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五壮士坚决的诗句有哪些

1.描写“壮士”的诗句有哪些

1.《荆轲歌》先秦 佚名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2.《于易水送别》唐代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3.《叠题乌江亭》宋代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4.《别离》唐代 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5.《结袜子》唐代 李白

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

6.《秋来》唐代 李贺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2.描写狼牙山五壮士的诗句是什么

《狼牙山五壮士歌》

——copy沈重

巍巍燕山高,潇潇易水寒,

英雄五壮士,威震狼牙山。

狼牙山五壮士,1941年9月25日的河北易县,为掩护主力部队和群众转移,该团七连二排六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和宋学义五名壮士,将数千日伪军引上了三面悬崖的狼牙山2113棋盘陀主峰。

他们先后打退日军5次冲锋,打死敌人50余人,鲜血染红了军衣。弹尽粮绝之后,他们宁死不屈,砸烂枪支,纵身跳下悬崖。

扩展资料:

“狼牙山五壮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军和伪满洲国5261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在战斗中他们临危4102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1653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狼牙山五壮士

3.描写狼牙山五壮士品质的诗词

《狼牙山五壮士》课内:

斩钉截铁、热血沸腾、壮烈豪迈、昂首挺胸

课外:

舍身取义 取义成仁 见义勇为 视死如归 无所畏惧 冲锋陷阵 英姿焕发 奋不顾身 奋勇当先 顶天立地 昂首挺胸 昂首阔步 赴汤蹈火 挺身而出 战无不胜 临危不惧 威震天下 面不改色 勇冠三军 骁勇善战 镇定自若 慷慨就义 大智大勇 仰不愧天 力挽狂澜 光明磊落 化险为夷 大显身手 大显神通 大获全胜 义无反顾 久经沙场 谈笑自若 身先士卒 身经百战 智勇双全 闻鸡起舞 勇往直前 视死如归 单枪匹马 所向披靡 坚贞不屈一马当先 一身正气 万夫不当 无所畏惧 气冲牛斗 气冲霄汉 气壮山河 气宇轩昂 气吞山河 正气凛然 龙骧虎步 百战百胜 冲锋陷阵 英姿焕发 百炼成钢 碧血丹心 身先士卒 所向无敌

