹带发冲冠。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

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

入耳澹无味,惬心潜有情。

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

昔在南阳城,唯餐独山蕨。

忆与崔宗之,白水弄素月。

时过菊潭上,纵酒无休歇。

泛此黄金花,颓然清歌发。

一朝摧玉树,生死殊飘忽。

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殁。

谁传《广陵散》,但哭邙山骨。

泉户何时明?长扫狐兔窟。

玉律潜符一古琴,哲人心见圣人心。

尽日南风似遗意,九疑猿鸟满山吟。

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

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

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

高宴未终曲,谁能辩经纶。

4.形容女子弹古琴的诗句 古诗词中描写古琴的有哪些

空山多雨雪,独立君始悟 独立静听您所弹奏的优美的琴声,才能领悟它的妙处,给人以清雪散空山之 感。

句中将清越、美妙的琴声这无形的音乐化作有形的外物来描写,使人产生广泛的联想。这一联诗是评注家极为赞颂的佳句。

施补华曰:“王昌龄《听弹风入松》一首最为清幽。收处‘空山多雨雪,独立君始悟’殊得琴理。

作清微诗亦须识此意,故曰诗禅。”(《岘佣说诗》)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斜抱琴瑟,凝望夜空,月下朦朦胧胧的树色隐去了昭阳宫。

首句作者通过宫女斜抱云和不弹,凝望皓月出神的行态,暗示其有所思;次句“昭阳宫”写深宫少女凝望被树荫隐去的帝王宫殿,其幽怨之情和她处境的可怜一下子显示出来。注:昭阳,皇帝所在的昭阳宫。

云和,地名,古人常以云和为琴瑟之代称。琥珀尊开月映帘,调弦理曲指纤纤 夜风习习,皓月临窗,酒席宴上,身着纱衣的歌女倚帘而坐,柔嫩的娇手试调琴弦。

只见纤纤细手轻拨慢拢,美妙的乐曲即随之飘出窗外。“调”、“理”两字把少女的演奏动作和熟练的技巧显现出来。

注:琥珀尊,精美的酒杯。尊,即樽。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我急促地摆手让颖师停止弹奏,涌流的热泪已经浸湿我的衣裳。作者通过自己经受不住琴声引起的感情激动,要求琴师不要再弹的背面敷粉的手法,渲染了琴师技艺的高超,琴声的激越、感人。

昵呢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琴声袅袅升起,轻柔细屑,仿佛小儿女 在耳鬓厮磨之际的切切私语,又好象少男少女在倾吐着恩爱嗔怨,情意绵绵,细语轻声。

突然间,琴声变得高亢激昂,如同勇猛的战士跃马挥刀奔赴疆场。运用贴切 的比喻把悠扬的琴声,付诸人的视觉,构成鲜明的音乐形象,从而热烈地盛赞了琴师的高超技艺。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琴声高低起伏变化,声调对比强烈,高昂雄浑时,如同攀到峰顶,不能再多进一步;迂回低转时,如同脚失深渊,一落千丈。极赞琴声起伏迭宕。

注:跻攀,攀登。喳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琴声一会儿象百鸟啁啾,热烈喧闹;一会儿象凤凰引颈高歌,圆润 嘹亮。

诗人通过新奇的比喻,不仅状难写之声如在目前,而且创造了美妙的意境。你看:百鸟齐鸣,啁啾不已,花团锦簇,令人耳不暇接、眼花缭乱。

突然在这众鸟 翩跹之中,一只凤凰翩然飞至,引吭高鸣。这百鸟托凤图何等绚丽多彩!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琴声婉转悠扬,犹如浮云、飞絮在无垠的天宇飞荡飘扬。

写出琴声的明快欢畅。在读者眼前,仿佛出现一派明朗清丽的春季图景。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诗人以埋怨的口吻说:锦瑟呀,你为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你每根弦上发出的乐声都勾起我对逝去往事的回忆。诗句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心绪繁乱、惆怅难言的情感。

注:五十弦,一般说法,古瑟是五十条弦,后来的有二十五弦或十七弦等不同的瑟。华年,指青春岁月。

巨石崩崖指下生,飞泉走浪弦中起 琴弦捻动,就有巨石断裂、悬崖崩碎般的雷鸣之音,振撼心弦。手指轻挑,又流出潺潺泉水的叮咚声和汹涌澎湃的涛鸣。

写琴声高低起伏,娓娓动听。诗人用情炼的笔触,以音乐的形象描绘出三峡的峰高水急的情景,令人回味。

七条丝上寄深意,涧水松风生十指 七条银弦牵着我对大自然的深深情意,十指捻动,手下便涌出汩汩涧水的声响和喧啸的松涛之声。诗句通过对琴声的描写,寄托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夜月泛琴弦似磬,秋潭洗砚墨成云 在皓月当空的夜晚,诗人拨弄琴弦,清音悠扬悦耳,如同敲打钟磬发出的声响,有如秋天潭水洗涤砚台。墨汁漾漾象翻滚的乌云一般。

这两句诗是诗人隐居山中生活的写照,以形象的比喻和夸张的描写映衬出诗人的高雅情调。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词人坚持抗敌,反对和议,这种正义主张在推行卖国投降路线的南宋小朝廷里无人理睬。

因此,为了发泄愤切之情,摆脱难堪的孤独,他用力地弹琴,乃至弦断,可见词人怒火中烧,五内俱焚。可是这里以曲笔写激情,用匣剑帷灯式的手法,把愤怒的抗议化为低徊的沉吟。