4.描写壮士的诗句

李白 【相和歌辞·从军行二首】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王维 【送韦评事】 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 王昌龄 【出塞二首】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常建 【塞下曲四首】 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王翰 【凉州词二首】 蒲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李白 【军行(一作从军行,一作行军)】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李白 【从军行】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岑参 【题苜蓿峰寄家人】 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闺中只是空相忆,不见沙场愁杀人. 严武 【军城早秋】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李益 【拂云堆】 汉将新从虏地来,旌旗半上拂云堆.单于每近沙场猎,南望阴山哭始回. 李益 【塞下曲】 黄河东流流九折,沙场埋恨何时绝.蔡琰没去造胡笳,苏武归来持汉节. 高骈 【叹征人】 心坚胆壮箭头亲,十载沙场受苦辛.力尽路傍行不得,广张红旆是何人. 高骈 【塞上曲二首】 陇上征夫陇下魂,死生同恨汉将军.不知万里沙场苦,空举平安火入云. 张乔 【宴边将】 一曲梁州金石清,边风萧飒动江城.座中有老沙场客,横笛休吹塞上声. 唐彦谦 【咏马二首】 崚嶒高耸骨如山,远放春郊苜蓿间.百战沙场汗流血,梦魂犹在玉门关. 李羽 【献江淮郡守卢公】 塞诏东来淝水滨,时情惟望秉陶钧.将军一阵为功业,忍见沙场百战人. 乔备 【出塞】 沙场三万里,猛将五千兵.旌断冰溪戍,笳吹铁关城.阴云暮下雪,寒日昼无晶.直为怀恩苦,谁知边塞情. 刘长卿 【代边将有怀】 少年辞魏阙,白首向沙场.瘦马恋秋草,征人思故乡.暮笳吹塞月,晓甲带胡霜.自到云中郡,于今百战强. 吕温 【道州城北楼观李花】 夜疑关山月,晓似沙场雪.曾使西域来,幽情望超越.将念浩无际,欲言忘所说.岂是花感人,自怜抱孤节. 郑巢 【送边使】 关河度几重,边色上离容.灞水方为别,沙场又入冬.曙雕回大旆,夕雪没前峰.汉使多长策,须令远国从. 郑准 【代寄边人】 君去不来久,悠悠昏又明.片心因卜解,残梦过桥惊.圣泽如垂饵,沙场会息兵.凉风当为我,一一送砧声. 开元宫人 【袍中诗】 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生缘. 虚中 【芳草】 绵绵芳草绿,何处动深思.金谷人亡后,沙场日暖时.龙鳞藏有瑞,风雨洒无私.欲采兰兼蕙,清香可赠谁.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李咸用 【关山月】 离离天际云,皎皎关山月.羌笛一声来,白尽征人发.嘹唳孤鸿高,萧索悲风发.雪压塞尘清,雕落沙场阔.何当胡无人,荷戈朝凤阙. 张说 【巡边在河北作】 去年六月西河西,今年六月北河北.沙场碛路何为尔,重气轻生知许国.人生在世能几时,壮年征战发如丝.会待安边报明主,作颂封山也未迟. 祖咏 【望蓟门】 燕台一望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刘方平 【寄严八判官】 洛阳新月动秋砧,瀚海沙场天半阴.出塞能全仲叔策,安亲更切老莱心.汉家宫里风云晓,羌笛声中雨雪深.怀袖未传三岁字,相思空作陇头吟. 常建 【塞下曲四首】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王翰 【凉州词二首】 蒲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顾况 【临海所居三首】 此是昔年征战处,曾经永日绝人行.千家寂寂对流水,唯有汀洲春草生. 李益 【塞下曲】 秦筑长城城已摧,汉武北上单于台.古来征战虏不尽,今日还复天兵来. 李益 【暮过回乐烽】 烽火高飞百尺台,黄昏遥自碛西来.昔时征战回应乐,今日从军乐未回. 李端 【宿石涧店闻妇人哭】 山店门前一妇人,哀哀夜哭向秋云.自说夫因征战死,朝来逢著旧将军. 武元衡 【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 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杜牧 【题木兰庙】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刘长卿 【相和歌辞·从军行六首】 目极雁门道,青青边草春.一身事征战,匹马同辛勤.末路成白首,功归天下人.高适 【杂曲歌辞·蓟门行五首】 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羌胡无尽日,征战几人归. 刘长卿 【从军六首】 目极雁门道,青青边草春.一身事征战,匹马同苦辛.末路成白首,功归天下人. 高适 【蓟门行五首】 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 曹邺 【捕渔谣】 天子好征战,百姓不种桑.天子好年少,无人荐冯唐.天子好美女,夫妇不成双.。

5.赞美狼牙山五壮士诗句

巍巍狼牙山,苍茫云海间.

青峰拔地起,只手欲擎天.

俯瞰天地间,千古亦悠然.

九州烽烟起,敌酋寇我边.

易水歌犹在,岂容盗欺天.

燕赵慷慨士,舍身赴国难.

朝在田间作,暮枕大刀眠.

忽闻贼兵至,百姓将涂炭.

八路五勇士,奋勇敢争先.

巧施太公计,引敌向绝颠.

棋盘冷风紧,莲花松柏寒.

弹尽粮绝处,有石大若盘.

敌寇蜂拥至,勇士谈笑间.

生前功既成,死亦重泰山.

雄壮英魂下,荆轲亦惭然.

千秋五壮士,万载英名传!

6.与壮士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代出自蓟北门行 鲍照 羽檄起边亭,① 烽火入咸阳。

征骑屯广武,② 分兵救朔方。③ 严秋筋竿劲,④ 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⑤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⑥ 箫鼓流汉思,⑦ 旌甲披胡霜。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⑧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⑨ 【作者】 414-466,字明远。

东海(今江苏涟水)人。出身贫寒,虽才华出众,却一直 不得意。

曾做过宋临川王刘义庆、始兴王刘浚的侍郎,及临川王刘子顼的前参 军,掌书记。后死于乱军中。

诗文俱佳,七言乐府尤受后世推重。有《鲍参军 集》十卷传世。

【注释】 ①边亭:遢境上的亭候,驻兵伺候敌寇的地方。 ②广武:县名,今山西省代 县。

③朔方:郡名,今鄂尔多斯右翼后旗套外资河西岸。 ④筋竿:即弓箭。

⑤遥相望:言不绝于路o ⑥这二句写队伍在途中前进。飞梁:高架的桥梁象 凌空飞起。

⑦此句言军乐传达出汉人的情思。 ⑧角弓:用角装饰的弓。

⑨国疡:为国战死的人。【品评】 本篇属《杂曲歌辞》,写壮士从军卫国的壮志和朔方边塞的风物。

全诗可 分为三层。第一层写边塞报警,天子派兵救援。

第二层写边塞的苦寒,战斗的 艰苦。第三层写将士们以死报国的决心。

这首诗的语言生动形象,很有表现力。比如开头两句:“羽檄起边亭,烽 火入咸阳。”