易水风寒,壮士悲歌,关山万里离别。杨花浩荡晴空转,又化作、云鸿霜鹘。

耿石壕,夜久无言寂历,如闻幽咽 这 是描写琴乐之词,诗人根据音色的刚柔、节拍的缓速、声调的高低变化,选用了三组意境,多侧面地塑造音乐形象。试听,那激楚、悲壮的琴曲使人仿佛来到了易水 之滨,面迎萧瑟的西风,耳闻脚下的寒流,随同燕太子丹为谋刺秦王的荆轲送行。

又好象李陵异域别苏武,游子离愁,引起苍茫频顾。忽然间,激越之声飘然而去。

继响而来,那轻悠慢转的旋律犹如杨花柳絮在高远辽阔的晴空中飘浮,也好似亲人间曼声低语。这巧于变化的乐曲,又划然一声,象是云端传来了飞鸿的尖叫,亦象 是霜天鹘鸟的长鸣,耳畔边回荡着振颤人心的凄厉声。

渐渐地,音调低沉,苦涩凝咽,就象是当年杜甫投宿石壕,在寂静的夜晚卧听愁媳的抽泣。此处运用艺术上的 通感,以视觉形象传达对琴曲的审美体验,再现音乐的意境及其强烈的感染力。

笔力浑厚,出语峭甚。注:鹘(gǔ),古书记载的一种鸟。

耿,指倚枕而卧之意。

5.描写古琴的诗词

《严氏古琴》

年代: 宋 作者: 艾性夫

苍梧弓剑俱尘土,一片枯桐尚传古。

有弦弹入碧虚寒,彩凤应来兽应舞。

物真物赝不必论,立名幸有古意存。

南风不作民正愠,我欲抱渠招帝魂。

《依韵和普上人古琴见赠》

年代: 宋 作者: 梅尧臣

独蠒丝为弦,九窍珥为珍。

弹风松飕飕,听水流泯泯。

欣者举袖舞,悲者欲涕陨。

若此辄动人,干时固能准。

虞舜今在上,南薰思无尽。

《古琴吟》

年代: 宋 作者: 邵雍

长随书与棋,贫亦久藏之。

碧玉琢为轸,黄金拍作徽。

典多因待客,弹少为求知。

近日僮奴恶,须防煮鹤时。

《古琴诗》

年代: 宋 作者: 释智圆

良工采峄桐,斗为绿绮琴。

一奏还淳风,再奏和人心。

君子不暂去,所贵禁奢淫。

后世惑郑声,此道遂陆沈。

朱丝鼠潜啮,金徽尘暗侵。

冷落横闲窗,弃置岁已深。

安得师襄弹,重闻大古音。

《古琴歌》

年代: 宋 作者: 周文璞

山人袖携古琴来,形模拙丑腹破穿。

上两金字亦残漫,自云得自十年前。

十年前宿野店间,野店岑寂无炊烟。

只将百钱乞翁媪,回买湿薪煨涧泉。

老翁持出一木段,刀痕凿痕斧痕满。

秀才望见三叹羡,学琴以后何曾见。

此是成都雷氏为,揩摩雷字分明现。

持归修治调曲成,曲成他人不肯闻。

初弹羑里可释憾,再鼓广陵如雪冤。

将归古操次第传,龙入我舟何可怜。

《山中废宅见古琴》

年代: 明 作者: 王醇

废宅何遗此,终年掩暗尘。

弦残空抱响,谷冷未逢人。

余趣思纤指,全身总剩薪。

转虞归俗士,沉没任山春。

6.古诗里的瑶琴,是那种琴呢

瑶琴就是比较名贵、音质非常好的琴!以下是这个词的来源典故! 《列子·汤问》所记载的故事里概括出来的。

这个故事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楚国有个读书人,姓俞,名瑞,字伯牙。

他还喜欢弹琴,从小跟一位名叫连城的先生学琴。伯牙天资聪颖,琴艺大进,但却很难捕捉到乐曲的神韵。

一日,老师对伯牙说:“我带你去寻一个仙师点化点化,好吗? 伯牙一口答应,高高兴兴地背着琴随老师乘船来到东海蓬莱山,老师让他坐地休息,自己去找老师去了。 伯牙在这巍峨苍郁的山野之中,久等不见老师归来,便沿一条山路寻去。

绕过一个山头之后,不想却有一幅奇景挂在眼前:真是云中飞瀑,雾中清泉,水花四溅如珍珠,激音回荡如仙乐。伯牙顿感天眼大开,灵感涌起,便席地而坐,抚琴而成妙曲。

突然,他的身后传来老师的声音:“哈哈,哈哈……仙师被你找到了。” 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所说的仙师就是大自然啊。

相传《水仙操》和《高山流水》这两首古琴曲都是伯牙当时成就的。从此,他的琴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但却始终没能找到一个知音。

后来,俞伯牙到晋国做了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国。

因遇大风,只好在汉阳江口停留。待风平之后,一轮仲秋之月便从浮云中漫步而出。

伯牙站立船头,仰视明月,俯视江面水波,琴兴大发,便抚琴而弹。一曲即终,忽从草丛中跳出一个樵夫来,此人对伯牙的琴艺赞叹不已。

伯牙大惊,便问道:“你会听琴,你能识琴之优劣吗?” 樵夫接琴观之,答道:“此琴叫瑶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树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树必高三丈三尺,截为三段,上段声音太清,下段声音太浊,只有中段,清浊相济,轻重相兼。

后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择吉日良时,凿成乐器。最初,此琴有五条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内按宫、商、角、徵、羽。

后来,周文王添弦一根,称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称为武弦。因此,这琴又称文武七弦琴。”

伯牙听罢,心悦诚服,便又调弦抚琴,时而雄壮、高亢,时而舒畅、流利。樵夫时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

时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