前一句中的“起”字,点出警报来得突兀;后一句的“入”字, 则使人意识到军情的紧急,用字很有气势。再如写边塞的环境:“疾风冲塞起, 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边塞的风砂是那样疾猛,边塞的气 候是那样寒冷,连战马也蜷缩起身子,它的毛竖起来象刺猬一样,角弓也冻硬 了,拉都拉不开。

可以想象,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坚持抗敌的将士们经受 了多少磨难。鲍照虽然没到过朔方,却凭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出色地描绘了 一幅边塞绝域的图画。

这首诗音节高亢,气势凌厉,笔力刚健,全无南朝诗歌 的柔靡。诗人笔锋往复自如,不断变换角度。

这些跳动的情节使诗歌的旋律显 得紧促,充分表现了诗人慷慨激昂的内心情感 咏 荆 轲 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图究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清代大诗人龚自珍在《己亥杂诗(第一百二十九)》中云:“陶潜诗喜说荆轲”。其实,现存的《陶渊明集》中,咏荆轲诗公此一首。

因为此诗以较长的篇幅,笔酣墨饱地歌颂了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荆轲的侠义精神,所以给龚自珍留下了“陶潜诗喜说荆轲”的深刻印象。又因为此诗与陶诗中的《读山海经》组诗里的“夸父诞宏志”、“精卫衔微木”诸篇,一反诗人的那种冲淡静穆的“田园诗”的风格,显出“金刚怒目”的另一种神态,透泄出诗人心系功业、壮怀激烈的另一种怀抱,所以这种“猛气充长缨”的“商”、“羽”之声,尽管在陶渊明复沓吟唱的田园牧歌中仅是偶露峥嵘的变“徵”之音,但却特别移人视听,动人心魄。

宋代的老夫子朱熹早从陶渊明的此类诗作中窥出诗人的潜在心声。他在《朱子语类》中指出:“渊明诗,人皆说平淡,余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

荆轲刺秦,事见《史记·刺客列传》。此诗虽以《史记》的记载为本,叙写了刺秦的整个始末,但诗的重点显然是在易水壮别的场面上。

诗的前四句写荆轲受知于燕太子丹,受命除暴扶弱,报仇雪耻。“招集百夫良,岁暮得到卿”,从“善养士”的燕太子丹的角度,烘托出荆轲是百里挑一、得之不易、可托重任的豪侠之士,为荆轲的出场作了必要的铺垫。

自“君子死知己”以下在“且有后世名”的长达十六句的主要篇幅用于铺写易水壮别、慷慨赴义的动人场面。诗中用“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的夸张性的外观情态的描写,揭示出荆轲嫉恶如仇,壮怀激烈的内在精神。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的对句,巧由“风萧萧兮易水寒”化出,强烈地泻染了荆轲慷慨赴死的悲壮气氛。“心知去不归”脱胎于“壮士一去不复还”,但将送行者的唱词变为荆轲的内心独白,并缀以“且有后世名”一句,这便从人物的心理内涵中显现了豪侠之士轻生死、重名节的凛然气慨,预示了“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悲剧结局。

易水壮别,作为全诗的重心,写得有声有色,气氛浓重,情景如见。清人张潮对此品评道:“写壮士,须眉如画,状易水,萧森之气凄然。”

接着,诗人以精炼的笔墨叙写荆轲的飞盖入秦和秦庭一击。由于这是一次奇功未成的失败之举,所以便无必要绘声绘声地实写行刺的细节,诗人着力表现的仍是荆轲在燕入秦途中的那种“登车可时顾,飞盖入秦庭”的迫不容缓、义无返顾的慷慨赴死气概。

最后,诗篇以四句深沉感叹托意作结。惋惜之余,表达出由衷的钦慕。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荆轲刺秦,。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